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哥初一讀書筆記: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得哥初一上學期讀書筆記。

得哥初一讀書筆記: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書名:

《一想到還有95%的問題留給人類,我就放心了》

作者:[巴拿馬]豪爾赫·陳、[美]丹尼爾·懷特森

字數:23.6萬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一本科普書,而非文學類作品。讀完已有一段時間,但印象依舊很深,一是內容很吸引人,二就是我實在讀了太久了。19年的初夏買得了此書,斷斷續續,前前後後,一直讀了一年。它陪我去的地方多於其他任何書本。

還是來講內容。貫穿全文的以及寫這本書的主旨就是要說一說,分享一下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作者一直強調,我們所瞭解的宇宙不到百分之五,而他們就是要讓我們,即讀者明白這些。

它的敘述方式極為常見與簡單,就是提些“我們所不知道的問題”並詳細地進行解釋。說的事明明沒有答案,可卻能讓你收穫許多。

我各種各樣的關於“力”、“原子”、“各種粒子”及理論等等的概念都是在此書中得到培養的。多多少少的有了些基礎,也產生了不小的興趣。不止針對此書,獲得知識確實是種滋養,簡單地知道了一點,就能快樂許多。把它說出來,向外輸出,更是能感到歡喜非常。

從頭到尾,知識點很多,涉及了許多方面,也能看出作者絕非常人。不但如此,他的表達能力也頗為紮實。從拆分問題,到舉例,再到加入獨特的設計與段子,書本十分充實。

書中會有不太嚴謹的笑話,有些挺好,但有些又十分幼稚。可以放鬆身心,讓它不那麼難“啃”。如若不喜,就當作沒見,只說內容,也是好書。

我不想仔細舉例講解內容,因為委實有點小多,就像反粒子對湮滅、“負壓”、“暴脹”、“打破因果鏈”等等,好的過多。只想說一處問題,P29裡面提到了“恆星離我們速度越快,它的光就越紅”。這句話好像是有些問題,我記得在我原來的一節歷史課上提到過此事。(對!歷史課)說紫光來不了,但其他光還會前提補位,紅外線便會進入可見光的行列,細節我不多說,但他的觀點好像與我所瞭解的不大相同。

這很可怕,我只看出了一點,因為我們正好學到,但不知還會不會有更多。

但,以上這點並不可否定此書的好,它仍然提供了很多有趣又簡單的思想及知識。

(看了看字數……)

還是來講兩個我很感興趣的點。

實際也就是我前面說的,第一,所謂的負壓。這個概念是物理學家在解釋宇宙的暴脹時所提出的一個解釋。

暴脹則是在解釋宇宙為何巨大又巨均勻甚至還可能比可見範圍大的時候形成的理論。暴脹就是(如果有)宇宙大爆炸時的那個瞬間,宇宙會以無比之快的速度膨脹。書中所給出的數字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秒內本身結構擴張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倍。(有可能數錯)很奇怪,但好像就是如此。同樣不說太細,也說不太明白。

再回來說負壓,暴漲的解釋是有了,造成這件事情的是一種物質,極不穩定。好了些,但還存在兩個問題:第一,這個物質是如何使宇宙暴漲的?第二,它現在在哪裡?

根據廣義相對論來講,質量與能量還有讓時空擴張的特性,就是所謂的“物質的能動張量的壓強項”,就是說在負壓的條件下,物質可以讓空間快速膨脹。

它在暴漲結束在哪就很好解釋:因不穩定而衰變或分解成了普通物質。

第二,說一個關於因光速而“打破因果鏈”的假設。

先是一個很怪的事情,即以不同角度在不同地方觀看,結果可能不同,但都是對的。也就是說,有些事不是絕對的,沒有“絕對時間”(理論上存在,但在我們眼裡不能知曉)。

之後是打破因果鏈,假設你能看得見光子,現在它正在向一個靶子飛行。你,則是在向與光子相同的方向飛行。那麼,你的速度越快,在你眼中,光到得也就越早。(得到反饋的時間早)然後,越來越快,直到超過光速。但這樣,你看到的就是:光未出發就擊中了靶子!(不需要反饋時間)但這不可能,不可能超過光速。

還有一種驗證不能超過光速的方法,我就直接上書了:

在1887年,兩位科學家阿爾伯特·A。邁克爾遜(Albert A。Michelson)和愛德華·W。莫雷(Edward W。Morley)進行了一項實驗,和我們的倉鼠實驗情形相似(儘管沒有倉鼠)。他們再實驗中發出了一束光,然後將其分成了互相垂直的兩束。接下來,他們測量這兩束光被一面鏡子反射回到原點所需要的時間是否相同。就像倉鼠貝莎一樣,他們發現在任何方向上兩束光都花了同樣長的時間回到原點。地球以某個速度相對於宇宙的其他部分運動,因此他們得出結論,無論你的相對運動是多少,光速總是一樣的。

隨手寫寫,就到這裡吧。前面答應過,這次就寫了,只是最近忙,內容較水。

得哥初一讀書筆記: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TAG: 暴脹宇宙光速負壓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