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人的航天夢

今天我國神舟十三號飛船成功對接空間站,3名航天員成功進駐中國空間站,這預示著我國的航天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前列 ,從今以後中國航天必將屹立世界前沿。你知道嗎?不僅是現代人痴迷於航天研究,其實古時候的人們也一樣。

火箭是現代發射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的運載工具,是我們祖先首先發明的。起初,只是用於過年過節放  萬戶煙火時使用,到13世紀,人們把火箭用作戰爭武器,以後傳入歐洲。   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計程車大夫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這個說法還是人家國外的專家說到人類對太空的探索的時候說到的,之前我們國家並沒提出。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準,最早的載人航天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萬戶考慮到加上風箏的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為紀念萬戶,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中國古代的人的航天夢

在我國的一部古書《山海經》裡,還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從前,西方有個奇肱國。那個國家的人會獵取飛禽,還會造飛車。人坐著飛車就可以隨著風飛到老遠的地方去。湯的時候,有一次刮西風,刮來了奇肱國的人和飛車;隔了十年,有一次刮東風,又把人和飛車刮回去了。墨子重視實踐,曾親手製作守城的器械,技術很高明。據說,他曾經帶領三百多個弟子專心研究飛行原理,花了三年的時間,製成一隻會飛的木鳥,古書上把它叫作“竹”或者“木鳶”。

中國古代的人的航天夢

關於這件事,我國很多古書裡都有記載。有的說:“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飛)一日而敗(壞)。”有的說:“墨子削竹木以為鵲,飛三日不下。”有的稱讚那隻木鳥,說它反映了當時製作技術的最高水平。有的譏笑墨子,說他浪費三年時間造出一隻飛了一天就壞了的木鳥。根據古書上記載的材料,我們可以推想:那是一架用木或竹製成的鳥形的飛行器,它或者利用高坡下滑的力量,或者憑藉風力,可以上升起來,並且在空中飛行一段不短的時間。這種憑藉空氣的浮力在空中飄飛的飛行方式,叫作滑翔。但是,也有人猜測,那隻木鳥是模仿飛鳥製作的,因此,可能是振動翅膀來飛行的,不是滑翔。這種振動翅膀的飛行方式,叫作振翼(也叫撲翼)飛行。至於那隻木鳥有多麼大,古書也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從三百人專心研究試製了三年這一點來看,我們可以推想,那隻木鳥的製作規模是比較大的,不會是僅僅像小鳥般大小。

中國古代的人的航天夢

TAG: 木鳥萬戶火箭飛行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