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為什麼“盯”上了這裡

2月,創芯慧聯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

4月,矽典微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5月,芯華章完成超4億元Pre-B輪融資;

6月,芯行紀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

7月,芯馳科技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

9月,大魚半導體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

……

今年以來,南京江北新區研創園“芯”字頭企業的融資盛況,令人震撼。“從入駐園區到一路成長,資本對我們關注度一直很高。”記者採訪中,這是企業負責人提到最多的一句話。

近九個月,研創園企業融資總額已超50億元。那麼,這片主打“研創經濟”,要建設“晶片之城”的土地,為何如此受資本青睞?

資本為什麼“盯”上了這裡

“硬科技”站上風口

EDA(積體電路設計工具)軟體,是用於晶片設計的重要工具。此前,中國的EDA軟體市場幾乎一片空白,EDA被稱為晶片領域“卡脖子”的關鍵環節。

“不滿足於從無到有,希望我們的創新和突破使得我們的產品能夠達到這個領域的領先水平。”去年10月,EDA企業芯行紀科技有限公司落地研創園,董事長施海勇和團隊定下這樣的目標。

芯行紀目前業務板塊包括數字實現EDA和晶片設計服務兩方面。“我們研發的軟體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幾乎是沒有的,可以說,我們正與國際一流企業站在同一賽道上比拼。”施海勇介紹,公司正在研發將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技術融合進傳統EDA工具的產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已初步接近完成核心軟體的底層架構搭建。

資本為什麼“盯”上了這裡

今年6月,芯行紀宣佈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中國、高榕資本、松禾資本、雲暉資本聯合領投,真格基金參與投資。

有投資方表示,數字實現EDA領域的研發難度造就了稀缺性,從長期價值投資的角度出發,芯行紀團隊具備高發展潛力,期待高階技術的變革實現生產力大幅提升,併為市場帶來巨大機遇。

施海勇清楚,資本最看重芯行紀的地方,在於他們是一家“硬科技”公司,集聚了一批擁有硬核實力的人才,有90%的研發人員來自於全球領先EDA公司。因此,公司投入中最大的一塊就是用於人才培養、研發創新。

“細數研創園幾家‘芯’字頭企業,無不是集聚了頂尖人才團隊的硬科技公司,這正是研創園主打研發、創新,發展研創經濟的初衷。”研創園副主任葉軍介紹,“研創”企業獲得了市場和資本的高度認可,使得研創經濟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形成良性迴圈,越來越多“硬科技”企業、人才紛至沓來。“十三五”期間,研創園有規上企業243家、高新技術企業483家和上市公司20餘家,建設33家新型研發機構,吸引了20餘個院士團隊和博士以上專家人才2000餘人。

這裡藏了很多“隱形冠軍”

團隊從2人擴充套件到120人,研發出的4顆晶片,2顆已量產……落地兩年半不到,5G小基站晶片龍頭企業南京創芯慧聯技術有限公司在研創園“一路疾馳”。

在總經理倪海峰和他的團隊眼裡,小基站不“小”,且大有乾坤。“擴充套件型小基站雖然發射範圍低於大型宏基站,但效能一點不輸宏基站,且在5G時代,它要挑起增強訊號覆蓋的重擔。”倪海峰說,創芯慧聯以5G晶片為核心,聚焦於低功耗技術在晶片領域的應用,產品覆蓋5G擴充套件型基站晶片、模擬基帶和射頻晶片、物聯網晶片等,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公司一直在通訊晶片行業深耕。去年12月,公司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近期又將完成最新C輪融資,估值數達十億元人民幣。

“這條賽道既長又寬,長是指晶片產業發展的黃金週期較長,企業發展的週期也長,寬是指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湧現,總有新的細分賽道出現。”蘭璞資本創始合夥人黃節說,從投資的角度而言,找到細分賽道上的“潛力股”很重要,他們很可能就是未來的隱形冠軍,這非常考驗投資人的功力。

蘭璞資本為江北新區管理兩隻基金,主要專注於晶片產業。江北新區聚焦發展積體電路產業四年,黃節和團隊也在這裡“盯”了四年,前後調研企業900餘家,投資24家,有18個專案從外地引進,其中5家被評為南京市培育獨角獸企業。

黃節舉例,在研創園,已有一些未來的“隱形冠軍”嶄露頭角。例如,汽車智慧駕駛晶片研發商芯馳科技,致力填補國內高階光電子器件空白的鐳芯光電,光電轉換器件研發商芯視界……

“最近我們投的大魚半導體,也非常值得關注。”黃節告訴記者,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市場是一個碎片化的海量市場,如何有效地服務這個市場是一個挑戰。大魚半導體是少數幾家同時具備大型SoC(系統級軟體)設計、系統軟體研發、Modem通訊能力研發的高科技企業。在投資人眼中,大魚的產品同時具備了針對AIoT市場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務模型創新。

資本為什麼“盯”上了這裡

產業鏈上的“化學反應”

晶片產業這條賽道又長又寬,建設“晶片之城”任重道遠。產業發展貴在聚焦,聚焦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開啟江北新區“晶片之城”的產業版圖,這裡已集聚積體電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500餘家,初步形成涵蓋設計、製造、封測和裝置材料的產業鏈,2020年積體電路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研發、創新從來不是單打獨鬥,在這條越來越豐滿的產業鏈上,創新力量正在擦出新的“火花”,產生化學反應。

資本為什麼“盯”上了這裡

研創園內企業矽典微透過單晶片整合技術,讓毫米波感測器實現了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跨越。去年,矽典微與園區企業楚航科技啟動開展“新一代智慧雷達合作專案”,雙方共同構建毫米波雷達從模組、晶片到應用場景落地的生態,持續推進本土化和國產化。同時雙方將基於各自在晶片、產品應用端專業技術優勢,攜手研發生產新一代智慧化毫米波產品,實現毫米波技術在自動駕駛、智慧交通、衛星網際網路、5G通訊等多場景領域的應用。

“正是看中了研創園的產業氛圍,我們才選擇落地這裡。”施海勇表示,江北新區已形成較為完整的晶片產業鏈,這讓企業感覺到,江北新區發展積體電路產業的決心是非常明確的。

晶片產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智力密集型產業,產業鏈完整的同時,還要更加強韌,才能走得長遠。

就在前不久,芯行紀受研創園委託,成為EDA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運營方。“園區為平臺配備了一流的晶片設計軟體,我們參與其中,一方面做好自身研發,另一方面可以服務於園區更多的初創型企業,這種開放式的產業支援模式,是企業最為需要的。”施海勇說。短短几年,研創園已建設各類公共技術服務平臺20餘家,投資近20億元。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南京江北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在“十四五”發展目標中,規劃提到“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研創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在城市發展格局中,提到“南部以產業技術研創園為主體,抓住五橋開通契機,強化全域聯動創新,打造開放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的經濟發展新引擎”。

截至目前,研創園聚集“研創經濟”企業超600家,較去年增長30%。踏上新徵程,在江北新區未來的發展藍圖上,“研創經濟”潛力無限。

素材來源 | 新華日報 許雯斐、研創園

編輯 | 周琴

釋出 | 徐雅瑩 遊堃

稽核 | 王馨

資本為什麼“盯”上了這裡

TAG: 晶片研創園EDA研發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