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工程師一輩子的是Go+

Go+ 1。0釋出的前一天,許式偉發了朋友圈,給自己立下Flag。

“希望Go+能超過Go。”許式偉是七牛雲CEO,在建立這家公司時,他堅決選擇了Go語言。但10年之後,許式偉希望程式語言,可以更簡潔幹練,更接近自然語言,更有助於工程、教育、資料科學“三位一體”的融合。

這就是可以陪伴工程師一輩子的Go+。

陪伴工程師一輩子的是Go+

程式語言是高階文明密碼

“程式語言與自然語言非常相似,會寫條理分明的文章,也就可以輕鬆掌握程式設計。”作為Go+語言發明人,許式偉並不認為程式語言有多複雜和神秘。或者說,程式語言並不應該複雜和神秘。

確實如此。

程式語言並不複雜。它的表達方式中沒有方言俚語,沒有多音字、諧音梗,也沒有形容詞。甚至程式語言的語法,也比自然語言簡潔幹練,更不會出現“中國隊大勝越南隊”和“中國隊大敗越南隊”之間的理解歧義。

程式語言也不神秘。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從IT時代到DT時代,未來所有人都將與軟體發生直接的聯絡。在此改變中,程式語言只是最直接的邏輯表達工具,只是驅使電腦表達思想的工具。

但並不複雜和神秘的程式語言,卻是更高階的文明密碼。人類科技文明的傳承,依賴於知識程式碼。這其中既包括科學理論知識,也包括工程技術。浩如煙海的科技典籍,記錄著理論知識,但與工程技術的知識密度相比,還是難以望其項背。

程式語言就是在精準記錄著工程技術知識。其傳承著科技思想,也正在成為人類文明的底層基礎設施。不懂程式語言是“文盲”,或許言過其實,但這確也意味著,可能看不懂99。99%的科技文明。

三位一體的Go+

Go+即是在此背景下誕生。

2020年7月,Go+語言面世。2021年10月,Go+ 1。0版本正式商用。同期,Go+語言Slogan也從“為資料科學而生”,改變為三位一體的“for engineering,STEM education,and data science”。

陪伴工程師一輩子的是Go+

科技革命本身就是跨界融合,跨界融合也是科技進化的重要主題。

”許式偉解釋了工程、STEM教育、資料科學“三位一體”的Slogan,也闡述了Go+定位。這就像2007年的初代iPhone一樣,“寬屏的iPod、革命性的電話,絕佳的網際網路體驗”三位一體,並沒有使iPhone失去焦點。

Go+也是如此。

“for engineering”代表了Go+的簡潔和定位,“Go+是連兒童也能掌握的工程語言。”許式偉首先強調Go+是工程語言;其次,這樣的工程語言連兒童也能掌握。

“for STEM education”代表了Go+的發展路徑。“8~10歲年齡段,將成為學習軟體程式設計最好的時間。”許式偉並不想轉行少兒程式設計培訓,但Scratch這樣的“玩具語言”,可以培養興趣,可是不能像Go+一樣學以致用。

“for data science”代表Go+打通工程師與資料科學家溝通壁壘的能力。基於Go+語言,工程師和和資料科學家,可以用相同的語言對話,這一點是對資料科學的發展,對資料科學家的培養都至關重要。

許式偉的兩個判斷

稍作展開。

Guido van Rossum在35歲時創造了Python;James Gosling在40歲時創造了Java;Bjarne Stroustrup在35歲時創造C++;Ken Thompson以66歲的高齡和53歲的Rob Pike發明了Go語言。

大齡開發者可以一戰封神,但多數開發者卻要面對中年危機。因為習慣使用Java的開發者,很難轉去寫C++。這就像即使你英語專業8級,但30歲時很難下決心再去學德語,40歲從頭再來去學西班牙語。

掌握Go+後並不會有此危機,“三位一體”的定位,就是Go+的生命力。軟體大機率會吞噬一切,但軟體開發者從何而來?工程師人才缺口始終存在,工程師與資料科學家,也始終不能用相同語言對話。“工程與STEM教育融合是大勢所趨,工程與資料科學融合也是大勢所趨,”許式偉丟擲了他的兩個判斷。

這背後的邏輯是,工程與STEM教育的融合,改變了工程師的培養體系;工程師與資料科學的融合,改變了資料科學家的培養體系。Go+正是第一個直面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培養體系變革的語言,讓‘產-學-研’真正地走向一體化的道路。

Scratch語言是教學領域的第一,但就像成年人不會再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也沒有工程師會將,Scratch這樣的玩具語言用於工作,而Go+做到了教育與工程相融合,成為真正陪伴工程師一輩子的工程語言。

不僅如此。

Go+也在推動工程師與資料科學的融合培養。事有湊巧,在Go+ 1。0版本正式前,TIOBE也推出最新榜單。Python語言首次排名第一,將C語言和Java語言踩在腳下。這背後的邏輯相當簡單,Python的群眾基礎豐厚,從眾多工程師中會培養出更多的資料科學家。

這也是Go+的發展思路。

Go+的流行密碼

Go語言確實相當優秀,Google、Facebook、騰訊、百度、阿里、京東、七牛雲等科技企業,都選擇以Go語言開發創新專案。但Go+在優秀的基礎上,更為平易近人,並實現了“少就是指數級的多”。

陪伴工程師一輩子的是Go+

或許,這就是Go+語言的流行密碼。

價值尺度、開源與社群生態、殺手級應用是程式語言的三大流行密碼。

”許式偉所說的“價值尺度”,是程式設計軟體功能與學習成本間的價效比;“開源與社群生態”是繼承多重社群生態,對Go語言、Scratch語言Python語言的相容幷蓄;“殺手級應用”就是從“工程與STEM教育”一體化開始。

其實,程式語言的強大之處,不在於眼花繚亂的功能,而是用足夠少的功能,表達足夠強大的能力。Go+語言既使用了最為接近自然語言的表達方式,也隱藏了工程語言的複雜性,開發者不必一開始就關注函式、模組等工程概念。

同時,Go+語言追求“最小化”和“自然”的核心價值觀。其始終堅持語言特性最小化原則,堅持避免額外文件輔助的自然表達方式。這既降低了Go+語言的入門門檻,也提升了Go+語言的“價效比”。

而且入門即工程語言,已成為Go+的“殺手級應用”,這使工程師熟悉Go+;相容幷蓄地繼承多重“開源與社群生態”資源,這使工程師精通Go+。也正因如此,Go+將超越Scratch、超越Go,甚至是超越Python。這正如許式偉最後所說:“站在未來十年,Go+語言商用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TAG: go語言程式語言工程師許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