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今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每個國家每個行業的發展都在瞬息萬變,一項技術,一項功能的推出很可能改變行業的發展,這點在科技領域中更加明顯,像美國有矽谷,號稱“世界電子工業和計算機行業的王國”。

我們所熟知的英特爾,蘋果,谷歌等公司都在這裡設立了總部,也可以說矽谷是世界超級富豪的聚集地,在我們中國同樣有一個城市被譽為“中國矽谷”,這個城市就是深圳。

這裡有建國以來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圳還是中國百強城市中排名第三的超大城市,但是從2006年開始有人開始把深圳和印度的班加羅爾進行比較,而且還有傳言說班加羅爾馬上要成為第二個世界矽谷了。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因為當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生產總值只比深圳少了300億美元,這個數字或許對於很多城市都很大,但是對深圳這種城市來說拉近這個差距並不是很難,那麼這個班加羅爾到底什麼來頭?又是憑藉什麼底氣與深圳相提並論呢?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

在印度三大城市中班加羅爾排在第三位,前面是孟買和德里,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雖然班加羅爾偏向印度南部,但是城市所在地卻是國內多條道路的交匯處,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說為班加羅爾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像印度首都德里的人口高達兩千五百萬,孟買雖然不及也有兩千萬左右,但是班加羅爾只有1050萬人口,俗話說得好“兵貴在精不在多”,整個印度IT行業超過三分之一的從業者都聚集在這裡。

雖然印度在很多方面相較我國猶之不及,但是在工作上的拼命精神還是值得誇讚,當然也有可能這是整個行業必備的特性,由此吸引了世界多家著名企業在這裡落戶,世界五百強企業中超過65家企業都在這裡設立了辦事處,班加羅爾被譽為“印度的矽谷”。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印度的行政體系中一個邦類似於我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區,班加羅爾就是所在的卡納塔克邦的首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省會城市,早在印度獨立之前,班加羅爾持續了一百多年被英國殖民。

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這裡就立即被印度高層定位在發展工業和資訊科技產業,1958年美國十大財團之一德克薩斯公司在班加羅爾建立了一個設計中心,換句話說正是因為這家公司的幫助才吸引了其他公司的入駐。

印度政府當即抓住機會把班加羅爾規劃為重點發展物件,後續又把科學研究所和航空研究所都在班加羅爾安身立命,從這裡開始班加羅爾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而且從進入21世紀開始,班加羅爾也成為了印度的科學技術中心。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直到現在班加羅爾已經成為整個印度最富裕也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位於城市南郊的電子城就像是當年美國的矽谷一樣把這裡逐漸發展成為了全球第五大資訊科技中心,另外四個分別是,美國紐約,中國香港,日本東京和英國倫敦。

班加羅爾整體位於印度德干高原上,面積在印度國內是第五大城市佔有面積174平方公里,可能對於這個數字並沒有什麼感覺,上海嘉定區的面積是464平方公里,這樣來看,班加羅爾約等於半個嘉定區大小。

相比於我們國家的深圳來說更是無法相比,深圳的面積在兩千平方公里左右,班加羅爾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在2006全球各大城市的排名上,班加羅爾的GDP高達400億美元,而深圳有700億美元。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蘋果公司矽谷總部

僅僅相差了三百億美元,這個結果在當時不得不令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的發展

近年來就兩個城市之間的比較在很多精英人士中爭論不一,其中不乏有人提出疑問,為什麼在印度這個很多地方充斥著貧窮和落後的國家能夠建立起一座軟體產業的城堡呢?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員傑里米。裡弗金認為“再沒任何一個地方像班加羅爾那樣,高科技的未來和低技術的過去對比那樣鮮明”,他強調班加羅爾命運的轉折在於準確又科學的定位。

班加羅爾在計算機工業發展的時候牢牢地把自身的優勢—廉價又懂英語的勞動力發揮出來,導致了很多轉型網際網路時代的公司紛紛在這裡落戶,在2002年班加羅爾就擁有超過四百家海內外企業到此落腳。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而且軟體產業歷來都擁有高附加值的特質,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特點,所謂高附加值就是投入產出高於一般產品,從技術含量和文化價值都高於其他,也正是因此一旦新技術的現世必定帶來高額利潤的回報。

比如一代又一代的手機電腦,不管是晶片還是攝像頭還是其他功能,技術的革新都會使利潤上升。

班加羅爾的地方政府為了保證發展還專門設立了政府機構處理任何事務為企業保駕護航,除此以外印度的很多軟體公司都獲得了ISO9000質量標準認證,據2018年統計顯示印度是世界上獲得質量認證最多的國家。

再說印度的從業人員,全國超過35萬名合格的計算機軟體人才並且每年都會增加六到八萬名專業人才,超過三千多所計算機培訓學校和大學,每年加起來培養出來的工科人才超過二十萬。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印度終於發現了自己的優勢,不是人口也不是國土面積,2000年亞洲最好的十大科技大學中印度有五所,在亞洲前十的工商管理學院中印度有兩所,從教育上就能看到印度的軟體行業為什發展如此之快。

從九十年代開始班加羅爾的軟體產值只有不到兩億美元,這個數字在軟體行業中不值一提,但是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在2008年這個數字就變成了五百億,超過兩百倍的提高,到現在每年還在保持36%的增長速率。

當然了,微軟成就了比爾蓋茨,印度也出了一個印版比爾蓋茨,他就是印度第三大軟體出口商普雷吉姆,在2005年以超過93億美元的身價登頂印度首富,在2010年位列世界富豪榜第28名。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中國的“班加羅爾”

中國地大物博,好的東西我們自然會學習,印度依靠優勢搞了一個班加羅爾,印度國民有的,中國人民也有。

有些經常瞭解各地經濟的朋友應該已經猜到了,中國的班加羅爾目前有很多雛形,最具風貌的呼聲最高的是大連,在這場較量中,無論是印度還是我們,向歐美市場進軍才意味著有資格進行比拼。

2007年美國作家托馬斯的《世界是平的》一書中第一次把印度的班加羅爾和中國城市大連相提並論並在書中表達了大連就是中國的班加羅爾,中國和印度的“龍象”之爭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佈局。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中國大連

當年印度單軟體和資訊服務的規模每年產值在230億美元左右,同時期在中國只有9億美元,“重硬輕軟”思想一直停留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雖然從資料上來看印度的軟體資訊服務外包領域很難超越,但並非完全沒有希望。

而且當時印度最大的公司塔塔公司員工總數高達7萬人,員工數量超過五萬以上有八家,過萬人數有23家,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來說只有東軟一家公司員工人數過萬。

巨大的資料差異讓很多人心存疑問“大連真的能成為中國的班加羅爾嗎?”為此中國經營報的記者專門為此對當時的大連資訊產業副局長靳國衛進行了採訪,讓我們來看看是怎麼說的。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軟體產業在大連GDP比重並不大但是近年來象徵意義明顯,以後的軟體業會成為大連的支柱產業嗎?”因為當時在大連甚至在全國軟體行業的發展看重的因素有很多,而大連的幾屆政府都非常看好軟體行業。

“本屆政府心中還是希望軟體產業能夠成為支柱產業,而且大連的軟體業經過三任市長的推動發展足以說明優先順序有多高。目前已有六十多家全球五百強企業來大連投資。”

“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大連能否成為中國的班加羅爾,您是怎麼看待的?”

“實際上我們很多同事包括我在內剛從班加羅爾回來,那裡的城市環境跟大連沒法比,但是從軟體來講,班加羅爾和大連有發展戰略的趨同性”。從這次訪問中我們可以看到班加羅爾的優勢就是廉價勞動力,這點我們有。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政府的重視與支援這點我們只強不弱,從人才方面來說我想我們就算比不過也不至於差太多,畢竟中國的學子基數還是太大了,不過有所不同的是班加羅爾的市場優勢在歐美,大連外包的物件以日韓為主,不過未來如何還有待考證。

班加羅爾的現狀

不過印度人有印度人的想法,班加羅爾好不容易在軟體行業打出了一片天下,金字招牌還沒響亮幾年就被改名了,班加羅爾被改名為本加盧魯,因為這座城市原來的名字就是本加盧魯。

原因在於當年一個將軍攻佔這裡時沒有了糧食,一籌莫展之際一位婦人端來了煮好的豆子,而“本達卡盧魯”的意思就是“熟豆之城”,至於為什叫班加羅爾是因為班加羅爾是英語化的叫法,而本加盧魯是印度語言的叫法。

大抵是看到班加羅爾知名度高了,想借此把印度文化傳播出去,強行把班加羅爾改成了本加盧魯,不過名字只是一個代號,如今的班加羅爾地區英語普及程度是全國最高的城市。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為的就是吸引歐美國家,因為軟體行業中會英語就是拿到訂單的敲門磚,2018年班加羅爾在冊公司超過1300多家,其中既有幾十人的小團隊也有上萬人的大公司。

既有印度本土行業翹楚威普羅公司也有微軟和思科這樣的跨國企業,改名是為了宣傳印度城市歷史文化,但是結果只能說慘不忍睹,班加羅爾這個名字仍然是聲譽海外,只有國內才會說本加盧魯。

而且不但沒能宣傳印度文化還被歐美文化給宣傳了,從2015年開始班加羅爾的街頭就出現很多了穿著歐美名牌西裝和一口流利英語的印度小夥,他們收入不菲,買的是歐美企業的汽車和住著歐美企業投資建設的高檔公寓。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當然了,最明顯的還是貧富差距,這群西裝白領的印度軟體從業者的平均月薪從2013年的2000美元已經漲到了2019年的8500美元,殊不知整座城市除了這群人之外還有很多印度人每月100美元的工資都發不起。

同時班加羅爾的物價是全國城市中最高的物價,除了小部分精英群體能夠消費得起之外,整個城市就好像為他們而生,“每個人的生活都在經歷轉型,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發展的腳步”這是印度文化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尼蘭賈納的原話。

“我們應該花費力氣改善城市的基礎設施和道路環境,為貧窮群體提供新的生活面貌,而不是改一個無所謂的城市名字”這是印度資訊科技公司主席穆爾蒂在公開場合發表的講話。

2006年,印度班加羅爾的GDP只比深圳少300億美元,現在怎麼樣了?

縱使城市發展再強,根本上沒有變化還是永遠屬於落後,或許對於印度來說班加羅爾的崛起中經濟效益並不是最珍貴的,給印度政府凸顯出現代化城市的標準,能夠推動底層人民的改變才是最值得學習的。

人民吃不到紅利,財富差距越拉越大,雖然佔領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也帶來了巨大的GDP,可這到底是贏還是輸呢?

參考文獻

中國知網;孫錦《深圳再次轉型為中國提供答案》;2006。09。10

中國知網;王風君《班加羅爾不一定是終極目標》;2009。07。23

中國知網;莫蕾鈺《印度班加羅爾的成功分析》;2007。08。20

中國知網;東北財經大學《大連軟體服務外包競爭力分析—與班加羅爾比較》2012。11。01

中國知網;王強《大連超越班加羅爾》;2010。09。20

TAG: 班加羅爾印度大連城市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