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社群配齊“美好生活加油站”!唐山精心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

近日,唐山市入選全國首批30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名單,為全省唯一入選城市。該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市中心區建設一批佈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範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買水果、寄快遞、列印材料……如今,對於唐山市很多社群居民來說,生活瑣事變成了下樓遛彎時順手就做的簡單事。隨著近年來建設城鄉商業體系、完善便民商業網路、改造老舊小區等措施逐一落地開花,社群周邊演變成為“美好生活加油站”。

根據商務部等12部門《關於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群居民為服務物件,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範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群商圈。近日,唐山市入選全國首批30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名單,為全省唯一入選城市。該市制定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市中心區建設一批佈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範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近期,筆者走訪唐山市鳳凰世嘉第二社群等多個社群,探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為市民生活帶來的新收穫新變化。

提檔升級擴容商圈,生活更便利

“圓白菜多少錢一斤?給我稱上幾棵。”“秋天的黃瓜好吃,我也裝幾根。”……走進路北區光明街道的鳳凰世嘉標準化菜市場,一股“人間煙火”氣息撲面而來。家住鳳凰世嘉第二社群的居民武妍正在蔬菜區挑選當天的食材。“這裡東西很全,水果、蔬菜、海鮮類、百貨類產品應有盡有。”她對這家菜市場讚不絕口。

為社群配齊“美好生活加油站”!唐山精心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9月28日中午,鳳凰世嘉第二社群的居民正在社群周邊的鳳凰世嘉標準化菜市場購買新鮮水果。河北日報記者 劉禹彤 攝

“自從商戶搬進了標準化菜市場,管理提升了,經營有序了,人員的素質也提高了。”武妍向筆者介紹說,近幾年,菜市場的提檔升級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每個攤位都張貼著商戶資訊、食品安全資訊等,這也督促商戶提升服務質量,樹立誠信交易口碑,給消費者提供放心、透明的購物環境。

毗鄰鳳凰世嘉標準化菜市場的鳳凰世嘉第二社群正是此次唐山市重點打造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之一。商戶多,品類多,業態全,是留給筆者的第一印象。“凡是您能想象到的商業業態,我們基本都有,規模較大的順豐轉運點在我們社群就有兩個。”社群黨總支書記張巍如數家珍,社群建於2014年,常住人口7333人,有一個小學、一個大型商超和便利店、超市、美髮館、寵物店等近500個商業網點,能夠滿足居民各種生活保障類和品質提升類的需要。

鳳凰世嘉第二社群能聚攏眾多商業網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建築本身的規劃設計。張巍介紹說,社群樓體以“組團”為單位,在沿街一側一層全部設計為底商,為入駐商戶提供了廣闊的物理空間。同時,街道和社群又以唐山友誼購物為商業中心,進一步整合社群商業資源,提高社群商業總量,形成了以大型購物中心為主要特色的惠民商圈。而商圈的繁榮發展又帶動了新興業態的商業進駐社群,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步行一刻鐘便可滿足日常生活所需,這樣便利的生活圈正在唐山市不斷複製。根據《方案》,目前,各社群正透過引進品牌企業、標準化改造、服務疊加等方式,優先配齊、配優、配強基本保障類業態,保障生活必需。鼓勵大企業輸出品牌、標準、管理和服務,發展社群便利店、生鮮超市、餐飲店、理髮店、藥店等直營連鎖,透過商業特許經營改造提升社群現有門店,實現品牌化、規範化發展,促進居民便利消費提質升級。支援社群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升級,實行超市化經營,豐富商品品類、最佳化購物環境、提升管理水平,更好滿足居民消費需求。

精準服務特殊群體,社群有“溫度”

笑容是永紅橋街道南富莊社群殘疾人創業小屋裡最常見的表情。9月28日,筆者走進創業小屋,看到幾名殘障人士在培訓老師和社群工作人員的陪伴下一起練習剪紙和手工串珠,笑語連連,暖意融融。

“今年,街道和社群在打造便民生活圈過程中,特別注重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夢想和人生價值,精心打造的殘疾人創業小屋每週二為轄區內的殘疾人培訓剪紙、串珠等手工技藝,讓他們在家也能賺錢,補貼生活。”南富莊社群黨總支書記侯英傑介紹說,該社群屬於震後危舊平房改造後的回遷小區,現有居民1850人,殘疾人48人,比例較其他社群稍高。對此,社群融合各方力量,推出“訂單式”服務,按照殘疾人的需求延展出文化娛樂等多項服務。

為了方便更多的殘疾人和手工編織愛好者參與培訓,創業小屋開通了線上培訓平臺,由培訓教師王丹在快手、釘釘網路平臺同步直播手工技能培訓。截至目前,累計粉絲千餘人。技能培訓的同時,社群還開辦了線下實體門店“殘創博愛手工坊”,使殘疾人在家門口順利就業。

如何讓老年居民的生活更幸福?在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過程中,唐山市正探索以社群為支點,家庭為基礎,網際網路為支撐,智慧服務平臺為連結,養老服務中心為依託的智慧居家社群養老模型,力求為社群老人提供多種形式的便捷養老服務。

2020年7月,位於路南區友誼街道友誼里社區光明樓1至3號樓對面,依託大資料平臺,融合服務派單、老人實時定位、預約上門服務等多項功能的幸福家園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友誼街道轄區內有老人7000多名,佔居民總數22%,居家養老已成為轄區內的主要養老模式。“友誼里社區的老人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下樓步行三五分鐘就能來到中心享受服務。”友誼里社區負責人介紹說。

“我們盤活友誼里社區的閒置資源,積極動員居住在本轄區閒置勞動力參與籌建,培養了一支由護士和輔助型護理人員組成的專業隊伍,全力打造以社群為支撐、以居家護理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中心負責人李慧表示,一年多來,中心服務周邊老人上萬次,對日間全天照護僅收費50元。

服務特殊群體、改擴建服務設施正是唐山市建設便民生活圈的亮點之一。針對新建社群、城鄉接合部商業設施不足、老舊社群商業設施老化等問題,該市在《方案》中明確提出,結合城鄉社群服務體系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制定公共服務設施新建或改造提升計劃,推動便民設施進社群,打通“最後一公里”。鼓勵老舊社群盤活閒置空間資源,補齊商業設施短板。支援自助售貨機、箱式移動早餐售賣車、智慧信包箱(快件箱)等便利設施進社群。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延伸服務領域,推動“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提升消費便利化、品質化水平。完善無障礙設施,鼓勵設立為老年人服務的專櫃和體驗店,滿足老年人基本需要的服務方式,提高便民服務的“溫度”。

注入文化元素,街區變“景區”

在培仁歷史文化街,老茶館、樂亭大鼓和黃包車等黃銅雕塑再現了百年前老唐山的熱鬧街景,穿梭流連其中的不乏身著漢服的少年學生和前來拍婚紗照的青年男女。“家門口一下子變成了旅遊景點,現在我們下樓遛彎就可以瞭解歷史文化,還能帶孩子讀書學習,感覺我們全家的生活都更有味道了!”談起文化街對生活的改變,家住喬屯街道培仁里社區的周女士難掩興奮。

為社群配齊“美好生活加油站”!唐山精心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緊鄰震後老小區培仁里社區的培仁歷史文化街,正在帶動社群周邊居住環境不斷最佳化,居民消費內容進一步延展。河北日報通訊員 王子一 攝

用文化和旅遊浸潤社群生活,是唐山市在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過程中的新嘗試。今年正式投入運營的培仁歷史文化街緊鄰震後老小區培仁里社區,是由唐山市全新打造的集建築仿古、文化懷舊、業態時尚元素於一體的城市歷史文化生活街區,街區以現存的百年文物建築培仁女中和金達故居為基礎,在滿載歷史文化印記的同時,也滿足了市民及遊客的休閒和社交消費需求。

培仁文化街城市書房變成了社群的“文藝熱土”。城市書房位於一座中西合璧風格的二層小樓中,水晶燈璀璨明亮、綠松石色的壁板時尚典雅,順著拐角處的樓梯拾級而上,側面是十多米高的書牆,嫋嫋書香升騰而來。這裡設有親子閱讀區、成人文獻借閱區、漫享生活咖啡區,同時配有電子書籍借閱機、自助借還機等現代化電子裝置,可與唐山市圖書館和其他城市書房、社群分館通借通還,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豐富多元的精神美餐。

翻修舊校舍為老小區的發展注入了新風采。近兩年,唐山市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將對培仁女中的舊校舍進行復原修繕,打造了培仁教育記憶館,並修繕了社群與景區相連道路和景觀,讓老洋房與老社群共同煥發新的活力。

“培仁歷史文化街的建設優化了社群周邊的居住環境,延展了居民消費內容,提升了群眾文化素質。而且,居民在景區就近就業的案例也越來越多。”培仁里社區黨總支書記石立文介紹說,景區中的培仁教育記憶館目前也成為社群黨員與共建單位舉辦黨建活動的重要場所,承載了寶貴的歷史文化記憶,對於幹部群眾銘記城市歷史、傳承城市文脈、提升城市品位、繁榮城市經濟都有重要意義。

當下,隨著唐山南湖片區等景區周邊的繁榮發展,“景區+街區+社群”的發展模式讓越來越多的居民對居住環境充滿自豪感。對此,《方案》提出應豐富商業業態,按照社群發展基礎和居民消費需求,鼓勵發展特色餐飲、老年康護、幼兒託管、運動健身、新式書店等品質提升類業態,促進商文旅融合,拓展社交化、特色化功能,滿足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提升生活品質。

-END-

河北日報

TAG: 社群生活圈便民一刻鐘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