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嶺南盆景傳承發展的幾個問題(二)

作者:謝榮耀

嶺南盆景當然也不例外,需要虛心學習引入其他流派的優點和長處,這也是嶺南盆景藝術創新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如嶺南盆景在堅持蓄枝截幹技藝的前提下,可適當借鑑運用北方流派縛紮帶枝的手法;

在使用“挨、扦、駁、拆”和“雕鑿”等傳統技術的同時,也要學習引進其他流派”擰、彎、拉、鏟”和“縛扎”等技巧;以及學習借鑑中國臺灣、日本盆景的精細養護管理及先進技術和工具的使用等等,來豐富自己的技藝和表現手法,以達到推陳出新的目的。

當然,借鑑創新也要把握正確的原則。現有的人一講到學習借鑑,就覺得別人什麼都好,照搬照抄甚至放棄自己的東西,這不是一種正確的態度和方法。

學習借鑑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借鑑是為了融會貫通,為了更好發揚嶺南盆景的傳統技藝和風格,彌補不足及豐富自己,而不是要捨本就末,一味追逐別人而放棄自己原來好的東西,更不能放棄自己的藝術特色和風格!藝術特色,是藝術風格和流派所以產生和存在的主要標誌。

嶺南盆景最主要的藝術特色,就是其獨特的蓄枝截幹技法及其所造就的自然清新蒼勁的獨特風格。這種獨特的技藝特色,即使是在學習借鑑別人的經驗和創新中也不能放棄,更不能丟掉。因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有特色的東西才越有持久力和生命力。嶺南盆景的這種獨特的藝術特色,正是其保持生機活力和走向世界的法寶。

因此,嶺南盆景在學習借鑑和創新過程中,既不應驕傲自大,更不應妄自菲薄,而應堅持以我為本,以他為用,保持特色,創新發展,這才是嶺南盆景的學習借鑑和創新之道。同樣,我們提倡各流派盆景之間的相互學習借鑑,目的也不是要走雷同統一的道路,而是希望相互學習借鑑又各自保留特色,相互競爭促進又能長期共存,共同推動盆景藝術的繁榮發展。

三、遵循規律與打破規則

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或叫法則,所謂“無規矩不能成方圓”。嶺南盆景在長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發展規律,並在規律的作用和支配下形成了一系列的規則,如以上談到的蓄枝截幹技法以及它的一整套的枝法、構圖、栽培、造型原則等等。

這些規律、規則,是嶺南盆景長期實踐總結的成功經驗,是嶺南盆景構成自己鮮明特色和藝術風格的基本要素。一般情況下,只要熟悉和掌握這些規則,並加以實踐,就不難製作出好的嶺南盆景作品來。

但嶺南盆景的創作規則,是指導我們進行嶺南盆景創作實踐和研究的基本原則,它不是一成不變不可打破的。嶺南盆景要創新和發展,當然要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大膽創新發展甚至打破某些規則。

如嶺南盆景的型式過去已有基本的造型形態,但這些形式並不能窮盡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因此嶺南盆景不能滿足已有型式的限制,可充分展開大膽想象的翅膀,創作出更加大膽奇特的型式來。

如可以打破平衡的型式創造出不平衡的美;可以打破靜態的型式創造出動態的美;還可以綜合各種型式之長創造出一種新的型式,如此等等。可見型式並不是程式,是可以和需要創新發展的。

又如近年有人在嶺南盆景的結頂上,打破傳統結頂單調的方法和規則,配合樹形結構創作出盤旋頂、傘形頂、雲頂、風吹頂、垂頂等多種過去未見的結頂方式,使盆景頂部矮化和變化更加豐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就是我們還可以在嶺南盆景過去枝法的基礎上,打破一些規則的約束,大膽創新實踐,創造出一些新的枝法,不斷豐富嶺南盆景的枝法體系和表現形式。如近年來出現的垂枝、風吹枝、蟹爪枝、吊蘭枝等等,就是大膽創新的結果。

此外,對一些傳統規則也不能一成不變,如“死曲枝”、“折彎枝”、“頂心枝”過去是嶺南盆景傳統枝法的大忌,但有時因勢利導適當運用得當,則可加強枝條和盆景整體的力度、蒼勁以及立體感、滄桑感和奇特感,創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來。只要我們創作的作品和藝術創新成之有理,給人美感,且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和認可,就是成功的作品,也是成功的創新!

關於嶺南盆景傳承發展的幾個問題(二)

關於嶺南盆景傳承發展的幾個問題(二)

關注公眾號,

送《小型盆景製作與賞析》電子書

愛木期待與您面對面的交流

TAG: 盆景嶺南借鑑創新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