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樂在華投7億建廠,中國乳企被他人割韭菜,巨頭背後的巨頭

前段時間,根據公開資訊,利樂公司將要投資7個億,在呼和浩特建廠,專案完成後,這裡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封蓋廠,訊息一出,利樂公司便引起了巨大關注,巨頭背後的巨頭也走到了前頭。

利樂在華投7億建廠,中國乳企被他人割韭菜,巨頭背後的巨頭

說起利樂公司,可能大家對其還不是很熟悉,這家公司在1929年便成立執行,目前也是蒙牛,伊利,光明等飲料品牌的包裝供應商,雖然只是一個包裝供應商,2019年利樂的營業收入達到115億歐元,差不多相當於伊利,蒙牛跟光明總的銷售額,這就是利樂會被稱為“巨頭背後的巨頭”的原因。

一個包裝供應商究竟能有多霸道

利樂的營銷策略很簡單,推廣利樂包裝,銷售包裝生產線(有時候也白送),供應包裝材料一條龍服務,1997年和伊利合作建立第一條生產線,猶豫期包裝的長質保期和極地壞包率,之後蒙牛以獨立也順理成章的拿下蒙牛的訂單,至此利樂包裝在飲料行業的好口碑就傳開了,後來娃哈哈、銀鷺、光明、匯源等企業也紛紛找上門來尋求合作,目前我國市場上每喝10罐液態奶或者軟飲料的紙質包裝中,至少有7罐是由利樂提供的生產線和包裝材料生產的。在業內,利樂公司也被稱為“乳企軍火商”。

利樂在華投7億建廠,中國乳企被他人割韭菜,巨頭背後的巨頭

乳企軍火商究竟有多賺錢

2019年,利樂全球銷售收入達到115億歐元,依靠眾多在產品包裝上的專利,飲料企業每賣出一瓶利樂包裝的產品,利樂就要從中賺取75%的利潤,即便是生產線利樂都白送給有飲料企業,單靠後期高昂的包裝材料費,一年都得從我國賺取上百億的利潤。不管伊利和蒙牛掐架打得多厲害,都絲毫不會影響利樂的銷售額,換句話說,即便是伊利蒙牛最後都消失了,只要中國的乳品市場還在,利樂就可以持續的賺錢。

利樂在華投7億建廠,中國乳企被他人割韭菜,巨頭背後的巨頭

這麼賺錢為什麼伊利蒙牛不自己研發包裝

大家可能會感覺比較奇怪,既然包裝這麼賺錢,飲料企業自己建立生產線不就行了,比如上文提到的封蓋廠,才投資7個億就能年產100億個封蓋,跟支付的鉅額包裝費比起來也太小兒科了。乳企也不是沒有想過,比如伊利,早年間伊利就投入研發要自己建立包裝生產線,最後也是失敗了,首先,利樂公司在包裝方面的專利多達5000多項,想要繞過去開發,很難,其次無論其他廠商怎麼想辦法,都達不到讓牛奶儲存45天到180天的質保期。

還有一方面就是利樂整條生產線購買的話,加上利樂公司的安裝除錯費用,差不多要兩個億左右。但是如果你能滿足一直購買和使用利樂包的條件,就可以獲得免費贈送給你生產線,這對很多企業都是巨大的誘惑,畢竟省下一大筆固定資產的購入成本,可能零割肉不是很疼吧。

利樂在華投7億建廠,中國乳企被他人割韭菜,巨頭背後的巨頭

當今社會,高階製造已經越來越吃香了,比如日本永不鬆動螺母,人家甚至都放話“就算把設計圖紙都公開,也沒人能造出來”,之前旺旺也曾想要壞掉利樂包裝,模仿利樂生產線,內包材辦不了,就是造出來也不合格,利樂就是這麼牛。中國的企業若是不想受到別人的限制,就得加大創新力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才不至於被被人卡住脖子,就像美國打壓華為那樣,一聽說華為要收專利費,高通蘋果這些公司也得慫。

TAG: 利樂包裝生產線伊利蒙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