包家屯鎮村屯名稱來源

法庫包家屯鎮

圖片來源:網路

自然概況

包家屯鎮村屯名稱來源

法庫縣包家屯鎮,鎮政府駐地包家屯村。距縣政府駐地法庫鎮45千米。境內坐落有馬鞍山山脈,形成了溝谷縱橫的丘陵地勢,屬於全縣西北部風沙剝蝕區。全鎮轄44個村、屯。其中行政村15個、自然屯29個。鐵朝高速公路由境內透過,並在三合城村張家堡屯設有進出口站。發源於本鄉的拉馬章河,經由大三家子、滿鬥、拉馬章、腰達房村出境進入秀水河子後注入獾子洞水庫。

包家屯鎮村屯名稱來源

包家屯鎮政府

政區沿革

舊屬內蒙古科左前旗。1949年4月,劃科左前期一個區,領33個村,成立法庫縣第七區,區政府駐地“包家屯村”。1956年,分屬“包家屯”、“大山屯”、“百子屯”3個鄉。1958年並鄉,分屬“包家屯”、“陳祥堡”兩鄉。19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改為“共產主義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為“包家屯人民公社”。轄25個生產大隊。1961年調整人民公社體制,分出東境11個生產大隊,建立臥牛石人民公社。1968年6月,成立“包家屯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包家屯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包家屯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實行鄉村制,包家屯人民公社更名為“法庫縣包家屯鄉”。

包家屯鎮村屯名稱來源

2004年2月調整村級規模,郝家窩堡村併入永義號村,滿鬥村併入北土城子村,楊胡窩堡村併入杭家屯村,張家窩堡村併入三合城村,水泉村併入劉邦屯村。

村屯地名及由來

【包家屯村】曾名“努赫格勒”,建制村。鎮政府所在地。隸屬法庫包家屯鎮。轄張家窪子1個自然屯。清康熙年間,賓圖王旗分家,把一股官名為任君的(漢姓包)貝子爺分到此地開荒佔草經營耕作,初名“奴赫格勒”(蒙語)。後漢人逐漸增多,成為較大村落,遂更名為“包家屯”。

【張家窪子屯】張家窪子屯初名“張家房申”,自然屯。隸屬包家屯村。清初,有張姓者遷來此處建舍首居,後遷走,成村後,遂名“張家房申”。康熙年間,劉姓來此定居,因此處地勢低窪,更名為“張家窪子”。

【百子屯村】初稱“稗子屯”、“白菜屯”、“二龍山”,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轄王緒窩堡1個自然屯。清乾隆年間,有山東壽光縣登州府丁姓逃荒來此首居,繼有徐、馬等姓亦遷來此地定居,時因村東有水泡子長滿水稗草,故取村名為“稗子屯”。越數年,麥收後種白菜,遭受了多年不遇的連雨天,暴雨成災,絕望中,大水過後白菜豐收,遂更名為“白菜屯”。宣統年間,康平縣知縣餘某借“文王百子”之典故更名為“百子屯”。

【王緒窩堡屯】王緒窩堡屯,自然村。隸書百子屯村。清末,有王緒者遷來此處搭窩棚墾荒首居,日久成村,遂名“王緒窩棚”,後演變為“王緒窩堡”。

【大三家子村】大三家子村,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轄北窩堡1個自然屯。清咸豐年間,賓圖王派遣白、包、張三家來此開荒佔草,經營土地,年久成村,因其三戶勢大,遂名“大三家子”。

【北窩堡屯】原名“小胡家窩堡”,自然屯。隸屬大三家子村。民國年間,有兩戶王姓者由永義號村遷來此處首居。之前,該地系永義號胡家的地窩棚,故稱“小胡家窩堡”。後成村落,因宅舍建於大三家子之北,遂名“北窩堡”。

【北土城子村】北土城子村原名“桑家土城子”、“土城子”,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轄滿鬥、興隆山2個自然屯。清乾隆年間,有直隸河間府桑家莊桑文亮居家逃荒來此始居,因宅設建在遼代古城遺址上,遂得名“桑家土城子”,後簡化為“土城子”,解放後因縣內重名,遂按方位區別之,更名為“北土城”。該城為土築,呈平面是長方形,東西寬250米,南北長190米。城內有很多有大量陶、瓷、瓦殘片。出土的完整器物有:紅花崗岩石幢頂、黑秞斂口大缸、白瓷碗、白釉鐵繡花雙耳罐、醬色秞小缸、蘆荷鴻雁、十二生肖壓歲錢、“大泉五十”鬥劍錢、鐵鋤鉤、鐵甲片等遺物多件。城早遭破壞,遺蹟也是逐漸被掩埋。

【滿鬥屯】原名“滿鬥窩堡”,自然屯。原為建制村,2004年2月與北土城子合併,隸屬北土城子村。清朝中期,有蒙族人滿鬥者遷來此處定居,初名“滿鬥窩棚”,後諧音為“滿鬥窩堡”。解放後以豐收之意,更名為“滿鬥”。

【興隆山屯】興隆山屯,原名“燒鍋”,自然屯。隸屬北土城子村。清末,有百子屯村的徐芳來此定居開燒鍋,人稱徐家燒鍋,故名“燒鍋”。後因生意興隆,村落靠近無名山,遂更名為“興隆山”。

【前辛秋村】前辛秋村原名“扎拉特”,“扎蘭恩特”,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轄金家溝、孤樹子2個自然屯。清乾隆年間,有蒙古貴族包姓臺吉(爵位名稱)分家後分數分封土地於此,遂搬遷墾荒定居。相繼又有金、付、佟同三姓蒙族人遷來落戶,聚居成村,得名“扎蘭恩特”或“扎拉特”(扎蘭恩、扎拉,官職名稱“特有”意思)。後來從後新秋遷來者日增,遂更名為“前辛秋”(辛秋系蒙語,意為“新搬來的人家”)。

包家屯鎮村屯名稱來源

【金家溝屯】金家溝屯,自然屯。隸屬前新秋村。民國初年,有金姓哥倆由朝陽遷來此處定居,因宅舍建於溝內,形成屯落後,遂名“金家溝”。

【孤樹子屯】原名“古樹子”,自然屯。隸屬前新秋村。清光緒初年,又曹、嶽、李、武四姓由山西太原府逃荒來此定居,因此地有棵老榆樹,樹大葉茂,遂得名“古樹子”。後演變為“孤樹子”。

【三合城村】原名“三夥城”,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轄喇嘛溝、張家窩堡、武家窩堡、海青窩堡、西窪子、敖海溝6個自然村。清乾隆年間,由李姓兩戶、孫姓一戶由山東遷來此處三家合夥開荒耕種,因宅舍建在遼代古城子以上,遂以城得名“三夥城”。另有一說,因居民房舍全部建在古城遺址內,形成村落時,東面城牆已不存在,僅於其他三面城牆尚較完好,三面相合,所以就將村名定為“三合城”。三合城為遼代遺存古城址之一,城為土築,南北每邊長260米東西,每邊寬200米。經專家考證為遼代“遼福州”。《遼史地理志》載:“福州,蕭寧建。南征俘掠漢民,居北安縣故地。在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戶三百”。

【喇嘛溝屯】拉馬溝屯,自然屯。隸屬三合城村。清同治年間,有孫、李兩戶由三合城遷來此處首居,因村南有一座喇嘛寺廟,亦因宅建在溝谷內,故得名“喇嘛溝”。

【張家窩堡屯】張家窩屯,自然屯。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與三合城合併,隸屬三合城村。清朝中期,由山東武定府賓州縣張家樓的張橫珍兄弟二人及其母親逃荒來此搭窩棚首居,得名“張家窩堡”,簡稱“張家堡”

【武家堡屯】武家窩堡屯,又名武家窩堡,自然屯。隸屬三合城村。清道光年間,有直隸河間府寧津縣武家寨武姓逃荒來此搭窩棚首居,得名“武家窩堡”。

【海青窩堡屯】自然屯,隸屬三合城村。清初,有蒙族人名海青者(海青,蒙語,漢譯“鷹”的意思),於此搭窩棚首居,遂名“海青窩堡”。

【西窪子屯】原名“付家窪子”,自然屯。隸屬三合城村。1950年,有孤樹子村的付廣 嫌往來種地較遠,便遷此定居,因地勢低窪,故名“付家窪子”。又因位於張家窩堡西,遂更名為“西窪子”。

【敖海溝屯】敖海溝屯,自然屯,隸屬三合堡村。清同治年間,有蒙古族人敖海(敖海,蒙語,漢譯“狗”的意思,愛稱)於此首居,因宅舍建於近溝處,故名“敖海溝”。

【拉馬章村】拉馬章村原名“張喇嘛窩堡”,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轄劉半道、新發堡、高成窩堡3個自然屯。清康熙年間,始有移居者來此地搭窩棚墾荒,年久成村,因村中建有一座喇嘛寺廟,廟內的住持喇嘛姓張,遂名之為“張喇嘛窩堡”,後演變為“喇嘛章”。解放後,逐漸演化成為音同字不同的“拉馬章”。

【劉半道屯】劉半道屯,自然屯。隸屬拉馬章村。清光緒年間,有楊家堡老戶劉紅眼與胡姓遷來此地居住,因拉馬章村村民之地多在本村之東,中午休息時,農具等物都放在劉家,劉家處在拉馬章村與村東之地的中間,兩地的一半,日久遂名“劉半道”。

【新發堡】原名“西窩堡”、“新窩堡”,自然屯。隸屬拉馬章村。清乾隆年間,有山東省濟南府臨邑縣王春逃荒到永義號後,見此地土質肥沃,便遷來此處搭窩棚墾荒,很快富裕起來,遂名“新發堡”,亦稱“新窩堡”。又因位於拉馬章之西,俗稱“西窩堡”。

【高成窩堡屯】高成窩堡屯,自然屯。隸屬拉馬章村。清乾隆年間,有高成者由山東登州逃荒來此定居,搭窩棚墾荒,日久成村,得名“高成窩堡”。

【大山屯村】原名“大山底下”,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清崇德七年(1642),伴隨和碩格格(鑲黃旗鄭親王濟爾哈郎之女)下嫁科爾沁右翼前旗扎薩克圖郡王的隨差,高董、楊、劉、王等姓,行至柳條邊內,中途畏避,流寓於秀水河等處,因見靠近邊門外的荒地饒沃,因而出邊墾荒耕種,子孫繁衍,地越開越多,日久成村。因宅舍建於大山腳下,得名“大山底下”。解放後,於1956年更名為“大山屯”。

【腰達房村】原名“腰道格爾”、“搖頭房”、“腰達房申”,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清乾隆年間,有白姓者由輕陽逃荒來此首居,因村北有座喇嘛廟,老喇嘛患有搖頭的毛病,又因此地有古房申遺址,遂名“腰道格爾”、“搖頭房”,民國時期轉音為“腰達房申”。解放後簡化為“腰達房”。

【永義號村】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轄郝家窩堡、姜家店2個自然屯。清乾隆三年,有山東濟南府臨邑縣王家莊王思良舉家來此首居,初以經商為業,開一貨棧,名“永義號”。村以商號名名之“永義號”。

注:《法庫地名》載:王玉良舉家來此定居。王家後人說玉良老祖病死在朝陽老西溝,來到永義號開創商號的,是思良老祖的孫子。

【郝家窩堡屯】自然屯,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與永義號村合併,隸屬永義號村。清乾隆年間,有順天府三河縣砂嶺郝子富遷來此處搭窩棚墾荒首居,年久成村,遂名“郝家窩堡”。簡稱“郝家堡”。

【姜家店屯】自然屯。隸屬永義號村。清雍正十二年(1734),有兩戶姜姓於此首居,因落腳點處在開原、彰武交通要道必經之地,過往車輛商旅較多,姜家便於此開了一家大車店,成村落後,遂名為“姜家店”。

【劉邦屯村】劉邦屯村,建制村。隸書包家屯鎮。轄大莫嘎、水泉、窪子、大泉眼、於家窩堡、張家窯6個自然屯。清崇德七年(1642),伴隨和碩格格(鑲黃旗鄭親王濟爾哈郎之女)下嫁科爾沁右翼前旗扎薩克圖郡王的隨差,高、董、楊、劉、王等姓,行至柳條邊內時,不願北去,便留在了秀水河等地,因見靠近邊門外的荒地肥沃,於是出邊墾荒耕種,子孫繁衍,地越開越多,日久成村成為莊主,遂名“劉邦屯”。歷史上的“七大屯”之一。

【大莫嘎屯】自然屯。隸屬劉邦屯村。清初,有蒙族人紀榮才遷此墾荒定居,因其喜吸菸,遂名“大莫嘎”(大莫嘎,蒙語,漢譯“菸草”之意)。

【水泉屯】自然屯。原為建制村,2004年2月與劉邦屯合併,隸屬劉邦屯村。清乾隆年間,有直隸永平府昌黎縣第一甲悅來社蒼姓者逃荒來此定居,因山腳下有一泉眼,終年流水不斷,故名“水泉”。

【窪子屯】窪子,自然屯。2004年2月水泉村與劉邦屯村合併後,隸屬劉邦屯村。清道光十四年(1834),大泉眼張姓來此首居,因地勢低窪,遂名“窪子”。

【大泉眼】自然屯。原隸屬包家屯鄉水泉村,2004年水泉村與劉邦屯村合併後,隸屬劉邦屯村。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有永平府張家莊張良作逃荒來此首居,因村中有泉眼一處,四季長流,故名“大泉眼”。

【於家窩堡屯】於家窩堡屯,自然屯,隸屬水泉村,2004年水泉村與劉邦屯村合併後,隸屬劉邦屯村,清乾隆二年,有山東蓬來州府惠民縣于姓來此搭窩棚首居,得名“於家窩堡”。

【張家窯屯】張家窯屯,自然屯,隸屬劉邦屯村。清末,有關、王、張、姓來此首居,因張姓燒窯賣盆,遂名“張家窯”。

【杭家屯村】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轄莊家窩堡、楊胡窩堡2個自然屯。清朝中葉,有杭姓者由關內逃荒來此處首墾定居,日久成村,遂名“杭家屯”。

包家屯鎮村屯名稱來源

【莊家窩堡屯】原名“小彭家窩堡”、“莊稼窩堡”,自然屯。隸屬杭家屯村,原屬楊胡窩堡村。清咸豐年間,有彭、王、杜三姓來此首居,遂名“小彭家窩堡”。又因附近大高家窩堡財主老高家常在此處存放糧谷等農作物,故名“莊稼窩堡”,後演變為“莊家窩堡”。

【楊胡窩堡屯】原名“楊胡堡”,自然村。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與包家屯鄉杭家屯村合併,隸屬杭家屯村。清乾隆年間,有山東濟南府德州縣楊家方園楊永秀一家,及濟南府齊河縣胡家店胡姓全家逃荒來此,搭窩棚耕種,遂名“楊胡堡”,後改“楊虎窩堡”。

【榆樹坨子村】榆樹坨子村,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從清崇德七年(1642),伴隨和碩格格(鑲黃旗鄭親王濟爾哈郎之女)下嫁科爾沁右翼前旗扎薩克圖郡王的隨差,於、趙、董、魏等姓,行至柳條邊內,中途畏避,流寓於秀水河等處,因見靠近邊門外的荒地饒沃,因而出邊墾荒耕種,子孫繁衍,日久成村。因建宅舍於長滿榆樹的坨崗下,故名“榆樹坨子”。

【南土城子村】南土城子村,原名“馬家土城子”、“土城子”,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轄孤山子1個自然屯。清初有人定居,後皆遷徙。同治年間,由馬姓來此定居,因宅舍建在遼代頭下州古城土城遺址之上,成村落後,以城命名,得名“馬家土城子”,後簡化為“土城子”。解放後,因在其北面有一座土城,為區別之,遂按方位,冠以“南”字,得名“南土城子”。

南土城子遺址位於村莊東半部,城為土築,平面方形,每邊長250米,方向為南偏東15度。經專家考證,該城為遼代頭下軍州“原州”。《遼史地理志》載:“原州,顯州(今北鎮)東北三百里,國舅俘虜漢民建城。西北至上京(今巴林左旗林東鎮二里至古城子)八百里。戶五百。

【孤山子屯】自然屯。隸屬南土城子村。清乾隆年間,有王姓者遷來此處首居,年久成村,因村東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圓形小山,山勢突兀,村以山名,故曰”孤山子“。

【十家子村】建制村。隸屬包家屯鎮。轄孫家窩堡、東地2個自然屯。清崇德七年(1642),伴隨和碩格格(鑲黃旗鄭親王濟爾哈郎之女)下嫁科爾沁右翼前旗扎薩克圖郡王的隨差,高、董、楊、梁、劉、王、畢等十姓,行至柳條邊內,中途畏避,流寓於秀水河等處,因見靠近邊門外的荒地饒沃,因而出邊於此地墾荒耕種,子孫繁衍,年久成村。故名“十家子”。

【孫家窩堡屯】孫家窩堡屯,自然屯。隸屬十家子村。清乾隆年間,有孫姓者由新民縣柳屯溫家平遷來此處搭窩棚租種十家子村莊頭土地,得名“孫家窩堡”,後稱“孫家窩堡”。

【東地屯】東地屯,原名“十家子東地”,自然屯。隸屬十家子村。清乾隆年間,有高姓者從十家子村移居此地墾耕,因地處十家子村東,遂名“十家子東地”,後簡稱“東地”。

你若喜歡,請點個

在看

包家屯鎮村屯名稱來源

TAG: 窩堡包家隸屬屯村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