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身上的體毛是怎麼來的?猿猴的身上滿是體毛,人類的體毛在哪?

人在生物界的位置是哺乳動物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我們現在的人類也被稱為“現代智人”,智人與現代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現代類人猿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長臂猿,然而,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猿猴的身上滿是體毛,而人類身上的體毛則非常稀少。如果我們與現代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那我們人類身上的體毛去哪裡了呢?

人類身上的體毛是怎麼來的?猿猴的身上滿是體毛,人類的體毛在哪?

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我們自己的胳膊和大腿,就會我們人類身上並不是沒有體毛,而是因為體毛非常的微小,所以才顯得無毛,人類身上毛囊的密度和數量,並不比猩猩和猴子身上的毛囊少,如果這些毛囊都長出了像頭髮一樣粗的毛髮,那麼,人類的身上也是滿身體毛,在冬天,甚至都不需要穿衣服來避寒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的體毛是退化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類的體毛退化了呢?沒有了體毛,人類會得到什麼好處呢?

對於人類體毛稀少的原因,長期以來,人類學家、生物學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和觀點,主要有“性選擇說”、“狩獵說”、“水生說”、“衣服說”和“直立行走說”等等。

人類身上的體毛是怎麼來的?猿猴的身上滿是體毛,人類的體毛在哪?

“性選擇說”是達爾文最早提出的,動物的進化不僅與自然選擇有關,還與性選擇有關,例如孔雀會開屏,就是性選擇的結果,雄孔雀為了吸引雌孔雀的注意,把漂亮的覆羽展開,這些覆羽極長,光彩奪目,如此漂亮的覆羽僅僅是為了求偶,是給雌孔雀看的,這些覆羽對雄孔雀的捕食、飛翔沒有任何幫助,拖著長長的覆羽反而不利於飛翔,容易引起天敵的注意。人類身上的體毛稀少,可能也與性選擇有關,達爾文發現一些猴類的臉部或者身體後部的體毛非常稀少,體毛稀少以後,面板的顏色更為明亮,容易引起異性的注意,猴類裸露明亮的面板,在交配季節表現的十分明顯,人類在最早的時候,體毛也非常的濃厚,但是因為發現沒有體毛的部位更好看,所以,體毛稀少的人類在性選擇上就佔有優勢,久而久之,這一基因得以保留並擴張,人類身上的毛髮就退化了。

人類身上的體毛是怎麼來的?猿猴的身上滿是體毛,人類的體毛在哪?

達爾文的“性選擇說”也是值得商榷的,人類並不是都喜歡沒有體毛的身體部位,男人的鬍鬚、女人的腋毛與荷爾蒙有一定的關係,女生一般在13歲左右,就會出現腋毛,男生在12至13歲左右,也會漸漸長出鬍鬚,這都是在荷爾蒙的刺激下產生的,因此,人類某些部位的體毛是荷爾蒙旺盛的體現,在性選擇上,人類肯定是偏向於荷爾蒙旺盛的異性,審美是建立在動物本能的求偶的基礎上,鬍鬚和腋毛,其實更容易引起異性的注意。

男人會覺得長髮及腰的女性更好看,如果覺得裸露的面板更好看,那女性為什麼喜歡留長髮,而不是將頭髮全部剃光呢?此外,就算是女性不喜歡男性的鬍鬚,男性不喜歡女性的腋毛,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男人的鬍鬚和女人的腋毛也會退化啊,為什麼這些部位的體毛保留了呢?所以,“性選擇說”並不適用於對人類體毛退化這一問題的解釋。

人類身上的體毛是怎麼來的?猿猴的身上滿是體毛,人類的體毛在哪?

“狩獵說”是美國人類學家佈雷斯和蒙塔古在《人類進化》一書中提出來了的,人類的狩獵方式與獅子、老虎、豹子是完全不一樣的,人類狩獵是在烈日炎炎之下的白天進行的,而獅子、老虎和豹子一般是在黎明、黃昏時出沒,有時候甚至還在晚上出沒,這個時候光線比較黑暗,容易捕捉到野獸,獅子和豹子一般是偷偷的接近獵物,搞突然襲擊,而一旦獵物開始瘋狂的奔跑,獅子和豹子是不會追很遠的。人類的體能在動物界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人類如果按照獅子捕獵的方式進行狩獵,不僅追不到野獸,而且有可能被野獸反擊。

人類身上的體毛是怎麼來的?猿猴的身上滿是體毛,人類的體毛在哪?

早期的人類,為了捕捉到野獸,尋找到了另外的生態位,不採用獅子、老虎的捕獵方式,也不尋找動物的屍體,為什麼不屍食呢?因為屍食更危險,動物屍體的周圍往往聚集了大量的野獸,人類需要把這些野獸趕走,才能屍食。人類所採用的狩獵方式,就是在烈日炎炎的白天,追趕那些草食性的動物,人類在短跑上輸於大部分野獸,甚至連兔子都追不上,但是在長跑上更佔優勢,許多草食性的動物因人類長時間的追趕而力竭,或者跌入山崖。

為了狩獵,人類必須善於長跑,長跑需要散發熱量,體毛稀少的人類在長跑時,散發熱量更快,能夠捕捉到野獸,於是,體毛稀少的人類在狩獵上就佔優勢,久而久之,人類的體毛就退化了。

人類身上的體毛是怎麼來的?猿猴的身上滿是體毛,人類的體毛在哪?

“水生說”是英國海洋生物學家哈迪在1960年提出的,人類的祖先為躲避野獸和尋找食物,曾經在非洲西海岸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由於長期生活在水中,導致體毛退化,並且,殘存下來的體毛也呈流線形。人類的體毛與黑猩猩的體毛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類的體毛呈流線形,這是人類曾經生活在海洋裡的一個證據,人類生活在海洋,是人類從猿進化為人的關鍵階段。

在動物界,有一些哺乳動物確實曾經生活在陸地,後來又走向了海洋,比如鯨魚、海象、海豹等等,但是,長期生活在海洋裡,體型會進化為“紡錘體”,即兩頭尖、中間大,越來越像魚類,並且四肢也會退化,“紡錘體”與退化了四肢,更有利於游泳,但是,人類的體型並不是“紡錘體”,四肢還很發達,既然人類生活在海洋裡,都導致體毛退化了,為何四肢沒有退化呢?

人類身上的體毛是怎麼來的?猿猴的身上滿是體毛,人類的體毛在哪?

“衣服說”的觀點比較簡單,就是人類之所以體毛會退化,就是因為後來發明了衣服,穿上衣服以後,就不需要體毛來隔熱或者保暖了,體毛自然而然就退化了。但是“衣服說”也難以自圓其說,非洲、澳大利亞、美洲的一些原住民,直到現在,仍然穿著很少的衣服,只是用簡單的衣物來遮擋身體的某些部位,但是,他們也照樣沒有多少體毛,人類發明衣服的時間,其實很晚,根據相關的考古證據,人類學家發現直到尼安德特人生活的年代(12萬到3萬年前),才有了衣服,在沒有發明衣服之前,人類早就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過渡,也就是說,衣服沒有發明之前,人類的體毛就退化了。

“性選擇說”、“水生說”、“衣服說”都是難以自圓其說的,存在很大的漏洞,但是,“狩獵說”則比較令人信服,所以,人類體毛的退化與人類的勞動有關,因為狩獵的需要,體毛就退化了。

當然,人類的體毛之所以能夠退化,還與人類學會直立行走有很大的關係,人類直立行走之後,太陽光照射在頭部,頭部有頭髮的遮擋,人類如果不理髮,頭髮一直可以覆蓋到頸部,根據科學家的計算,覆蓋到頸部的頭髮,可以保護人體70%的部位免受陽光的直接照射,這樣一來,體表大部分的毛髮,就失去作用了,而且毛髮多了以後,還不利於散熱,在直立行走和狩獵的雙重作用下,人類的體毛逐漸減少。

因為人類不需要濃密的體毛,並且這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一個最主要的特徵之一,所以,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形成了一種厭惡體毛的習慣。中國古代的人們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古代的中國人會留鬍鬚、長髮,也不剃體毛和腋毛,但是,西方人沒有這樣的觀念,所以,西方人非常厭惡體毛,在古希臘羅馬時代,歐洲人就對自己身上的體毛相當厭惡,想方設法要除掉。中國古代的人們,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不剃體毛,但是,女子從內心來講,是不太喜歡滿臉絡腮鬍子的男人的,這代表粗魯,更喜歡相貌白淨的書生,中國古代的男人雖然不剃鬍子,不剪頭髮,但是,要整理鬍子和頭髮,不能不修邊幅。進入到近現代社會,中國人逐漸擺脫儒家文化的影響之後,也開始討厭身上的體毛,尤其是女子,喜歡剃掉腋毛和腿毛。

正因為人類十分厭惡自己身上的體毛,所以,與剃毛、脫毛相關的產業也十分的發達。

人類厭惡自己身上的體毛,但是,卻不厭惡頭髮,體毛是要剃掉和除掉的,但是,頭髮要保留,頭髮掉了以後,人們還想方設法的要增發。人類討厭體毛,為何不討厭頭髮呢?原因就是頭髮是有作用的,人類直立行走以後,頭髮可以保護人體70%的部位免受陽光的直接照射,因為頭髮有實際的功能,所以沒有退化,頭髮得到保留以後,人類就不覺得擁有頭髮是醜的。

人類身上的體毛是怎麼來的?猿猴的身上滿是體毛,人類的體毛在哪?

人類沒有濃密的體毛,也沒有漂亮的羽毛,只有濃密的長長的秀髮,所以,人類展示美的方式,有很多方面是透過髮型來展示的,長髮及腰就是女性的一種髮型。

實際上人類學會直立行走以後,不僅使得自己的體毛退化了,而且還使得自己容易腰疼,更使得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容易難產,雖然直立行走帶來了那麼多的負面影響,但是,直立行走的好處太多了,這些好處遠遠大於弊端。直立行走以後,人類可以看得更遠,能夠在茂密的草原裡,看到遠處的野獸,直立行走之後,體毛還退化了,體毛退化的好處就是使得人類變成了動物界的長跑“選手”,在團隊合作的情況下,能夠捕捉到大部分的草食性動物,而且不會與獅子、老虎去搶佔生態位。

TAG: 體毛人類退化頭髮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