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C輪融資自降估值,知道原因後員工們驚了

創始人C輪融資自降估值,知道原因後員工們驚了

“以正確的估值,而不是最高估值籌資;籌集儘可能少的資金來實現目標;團隊跟投資者的重要性是同等的。

作者 | Eric編輯 | 梓首圖來源:Hightouch

如果你是名創業者,在融資時想拿多少錢?

大部分人的想法應該是:不就像韓信點兵一樣,多多益善嘛。這樣手中既有更豐富的糧草,而且還被資本市場看好,一舉兩得。

不過,有一家公司卻反其道而行。低程式碼應用公司Retool在最近的C輪融資中,自降估值。其創始人David Hsu說:

籌集儘可能少的資金,來實現我們的目標。

這路子夠野,一般人玩不起。

01

Retool的“套路”

2017年, Retool在Y Combinator誕生。

它旨在為企業提供一個工具開發平臺,讓他們能夠使用有限的程式語言,構建自定義業務工具。

在只有四名員工的情況下,Retool當年營收就達到了數百萬美元,然後開啟一系列融資:

2019年,Retool籌集了第一筆資金。然後在2020年初,進行了由紅杉牽頭的 2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當年10月,又火速進行了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Hsu說,Retool幾乎沒有動過這筆錢。筆者認為,Hsu這是在“凡爾賽”——自己收入足夠,融的錢用不著。

目前,它的總部位於舊金山,擁有130名員工,收入在數千萬美元,現金流為正,客戶包括Coinbase、NBC、Peloton、Volvo等等。

創始人C輪融資自降估值,知道原因後員工們驚了

David Hsu

按照正常趨勢,隨著公司的成長以及估值的增加,融資規模應該是越來越大。然而,在前不久的C輪融資中,Retool卻違背了這套慣有的資本模式。

它先是求助了最早的一群個人投資者——Color Genomics聯合創始人Elad Gil、Stripe聯合創始人Collison和John, 以及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

Retool的新估值定為1.9億美元。雖說是之前的兩倍,但仍低於市場預期。融資規模只有2000萬美元,比A輪和B輪的都要少。

很多人不太理解這套打法,哪有人不喜歡錢呢?

在Hsu看來,最大限度地提高估值和籌集資金,看起來不錯,而且媒體也喜歡用高估值的大型融資來吸引眼球,但這也傷害了團隊:

過早達到峰值估值,會導致員工的收益大幅下降。

Hsu在意的是,

高估值和鉅額融資會給員工帶來損失。

比如,他發現在估值達到50億美元或100億美元后的幾周內,加入科技公司的員工所面臨的財務收益,遠低於前幾周加入的員工。

更具體來說,他們要花更多的錢,購買幾周前本能夠以更低價格獲得的股票。

有大量的案例來說明他的這一觀點。比如Uber和Coinbase,雖然他們的IPO市值相似,但員工的財務結果卻完全不同。

Hsu表示,在應聘某些員工時,他們擔心公司估值已經過高,自己錯失了收益最大化的機會。Hsu認為,團隊是Retool一路走下來的重要推動力,自己有責任讓團隊獲得一個很好的股票購買價格。

於是,Hsu自己研究出一種獨特的融資模式,即每6到9個月採用一種小規模、逐步融資的模式。這樣計算下來,典型的工程師在行使股票期權時可以節省 100萬美元,高管們最多可以節省1000萬美元。

總的來說,對於初創企業的融資,Hsu有三個觀點:

以正確的估值,而不是最高估值籌資;籌集儘可能少的資金來實現目標;團隊跟投資者的重要性是同等的。

創始人C輪融資自降估值,知道原因後員工們驚了

Retool在舊金山的辦公室

Hsu表示,很樂意將自己的公司,作為這套融資模式的實驗地。他也很希望看到,更多的初創公司能效仿自己。雖然他知道,說服別人這樣做需要一段時間,但會盡力而為。

02

融資的好處

許多Retool的投資者們,對於Hsu的融資模式持支援態度。

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說;“我認為獲取最優秀的人才並補償他們,符合公司利益。”

還有投資者表示,新的融資模式可以幫助公司在支出上保持自律,並能在人才爭奪戰佔據上風。

不過,也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

Slack的創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認為,

最好在資金便宜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地籌集資金。

還有一些風險投資家指出,如果眼下充裕的資本市場發生變化,那麼進行小額融資並寄希望於快速跟進,可能會帶來風險。

紅杉資本的合夥人Bryan Schreier也說:“不是每個公司都可以採用這種策略。”

創始人C輪融資自降估值,知道原因後員工們驚了

筆者認為, Retool的這套融資模式,不是每個初創公司都能效仿的。

事實上,融資活動中沒有一個固定的套路,全憑創業者審時度勢,擇優實行。

首先,創業公司在融資上,一開始必須想清楚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融資?

這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問題,也是最複雜最關鍵的問題。

我們常說,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對於一家初創企業而言,融資的好處,絕不僅僅是錢本身,它至少可以帶來四個優勢:

第一是發展。

如果一家初創企業的模式清晰並且方向正確,融資獲得大量的資金,幫助企業迅速佔領市場、超越對手,在短時間內跑到賽道前頭,實現跨越式發展。

第二是認可。

能夠取得大規模融資的企業,說明資本市場對它的業務、團隊和潛力是認可的。這在無形當中,為企業的名聲、口碑都做了一次推廣,有利於持續的籌集資金、吸引人才、提高行業知名度。

創始人C輪融資自降估值,知道原因後員工們驚了

第三是資源。

融資成功後,投資機構不僅會帶來錢,還會帶來更多豐富的資源:比如訂單、客戶、政府關係等等,這些資源能夠幫助企業深入市場站穩腳跟,為未來的發展搭好基石。

第四是管理。

融資完成後,一些有經驗的風投機構,能給初創企業帶來更正規、高效的管理體制。它會讓初創企業由個人決策轉變成群體決策,這不僅能提高企業應對市場不穩定因素的能力,也能降低企業的決策風險。

從這個角度看,融資當中以高估值拿到更多的錢,與投資機構產生更緊密的合作關係,自然是一件好事。

03

錢多的弊端

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

有人覺得多拿錢是好事,某些人覺得初創企業錢多了是壞事。

Retool想在融資中拿更少的錢,是不想讓員工的利益受損,從而影響整個團隊的戰鬥力。

而在另一些人眼中,錢多了是束縛了企業的:

執行力和靈活性。

創始人C輪融資自降估值,知道原因後員工們驚了

紐約合廣投資聯合創始人Fred Wilson,在他的部落格中強調:

太早融入太多資金,是愚蠢的。

在他看來,初創公司早期的融資額,往往與自身的成功度成反比。拿的錢越多,公司越容易失敗。

Wilson認為,初創公司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拼命想讓手中攢下更多的資金,為的是讓自己在資金耗光之前,能活更長的時間。

這在Wilson看來是非常

短視

的想法。從長期來看,創業公司應該把目光放在怎麼快速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目標實現了,資金總是會源源不斷地跟進。

還有人認為,過多的融資,會導致企業不夠靈活。

倫敦商學院(LBS)管理實踐副教授John Mullins認為,初創企業在前期想到的商業模式,有時候並非是最佳選擇。

如果為它融入太多資金,可能能夠支撐你把這個模式落地。但由於專注於它的落地,也許會忽視或者難以執行其他更佳選擇。

創始人C輪融資自降估值,知道原因後員工們驚了

國內的京東,其實在這上面載過跟頭。

劉強東曾經坦言,最後悔的是沒有做移動支付。因為當時在物流上融了太多資金燒了太多的錢,導致他不敢在移動支付上大量投入。

事實上他已經看到了機會,但是難以轉身。

當然,也有一個正面案例。

創立於2006年的營銷網站Skimlinks,在初期使用的是B2C模式。為了闖出一番天地,公司融了很多資金。但錢快燒完時,它還沒找到一個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屋漏偏逢連夜雨,金融危機爆發,公司很難再融到資金。

危急時刻,聯合創始人Alicia Navarro想到把後端技術,出售給其他公司的點子,把行不通的B2C模式換成能走通的B2B模式,讓公司絕處逢生。

如果沒有Alicia Navarro力挽狂瀾,恐怕Skimlinks還會在原來的模式上走下去,直至倒下。

04

別輕易效仿

在筆者看來,初創公司能不能效仿Retool,自降估值拿更少的錢,得看它能不能駕馭資本。

按照Hsu的說法,現在能模仿他的,最合適的是

資本效率型企業

什麼叫資本效率型企業?

講白了就是,自己賺錢能力強勁,外部資本關係網強大。

像Retool一樣,脫胎於Y Combinator,跟紅杉親密,資源豐富。同時,盈利能力強,融的錢幾乎不需要用。

那你可以“任性”地在融資中自降估值。

否則,還是老老實實地,按照傳統的融資模式進行。

參考資料:1。為什麼 Retool 的執行長在估值 19 億美元的道路上採取了“冒險”的籌款方式2。【微天使眾籌網】初創企業的融資訣竅:不是錢越多越好

文末互動:

你怎麼看Retool這套融資模式?

評論區和我們分享吧~

TAG: 融資RetoolHsu初創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