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甲級初賽B組賽評】虛擬戀愛緩解加深現代人的孤獨感(下)

1月16日 甲級聯賽B組初賽第二場賽評

袁斌評委

對陣雙方

B3 北外辯論隊(正)

VS

B4 芯上人(反)

比賽結果

正方:反方 1:2

最佳辯手

反方三辯 萬卓然

立論

正方立論

1、理論上,有碎片化孤獨感滿足的需求。

2、較佳的行業氛圍和體驗感,可供人們選擇並表達訴求,對自身現實社交有幫助。

反方立論

1、親密關係是解決孤獨感的關鍵。

2、服務關係不是親密關係,單方表述 。

3、導致忽略現實,更無法獲得親密關係。

(反方立論更像預設反駁)

交鋒

長期解決

反三在第一輪質詢確定共識,長期解決也應該討論,順應正方第二個點的延伸,

虛擬戀愛也可以帶來長期的解決效應。

具體到對辯環節,反方對正方長期效應的質疑,

虛擬戀愛服務不是現實培訓或者網課培訓,不會具體讓使用者對自身有反饋。

正方雖然對此有所謂潛移默化的迴應,但卻沒有迴應到攻擊,交鋒歸屬於反方。

短期緩解(理解、認同)

首先在反一進一步申論的過程中,

用止疼藥類比對正方質疑,

緩解了痛並沒有緩解病,

並且強化了親密關係是雙方互相的反饋。

在後面的環節中,正方有點類比反方的核心親密關係,拆分親密關係的核心包括理解、認同等,同時用類似泛泛之交的同學可以理解認同大家的孤獨感,

突出理解與認同的緩解作用。

可實際

在反方的闡釋下,更趨向於情感認同,也就是共情。

在這一層實際在反方的闡釋之下,共情也是需要雙方的反饋。

而反方在前期和正方確定需要戀愛的態度,也就是在戀愛上,所以實際正方的緩解也沒有很大的作用。

總評

其實正反雙方在判斷是否緩解或加強的方向有明顯的區別,

正方認為是考慮當代人的需求,反方則是有沒有具體現實上的解決。

當然也是辯題特性,

反方趨向於需要正方論證較大程度,正方趨向於較小程度的緩解。

雙方論證義務在前期確定,並且在之後的環節中,正方一直試圖沿用反方的論證義務分配,所以整體偏向於反方。

1月16日 甲級聯賽B組初賽第二場賽評

沈耀飛評委

對陣雙方

B3 北外辯論隊(正)

VS

B4 芯上人(反)

比賽結果

正方:反方 1:2

最佳辯手

反方三辯 萬卓然

論點概述

正方

1。虛擬戀愛具有隨叫隨到、高度定製、無限包容的屬性,可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

2。現代人有一種很矛盾的心態,即想保持單身的自由,但是又想有戀愛物件的陪伴。

在我看來,可能正方的立論是意圖打一個小論證義務,

透過描摹現代人的形象來圈定這個辯題試圖討論的人群,限定在相對社交能力比較差、難以在現實中尋找到伴侶的人。

然後

透過論述虛擬戀愛可以填補這類人群在傾訴物件、陪同伴侶上的缺失,從無到有,論證對孤獨感的緩解。

1。虛擬戀愛的物件是人為設計的設定,不會產生真情實感;

2。虛擬戀愛過於完美,會提高人對於戀愛物件的要求;

3。解決孤獨感的關鍵是尋得親密關係,尋找雙方的雙向自我表露。

反方在立論的階段相對比較中規中矩,最關鍵的點還是

提出了一個學理概念——

親密關係

,我接收到的資訊是緩

解孤獨感不能是一個人單方面的輸出,必須是雙方都有一種比較坦誠的交流或者自我的真情流露。

交鋒攻防

攻防上其實雙方比較膠著,也是本場比賽比較核心的部分。我覺得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戰場:

虛擬戀愛可以提高人的社交能力

這個戰場是雙方在一些基礎的確認後,達成的一個共識是

緩解孤獨感不單單是短期,還需要看長期的狀況。

所以正方提出其實虛擬戀愛可能類似於一種培訓,它可以給那些缺乏社交的人增加經驗和積累技巧,最終實現現實中的交友。

反方的拆解思路是

抓住了對方立論時描述的虛擬戀愛的特徵——私人訂製、包容耐心的傾訴物件,

然後對比培訓的一些基本特徵,比如說矯正錯誤、向正確方向引導,以此來論證雙方的差異。

這個部分我個人感覺反方的拆解還是比較成功的。

虛擬戀愛能否代替現實的親密關係

這一部分是正方試圖去挑戰反方的論點。

1、正方首先試圖進行的辯駁是

親密關係不是緩解孤獨感的唯一方式,

如果有些人就是無法尋找到親密關係,那麼尋找一些虛擬戀愛的服務是不是也能尋得一些安慰?

反方這裡提出了一個口徑我覺得是比較巧妙的,大致是既然

我們討論的辯題是虛擬戀愛,那麼當然我們得以一種戀愛的態度去進行。

這一點就將正方很多暫時的、短期性的服務部分給切割了,這一點我個人接受度也是比較好。

然後,正方發現替代的說法收效不好之後,和反方進行了一些確認,明確了親密關係的一些特徵:

陪伴,相互理解。

然後試圖去

用虛擬戀愛的特徵去對照,

比如透過購買服務來尋找陪玩、陪聊的AI來滿足陪伴的特徵。

對於理解的部分,正方舉出了一個類比例子,

大學生相互之間會抱怨學習的勞累,試圖說明虛擬戀愛也可以滿足這類標準。

但是這個部分我個人其實覺得程度是很不夠的,尤其是在前面反方已經透過戀愛的態度的口徑進行了討論範圍的切割後。

我是感覺其實

對陪伴和理解也提出了一些比較底線的要求,

大學生之間的共同的抱怨其實還是同樣經歷導致的共同的情緒,但是涉及到理解我認為還是需要一些基本的共情。

這個方面可能是目前的虛擬戀愛所不太能達到的,或者至少說正方似乎沒能向我們展示出虛擬戀愛在模擬人感情的細膩程度。

所以這一塊我還是認為反方比較佔優。

期待和隨想

在最開始看到這個辯題的時候,其實我個人還是很有興趣的,就是借這個機會稍微擴充套件一下。

首先的部分其實是,我會很好奇

當今的虛擬戀愛,

無論是人工智慧的科技進步還是行業的發展,

究竟達到了一個怎樣的地步。

我認為可能

雙方辯手還是有一定的義務去向比賽的評委包括觀眾去展現一下這方面的前沿的內容。

其次是

對於人群的劃定,

這部分正方試圖去描摹了一部分現代人的狀態,但是我感覺

在精確性和細緻度上還略有欠缺。

對於虛擬戀愛的解讀,我是感覺

雙方的理解還是偏重我們日常理解的言情的範疇,

所以會更關注到虛擬物件的人設、虛擬和現實的落差。

但其實如果我們把

討論的範圍稍稍引申,

那是不是戀愛其實可以延伸到伴侶的概念,去細緻的講述很多社會邊緣群體對伴侶的需求和缺乏。

例如

對於一些殘障人士而言,

他們在社交中就很容易遇到各種障礙,也會需要健全人士更多的體諒與照顧,那在某種意義上

他們其實很難尋找到反方所謂相互理解的、對等的親密關係,

這個時候是不是伴侶式的機器人或者人工智慧其實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解法?

對於

老年人,

尤其是暮年喪偶的空巢老人,

那他們面對的落差可能不是我們比賽中提及的是虛擬和現實人的落差,而是

以前伴侶耳鬢廝磨與如今昔人已逝之間的落差,

那麼這個時候虛擬戀愛是不是可以透過模擬的手段去彌補這種落差呢?

我個人會認為如果雙方辯手能夠把立論做的再更具有延展性,

能夠透過虛擬戀愛這樣一個比較新興的技術,去展現或者說暢想一下對我們社會的改變以及我們未來生活一種狀貌的描繪,

可能會使得本場比賽的討論更具有深度和溫度。

喜馬拉雅FM

網易雲音樂

往期好文

排版|劉佳儀

稽核|曾雅倩 齊婕 崔欣榮

TAG: 反方正方戀愛虛擬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