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古橋,江蘇七十二座半橋,橋畔古事攝影,

在攝影題材中,“江南水鄉”應該是個很好的選擇。江南屬長江下游地區,河網密佈,橋樑無數,又都相對集中在古鎮老街。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曲檻長廊偶爾聞得咿呀櫓聲,卻是隔巷又有小舟搖過。一年四季,水鄉的景色總是那麼迷人。記得初學攝影時,曾隨老師去江蘇,獨自一人在綿綿細雨中尋那“七十二座半橋”,從此,這些形態各異的古橋動遷到了我的腦海之中,竟揮之不去了。

青浦古橋,江蘇七十二座半橋,橋畔古事攝影,

幾乎每一座古橋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如在上海青浦趙巷鄉有一橋名“和睦”,源於河兩岸人家因橋址發生了爭執,經調解後兩家從此和睦相處而得名,橋造好後,小河兩岸來來往往,最終冤家變成了親家。又如橋上的血柏原木橋欄留存至今的上海朱家角鎮戚家橋,原名平安橋。青浦“橋痴”謝天祥老師在《青浦古橋》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相傳明代抗倭名將在嘉靖三十四年至四十三年間,曾率部隊途經朱家角。古時行軍過橋,須亂步散走,以免因共振而致橋塌,但戚家軍過平安橋時,步伐整齊有力,發出“戚咯戚咯”之聲,而橋卻絲毫無損,說明了這座石樑橋造得非常堅固。當地人民為了紀念這支英勇善戰、軍紀嚴明的“戚家軍”,遂稱平安橋為“戚家橋”。在上海金澤鎮一長者曾告訴我,以前這兒“橋橋有廟,廟廟有橋”。聯想起橋身上那些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雕刻圖案和橋名,無不揭示了行善乃人之美德。建橋也被歷代的官吏(好官們)視為己任,帶頭捐俸獻銀,紳商士庶樂而從之一時政通民和,民豐俗樂。在民間留下了好口碑,也為後代留下了一件件“藝術珍品”。

青浦古橋,江蘇七十二座半橋,橋畔古事攝影,

江南古橋,尚能見到的大都建於宋代到清朝之間,形狀上主要都是梁橋和拱橋。與我國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江南的橋一般都比較精巧、玲瓏。拱橋多數呈半圓形拱。據朋友說江蘇吳縣用直的東美橋則是全圓拱的,潮水退儘可見一個完整”月洞”。拱頂顯得很薄一些橋身飾有龍頭、蓮花、八卦圖案等,寓意吉祥如意,風調雨順。不少橋的柱石上刻著頗具文采的楹聯。

青浦古橋,江蘇七十二座半橋,橋畔古事攝影,

東溯眠牛浮綠水:西臨鬥鴨挹清風,脈分橫泖十灣綠:秀引遙峰一桁青……。吟至精彩處,都會令人忘了此行還得取景拍片。江南古橋中另一類是梁橋,由於橋面是平的一段段,故當地老鄉會俗稱其為平橋,橋孔多呈倒梯型,兩類橋的材質通常是青石和花崗石,採用相間砌築的方法施工,因石材顏色相異也使畫面多了一分變化。歷常年風雨侵蝕,古橋上的青石表面圓潤而顯得柔情脈脈,花崗石表面則粗糙凹凸顯得剛毅堅強,肌理效果對比強烈。

青浦古橋,江蘇七十二座半橋,橋畔古事攝影,

位於街上的橋,橋堍幾乎都插入了兩岸街坊之中,河道上能見的只有一個橋孔與周圍的古民居緊緊相接,走在街上聽見對岸有吆喝聲,緊趕幾步過得橋去,那販菜的老伯還在。上海朱家角鎮上有座馬家橋,橋身僅長兩米,真可謂小得實實在在。熱衷於風光類題材的攝影人拍攝時的心態很重要,而江南水鄉卻真是個拍片養心的好去處。去水鄉的交通十分方便,到達浙江省嘉善、江蘇省蘇州或上海後,轉乘公共汽車可至各鄉村小鎮,一般半小時到一小時一班。那裡水系豐富,忙裡偷閒去鄉下聽老農講橋的故事,賞橋的風韻,成了我的一大樂趣。

青浦古橋,江蘇七十二座半橋,橋畔古事攝影,

在水鄉拍片也有遺憾。改革開放後,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飛速發展,大量的外地打工者湧向小街小鎮,再加上旅遊業的開發,人口一多,河面上漂浮著的垃圾也隨之多起來了,而當地一些市民則依舊順手將陳菜剩飯、下腳水等倒入河中,導致河水普遍汙染鎮上有環衛工人搖著船在他們的八小時之內不停地打撈垃圾,但他們下班了,來自人們手中的垃圾便又開始堆積,如此迴圈

青浦古橋,江蘇七十二座半橋,橋畔古事攝影,

TAG: 古橋朱家角青浦拍片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