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紀錄片:64歲23種病,工資放孤兒院小姑娘,願多陪孩子一天

張桂梅紀錄片:64歲23種病,工資放孤兒院小姑娘,願多陪孩子一天

華坪女子高中校長

張桂梅的紀錄片《你好,張桂梅》

在10月3日國慶節出品了,整部片子視角很開闊,多角度記錄了張桂梅的故事。張桂梅的紀錄片推出不久,播放量就達1000多萬。這1000多萬播放量背後是無數個對張桂梅充滿敬仰,為張桂梅的故事感動的人。

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你好,張桂梅”這部她個人的紀錄片。

張桂梅紀錄片:64歲23種病,工資放孤兒院小姑娘,願多陪孩子一天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

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當張桂梅華坪女子高中豪情萬丈的校訓伴隨著張桂梅鏗鏘有力的聲音在校園迴盪時,她的每個字每個詞每句話都像過電一樣,震撼著每個人的心。

《你好,張桂梅》紀錄片很好地詮釋了張桂梅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種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的高貴品質。

傳道

“傳道”即傳授道理,傳播真理。

老師作為傳播知識的教育者,“傳道”要求更加嚴格,不僅要求老師盡責盡職,更要求言傳身教。張桂梅在傳道上不僅做到了知行合一,更是楷模。

張桂梅的言傳身教表現在她對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她雖然身患23種病,走路都需要攙扶,但是她每天堅持坐著宿管員的電動車,來到學生教學樓為學生們開燈。張桂梅說,我都起來了,孩子們還不好意思早起嗎?

張桂梅在學校的管理中,她有個經典的動作,就是隨手帶著喇叭走。有事情就舉起喇叭叫喚督促學生。她在喇叭中每次叫喚雖然都有些聲嘶力竭,但是卻充滿了對孩子嚴厲的愛。

“你好,張桂梅”紀錄片中,有這樣一個鏡頭:

張桂梅舉著喇叭督促孩子們打掃衛生時,孩子們拿著掃把使勁奔跑,張桂梅舉著喇叭喊:“快點,快點,再快一點,自己是有事做的人,是有目標的人。”

張桂梅說,我想讓老師和學生都能知道,我在他們身邊,我一直都在,我一直陪伴著他們。

張桂梅紀錄片:64歲23種病,工資放孤兒院小姑娘,願多陪孩子一天

張桂梅紀錄片:64歲23種病,工資放孤兒院小姑娘,願多陪孩子一天

張桂梅說,她研究了一套民族教法,實際上就是一種愛,師生心靈相通,學生是不反對你的。也許正是她自己研究的教法,讓她在傳道上更親近學生,讓學生對她充滿了尊敬和愛,也讓她傳道身心合一。

張桂梅紀錄片:64歲23種病,工資放孤兒院小姑娘,願多陪孩子一天

授業

“授業”即傳授學業。

老師不僅要傳授學生一些基礎的知識,更要傳授給孩子一些智慧和能量,讓她們在遭受挫傷後能積極面對,無論什麼時候都充滿熱情地學習工作生活。

張桂梅在“授業”上是這樣做的:

張桂梅說,讓孩子上清華、北大,並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我們要培養這個孩子一輩子的信仰,這個信仰是堅定的,對人民有用,對社會有用,是社會脊樑的這樣一個人。

張桂梅紀錄片:64歲23種病,工資放孤兒院小姑娘,願多陪孩子一天

張桂梅紀錄片:64歲23種病,工資放孤兒院小姑娘,願多陪孩子一天

解惑

“解惑”即解答一些疑難問題。

張桂梅在這方面更是榜樣。

張桂梅的任教老師張曉峰說,張老師做事非常細緻的,可以細緻到食堂裡面,細緻到這個孩子為什麼不吃食堂裡那個菜。正是張老師的事無鉅細,讓他把工作當成了事業。

在張桂梅上門勸失學女生返校的一些事蹟中,她更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勸孩子,跟我走吧,在我那睡,在我那吃,自己下好決心把書讀出來。

張桂梅紀錄片:64歲23種病,工資放孤兒院小姑娘,願多陪孩子一天

張桂梅就是憑著她對大山孩子無私的愛,將自己所有的心血投入到了教學工作中,讓她取得了建校13年來,將近2000名大山裡的女孩送入大學校園。

張桂梅紀錄片:64歲23種病,工資放孤兒院小姑娘,願多陪孩子一天

張桂梅說,老師苦教,學生苦讀,這是最笨的方法,完全是一個苦字出頭。所以這些孩子們,能脫離那個窮坑也不容易,能走出那個大山,真不容易。

張桂梅說,

她檢查出23種病,工資本放在孤兒院的小姑娘那裡,東西她負責給買。自己什麼時候拿的退休工資都不知道。她的心願是,抓緊時間,能多幹一天算一天,能夠把所有餘下的時間用到這個學校上,用到孩子們身上,能多陪伴一些這些老師,她就足夠了。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張桂梅無愧於“師者,傳道受業解惑”這個稱號。

這也讓我們想起了那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張桂梅用餘生的精力將她的每一份光都給了她愛的學生,愛的學校,愛的老師。致敬張校長,願好人一生平安。

本文為李汐若原創,歡迎關注。原創不易,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TAG: 張桂梅孩子傳道學生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