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生產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在創造新生活享受高科技同時,一些傳統的純手工製品逐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留下的只有記憶。在七八十年代以前,隨處可見一些手藝人,鐵匠、木匠、修眼鏡修鋼筆、倒鍋、釘盤碗等等,人們日常生活和這些匠人們密不可分。現在工業製造取代了這些純手工製作,許多行業的手工匠如鳳毛麟角,甚至絕跡。攝影師有幸在400公里外的陝西安康一個古鎮遇見一位從事鐵匠60多年的老手藝人,用鏡頭記錄了即將消失的場景。

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張大爺講述過去的往事

76歲的張大爺,是陝西安康鳳凰古鎮人,他的爺爺和父親就是老鐵匠,他從小就耳聞目睹爺爺和父親打鐵的場景,每當爐火通紅鐵錘叮噹響起,他就圍在旁邊看個不夠,在他15歲輟學後,就跟著爺爺和父親學習打鐵,在那個年代有一門手藝以一件非常令人羨慕的事情, 而且還能給家裡帶來較好的經濟收入。

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張大爺在打造中

張大爺跟著爺爺和父親拉著工具在附近的村莊為村民打造各種日常用品,直到1954年,為了方便周邊群眾購置鐵器,父親在古鎮的街邊購置了一間門面,父子兩一店鋪為生,不再遊走鄉村飄忽不定,父親利用積攢的積蓄給家裡蓋起了新房子,併為他娶妻成家,就在他30多歲時,父親由於過度勞累離世,他和父親的徒弟兩人繼續從事鐵匠,沒過幾年,父親的徒弟另謀出路離開了鐵匠鋪,他一人堅持鐵匠手藝。

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老伴在給爐子裡新增煤炭

老伴是他忠實的副手,老伴忙完家務活,就來到店鋪裡給他當副手,這一干就是幾十年,他有4個兒子,想讓其中一個兒子傳承他的老手藝,可是,4個兒子都不願意從事鐵匠手藝,他們認為,鐵匠是又髒又累還掙錢少,寧可打工也不願意傳承先輩流傳下來的鐵匠手藝。

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老人在使用電錘鍛造

張大爺在老伴的輔助下堅持老手藝幾十年,為了減輕勞動量,他在90年代初,購置了一臺舊機械電錘,大大緩解了超強體力勞動,一般的小活件他一個人就能完成,如果遇到體積較大的鐵器活,他就讓小兒子給他當副手。

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張大爺打造的鐵器物件

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張大爺鍛造的菜刀

“鐵匠這門手藝說是體力活也是技術活,講究淬火、蘸火、黏貼,觀看鐵器淬火的顏色,鍛造出來的鐵器既有柔性又有韌性,同時也是重體力活,鐵器的形狀全靠一錘一錘敲打出來的,要求鐵匠不但有力氣還要有耐力。”

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張大爺在演示菜刀的鋒利程度

“您都這麼大歲數了,咋不帶個徒弟呢?把您的老手藝傳給後人。現在雖說是農村已經實行了機械化操作,但是,還離不開人力耕地,許多農具還是離不開的。”“自己的兒子都不願意學,誰還願意學這?幹這累死累活,一年抵不上打工幾個月掙得多。我只要幹不動了,這個店鋪就關門了,店裡就成了一堆廢鐵,這個行業在我手裡就消失了。”老人感慨地說。

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顧客在挑選菜刀,一把菜刀25元錢

在聊天過程中,攝影師得知張大爺7、8年前曾經帶過一個徒弟,他滿懷欣喜地認為他的老手藝能傳承下去了,可是,那個徒弟幹了沒有3個月就離開了,理由是不掙錢還很累,張大爺很是無奈,直到現在,在沒有人找他拜師學藝。“在過去,農村娃娃想學一門手藝,先得提著菸酒上門拜師,還得看師傅願不願意收你為徒,學徒期間沒有任何報酬的,現在,別說徒弟找師傅,就是師傅找徒弟,學徒期間發工資都沒人願意學習了,社會變化太大了。 ”

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老伴在收拾送飯的餐具

張大爺的家距離鐵匠鋪不太遠,老伴每天給大爺送午飯,張大爺說,只要店鋪一開門,爐子只要生著火後,就不願意停下來,關門很是麻煩,只要關門,外面的攤位就得收回來,門板還得一塊一塊往上裝,在開門後,還得生火出攤。只要店鋪開門他在這裡就是忙乎一天,哪也不去。

60多年前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即將消失的場景,如今看到了,震撼!

張大爺的鐵匠鋪

當攝影師離開張大爺的鐵匠鋪,走出一大截路,還能隱隱約約聽到從鐵匠鋪裡傳出來的“叮叮噹噹”清脆的錘擊聲,隨著腳步不斷前行,那清脆的聲音逐漸消失在喧譁的鬧市中……不知下次再來時還能聽到張大爺“叮叮噹噹”清脆而有節奏的錘擊聲嗎?

TAG: 大爺鐵匠手藝鐵器鐵匠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