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不配充電器的豪橫,是“環保其外,盈利其中”

時至10月26日,來自北京化工大學和東華大學的法學生們起訴蘋果公司“購買手機卻不配置充電器”的案件已過去一個月有餘,如今庭審結果即將見分曉。蘋果代理人與學生們唇槍舌戰的對壘,令廣大消費者看透了蘋果公司的本質。在整個庭審過程中,蘋果代理人不止一次以工信部對電子製品環保利用的要求為名,駁回原告的質疑,其邏輯屬實難以自恰,暴露了蘋果“環保其外,盈利其中”的本質。

蘋果公司根本不符合工信部頒佈的“手機與電源介面卡分離銷售提案”適用方身份,該提案的前提要求是充電器介面能對不同品牌型號手機充電,而蘋果手機顯然並不具備這一特徵。無論是該事件涉及的usb-c轉閃電連線線,還是過往其它型號的蘋果手機充電器,都無法對其他品牌的移動裝置進行充電,其他型號的充電器自然也無法給蘋果手機供電,其獨樹一幟的lightning介面已經給環保設下第一道壁壘。

退一步講,就算消費者容忍了蘋果手機充電器的“變相捆綁”行為,那麼至少應該讓原有的Apple電源介面卡能夠與新款usb-c轉閃電連線線進行連線工作,可結果卻不言自明。蘋果公司哪裡是希望電子資源可以迴圈重複利用,不過是強迫消費者購買最新款MagSafe無線充電器,行為無異於“賣了消費者,還讓大家幫忙數錢”。

當我們橫向考察市面上其他手機品牌,就會發現許多主流手機廠商均配備免費充電器,其他常用品牌如華為、小米也會在銷售手機產品時提供多種套餐供消費者選擇,給予我們充分考慮的空間。

自從蒂姆·庫克擔任蘋果公司總裁以來,企業戰略重心便從“Make it difference”轉變為“供應鏈管理”,手機推陳出新的頻率越發迅速,但各種款型之間在功能改進上卻只有細微差別,科技成果在源頭就“掉了鏈子”,好似一切行動就是在為盤活庫存服務,折騰完供應商,又來壓榨消費者。但是淪為“炮灰”的一眾供應商廠家和“蘋果迷”們卻還是對此甘之如飴,這背後可絕不僅僅是由於使用慣性或某些崇洋媚外的符號消費帶來的市場驅動,更深層次原因還是因為蘋果公司能夠長期把持先進技術進而壟斷市場。簡單點說,使用過蘋果產品的人群都知道,蘋果的Mac作業系統有Microsoft、Android乃至華為最新研發的鴻蒙介面所不可替代的技術優勢,給蘋果公司的豪橫在背後做著強有力的支撐。

但任何企業的科技水準和品牌文化都並非顛撲不破,企業盈利絕對不能無下限地挑戰消費者耐心。此次法庭上肉眼可見的是陳詞激昂的法學生們,可背後卻站著無數蘋果產品忠實消費者的身影。蘋果代理人的每一句勉強說辭和轉移大眾注意力的行為,都像是在表面光鮮的蘋果上“注入農藥”。

企業盈利的方式好比“開源節流”,開源的是科技發明,節流的是價值鏈管理,而不是佔著一口鍋還要盯著消費者碗裡的米飯。希望此次案件會以原告方勝訴作結,假使敗訴,也該給蘋果公司一記棒喝,在研發端持續做好服務和改進,而不是打著環保旗號頻頻挑戰消費者底線。

TAG: 蘋果蘋果公司充電器手機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