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性的現實為何無法引起別人的注意?

回想過往,我其實在某些階段提出了一些超前性的現實,不過由於很多人在當時無法理解,終究沒有變成現實。後來,我就開始了選擇性的思考,覺得值得提出就提出,不值得提出需要用未來的現實來驗證的,就不再提出。

當初做農資銷售的時候,作為講師,我提前把課件做好了,並且提前反覆多次與那個老闆強調,主要產品不夠,一定要把其他相關產品也一併裝車過來,並且我列好了清單告知。

超前性的現實為何無法引起別人的注意?

但是當那天早晨貨車趕來的時候,我匆忙的開啟車廂,偌大的車廂裡面也就十幾左右產品。我非常震驚,反問那個跟車來的老闆,為何只有十幾件?我不是說相關產品也發過來嗎?

那個老闆說,我們經過考慮,還是帶這點貨過來。

他們決策改變居然沒有事先通知我,而且我提前一再強調方案,對方卻置若罔聞。結果在會銷的現場,十幾件哪裡夠?很多人想要,結果沒貨了,主辦方還好像順理成章的說,大家可以提前預定一下。還有很多的人需要其他的貨物,結果給人家說還在倉庫裡面,可以先交錢。而且擅自改變我的營銷方案,把人人有份的抽獎改成某個人代替抽獎三次,把隨機性強的參與改變成派發。

會銷過後,可能老闆也覺得挺慚愧的,於是對我說,他們從來沒有搞過這麼大型所以沒有經驗。這麼一句就要搪塞過去嗎?

我問他,為何要改變抽獎方案卻事前不通知我?

他說,我們過去就一直這麼搞得。

聽到這樣的話,我實在無語了。不過本著負責的精神,我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十四條解決方案,我想,如果老闆重視的話,我就具體給他講講。結果老闆一身疲態,完全不覺得價值的存在,我想,完了,補救的辦法也要泡湯了。

這個事件給我啟示就是當認知層次不一致的時候,人們總是懶得去思考而被動的採用自己習慣的方式。

當微信剛剛興起的時候,部分的使用者開始使用,我當時就給老闆提出逐漸的改變業務模式,老闆說,好好好,然而一直不上升為企業的層面。後來,我與另外某個老鄉老闆談論這個話題,並且提出了我的觀點,對未來做出了一些預言。老鄉老闆反對道,微信現在很少人用,電話是最方便的,還在微信上搞,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老鄉老闆是一個自己認定的事兒誰也說不動的人,於是我沒有再言語。

當做微商培訓到時候,針對一些管理和產品的未來可能性弊端我寫了二十一條發給老闆,希望他能採納。或者至少回答我提出的相關問題。

不過當時的老闆說,做這個決定是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果。所以,我覺得自己說什麼也無法改變他的決定了。

再後來我提出嘗試品牌方向,也被否決。於是才有了我與蜜源的緣分。來到蜜源,我就只做培訓,而且我的想法很明確,就是來成就品牌的,應聘的時候也這樣說的。

我經常給其他同事提供一些建議或者意見,他們採納後取得好的結果的,自然與我關係就好了。所以整體上看,我與很多的人的關係還不錯。

但是有一些建議,在當時是無法正面提出的,我會做成思維導圖或者其他東西採用迂迴的方式提出。只是這樣一來,好像很少人能看懂,後來我覺得這樣搞不好,反而令人誤會我想要晉升似的。每個人打工都有每個人的不同目的,對於我來說,並不想牽扯進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的位置。

蜜源也存在很多的爆發點,我想即使我不提出,隨著時間的推進,很多人也會意識到。今天我就思考了這個問題,也回想到很久以前一個朋友的事情。

很久以前我一個朋友將要進入傳銷,我知道勸說不了對方,就心想,從整體上看,他一定會在將來意識到,且也一定會在將來出來。不如就讓現實給對方上一堂課吧。

期間他還聯絡我,希望借我一萬塊錢。我當時思考了一陣,認為如果我借給他,他一定無法還給我,而且將來也一定沒有臉面見我,失去一個朋友,不如不借。於是我拒絕了。

過了一年多的時間他終於意識到了,於是從傳銷哪裡出來了,我想這個時候我可以幫助他了。

儘管很多事情可以透過時間來獲得答案,可是在當下此刻一定是與最優方案是擦肩而過的。總體上而言,就很難實現更好的結果。

這個時候我又想起來某個老闆事後對我的咆哮,老趙,你既然看出是個坑,在當時就要拼命地反對我,別管我的情緒啊。

我在想,或許我真的要做一個這樣的人,只是,肯定在當時會造成非常不好的人際關係。畢竟,創業或者平臺發展不能像軍事上那樣,總會牽扯進來一些陰暗的東西進來。

一般來說,從0到1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大的時間和精力,然而從1到100卻很容易,就好比竹子用5年的時間盤根錯節,用1年的時間就可以茁壯成材。

但是如果從1只能做到90,這說明其中很多的決策或者方案是存在嚴重問題的,阻礙發展的原因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內部。

有人可能會說,既然你這樣善於分析,為何不去做個老闆?事實上,這不是做老闆必須具備的品質之一。否則,該有多少老闆應該下崗啊?

我所能做的就是推動一些有緣分的平臺或者品牌在恰當的時間起來,當然我也會恰當的時間離開。我自然也希望能走的更長遠一些,終究還是要看彼此的緣分。

TAG: 老闆提出很多時間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