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三十一歲的最後一天

寫在三十一歲的最後一天

又是一歲過去了。按例跟大家聊聊體會。

1 如果說有什麼是一定要做的,那就是生活

去年之前,在意的幾乎都是生活之外的事情:升職,加薪,專業能力,理財,買房 …… 這種疲態很快顯露出它們糟糕的一面——沒有目標的過程是沒有意義的。

畢業多年了,大家還依然都是做題家,一直在忙碌的生活工作裡疲於解題。解怎麼提升工資的題,解怎麼討老闆歡心的題,解怎麼住進大房子的題。

真正的問題,不應該是「到底該做哪套卷子」嗎?

賺到 XX 的錢,甚至到財務自由,是一定要做的嗎?不一定。如果本來想用錢買的東西已經差不多能買到的話。

比拼誰做的產品更厲害、比拼誰的職級更高、比拼誰的形象更光鮮是一定要做的嗎?也不一定。做出自認足夠好的產品、能創造使用者價值,能夠從中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好像才是走上這條路的初衷。

最近幾年,我有過剛畢業時想都不敢想的收入,也當過從小就憧憬的所謂「領導」管理不小的團隊。我面對的題目變得更清晰,知道要做 A、B、C…… 幾件事,做完就能拿到應得的獎勵。但焦慮感反而更重了。

多久沒有收穫做產品的樂趣了?多久沒有對生活有好奇心了?多久沒有看早就想看的書了?甚至,多久沒有去鍛鍊下身體了?

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個人,最原始的訴求,生活。

生活有質量,生活有樂趣,生活有好奇心,才能生長出對工作、對金錢和對未來的期待。

今年想清楚的第一個道理就是:生活才是一切的 origin。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的,如果說有,那就只有生活。

(推薦《三五環》No。38 ,遠騁是很有少年感的前輩,從他身上汲取了不少能量)

2 課題分離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前陣子很火,讀罷有很多感觸。目的論未必是所有心理問題的良方,但是裡面提到的「課題分離」確實能解釋大部分煩惱的來源。

作者的原話是:

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mind one‘s own business,我管我的,你管你的。

我們常提的「不要迎合長輩」,比如按時相親結婚生孩子;或者「不要照著社會預期去生活」,比如女生就應該做教師工作穩定,名校畢業生就得做高階的職業等等。

這都是在說,別把自己的課題跟別人繫結。

在現實生活裡,最大的悖論是:我們的工作必須要把課題跟別人的耦合。耦合慣了,我們就這麼活在與別人千絲萬縷的關係中了。

有如魚得水的人際關係當然是好事,但個人選擇都源於他人,就得接受永遠活得不開心,永遠在解所謂「讓別人滿意」的題。

別人覺得你不成功,你就得想辦法證明成功。別人覺得你不善良,你就得想辦法做得善良。

別說身邊的親友,在這個年代,你發個朋友圈說點感悟,就會有莫名其妙的人陰陽怪氣;你晉升成功,就會有沒什麼利害關係的同事見不得你順利;你在微博發個自拍,路人網友還會指點你穿的牌子。

真的把快樂建立在別人身上,得累死。

最近聽到劉暘教主做客文化有限聊的這期,就聊到這件事,他們聊得更可樂、更真實一些。

對你生活本來無關的人,他們討厭你,讓他們自己想想辦法吧。

同理,更不要把痛苦建立在別人身上。

比如,嫉妒、比較、模仿、追求別人就容易帶來痛苦。想成為更好的人,是很正向的思維方式;但有時會異化成想成為別人,這就會帶來未必好的結果。

你怎麼知道別人是因為什麼,才到現在的位置的呢?

不如一起練九陽真經: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金庸《倚天屠龍記》

寫在三十一歲的最後一天

關注自己,讓生活變得讓自己滿意。

3 讀蘇東坡

課題分離本身是個理論知識,需要反覆實踐才能養成習慣。

還需要有血有肉的故事來填充對這件事的認知。

特別焦慮的時候,跟少楠聊天,他勸我讀蘇東坡。我把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讀完,李一冰的《蘇東坡新傳》也讀到一半。心態的確好了許多。

蘇東坡一生坎坷。年輕時聲名鵲起,光獻曹後說當年仁宗看到蘇軾蘇轍兄弟的策論文章,興奮異常,跟她講:我為子孫發掘了兩個宰相。

在英宗朝,欽點破格任用,在御前做知制誥,這年,蘇東坡才 28 歲。但可惜英宗早逝,神宗繼位,對王安石言聽計從,把蘇東坡下放到地方,後半生幾乎一直顛沛流離。

下放的第一站就是杭州這裡。而他作為一個因反對變法被貶的官員,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執行王安石的新法。實在是諷刺。

新法不合理,百姓怨聲載道。

蘇東坡工作繁忙,1071 年的除夕,也都沒有逃過 996,還在加班,而且是加班看管那些違反新法的犯人。

當晚,蘇東坡寫下幾句詩:

除日當早歸,官事乃見留。執筆對之泣,哀此係中囚。小人營餱糧,墮網不知羞。我亦戀薄祿,因循失歸休。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

蘇軾《題獄壁》

他在反思,這些犯人就是為了吃口飯才這樣的,而他也是為了吃口飯才在做官看押他們的。

大家都一樣,錢難掙,屎難吃。

(網際網路公司裡,那些做黑魔法的活動,把使用者玩得團團轉的產品和運營,是不是在某個加班的夜晚,也會有同樣的感慨呢?)

也正是在這麼擰巴、糾結、憤恨和無奈的境地中,蘇東坡尋求更多生活中的慰藉,沒有讓這些負面情緒完全吞噬自己。

他把官場中的燈紅酒綠拋在腦外,去關注西湖和群山。用天光山色給自己洗洗眼:

笙歌叢裡抽身出,雲水光中洗眼來。

蘇軾《九日,尋臻闇黎,遂泛小舟至勤師院,二首其一》

他去尋訪居住山中去過天竺的智者神僧慧辯,清坐交談,能獲得內心平靜:

每往見師,清坐相對,時聞一言,則百憂冰解,形神俱泰。

蘇軾《海月辯公真贊》

(少楠與我好像也是這樣的。每次跟他清坐,百憂冰解。等回頭我寫一篇《濱江楠公真贊》。推薦《三五環》No。42 。)

山水中間,他覺得世間如此美好,人間卻那麼暴躁。何必呢:

近來愈覺世路隘,每到寬處差安便。

蘇軾《遊徑山》

也是在這樣的情境中,他寫下了萬古名篇: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此後,這個曾經被稱做金牛湖、明聖湖、石函湖、放生湖的湖泊,正式有了名揚天下的新名字:西湖。

讀蘇東坡,能感知到他的豁達,正直,堅忍和對生活的熱愛。有時在西湖周邊的山中訪溪,會想象一千年前他是不是也在這裡流連過。會感覺到一些溫暖。

寫在三十一歲的最後一天

(2021。7。20 攝於西湖)

4 半結構化的生活

昨天發的六個半的設計哲學 from Alex中,半結構化的設計這個理念啟發最大。過往隱隱也有這樣的體會,Alex 的思考更體系化,把我零散的想法整合了。

寫在三十一歲的最後一天

我們的工作生活也應該是半結構化的。

結構化的,指的是穩定的、確定性的和流程化。比如固定的格式要求、明確的標準和工作方式。

非結構化的,指的是有機的、自然的和隨時準備調整的。比如自定義的格式、自由發揮的工作方式。

結構化的好處是穩定、可預期;非結構化的好處是能適應環境、可生長。很多事物都是結構化+非結構化的組合更加合理。

比如,一個團隊平時工作中,能有 80% 的精力投入在確定性很強的專案上,20% 的精力投入在新專案的探索上。

比如,一個人全職工作收入穩定,可預期,同時有一些業務的兼職工作,可以更靈活地發掘新機會。

比如,人際關係中,有一些穩定的朋友,可以以很舒適的狀態交往,同時還有一些陌生的朋友,提供新鮮的體驗和資訊輸入。

似乎是一個生活中有時太死板缺乏彈性,有時又太隨機缺乏確定性的解法。

說到半結構化的生活,想到我幾個月前做了一個找人聊天的計劃,叫「百人計劃」。

我預備在這一年多里,找到一百個我會比較認同或比較欽佩的朋友和前輩,聊一聊。約播客,約咖啡,約飯,約電話,不限形式。

這個聊天,就是了解這些朋友的生活方式,他們對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的觀察和思考。

思維碰撞和摩擦中,也許更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有時自己幹想許多抽象的概念,不如真的找到這樣的人。過程中,能看到創業成功的或者還在艱苦創業的朋友,看到大部分時間都在旅行或者投入家庭的朋友,看到總是樂觀或者通常在喪的朋友。就會更真實感知到,想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至於為什麼找一百個,是總覺得,還是得稍微有點樣本,才有統計學意義。

但願這樣的嘗試,能讓我明確自己理想生活狀態的模板。

最後送上一張圖。生活從來都在自己手上,堅持自己篤信的選擇。

寫在三十一歲的最後一天

就說這麼多。祝你生活愉快。

TAG: 生活蘇東坡結構化別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