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應用、演算法、感測器的全鏈路整體能力是演算法定義硬體的核心

中新經緯7月15日電 7月15日,2022曠視技術開放日(MegTech 2022)在北京舉行。

曠視聯合創始人、CEO印奇在主題演講中表示,自曠視成立以來,AIoT一直是曠視核心的戰略關鍵詞。其中,“AIoT=AI+IoT+空間”,AI是不斷演進的演算法能力,IoT是軟硬結合的裝置載體,空間是應用場景的閉環。

曠視:應用、演算法、感測器的全鏈路整體能力是演算法定義硬體的核心

曠視聯合創始人、CEO印奇介紹曠視的AIoT科研戰略

為支撐這一長期發展戰略,曠視構建了“2+1”的AIoT核心技術科研體系,即以“基礎演算法科研”和“規模演算法量產”為兩大核心的AI技術體系,和以“計算攝影學”為核心的“演算法定義硬體”IoT技術體系(包括AI感測器和AI機器人)。

大會現場,曠視研究院計算攝影負責人範浩強也針對“演算法定義硬體”的核心單元AI感測器進行了分享。

“演算法定義硬體”解題AIoT市場

2021年市場資料顯示,AIoT行業中AI滲透率僅為4%,還有約96%的場景沒有被AI滲透。這是源於AIoT行業具有大量的碎片化場景,而這些海量的碎片化場景存在資料採集難、演算法複用度低的問題,導致企業很難針對每一個場景進行硬體和演算法的定製適配。

同時,演算法本身也對於硬體應該提供怎樣的資訊和輸入提出了要求,甚至從根本上改造了硬體的形態與樣式。

在此情況下,“演算法定義硬體”透過海量演算法+一定數量的通用型/標準硬體,成為AIoT市場的解決之道。

AI感測器是“演算法定義硬體”的核心單元

曠視研究員範浩強以AI感測器為例,分享了曠視在“演算法定義硬體”方面的最新思考與進展。他認為,隨著AI、視覺演算法等領域的發展,感測器將不再單獨的、直接地提供應用價值,感測器和應用之間需要演算法來作為承上啟下的橋樑。從技術角度講,這兩者最顯著的結合點就是計算攝影。

曠視:應用、演算法、感測器的全鏈路整體能力是演算法定義硬體的核心

曠視研究院計算攝影負責人範浩強在曠視技術開放日上的分享

範浩強以手機拍照在日光、燈光、星光等不同環境下成像能力的提升為例,介紹了在AI演算法和感測器的協同工作下,手機拍照畫質如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曠視也已經深度參與手機影像的能力提升中,目前曠視的4K級別的硬體方案已經實現了量產,並積極推動8K“AI畫質”硬體方案的研發與產品化。

“演算法定義硬體”的核心是全鏈路整合能力

範浩強指出,演算法定義感測器硬體需要強大的“應用-演算法-感測器”全鏈路整合能力。

具體來說,在感測器上需要有光學、模組、電子學的設計能力;在演算法上,需要搞定深度學習,對感測器的物理建模、模型最佳化具有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應用層上,需要懂需求、能夠完成產品定義和功能交付。

這其中,曠視是業界極少數能將感測器的光學、模組、電子學的設計能力,感測器的物理建模和演算法能力,以及感測器的應用能力融為一體的公司,該能力已在非成像的屏下光學指紋領域獲得驗證。目前曠視助力一家業內頂尖的合作伙伴,實現了千萬顆級的指紋感測器出貨。該產品具備業界最小的尺寸、最快的識別速度以及支付級的安全認證。

過去二三十年來,網際網路、5G、AR、VR等技術的不斷演進,給虛擬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技術對於物理世界的改造卻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曠視表示,將繼續堅定AIoT賽道,聚集最優秀人才,推動科研創新和演算法量產,不斷定義能夠匹配AI大腦的IoT硬體,讓物理世界變得更美好。(中新經緯APP)

TAG: 曠視演算法AI感測器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