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鳩魯主義

伊壁鳩魯主義

伊壁鳩魯主義

伊壁鳩魯主義,是古希臘唯物主義者和無神論哲學家伊壁鳩魯創立的哲學學派。

羅馬共和國晚期,有一位哲學家西塞羅把“伊壁鳩魯主義”與縱慾主義相提並論,這敗壞了伊壁鳩魯的名聲。(西塞羅是一位斯多葛主義者)。由於伊壁鳩魯主義1。具有個人主義傾向;2。且容許釋放身體的快樂;3。因此被賦以享樂主義和縱慾主義的名聲。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在《羅馬衰落原因論》中認為,伊壁鳩魯主義侵蝕了希臘、毒害了羅馬,兩個偉大民族先後都被伊壁鳩魯主義斷送了性命。基於這樣的歷史,“伊壁鳩魯主義”才被人們當作縱慾主義/享樂主義的代表。

但實際上, 伊壁鳩魯本人並不是一個縱慾主義者。他倡導的理念非常理性,他提倡過一種節儉、樸素的生活。他雖然主張快樂,但他追求的快樂是一種有節制的快樂,是一種清心寡慾的道德快樂。

團體生活是非常簡樸的,他說“當我靠麵包和水而過活的時候,我的全身就洋溢著快樂;而且我輕視奢侈的快樂,不是因為它們本身的緣故,而是因為有種種的不便會隨之而來。”

伊壁鳩魯終生都受著疾病的折磨,但他學會了以極大的勇氣去承當它。最早提出了一個人被鞭撻的時候也可以幸福的,就是伊壁鳩魯而不是斯多葛派。

伊壁鳩魯的哲學正象他那時代所有的哲學(只有懷疑主義是部分的例外)一樣,主要的是想要獲得恬靜。他認為快樂就是善,並且他以鮮明的一貫性堅持這種觀點一直到底。他說:“快樂就是有福的生活的開端與歸宿”。第歐根尼·拉爾修引過他在《生命的目的》一書中所說的話:“如果抽掉了嗜好的快樂,抽掉了愛情的快樂以及聽覺與視覺的快樂,我就不知道我還怎麼能夠想象善”。又說:“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樂;哪怕是智慧與文化也必須推源於此”。

伊壁鳩魯分析了對我們心靈產生紛擾的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對自然災害的恐懼。

第二個原因,就是對死亡的恐懼。

第三個原因,就是人際關係的不和諧。

伊壁鳩魯認為,要從哲學的道路上解開這三個困擾,克服困擾我們心靈的三個要素,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才是哲學要去做的事情。

首先,在面對自然災害的時候,人們因為無知,會以為這些自然災害的降臨是因為得罪了神靈。伊壁鳩魯認為,世界說到底就是由一大堆原子組合而成,神不干預原子構成的世界,那麼在自然界中發生的一切現象,如地震海嘯、電閃雷鳴都是有著自然的原因的,跟神無關。因此伊壁鳩魯雖然承認神存在,但把神從自然世界中趕出去了。

其次,針對死亡的恐懼而引起的心靈紛擾,伊壁鳩魯則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伊壁鳩魯認為,感覺才是最可靠的,感覺是真理的來源,我們的感覺是怎樣的,這個世界就是怎樣的。如果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出現了偏差,錯誤不在於感覺,而在於理智對感性知識的錯誤理解。如果我們透過感覺來認識世界,那麼我們也透過感覺來認識死亡。伊壁鳩魯認為:人活著的時候,從來沒有感覺到死亡,一旦人死了就消散為一堆原子了,因此也就對死亡沒有任何感覺了。那為什麼還會對死亡產生恐懼呢?對死亡的恐懼,主要是因為對死亡的無知,不知道死後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所以才會有所恐懼。

第三,針對人際關係不和諧的要素,伊壁鳩魯提出要建立一個和諧社會的主張。如何建立呢?透過社會契約來建立社會。人人都遵守契約,人人都具有契約精神,都按照規章制度來辦事兒,那就會少很多紛爭,人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加友善與和諧,心靈的困擾也就解決了。

總的來說,伊壁鳩魯的快樂主義,雖然在當時解決了一些通向美好生活的問題,但具有強烈的個人主義傾向,它只關注個人的快樂,而不關注社會和國家的發展。

伊壁鳩魯唯一著名的弟子就是詩人盧克萊修(公元前99—55年),他是和尤里烏斯·凱撒同時代的人。以哲理長詩《物性論》(De Rerum Natura)著稱於世。

羅馬共和國的末期,自由思想成為風尚,伊壁鳩魯的學說在有教育的人們中間非常流行。但是奧古斯都皇帝提倡復古,提倡復興古代的德行與古代的宗教,因而使得盧克萊修的《物性論》一詩湮沒不彰,一直到了文藝復興的時代為止。這部書在中世紀只儲存下來了一份手稿,倖免於被頑固派所毀滅。

自從文藝復興以後,伊壁鳩魯的哲學主要是通過了盧克萊修的詩篇才為讀者們所知道的。如果讀者們並不是職業的哲學家,那末使他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唯物主義、否定天命、反對靈魂不朽這樣一些東西與基督教的信仰之間的對比了。

特別使一個近代讀者感到驚異的是,這些觀點——這些觀點今天一般都認為是陰沉的、抑鬱的——竟是用來表現一種要求從恐懼的壓迫之下解放出來的福音的。

伊壁鳩魯主義

亞里士多德代表著古希臘哲學的巔峰,因而過後便是下坡,古希臘哲學於是走向衰落。希臘哲學進入它的晚期階段。

希臘哲學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社會的劇變和動盪、學術的發展和交流、缺乏自然科學的支援、哲學內部的爭論等等。

在種種原因的合力下,晚期希臘哲學的研究物件和重心發生了很大變化,人生問題、倫理問題成為哲學家探討的主要問題。這一時期的哲學具有明顯的倫理化傾向,基本都以靈魂安寧或生活幸福為主要目標。

伊壁鳩魯主義

的核心

1.

準則學

準則學是伊壁鳩魯主義用以研究真理的標準。

伊壁鳩魯認為,判斷真理的標準有三類,即感覺(感覺是絕對真實的,沒有什麼東西能駁倒感覺)、預見(預見是一種儲藏於心靈中的把握、真實的意見、觀念或普遍的思想,它是對外在東西的回憶)、情感(情感是內在的感覺,有快樂和痛苦兩種狀態)。這是一套感覺主義的準則學,偏重感性認識而貶低理性認識。

2.

物理學

物理學是伊壁鳩魯主義用以研究自然及其生滅變化的自然觀。

伊壁鳩魯接受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雖不否認神的存在,但神存在於世界之外,與我們毫無關係。

他修改和發展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1。原子形狀有限;2。原子有重量;3。原子有偏斜運動(承認偏斜運動等於承認了偶然性的存在,為他論證公民個體的自由意志原則提供了理論依據)。

3.

倫理學

倫理學是伊壁鳩魯哲學的核心和目的,研究人生的目的和意義。

伊壁鳩魯改造了昔蘭尼學派的快樂論,提出了“快樂是幸福生活的起點和終點”,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但堅決反對把快樂與享樂等同起來。

真正的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不受干擾。

伊壁鳩魯認為,最使靈魂不得安寧的觀念就是對死亡的恐懼。但是他提出:我們活著時,死亡尚未來臨;死亡來臨時,我們已經不在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應厭惡或恐懼死亡。

伊壁鳩魯在倫理學上以提倡“快樂論”而著稱,西塞羅以後的羅馬人通常把伊壁鳩魯學派的“快樂”理解為一種肉體上的放縱,“伊壁鳩魯主義”也就成為了“享樂主義”和“縱慾主義”的同義詞。但是伊壁鳩魯本人並非一個這種意義上的“伊壁鳩魯主義者”,他所追求的“快樂”並不是聲色犬馬的放蕩,而是指肉體上的淡泊和精神上的安寧。伊壁鳩魯把快樂與善相聯絡,他明確表示:“當我們說快樂足一個主要的善時,我們並不是指放蕩者的快樂或肉體享受的快樂……我們所謂的快樂,是指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不斷地飲酒取樂,享受童子和婦人的歡樂,或享用有魚的盛筵,以及其他的珍饈美饌,都不能使生活愉快;使生活愉快的乃是清醒的靜觀,它找出了一切取捨的理山,清除了那些在靈魂中造成最大的紛擾的空洞意見。”因此,快樂的根本在於心靈的寧靜,這種心靈的寧靜建立在人們對自然世界和社會生活的清醒認識之上。

伊壁鳩魯把快樂等同於幸福,他認為消除對神靈、死亡的恐懼利節制自己的慾望,是獲得奉福快樂的必要條件。此外,為了消除對他人的恐懼,處理好人際關係,伊壁鳩魯倡導人們透過約定來建立“自然的公正”,它的目的在於防範人們相互傷害。他說:“公正沒有獨立的存在,而是由相互約定而來,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只要有一個防範彼此傷害的相互約定,公正就成立了。”正是這種約定或契約關係構成了法律、正義和國家賴以建立的基礎。伊壁鳩魯是繼普羅泰戈拉之後推進了社會契約論思想的希臘思想家,這種約定論或契約論的社會政治觀與他在本體論上強調偶然性和個體自由意志、在認識論上強調感覺主義、在倫理學上強調快樂論的思想態度是協調一致的,都表現了一種古代世界的啟蒙傾向。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伊壁鳩魯本人的“快樂論”完全不同於羅馬人的縱慾主義,但是他關於“快樂”的否定性定義(“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卻表現了一種具有濃郁的末世論色彩的消極倫理觀。後來的伊壁鳩魯主義者把伊壁鳩魯的倫理學概括為醫治心靈的“四藥方”,即“神不足懼,死不足憂,樂於行善,安於忍惡”。到了羅馬帝國時期,伊壁鳩魯主義就日益由一種恬淡寡欲的精神快樂哲學轉化為一種恣肆放蕩的肉體享樂主義,伊壁鳩魯對世界的清明理智只有在盧克萊修(前99—前55)那裡還保留著,後者在其長詩《物性論》中將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原子論系統化了。

【伊壁鳩魯學派】

伊壁鳩魯學派作為最有影響的哲學學派之一延續了4個世紀。

伊壁鳩魯的學說廣泛傳播於希臘—羅馬世界。羅馬時,伊壁鳩魯學派的著名代表有菲拉德謨和盧克萊修。盧克萊修寫的哲學長詩《物性論》 ,系統地宣傳和儲存了伊壁鳩魯的學說。

伊壁鳩魯派認為並宣揚人死魂滅,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同時提倡尋求快樂和幸福。但他們所主張的快樂決非肉慾物質享受之樂,而是排除情感困擾後的心靈寧靜之樂。伊壁鳩魯派生活簡樸而又節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對一個人身心的侵襲。

伊壁鳩魯學派是古希臘唯物主義者和無神論哲學家伊壁鳩魯(Epicurus)(公元前341年-公元前270年)創立的哲學派別。

伊壁鳩魯主義

伊壁鳩魯生在薩摩斯島的一個教師家庭,曾在小亞細亞的許多城邦教授哲學,後來在雅典的一個花園裡建立了自己的學校,稱為“伊壁鳩魯花園”,逐漸形成了伊壁鳩魯學派。伊壁鳩魯學派的聚會都在自家花園中,據說在庭院的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寫著:“陌生人,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的生活。在這裡享樂乃是至善之事。”而他死後也把花園留給了他的弟子門,所以後世又稱

園學

伊壁鳩魯的著作很多,但大都失傳,現僅留下來三封信和一些殘稿。他繼承和發展了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既承認必然性又承認偶然性。伊壁鳩魯派宣揚無神論,認為人死魂滅,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同時提倡尋求快樂和幸福。但他們所主張的快樂決非肉慾物質享受之樂,而是排除情感困擾後的心靈寧靜之樂。伊壁鳩魯派生活簡樸而又節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對一個人身心的侵襲。

伊壁鳩魯就曾發誓要放棄政治生活,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對現實世界漠然置之。他認為最大的快樂是友誼,而個人的幸福就在友誼和社會之中。伊壁鳩魯的學說包括準則學、倫理學和物理學三個部分。

3世紀以後 ,伊壁鳩魯的學說成了基督教的勁敵。

在中世紀,伊壁鳩魯成了不信上帝、不信天命、不信靈魂不死的同義語。

文藝復興時期,由於盧克萊修《物性論》的發現和出版,擴大了伊壁鳩魯學說對早期啟蒙思想家的影響。

17世紀P。伽森狄全面恢復了伊壁鳩魯學說,它直接影響了17—18世紀英、法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

伊壁鳩魯的社會契約說是近代社會契約論的直接先驅,他的倫理思想對英國J。邊沁、J。S。密爾等的功利主義發生了影響。

伊壁鳩魯的學說被他的歷代弟子奉為必須遵守的信條。伊壁鳩魯的著名學生有麥特羅多洛、科洛特和繼承伊壁鳩魯學園領袖的赫爾瑪可。

伊壁鳩魯學派的哲學就是伊壁鳩魯主義,正像他那時代所有的哲學(只有懷疑主義是部分的例外)一樣,主要是想要獲得恬靜。他認為快樂就是善,並且他以鮮明的一貫性堅持這種觀點一直到底。他說他:“快樂就是有福的生活的開端與歸宿”。第歐根尼·拉爾修引過他在《生命的目的》一書中所說的話:“如果抽掉了嗜好的快樂,抽掉了愛情的快樂以及聽覺與視覺的快樂,我就不知道我還怎麼能夠想象善”。又說:“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樂;哪怕是智慧與文化也必須推源於此”。

他告訴我們說,心靈的快樂就是對肉體快樂的觀賞。心靈的快樂之唯一高出於肉體快樂的地方,就是我們可以學會觀賞快樂而不觀賞痛苦;因此比起身體的快樂來,我們就更能夠控制心靈的快樂。“德行”除非是指“追求快樂時的審慎權衡”,否則它便是一個空洞的名字。例如,正義就在於你的行為不致於害怕引起別人的憤恨——這種觀點就引到了一種非常有似於“社會契約論”的社會起源學說。

哲學思想

準則學

伊壁鳩魯所謂的準則學相當於眼下所說的認識論——“準則”即“真理”。

伊壁鳩魯主義

伊壁鳩魯認為這樣的標準有三條:感覺、前定觀念和感情。伊壁鳩魯克服了早期原子論者對感覺的不信任態度,他肯定地說:“所有可感的東西都是真實的,每一個印象都是某些存在的東西的產物,並與那些作用於感覺的事物相似”。

當時有三種關於感覺的觀點:第一種是懷疑派的觀點,認為所有的感覺都是不真實的;第二種是逍遙派的觀點,認為感覺的內容真假參半;第三種是伊壁鳩魯所持的觀點,認為所有的感覺都是真實的。

針對第一種觀點,他反駁說,判斷感覺不真實的標準來自於感覺,沒有完全獨立於感覺之外的判斷真假的標準;即使表面上看來與感覺不同的思想,歸根到底也來自於感覺。他說,依據感覺的標準說所有感覺都不真實,這犯了自我否定的錯誤。針對第二種觀點,他說,我們沒有區分真實的感覺和虛假的感覺的標準。人所具有的各種感覺相互驗證,而不相互矛盾。比如,在遠處看到的一個較小的塔在近處看較大,視覺並沒有欺騙我們。對塔的視覺與對視者和塔之間距離的感覺相互配合,告訴我們塔的真實大小。

在排除其餘兩種觀點之後,最後剩下的唯一可能的觀點是:“所有可感的東西都是真實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感覺的物件是真實存在的事物;第二,感覺的內容是真實的影像,就是說,它與產生它的外在事物相像。伊壁鳩魯的感覺論為感覺的真實性作出了最徹底的辯護。

前定觀念

前定觀念是伊壁鳩魯準則學的第二條標準。

依伊壁鳩派的解釋,前定觀念是指示知識物件的一般觀念。前定觀念作為知識的基礎,先於知識的其它部分而存在。否則便不能對知識的物件進行深入討論和論證。比如,在討論諸如“這是一頭牛還是一匹馬”的問題時,討論者至少應有“牛”和“馬”的觀念,才能就認識物件進行討論和判斷。

伊壁鳩魯認為,前定觀念是“自明的”,是“名稱最初所依賴的基礎”,它們是知識的先決條件。在此意義上,這些觀念是“前定”的。需要強調的是,前定觀念並不是先於感覺而存在的天賦觀念;相反,它們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經過重複和記憶的過程而獲得的“觀念菩積的普通性”。

伊壁鳩魯要求區別“關於普遍東西的普通感覺”和“關於個別東西的個別感覺”。前定觀念可以被解釋為普遍感覺,即適用於同一類所有個別情況的感覺。我們雖然不知道他如何闡述從個別感覺到普遍感覺這一認識過程,但可以肯定,前定觀念先於知識的基礎作用與個別感覺先於前定觀念的基礎作用是相一致的。

原子論

伊壁鳩魯是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的忠實繼承者。面對各派自然學說,他堅決維護原子和虛空的真實性。原子和虛空雖然是不可感的,不能被自明的感覺所直接證明,但它們的真實性卻是不可辯駁的,就是說,如果不設定原子和虛空,那麼自明的感覺將被推翻。感覺的自明性證明了原子和虛空的真實性。

具體論證:他首先從人們公認的兩條原則出發:存在不能從無中產生,存在不會消逝為無。因此得出結論:存在的整體是不增不減的。接著,他又論證:存在的整體是形體和虛空的總和,形體的存在被感覺自明地證明。虛空的“存在”的無可辯駁也是自明的,因為若不設定虛空,則形體的運動則不可能;反過來,我們感覺到的運動的自明性保證了虛空的真實性。最後,形體存在的自明性保證了原子的存在無可辯駁,因為形體不可能無限地分割下去,分割的終極部分雖然不是可以感覺到的最小部分,但是,只有設定這些構成可以感覺到的部分的終極部分為有形體,才能解釋可感的最小部分的形體,否則就會得出“有形產生於無形”這樣一個被自明的感覺所否定的錯誤結論。因此,真正的最小形體雖然不可感受,但必定存在,它們不能再被分割。這正是“原子”的意義。

伊壁鳩魯認為,原子除有形狀、次序和位置之外,還有重量這一性質。原子的數量是無限的,但原子形狀的種類是有限的。無限的原子在無限的虛空中運動。

原子的運動原因有二:一是由於原子自身的重量,原子在無限的虛空中垂直下落;二是由於原子相互碰撞,原子可沿著任何方向運動。造成原子碰撞的原因是某些原子在下落運動時產生偏斜,碰撞沿另外垂直方向運動的原子,產生出這種橫向和斜向的運動。

原子的重量是齊一、有序的運動(垂直下落)的原因,原子的偏斜是雜多、無序的運動(碰撞)的原因。用這種方式,伊壁鳩魯克服了德謨克利特混淆“必然性”和“原因”所產生的困難,區分了原子運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並進一步說明了偶然運動的原因所在。“偶然性”和“偶然原因”思想對伊壁鳩魯的倫理學也有重要意義,他以此否認命運決定論,論證意志的自由。

唯物主義

伊壁鳩魯依原子論的學說得出了一些唯物主義的結論。

一般意義上的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是堅持認為存在的一切或是有形的,或是有形體的屬性,否認無形的東西的獨立存在。在近代唯物主義誕生之前,伊壁鳩魯是唯物主義的主要代表。他不但肯定只有原子和虛空存在,其餘的一切只是原子和虛空的結果或變形,而且否定超自然的無形東西的存在和作用,這些東西包括神、靈魂和命運。

伊壁鳩魯承認神的存在,並說關於神的知識是自明的,但是,他又說,神並不像人們所相信的那樣主宰著世界,神只是至福的和不朽的生物,居住在世界之外,從不干預世界和人間的事務,因為管理世界所引起的煩惱不適合神的至福本性和幸福生活。”他對“靈魂”作出了符合原於論的解釋。他認為靈魂是熱、氣、風和一種非常精細的原子構成的無名的東西的混合物;靈魂的一部分存在胸中,一部分散佈全身。靈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覺,但這種功能是身體賦予的,身體為感覺活動提供場所。感覺是靈魂和身體的共同活動。兩者的同步、對應和配合產生出感覺。我們既不能說眼睛在看,也不能說靈魂透過眼睛在看,應該說眼睛和靈魂一起在看。身體死亡之後靈魂不再具有感覺的功能,因此,靈魂隨著身體的死亡而朽滅。

伊壁鳩魯還否定了命運的存在。在這一方面顯示出他與德謨克利特的重大分歧。他認識到,如果包括人的活動在內的一切事件都被原子運動嚴格地決定,那麼人將不應為自己活動的後果承擔責任;如果人不能選擇自己的話動,他們有理由對支配自己的命運感到恐懼,那麼人將永遠得不到心靈的安寧,達不到快樂主義設定的目標。出於倫理學上的考慮,他拚棄了德模克利特原子論中命定論的成分。他認為命定論不僅不能解釋原子的偏斜,而且不能解釋人的自主活動。人對自主性的自明感覺和關於責任的前定觀念都充分辯駁了命定論。

他還爭辯說,反命定論並不違反原子論,人的活動固然由原子運動構成,但人在活動之前,體內各種原子運動只是潛在的“種子”,有多種活動方向供它選擇:他既可選擇一些原子運動的方向活動,又可接受另一些原子運動的作用。在無序原子運動的影響下,採取哪一種行為完全取決於個人自己。從根本上說,原子論的唯物主義結論也是伊壁鳩魯的選擇。他之所以選擇這樣一種哲學,是因為它比任何其它哲學更易於滿足快樂主義的倫理要求,讓心靈擺脫痛苦和恐懼。後來的伊壁鳩魯主義者提出的醫治心靈的“四藥方”集中表達了這種唯物主義的倫理學意義:“神不足懼,死不足憂;樂於行善,安於忍惡。”

倫理觀思想

感情

作為真理第三條準則的感情主要是指快樂和痛苦,主要用於人的選擇活動。伊壁鳩魯認為,人的道德選擇符合趨樂避苦的自然感情。他的倫理學所依賴的正是這一感情標準。

快樂主義

把幸福等同為快樂是伊壁鳩魯倫理學的主要特色。“快樂”在當時已成為一個經常討論的主題。在此間題上存在著兩種傾向:

1。昔蘭尼派傾向於把快樂歸結為自然慾望的滿足,他們提倡的快樂主義流俗為享樂主義;

2。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傾向於把快樂視為幸福的外在條件或標誌,不承認快樂與德性之間的內在聯絡。

伊壁鳩魯在這兩種傾向中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快樂主義。

伊壁鳩魯肯定快樂與德性之間相互蘊含:“若不謹慎、光榮和公正地生活,便不能快樂地生活,若不快樂地生活,便不能謹慎、光榮和公正地生活,因為德性與快樂生活自然相聯,快樂生活與德性不可分離。快樂主義的倫理觀是感覺主義的準則學的延伸。按照感覺、前定觀念和感情三條準則來衡量,快樂無可辯駁地具有崇高的價值。感覺證明了快樂為善、痛苦為惡這一常識的正確性,感情顯示了趨樂避苦的自發性和自明性。另外,視快樂為幸福也是在人類生活中形成的前定觀念。因此,快樂的倫理價值是顯而易見的真理。

伊壁鳩魯雖然把快樂與幸福相等同,但卻堅決反對把快樂與享樂相等同。他強調人們應當謹慎地選擇快樂。如果一種快樂和另一種快樂同樣持久和強烈,則彼此不相上下。如果有些事情使放蕩的人快樂,還能讓他平安無事,對此不必加以譴責。但是,事情並非如此。不是所有的快樂都值得選取,也不是所有的痛苦都應該避免。有些快樂後面跟隨著痛苦,有許多痛苦後面快樂接踵而至。而且快樂的強度也有差別。精神快樂大於肉體快樂,精神痛苦比肉體痛苦更壞。因此,伊壁鳩魯宣稱,選擇明智生活的快樂,是聰明智慧的職責。而研究哲學,瞭解自然是人們獲取選擇相關知識的途徑。在這裡,快樂是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所推崇的德性,即聰慧、勇敢、節制和正直聯絡在一起的。

伊壁鳩魯區分了動態快樂和靜態快樂,前者是慾望的要求和滿足,如娛樂和高興,後者是痛苦的消除,如無飢無渴、無慾無求的輕鬆狀態。他堅持靜態快樂高於動態快樂。其理由是:最高的幸福是不可增減的,人們在動態快樂中得到的享受或強或弱。只有在靜態快樂中才能處於平穩不變的幸福狀態。伊壁鳩魯認識到,享樂無止境,慾望對快樂的追求和滿足是貪得無厭的。

伊壁鳩魯所謂的靜態快樂或無痛苦狀態指身體免遭痛苦和心靈不受干擾兩個方面,或用肯定的方式表述,指身體健康和心靈寧靜。伊壁鳩魯認為這兩個方面相互影響,身體遭受痛苦時心靈不能寧靜;反之,心靈受到干擾時身體健康也會受損害。但是,他更加強調心靈的快樂,寧靜的心態是靜態快樂的主要特徵。伊壁鳩魯把它和審慎的生活相聯絡,認為這種生活才是最高的善。他本人對自己的倫理思想身體力行,一生過著寧靜生活,贏得追隨者的信任和尊重。

無論從理論上看還是從實踐上看,伊壁鳩魯都沒有提倡享樂主義或縱慾主義。然而,在歷史上,有些不實之詞加在了伊壁鳩魯頭上,這固然出自後人的誤解和窮奢極欲的羅馬貴族的曲解,但伊壁鳩魯快樂主義確實包含著某些易被曲解和利用的因素。首先,伊壁鳩魯雖然區分了動態快樂和靜態快樂,但並未否認動態快樂。相反,他認為動態快樂增加了快樂的種類,豐富了快樂的體驗。人們在痛苦時主要透過對快樂的回憶和期待來擺脫痛苦,而動態快樂所提供的體驗是回憶和期待的來源,因而是達到靜態快樂的手段和途徑。其次,他雖然強調心靈快樂高於身體快樂,但在不影響健康的條件下,並不排斥身體快樂;伊壁鳩魯甚至說:“胃的快樂是一切善的起始和根源,智慧和文雅也與之相關。”“必須再次強調的是,一切官能享受只有在不妨礙身體健康和心靈寧靜的前提下才能被認作快樂。”

社會觀

伊壁鳩魯主義

伊壁鳩魯雖以快樂為道德的目的和標準,但並不像有些研究者所斷定的那樣,導致一種個人主義的倫理觀。相反,他認為,快樂主義的原則應用於社會,產生出要求社會合作、正義和友誼的道德準則。

語言是社會合作的基礎,正義也是社會協定的產物。伊壁鳩魯說:“正義不是絕對的,而是在這一個或那一個地方的人們相互交往中產生的常規協議,規定一個人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所傷害;“非正義不是絕對的壞事,而是因為懷疑有人逃脫那些有權懲罰壞事的人士的注意而產生的恐懼。”正義或非正義只在能夠相互協商的生物之間才能產生,只在實際交往的具體環境中才能產生。很明顯,正義是一種社會德性。“總的來說,正義對一切人都是相同的,因為它對人們社會關係有用。正義的用處在於擺脫傷害和恐懼,可以說,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只有依靠正義才能達到完全的快樂。

伊壁鳩魯主義

伊壁鳩魯特別注重友誼,因為友誼給人安全感,是長久快樂的可靠保障。雖然友誼的目的是快樂,但這絕不意味著友誼是謀取個人私利的手段。他說,賦予利益比接受利益更快樂;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朋友的痛苦。他告誡人們說,友誼比食物更重要:“你應當注意的是與誰吃喝.而不是吃喝什麼。因為沒有朋友相伴的進食是獅子和狼一般的生活。友誼的可貴之處在於體現了靜態快樂和動態快樂的統一。並且,友誼的穩固性和長久性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快樂源泉。可以說,伊壁鳩魯的快樂並不是個人孤獨的感受,而是被友誼集體化了的社會情操。在實踐中,伊壁鳩魯派是一個友愛的社會團體,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是快樂主義的最好註腳。

伊壁鳩魯

伊壁鳩魯(希臘文:Έπίκουρος,英文:Epicurus,公元前341 - 前270年),古希臘哲學家、無神論者(被認為是西方第一個無神論哲學家),伊壁鳩魯學派的創始人。

伊壁鳩魯主義

↑↑↑伊壁鳩魯

他的學說的主要宗旨就是要達到不受干擾的寧靜狀態,並要學會快樂。

伊壁鳩魯成功地發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樂主義,並將之與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結合起來。

伊壁鳩魯生於公元前341年的薩摩斯,但父母親都是雅典人,他在18歲時搬到雅典,之後曾去過小亞細亞,並在那裡受到德謨克利特哲學的影響,公元前307年開始在雅典建立了一個學派,這個學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動。

傳說中該學派居於他的住房和庭院內,與外部世界完全隔絕,因此被人稱為“花園哲學家”。據說在庭院的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寫著:“陌生人,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的生活。在這裡享樂乃是至善之事。”

學說介紹

伊壁鳩魯不同意他的某些快樂主義之前,人們的區別開積極的與消極的快樂,或動態的與靜態的快樂。動態的快樂就在於獲得了一種所願望的目的,而在這以前的願望是伴隨著痛苦的。靜態的快樂就在於一種平衡狀態,它是那樣一種事物狀態存在的結果,如果沒有這種狀態存在時,我們就會願望的。我們可以說當對飢餓的滿足在進行的時候,它就是一種動態的快樂;但是當飢餓已經完全滿足之後而出現的那種寂靜狀態就是一種靜態的快樂。

在這兩種之中,伊壁鳩魯認為還是追求第二種更為審慎一些,因為它沒有摻雜別的東西,而且也不必依靠痛苦的存在作為對願望的一種刺激。當身體處於平衡狀態的時候,就沒有痛苦;所以我們應該要求平衡,要求安寧的快樂而不要求激烈的歡樂。看起來如果可能的話,伊壁鳩魯會願意永遠處於飲食有節的狀態,而不願處於大吃大喝的狀態。

這樣,在實踐上他就走到了把沒有痛苦,而不是把有快樂,當做是有智慧的人的目的。胃可能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但是胃病的痛苦卻可以壓倒饕餮的快樂;因此伊壁鳩魯只靠麵包度日,在節日則吃一些乳酪。像渴望財富與榮譽這樣一些願望是徒勞無益的,因為它們使得一個本可滿足的人不能安靜。“一切之中最大的善就是審慎:它甚至於是比哲學還更要可貴的東西”。

他所理解的哲學乃是一種刻意追求幸福生活的實踐的體系;它只需要常識而不需要邏輯或數學或任何柏拉圖所擬定的精細的訓練。他極力勸他年青的弟子兼朋友畢托克里斯“要逃避任何一種教化的形式”。所以他勸人躲避公共生活便是他這些原則的自然結果,因為與一個人所獲得的權勢成比例,嫉妒他因而想要傷害他的人數也就隨之增加。縱使他躲避了外來的災難,但內心的平靜在這種情況下也是不可能的。有智慧的人必定努力使生活默默無聞,這樣才可以沒有敵人。

性愛,作為最“動態”的快樂之一,自然是被禁止的。這位哲學家宣稱:“性交從來不曾對人有過好處;如果它不曾傷害人的話,那就算是幸運了”。他很喜歡(別人的)孩子,但是要滿足這種趣味他似乎就得有賴於別人不聽他的勸告了。事實上他似乎是非常喜歡孩子,竟至違反了自己的初衷;因為他認為婚姻和子女是會使人脫離更嚴肅的目標的。盧克萊修是追隨著他貶斥愛情的,但是並不認為性交有害,只要它不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他認為我們在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樂趣性時,必須權衡它的副作用。慾望需加以節制,不能放縱。

社會快樂

依伊壁鳩魯看來,最可靠的社會快樂就是友誼。伊壁鳩魯是像邊沁一樣的一個人,他也認為在一切時代裡所有的人都只追求著自己的快樂,有時候追求得很明智,有時候則追求得很不智;但是他也像邊沁一樣,常常會被自己溫良而多情的天性引得做出一些可讚美的行為來,而根據他自己的理論他本是不應該如此的。

他顯然非常喜歡他的朋友,不管他從他們那裡所得到的是什麼;但是他卻極力要說服自己相信,他是自私得正象他的哲學所認為的一切人一樣。據西賽羅說,他認為“友誼與快樂是分不開的,因為這種緣故所以就必須培養友誼,因為沒有友誼我們就不能安然無懼地生活,也不能快樂地生活”。然而他又有時多少是忘記了自己的理論:他說“一切友誼的本身都是值得願望的”,又補充說“儘管這是從需要幫助而出發的”。

雖然伊壁鳩魯的倫理學在別人看來是粗鄙的而且缺乏道德的崇高性,但他卻是非常之真誠的。我們已經看到,他提到他花園裡的團體時是說“我們神聖的團體”;他寫過一本《論聖潔》的書;他具有一個宗教改革者的一切熱情。他對人類的苦難,一定具有一種強烈的悲憫感情以及一種不可動搖的信心:只要人們能接受他的哲學,人們的苦難就會大大地減輕。

這是一種病弱者的哲學,是用以適應一個幾乎已經不可能再有冒險的幸福的世界的。少吃,因為怕消化不良;少喝,因為怕第二天早晨醒不了;避開政治和愛情以及一切感情的活動;不要結婚生子,以免喪失親人;在你的心靈生活上,要使自己學會觀賞快樂而不要觀賞痛苦。身體的痛苦顯然是一件大壞事;但是如果身體痛苦得很厲害,它就會很短暫;如果它的時間拖得很長,那末就可以靠著心靈的訓練,以及不顧痛苦而只想念幸福事物的那種習慣來加以忍受。最重要的是,要生活得能避免恐懼。

理論哲學

正是由於這個避免恐懼的問題,伊壁鳩魯才被引到了理論哲學。他認為恐懼的兩大根源就是宗教與怕死,而這兩者又是相關聯的,因為宗教鼓勵了認為死者不幸的那種見解。所以他就追求一種可以證明神不能干預人事而靈魂又是隨著身體而一片消滅的形而上學。絕大多數的近代人都把宗教想成是一種安慰,但是對於伊壁鳩魯則恰好相反。超自然對自然過程的干預,在他看來乃是恐怖的一個來源,而靈魂不朽又是對希望能解脫於痛苦的一個致命傷。於是他就創造了一種精巧的學說,要來療治人們的那些可以激起恐懼的信仰。

伊壁鳩魯是一個唯物論者,但不是一個決定論者。他追隨著德謨克里特相信世界是由原子和虛空構成的;但是他並不象德謨克里特那樣相信原子永遠是被自然律所完全控制著的。我們知道,希臘的必然觀源出於宗教;所以他的想法也許是對的,即只要容許必然性有存在的餘地,那麼對宗教的攻擊就總歸是不全面的。他的原子具有重量,並且不斷地向下墜落;但不是朝向地心墜落,而是一種絕對意義的向下墜落。然而,一個原子時時會受到有似於自由意志的某種東西在作用著,於是就微微地脫離了一直向下的軌道,而與其他的原子相沖撞。自此以下,則漩渦的發展等等所進行的方式都與德謨克里特的講法大致相同。靈魂是物質的,是由呼吸與熱那類的微粒所組成的。(德謨克里特認為呼吸和風在實質上與其不同;它們不僅僅是運動著的氣)。靈魂-原子佈滿著整個的身體。感覺是由於身體所投射出去的薄膜,一直觸到了靈魂-原子的緣故。這些薄膜在它們原來所由以出發的身體解體以後,仍然可以繼續存在;這就可以解釋作夢。死後,靈魂就消散而它的原子(這些原子當然是繼續存在的)就不能再有感覺,因為它們已不再與身體聯絡在一片了。因此,用伊壁鳩魯的話來說就是:“死與我們無干,因為凡是消散了的都沒有感覺,而凡是無感覺的都與我們無干”。

生平著作

伊壁鳩魯出生於薩摩斯。曾在雅典接受軍事訓練2年。據記載,他自稱14歲開始學習哲學,曾就學於柏拉圖學派的潘菲勞和德謨克利特學派的腦西芬尼等人,並熟悉亞里士多德和阿那克薩戈拉等早期哲學家的哲學。伊壁鳩魯繼承、修正和發展了德謨克利特的哲學,建立起一個思想上統一的完整體系 。前306年到雅典 ,在他自己買的一所花園裡辦學,由此伊壁鳩魯學派也稱花園學派。伊壁鳩魯的學校裡有男有女,還有奴隸,以充滿友誼而著稱。追隨者把他當作神聖者來崇拜,他的教導被當作正統學說嚴格執行,形成了花園派獨尊師長的傳統。據記載,伊壁鳩魯的著作多達300多卷 ,其中重要的有《論自然》、《準則學》 、《論生活》和《論目的》等 。現存的只有三封信和題為《格言集》和《學說要點》的殘篇。

伊壁鳩魯認為,哲學是透過論辨和討論的方式產生幸福生活的一種活動;正如不能治療身體疾病的醫藥是無用的技藝,不能解除靈魂痛苦的哲學是無用的空話。為了能夠幸福地生活,必須學習倫理學;為了擺脫錯誤的認識和不必要的憂慮與恐懼,必須學習物理學。

思想概述

哲學思想

伊壁鳩魯認為 ,哲學的任務是研究自然的本性,破除宗教迷信,分清痛苦和慾望的界限,以便獲得幸福生活。因此他的哲學可以分為三個組成部分:物理學、準則學(主要討論邏輯和認識論問題)和倫理學。

伊壁鳩魯認為感覺是判斷真理的標準。感覺是直接的,無所謂錯誤,錯誤只發生在對感覺的判斷中。他依據感覺經驗,肯定物體的存在,進一步發展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學說。修正了德謨克利特關於原子體積和形狀有無限多差別的觀點,增加了與原子的運動有關的重量這一特性。提出原子有三種運動:因重量而垂直下落的運動、稍微偏離直線的偏斜運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碰撞運動。

伊壁鳩魯認為物體的顏色等可以感覺到的性質是客觀的,人的感覺是可靠的,概念來源於感覺,克服了德謨克利特以及古代哲學家對感覺不信任的傾向,反對了懷疑論和柏拉圖的先驗論。

伊壁鳩魯的倫理學說認為快樂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但是,應當區分不同的快樂。解除對神靈和死亡的恐懼,節制慾望,遠離政事,審慎地計量和取捨快樂與痛苦的事物,達到身體健康和心靈的平靜,這是生活的目的。伊壁鳩魯還認為人是以個人快樂為準則的生物。國家建立在相互約定的基礎上,正義是人們互不侵害的契約,有利於人相互關係的便是正義的,否則是不正義的。他有一句名言常常為人所引用:“讓我們吃喝,因為明天我們就會死亡。”他勸誡人們及時享樂,但要有一定節制。

倫理思想

古希臘最完整的快樂主義的道德理論,是伊壁鳩魯哲學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思想源於德謨克利特的幸福論和居勒尼學派的快樂主義倫理思想,主要探求個人心靈安寧和人生目的。

伊壁鳩魯雖然把快樂與幸福相等同,但卻堅決反對把快樂與享樂相等同。

伊壁鳩魯區分了三種不同的快樂:

第一種是自然的和必須的如食慾。

第二種是自然的但卻不是必須的如性慾。

第三種則既不是自然的又不是必須的,如虛榮心。

伊壁鳩魯在比較了各種快樂的得失後,認為靜態快樂高於動態快樂。

伊壁鳩魯認為,由於組成人的靈魂的原子具有脫離直線作偏斜運動的傾向,因而人的行為有可能脫離命定的必然性,獲得意志和行為的自由。他斥責對神的崇拜和迷信,蔑視命運,強調事在人為。他指出,單純的必然性取消了行為的道德責任,單純的偶然性則使人生陷入命運和不穩定,人應當是自由的,只有對自由的行為才能進行道德評價,給予獎勵和懲罰。

伊壁鳩魯認為,人類行為的目的就是從痛苦和恐懼中解放出來,求得快樂。快樂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和開始,是善的唯一標準。一切導致快樂的就是善,導致痛苦的就是惡。美德只有同快樂聯絡起來才有價值。伊壁鳩魯倫理思想與居勒尼學派不同,它並不把快樂僅僅歸於感性的肉體快樂,而是把它區分為自然的和非自然的,認為前者是適度的、健康的,後者是過度的、令人厭惡的。感性快樂是基礎,但精神的快樂高於感性的快樂。這種快樂就是“肉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亦即“不動心”的至善狀態。

伊壁鳩魯認為,死亡同神一樣不足懼,因為死亡只是人的感覺的喪失,當人活著時,死亡還沒有到來;當死亡到來時,人已經不存在。因此,死亡與人生不相干,人應當透過哲學認識自然和人生,從對神和死亡的恐懼中解放出來,用理性規劃自己的生活。在他看來,賢者對待生死應該處之泰然,不但快樂地活著,而且活得光明正大,這就需要明智、知足,克己節制、修習磨練和廣泛交友,這才是理想的生活方式。伊壁鳩魯的倫理思想後來被盧克萊修繼承和發展,成為後世自然主義和功利主義倫理思想的重要理論淵源。

政治思想

1。 有自由才有責任,無自由便無責任

人的一生並不完全被必然性、被命運所鎖定。人有能力、有可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人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人才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2。 快樂主義幸福觀

伊壁鳩魯強調個人自由,強調個人責任,強調個人精神世界的健康、純潔和完善。

他明確提出了一種快樂主義幸福觀。這個思想對後來的功利主義有很大影響。

伊壁鳩魯認為,要幸福首先要正確對待死亡。死亡既然都不可怕,人們就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關注現實生活,在人們的有生之年,在人們能夠感受到的時候努力追求幸福。

享樂主義者多偏重於感官上、肉體上的享受,而伊壁鳩魯特別強調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伊壁鳩魯的快樂主義與放縱主義不可相提並論。他的快樂主義更偏重於靈魂的無紛擾,他提出,為了實現幸福的目標,人們應該拋棄政治,遠離人群,在與幾位同類摯友的交往中靜悄悄地、不引人注目地,最好是默默無聞地了此一生。

3。 社會契約論的先聲

伊壁鳩魯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和睦相處,平等相待。

重視友誼。伊壁鳩魯認為,國家和法律制度的建立,其目的就是為了保障人們的安全,克服人們之間的相互對立與恐懼,避免相互之間的傷害。人們為了避免彼此傷害和受害,自然而然地、合乎理性地會找到互相約定這個方式。伊壁鳩魯的這一思想正是後來的所謂自然法學派以及社會契約論的重要來源。

伊壁鳩魯事實上假定:法律權利、管理制度、行政機構等,都起源於人們的共同約定,其目的就是為了生活的安全與安寧。這就是後來社會契約論的一個基本思想。

學說區分

伊壁鳩魯的學說和蘇格拉底及柏拉圖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強調遠離責任和社會活動。

伊壁鳩魯認為,最大的善來自快樂,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快樂包括肉體上的快樂,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伊壁鳩魯區分了積極的快樂和消極的快樂,並認為消極的快樂擁有優先的地位,它是“一種厭足狀態中的麻醉般的狂喜”。

同時,伊壁鳩魯強調,在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趣時,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它所帶來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暫快樂的同時,也必須考慮是否可能獲得更大、更持久、更強烈的快樂。他還強調,肉體的快樂大部分是強加於我們的,而精神的快樂則可以被我們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賞藝術等也是一種樂趣。自我的慾望必須節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

伊壁鳩魯相信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但他並不認為原子的運動受各種自然法則的支配。伊壁鳩魯否定宗教,否認神是最高的法則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視必然原則。伊壁鳩魯也同意德謨克利特的有關“靈魂原子”的說法,認為人死後,靈魂原子離肉體而去,四處飛散,因此人死後並沒有生命。他說:“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伊壁鳩魯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是非理性的。因為對自身對死亡認識是對死亡本身的無知。

學說評價

一般評價

伊壁鳩魯的學說並沒有發展出科學的傳統,但它自由思維的態度和反對迷信的實踐,一直得到羅馬帝國早期一些上層階級成員的尊敬。而在今天,“Epicurean”這個詞已經具有貶義,用來形容那些追求享樂的人們。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馬克思評價

馬克思在關於伊壁鳩魯的博士學位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甄別》中給出了不同看法,他極力讚揚了伊壁鳩魯。注意,馬克思此時哲學觀屬於青年黑格爾派中站在自我意識的立場一方。

馬克思在該論文中給出了一種對於伊壁鳩魯的思想的新的解讀。論文認為在此之前關於伊壁鳩魯的解讀存在邏輯上的矛盾。例如在西塞羅等人的觀點中,伊壁鳩魯的原子論是在抄襲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而且畫蛇添足的增加了一種運動方式(德謨克里特原子論規定了兩種原子運動方式,一種是直線下墜,一種互相排斥;伊壁鳩魯增加了一種原子做偏斜運動)。西塞羅等人認為規定偏斜運動的目的的為了使原子互相排斥成立。而馬克思認為伊壁鳩魯的原子論是一種寓言式的表達(因為在德與伊的時代,人們還無法用嚴密的哲學語言進行哲學表達,故只能藉助寓言的形式)。馬克思認為原子直線下墜指的是存在論的質料,這種直線下墜不可以是空間意義上的,否則就會必然帶上空間屬性,進而在存在論的範疇上出現了矛盾。因此這一直線下墜必須是一種揚棄,即質料。而偏斜運動則寓指從本體中脫離出來,也就是形式(靈魂)。因此伊壁鳩魯的學說的核心其實是質料與形式的綜合。

馬克思關於伊壁鳩魯的原子論的解讀有“過分解讀”的嫌疑,梅林認為馬克思比伊壁鳩魯更深刻的思考了這個問題。而且從馬克思對於伊壁鳩魯原子論的解讀中可以看出他對於那種原子從既定的線路中掙脫出來做偏斜運動的讚揚,這與其當時身處青年黑格爾學派中站在自我意識一方的立場是一致的。但是,於此同時,可以發現原子直線下墜和偏離直線的運動是被分割開的,這也被馬克思所隱晦的發現,暗示其下一階段的哲學發展方向。

伊壁鳩魯學派

斯多葛學派

的區別及關係

斯多葛學派強調了必然和註定,所以一個詞叫“

斯多

式的冷靜

”:既然一切都必然如此了,放輕鬆,有什麼好緊張驚訝的呢。我覺得後來斯賓諾莎的觀點可以用來形容斯多葛學派的這種思想:“當一個人對規律有足夠認識和了解的時候,就會心平氣和地接受一切。”

伊壁鳩魯學派則給了自由意志空間。它強調感覺多於推理,我想這也是它沒走上決定論原因。其實離開思想實驗的決定論是偏離日常認知的。伊壁鳩魯認為:你要啥,包括你要內心的寧靜,都自己去想辦法達成。

花園學派vs門廊學派

伊壁鳩魯主義

神仙打架,凡人……

二者都處於泛希臘化時代,這個時代的特點是人們從關心共同體中的人轉變到關心個人。所以哲學家們更關心個人意義上的倫理學,而政治學退居二線(古希臘的倫理學和政治學一般是統一的,如柏拉圖)。二者的目標都是尋求幸福,但是手段不同。伊壁鳩魯認為快樂即幸福;斯多葛認為美德即幸福。前者也不排斥美德,不過美德只是實現快樂的手段(伊壁鳩魯本人強調的是靈魂上的快來,不過後人走偏了,把它發展為享樂主義了。被罵了幾千年,伊壁鳩魯也是慘。。)。形而上學裡,兩者都傾向唯物主義,不過斯多葛後期轉向神秘主義了。前者繼承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後者繼承了赫拉克利特的邏格斯和火。前者的神不影響世界,後者是有神論和泛神論的結合。認識論上,兩者都是感覺主義,都有唯名論傾向。前者把所以感覺都作為真理的標準,後者只承認真實物件產生的感覺。

伊壁鳩魯及其學派是在與斯多亞學派同樣的背景下產生和形成的:狹隘的城邦式國家瓦解了,以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為代表的大一統帝國建立起來。他們面對的幾乎是同樣的問題。

這點,正象W·塔恩所說的那樣“伊壁鳩魯和芝諾的這兩種新哲學,都是亞歷山大締造的新世界的產物,首先感覺到的是,一個人不再僅僅只是他的城邦的一部分;他是一個個體的人,這樣的一個人,需要新的指導。”--W·塔恩《希臘化文化》

當然,儘管這兩個學派有不少共同之處,但他們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都是根本對立的。正因為這樣,斯多亞學派受到希臘羅馬世界的統治階級及其知識界的歡迎,把它看作為“指引航行”的導航星*;而伊壁鳩魯學派則遭到統治階級及其知識界的劇烈反對,橫加指責,甚至不惜造謠中傷,對此,劍橋大學的C·F·安格斯就曾指出:“這個學派從一開始就不受政府歡迎,無論是在雅典還是在羅馬都是這樣,並且受到學問淵博的人士的卑視(如西塞羅:《圖斯庫蘭的辮論》,第1卷第77節),並且總是被不恰當地與它的對手相比較。但是,從科學的時代開始,而不是從信仰的時代開始(原來以信仰為差礎的社會已經動搖了),伊壁鳩魯贏得較好的理解和更大的同情。”--《劍橋古代史》

實際情況確是這樣,伊壁鳩魯學派反對羅馬把皇帝當作神來崇拜的統治者崇拜*,把羅馬帝國的開國皇帝奧古斯都,僅僅看作是人而不是神;因而遭到以斯多亞學派為代表的唯心主義派別的劇烈反對。而伊壁鳩魯也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樣,是在繼承以德漠克利特為代表的原子唯物論的同時,與斯多亞學派、懷疑論學派,昔勒尼學派,犬儒學派的鬥爭中發展為無神論的唯物主義。

在整個希臘羅馬哲學發展史上,新柏拉圖學派興起以前,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懷疑論學派始終佔到主導的統治地位。但是,這三個在時間上幾乎是同時興起的並列的學派,彼此間處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之中。斯多亞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之間,在許多重大的根本問題上是對立的,但在某些方面又是一致的,它們明確地採取懷疑論派所說的“獨斷的陳述”,以達到他們各自追求的善和美德。在這點上,他們是同懷疑論學派對立的,懷疑論學派則致力於反對形形色色的獨斷論,但是即使是這樣,這三個學派有一個根本上是共同的目的:達到理想的哲人的所謂寧靜不動心境界。這是由希臘主義的共同的時代特徵所決定的,所以E·策勒指出,這三個學派是同源的:“不只是因為這三條思想路線是屬於同一個時代的,而且還在於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可以把它們看作是源自同一棵樹幹的三根分支。”

比如在選擇如何達到這種寧靜的途徑上。伊壁鳩魯說:“哲人不關心國家大事,除非發生什麼特殊情況。”斯多亞學派的奠基人芝諾說:“哲人要關心國家大事,除非有什麼情況阻礙他。(參見塞涅卡《論哲人的寧靜》第1卷第30節,第574節)也就是說,伊壁鳩魯是由於內在的動機而力求達到寧靜,芝諾則是由於外在的原因而力求達到寧靜。這正是他們代表不同政治集團的利益的具體表現,身為雅典公民的伊壁鳩魯,面臨的是祖國雅典處在馬其頓王國的統治的威脅下,從而採取了對現實持消極反抗的態度;而斯多葛學派則反映正在興起的希臘主義國家上層集團的利益,致力於打破舊的傳統的城邦奴隸制,締造大的君主制奴隸制國家,所以提倡哲人干預生活,積極關心國家大事。伊壁鳩魯強調的是,對外界要能保持自己的寧靜,這樣才能把一切可能的東西,變成對自己友好的東西;才能把一切不可能的東西,看作與自己無關的東西。

享樂主義】

享樂主義(Hedonism),出現在 18 世紀的一種動機學說。是動力心理學形成的一個重要來源。認為人的行為由人的趨樂避苦慾望所引起。邊沁第一個系統地闡述了心理享樂主義的普遍原理。特羅蘭德曾劃分出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三種享樂主義。實驗心理學家屬於過去的享樂主義,認為過去的快樂是現在行為的決定因素。如桑代克於 1898 年在迷籠實驗中所發現的效果律:凡立即導致快樂的動作,則留下好的印象並重復出現,凡馬上導致痛苦的動作,則留下壞的印象且復現也受到抑制。現在的享樂主義主張當前的快樂是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人的行為目的是尋求當前的快樂或逃避眼下的痛苦。18 世紀和 19 世紀的享樂主義屬於未來的享樂主義和社會的享樂主義。邊沁認為幸福是個人和社會的唯一的善的學說,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出於關心自己的利益。邊沁試圖以有意識地避苦趨樂來解釋一切社會行為。

含義:享樂主義(hedonism)產生於古希臘的愛利亞學派,是受到人們詆譭最多的一種哲學。但其實人們的理解有些偏差(但人們後來驚訝地意識到,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如今以為享樂主義者就是那些總在不停追求感官享受之人;實際上我們必須拋棄這樣的觀點,而我們真正需要了解的是:在享樂主義者們的理想中,人類最美妙的上等生活,應該是一種充滿了足以持續的享受,而儘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其中悲苦的好日子)。19世紀英國哲學家由他們的功利主義的倫理理論提出了享樂主義的基本原理。享樂主義之先驅是功利主義的價值觀:所有行為皆是基於要給最多的人數獲得最大的快樂。

各家論述

伊壁鳩魯學說

⒈伊壁鳩魯的倫理學說認為快樂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但是,應當區分不同的快樂。解除對神靈和死亡的恐懼,節制慾望,遠離政事,審慎地計量和取捨快樂與痛苦的事物,達到身體健康和心靈的平靜,這是生活的目的。伊壁鳩魯強調,在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趣時,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它所帶來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暫快樂的同時,也必須考慮是否可能獲得更大、更持久、更強烈的快樂。

⒉基本倫理學理論認為最大化良好結果單單經由快樂與痛苦來評價者,稱為享樂主義(Hedonism)。

亞里士多得學說

⒊亞里士多得學說認為因為我們生活中具有快樂和痛苦,我們就採取相應的行為,我們追求給予我們快樂的事物,而避開引起我們痛苦的事物。這種觀點稱為享樂主義(hedonism),它是弗洛伊德本我或伊特概念的基礎。按照強化概念享樂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內隱性的。

享樂主義通常與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掛鉤,其實質為狹義的享樂主義,即極端享樂主義。與我們所知的享樂主義截然不同的是,伊壁鳩魯抵制“動態的快樂”或者“積極的快樂”,宣稱“性交從來不曾對人有過好處;如果它不曾傷害人的話,那就算是幸運了”。他很喜歡(別人的)孩子,但是要滿足這種趣味他似乎就得有賴於別人不聽他的勸告了。事實上他似乎是非常喜歡孩子,竟至違反了自己的初衷;因為他認為婚姻和子女是會使人脫離更嚴肅的目標的。盧克萊修是追隨著他貶斥愛情的,但是並不認為性交有害,只要它不與激情結合在一起。

演變過程

伊壁鳩魯

享樂主義(hedonism),產生於古希臘的愛利亞學派,是受到人們詆譭最多的一種哲學。伊壁鳩魯是一位無神論者,“人們認為他是淫逸行為的辯護人”,他提倡人們要追求感官的享樂;“而他在生活中卻始終行為高尚,特別是能夠做到自我剋制。”(狄德羅:《百科全書》梁從誡譯,第167頁,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他之所以被當作享樂主義的代表人物,完全是犬儒主義不遺餘力地散佈這種偏見的結果。狄德羅說:“可鄙的犬儒主義者不遺餘力地散佈這種偏見,使之如此流行,以致我們不得不指出,享樂主義者是少見的名聲最壞而品德高尚的人。”(狄德羅:《百科全書》梁從誡譯,第167頁,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亞里斯提卜

伊壁鳩魯主義

↑↑↑弗洛姆

根據弗洛姆的研究,最早的享樂主義者應當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弟子亞里斯提卜(Aristippos,約公元前四世紀上半葉,關於他的哲學我們所知不多,其言行在古希臘的另一個哲學家第歐根尼·拉爾修的《名哲言行錄》中有所收錄)。“他說,生活的目的就是最佳地去享受身體上的快樂,幸福就是快樂享受的總和。……在他看來,既然存在著要求,那就有權去滿足這種要求,從而實現人生的目的──享樂。”(弗洛姆:《佔有還是生存》,第5-6頁,三聯書店,1989年版)

伊壁鳩魯主義

↑↑↑狄德羅

伊壁鳩魯也把“純粹的”享樂看作是最高的目的,但是,他與亞里斯提卜所主張的享樂主義不盡相同。伊壁鳩魯的快樂是指“沒有痛苦”(aponia)和“靈魂的安寧”(ataraxia)“伊壁鳩魯認為,透過滿足某些慾望而獲得的那種快樂不是人生的目的,因為繼這種享樂而來的必然是厭倦,從而使人背離了他的真正目的,即沒有痛苦(伊壁鳩魯的理論與弗洛伊德的理論有許多相似之處)。” (弗洛姆:《佔有還是生存》,第6頁,三聯書店,1989年版)因此,狄德羅說:伊壁鳩魯“是唯一知道怎樣協調自己的道德信念與他所瞭解的人類真正的快樂,以及他的自然慾望與要求的人。為此,他在過去和未來都會有一大批門徒。一個人可以成為一個斯多葛主義者,但任何人天生就是一個伊壁鳩魯主義者……”(狄德羅的《百科全書》第172-173頁,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如果可以給伊壁鳩魯哲學的矛盾表述做一個最終的解釋的話,那與亞里斯多德不同的是,他主張某種主觀主義的東西。”“其它的偉大的哲人都沒有說過,一種願望的事實存在構成某種道德的規範。他們所關心的是人類的最佳幸福。”(弗洛姆:《佔有還是生存》,第6頁,三聯書店,1989年版)

“在不同的時代中,極端享樂主義是富人乾的事。比如說羅馬帝國、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城邦、十八和十九世紀的英法兩國的精英們,那些擁有無限財富的人都把盡情享樂看作是生活的意義。但是這與中國、印度、近東和歐洲那些偉大的哲人們所提出的關於幸福地生存的理論是相悖的。”(弗洛姆:《佔有還是生存》,第5頁,三聯書店,1989年版)

十七、十八世紀的哲學家們又一次明確提出了享樂主義。這一時期,以霍布斯、拉梅特里、德·薩德、邊沁、穆勒為代表。

霍布斯

霍布斯認為,幸福不過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慾望(cupiditas)。

伊壁鳩魯主義

↑↑↑霍布斯

拉梅特里

拉梅特里(1709-1751),法國醫生、哲學家,著有《人是機器》(1784)、《靈魂自然史》(1745)。他甚至向人們推薦吸毒,因為毒品起碼可以喚起幸福的幻覺。

德·薩德

德·薩德(de sade1740-1814),法國作家,對人的變態心理做了大量的描寫。他所描述的人物被稱為Sadist,即施虐狂患者,他的非道德論對後來的存在主義文學影響很大。他認為,滿足那些殘忍的衝動本身就是合理的,因為這些衝動存在和要求得到滿足。

康德

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也還有這種享樂主義思想的傾向,他說:“人覺得他自己有許多需要和愛好,這些完全滿足就是所謂的幸福”。(《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商務印書館,1975年版,第111頁)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我們這個時代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又回到極端享樂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上去了。”(弗洛姆:《佔有還是生存》,第7頁,三聯書店,1989年版)而二十世紀的資本主義,人們的生活則陷入了一種矛盾之中,“一方面接受那種強制性的勞動道德,一方面又希望在一天的業餘時間和假期之中無所事事。一面是傳送帶和官僚機構的繁文縟節,一面是電視機、小汽車和性刺激,兩方面矛盾地結合在一起。強制性工作和什麼都不做都會使人精神崩潰。”(弗洛姆:《佔有還是生存》,第7頁,三聯書店,1989年版)前者使人拼命工作,使人變成了工作狂,後者使人儘可能地去消費產品和服務,使人成為消費狂,使消費主義在社會生活中蔓延。

事實表明,極端享樂主義不符合人的本性,正如弗洛姆所說的那樣,享樂主義使“我們這個社會里的人都是不幸的人:孤獨、恐懼、抑鬱、具有依附性和破壞性。”現實生活啟示我們:“只有那些能夠將其不斷節省下來的時間成功地‘消磨’掉的人才是快活的。”

學派

儘管功利主義合乎享樂主義對快樂的追求,JeremyBentham與JohnSturatMill的享樂主義價值觀與功利主義對功利的闡釋有微小的分歧。以下是兩個享樂主義的學派:JeremyBentham乃其中之一的學派的創始人,arguesaquantitativeapproach。

JeremyBentham相信快樂可以在數量上明白。最重要的是,他相信快樂的量可以用其強度乘以其持續時間計算。所以這不僅僅是快樂的數量,而是它們的強度與其持續時間亦要被考慮。

伊壁鳩魯主義

↑↑↑Jeremy Bentham

享樂主義的其它擁護者主張“qualitative approach”(定性的方法)。JohnSturatMill相信快樂有不同的層次:稍高層次的快樂較稍低層次的快樂為佳。JohnSturatMill亦主張較簡單的生物可較容易地進入簡單的快樂,由於它們不能看到生命的其它層面,故可放縱於享樂之中;稍為複雜的生物傾向於思考較多在其它的事物上,故可減少其用於單純享樂的時間。所以他們較難放縱於單純的享樂。部份人對“qualitativeapproach”的批評主張其有數個問題。他們斷言在普遍的情況中,快樂並不必定要分享以共同的特性。

新發展

在現代社會中,高度的物質文明,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日益方便的社會生活和日益多樣的滿足人的需求的手段等等,已經使現代人普遍地享受到了。無論資本家還是工人,無論政要還是普通群眾。正像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馬爾庫塞所說的那樣:“工人和他的老闆欣賞同一電視節目並遊覽同樣的娛樂場所”,“打字員打扮得像她的僱主的女兒一樣花枝招展”(《痛苦中的安樂──馬爾庫塞弗洛姆論消費主義》,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頁)物質生活的富裕已經變成了普遍的事實。但在這種情形下,人們並沒有因此而獲得真正的幸福,而是相反,人們反而變得更加痛苦了,其原因就在於:人們在物質資料的消費中,變得唯消費而消費,成了消費主義者。

伊壁鳩魯主義

↑↑↑馬爾庫塞

資本主義社會在使人們物質生活日益富有的過程中,也改變了其固有的統治方式,他們透過廣告宣傳、大眾媒介把人的需求完全歪曲了,使人完全變成了“商品飢餓者”,使人們往往不是真的因為自己需要某種東西,而是因為別人有某種東西;不因為自己喜歡某種東西而去吃它,而是因為廣告說應該吃這些東西。

弗洛姆說:“一瓶可口可樂在手,我們喝的是漂亮的少男少女在廣告上暢飲的那幅景象,我們喝的是瓶上那條‘令你精神百倍’的標語。”(《痛苦中的安樂──馬爾庫塞弗洛姆論消費主義》,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頁)人們“在消費上,永遠感到飢餓。購買最新發明的玩意兒、市場上最新式的任何東西,是每個人的‘夢想’,而真正的‘用’,相形之下倒是次要的了。”(同上)

馬爾庫塞也說:“高生產和高消費處處都成了最終目的。消費的數字成了進步的標準。結果,在工業化的國家裡,人本身越來越成為一個貪婪的、被動的消費者。物品不是用來為人服務,相反,人卻成了物品的奴僕,成了一個生產者和消費者。”(《痛苦中的安樂──馬爾庫塞弗洛姆論消費主義》,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頁)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把人貶斥到成為機器的附件,被它的節奏與需求所統治。它把人變成消費機器,變成徹底的消費者,它唯一的目標就是擁有更多的東西,使用更多的東西。這個社會製造了許多無用的東西,也同樣製造了許多無用的人。……而當他閒著的時候,他就去消費。他是一個張著大嘴的永恆吸乳兒,不用花多大力氣,把工業所強迫他接受的東西──香菸、酒、電影、體育運動、文章,一股腦兒地‘裝進來’。”(同上,第117頁)

為消費而消費,為享受而享受,甚至喊出了“白天死過去,晚上活過來”的口號。人人都尋求快活,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尋求快活就是透過消費得到滿足。”(同上,第137頁)消費變成了人唯一真正的目的。但是人們發現“消費者的天堂並沒有給予它所允諾的快樂。”(同上,第153頁)“人正在面臨著一股自己根本無法控制的力量,與這股力量相比,人只是一粒塵埃罷了。”(第162頁)

對社會的危害

造成人們的精神頹廢

享樂主義使人們盡情地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和肉體上的快樂,容易使人們陷入意志消沉、缺乏進取精神的狀態之中。

所以,愛因斯坦說:“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名人名言錄》,第21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伊壁鳩魯主義

↑↑↑愛因斯坦

造成社會財富和資源的巨大浪費

人們用一切手段進行享受,用一切辦法刺激自己的感官,必然造成人們的消耗大量的社會財富,使本來就已經很緊張的自然和社會資源更加緊張。

造成人際關係緊張,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人們都以享樂為人生目的,就必然各自為己,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人與人的關係是狼。這樣整個社會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

和諧與穩定的社會局面就會難以建立起來。有人主張“重新定義享樂”,“給享樂鬆綁”;聲稱要“擯棄那些虛偽的文明,進入一個自由的精神空間與生存狀態”;說什麼“社會進化的歷史,就是享樂的發展史”,“享樂主義是進取精神的親兒”,“享樂的人不迷茫,不懂享樂的人才迷茫”,等等。有人認為這種論調是極其錯誤的,也是極其有害的,但沒能給出證據。至於支持者,也沒有。

古今中外,靠貪圖享樂、奢侈腐化而成就大業者聞所未聞。相反,歷史上因驕而奢、由奢而亡的例子,卻數不勝數。享樂主義是艱苦奮鬥的大敵,是腐敗墮落的淵藪。那種以為透過助長享樂,就能刺激消費,搞活市場,拉動經濟發展的想法是十分荒謬的,其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社會的發展進步是靠艱苦奮鬥創造的。享樂主義滋長和蔓延,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帶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只能滋生虛假繁榮的毒瘤,助長玩物喪志的風氣,最終葬送已有的文明成果。社會進步的歷史,決不是“享樂的發展史”。

●具體的意義

"享樂主義"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1、性倫理名。是產生於西方的一種觀念。認為感觀上的快樂就是人生的目的,光憑感官上的快樂就能使人幸福和滿足。享樂主義必然導致自我陶醉或自我中心主義。因為感官的享受只有自己體驗,誰也不能代替別人體驗感官的快樂。享樂主義特別表現在性行為及其習慣方面。在美國和西方世界,享樂主義導致婚外性關係、青少年性關係、戀童和犯罪的發生。。。。。

2、指一種倫理學說。認為享樂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追求享樂是行動的原則。早在古希臘哲學中就廣泛傳播,在文藝復興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為了反對封建教會的禁慾主義,產生了人道主義的倫理學。它宣佈人有滿足其自然的、天生的需求和愛好的權利。功利主義倫理學把享樂同利益聯絡在一起。享樂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是由資產階……

3、即“快樂論”。

4、一種剝削階級的人生觀。認為人的自然本性是趨樂避苦,趨利避害,因而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就在於追求個人的物質享受,滿足生理本能的需要,達到肉體的快樂。快樂和痛苦被視為判斷人生價值的標準。《列子·楊朱》提出:“人之生也奚為哉?奚樂哉?為美厚爾,為聲色爾。”主張恣情縱欲,及時行樂。

"享樂主義"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享樂主義是指把追求一切能夠引起自己各種感官快樂的刺激看作是自己的人生目的的思想觀念。這種人一生都是在極力追求最大限度的感官享受中度過的。由於感官刺激只能由本人來體驗因此與享樂主義並存的是自我中心主義

2、1-所謂享樂主義是指那種把享受快樂(包括感官快樂、物質的肉體的快樂)當作人生唯一目的,並以此為判斷是非、善惡、美醜標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享樂主義”是指把享受玩樂作為人生的根本慾望和追求,並且不擇手段地去實現和佔有。“享樂主義”具有典型的資本主義奢侈思想的色彩

4、伊壁鳩魯的哲學思想被後人稱為“享樂主義”。他也指出:“我們稱愉快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和結束因為我們認識到愉快是我們內心所固有的第一樁好事我們從愉快出發開始每一項選擇與迴避的行動

5、有人把威尼斯畫派的藝術稱為享樂主義,這似乎是在對一個紙醉金迷的社會的暗示。要讓作品具有表現力,油畫家應明白藝術的生命在於真情。

伊壁鳩魯主義

Fine。

TAG: 伊壁鳩魯快樂享樂主義原子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