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的大蝸牛千萬別碰,它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

兩百年前, 這些在科學文獻中被稱作L。fulica或Achatina fulica的蝸牛隻生活在東非的沿岸地區。自19世紀中期起, 它們逐漸出現在遠離家鄉的地點。1847年, 威廉·本森, 一位英國文官及貝類愛好者, 撿了幾隻大蝸牛, 把它們帶到了印度。作為禮物, 這些蝸牛被送給文官的朋友, 養殖在加爾各答亞洲協會博物館周圍的花園中, 在那兒, 它們開始大量繁殖。19世紀末, 它們已經出現在了斯里蘭卡, 並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遍佈亞洲, 直至馬來半島, 穿越泰國, 來到緬甸、中國南部。在二戰時, 日本士兵將蝸牛帶到了包括菲律賓和新幾內亞的太平洋島國上, 試圖把它們開發成食物 (通常用水煮的方式來烹飪, 據說口感獨特) 。

到19世紀80年代, 這些蝸牛已經到了西非, 並跨越大西洋來到了加勒比海域以及巴西。在這個世紀裡, 它們在中美洲、阿根廷以及古巴立住了腳。全球入侵種檔案將它們列為地球上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

地球上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的大蝸牛千萬別碰,它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

蝸牛氾濫的原因

生命力頑強; 它們能以休眠的形態存活數月。

旺盛的繁殖力;既有雌性又有雄性的性器官,遇到同類就能交配

不挑食都能吃,因為自身味道不好沒人吃

可是,這種大蝸牛不簡單,它是很多對人有害的寄生蟲和病原菌的宿主,比如結核病、腦膜炎等等,而且他們往往會接觸到人的垃圾等區域,導致沾染更多的有害病菌,可以說是一個移動的病菌攜帶體,你要是貿然接觸了,就容易造成感染,引發疾病。

地球上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的大蝸牛千萬別碰,它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

蝸牛對人的危害

1、傳播蟲病

非洲大蝸牛是人畜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尤其是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非洲大蝸牛體內有多種寄生菌,其中 90。9% 的個體攜帶有 Pseudomonas,30。9% 的個體有Citrobacter sp。,20。9%的有Enterobacter sp。,20。6%的有Proteus sp。,19%的有Serratia sp。和Bacillus sp。等。據報道,它與福壽螺都是一種能傳帶引起人體腦炎的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的中間寄主。

2、汙染環境

在已形成龐大種群的區域,其產生的大量排洩物和在植物、建築物上爬行留下的白色粘質性痕跡以及屍體腐爛散發的臭味都成為環境的汙染源,尤其在園林和花卉等觀賞性植物上影響嚴重。死亡的非洲大蝸牛還會招引Pycnoma和Lucilia蒼蠅,而這些蒼蠅與傷寒病的傳播有關。

3、取食性危害

非洲大蝸牛屬雜食性動物。幼螺多為腐食性,主要取食死亡動植物的腐殖質、地衣、藻類和真菌;成螺取食一般以綠色植物和真菌為主,主要危害多種農作物、經濟作物、園林植物、園藝花卉等 500 多種植物,人們常稱之為“園田殺手”。非洲大蝸牛喜食肉質的葉子、水果和幼嫩植物的皮,可供取食的有:木瓜、麵包果、木薯、花生、香蕉、紅薯、甘薯葉、各種瓜果、蔬菜、油料作物和豆科、葫蘆科的大部分種類;橡膠幼苗、可可幼苗、椰子苗、菠蘿苗、劍麻苗、茶樹等;柑橘、橡膠、巴婆、木瓜和可可樹的樹皮;鳳仙花等多種花卉;橡膠乳汁等。非洲大蝸牛攝食兇猛、食量很大,日食量為體重 40%~50%[3,7],又因其在許多地區缺少天敵而形成龐大的種群,這影響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農業、林業以及園藝業等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所以,我們在路上看到非洲大蝸牛,千萬不要摸,不要去踩,更不要撿回家養!

TAG: 蝸牛SP19非洲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