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嘴上市?李佳琦、薇婭會成為下一個張大奕嗎?

作者:肖兔

靠嘴上市?李佳琦、薇婭會成為下一個張大奕嗎?

“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15分鐘。”

如今,在網紅經濟的風口下,安迪·沃霍爾的這句預言被反覆驗證著。在這個人人都想成為網紅且成名15分鐘的年代,你一定聽說過“李佳琦”和“薇婭”這兩個名字。

最近,有傳聞稱,“直播一哥”李佳琦背後的MCN機構寧波美腕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美One”)正在物色一名首席財務官,考慮上市融資3億美元。與此同時,“直播一姐”薇婭旗下的謙尋(杭州)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謙尋”)也傳在計劃IPO。

不過6月23日,美One和謙尋先後公開否認,迴應“訊息不實”“還沒有上市計劃”。

雖然雙方都第一時間否認了上市計劃,但資本市場早就對他們“虎視眈眈”。艾媒諮詢資料顯示,薇婭與李佳琦2020年的總銷售額高達530億元,遠遠超過A股市場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全年業績了。

與此同時,對於美One和謙尋來說,即便上市也需要面對更多問題。

唱“獨角戲”的李佳琦與“試金石”薇婭

寸土寸金的上海延安西路上,美One坐落於此。

3樓,是李佳琦的直播間,他的每場直播都在這裡開始。雖然鏡頭前只有他一個人聲嘶力竭,但在鏡頭背後卻有近百人圍繞著。

2016年,美One完成天使輪融資,挖掘了李佳琦這個“櫃哥”,從淘寶直播做起,逐漸打造出“口紅一哥”“人間嗩吶”的IP。

2018年,美One更是放棄了其他主播,相繼解約了100多人,直接將李佳琦直播間內容IP化運營。

“(李佳琦)屬於這個行業、美One這家公司、李佳琦直播間,他不屬於我個人。”李佳琦認為,“李佳琦”這三個字已經不僅僅屬於他自己了,“等我退休,‘李佳琦’這個名字才真正屬於我。”

李佳琦背後有一支300多人的團隊專門為其服務,涵蓋了招商、選品、質檢、公關等圍繞其直播和活動的業務環節。

在這個模式下,讓李佳琦與美One之間形成一種強繫結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美One的一個員工曾表示,李佳琦就好像是一枚火箭,其他所有的員工就是火箭周圍的零件。當火箭執行時,所有的配件都跟著他一飛沖天,同樣,當火箭發生意外,零件也會隨之隕落。

顯然,薇婭看到了這麼做的高風險性,進而選擇擁抱整片森林。

2016年,薇婭正式成為淘寶主播,曾創下1小時賣出2萬單的戰績,一躍成為“直播一姐”“帶貨女王”。

但是,薇婭並不想“一家獨大”,打出知名度後,薇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買馬,擴招隊伍,陸續簽下歌手林依輪;主持人李靜、大左、李艾;網紅深夜徐老師、小僑Jofay、張沫凡MOMO等。目前,謙尋旗下有40多位明星主播及達人主播。

對於謙尋來說,薇婭更像是他們的一塊“試金石”。就連薇婭的丈夫董海鋒也表示,謙尋的模式就是讓薇婭去“蹚水”,摸清楚“坑”和“金子”,有了方法論之後,再賦能給第二梯隊的主播。

但是,孵化模式前期投入高,需要大筆資金,而謙尋目前仍然處於早期的融資階段。那麼,薇婭還能再造“薇婭”嗎?

薇婭、李佳琦

上市能

破局

成為下一個張大奕?

2019年4月,中國初代網紅張大奕帶著如涵控股赴美上市,如涵控股也由此被稱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

2021年4月,如涵控股宣佈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市值縮水近七成。

短短兩年的時間,從風光無限到落寞退市,如涵控股經歷了什麼?

2001年1月,如涵控股成立,3年後,成功孵化了初代網紅張大奕,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如涵控股與張大奕,正如若美One與李佳琦般密不可分,甚至曾有投資人表示,“若無張大奕,則無如涵”。

張大奕為如涵控股貢獻了過半的GMV。2017財年至2019財年前三季度,如涵控股在各大電商平臺實現的GMV分別為12億元、20億元、22億元,同期張大奕店鋪貢獻的GMV佔比分別為50。8%、52。4%、53。5%。

然而,2020年4月,張大奕與阿里高管蔣凡的“桃色新聞”一度衝上熱搜,市場質疑蔣凡對如涵控股進行利益輸送,而如涵控股當天的股價也大幅下跌8。31%,市值蒸發1。5億元。

此後,如涵控股業績大幅下滑。財報顯示,如涵控股有一項獨家合作權資產減值為5320萬元,如涵控股表示,該項損失源於一位自2020年4月以來遭受負面報道的頭部KOL。

於是,如涵控股想到了薇婭的運營模式,花費重金準備再造“張大奕”。

2017年至2019年,如涵控股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6。9%、15。4%、18。8%,營銷費用從2016年第二季度的992萬元上升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7084萬元。但收效甚微,當期毛利率持續下滑,分別為24。8%、21。5%、19。6%。

資料顯示,2021年4月,張大奕在淘寶上的直播銷售額為3488萬元,而同期薇婭、李佳琦的直播銷售額則分別為29。52億元、16。03億元。“初代網紅”張大奕就這樣被“後浪”遠遠甩在了身後。

但風頭正盛的薇婭、李佳琦現在也在走張大奕的老路,蹣跚向前。

直播帶貨式微 網紅

直播

如何講好資本故事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規模增速放緩,使用者增長帶來的流量紅利逐漸衰退,中國網際網路流量市場逐漸步入存量使用者流量競爭的階段。

一位MCN機構負責人曾表示,“網紅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誰也無法判斷李佳琦、薇婭能繼續火多久。那麼趁他們熱度還在,衝刺IPO上二級市場割一波韭菜可能是他們背後公司的真實目的了。”

但是,有如涵控股這個前車之鑑,上市對於直播電商公司來說並非是個好選擇。

對於美One而言,過分依賴單一IP,若是單一KOL無法加強粉絲的黏性,美One或將面臨和張大奕一樣被“新人換舊人”的危險。

而對於謙尋來說,孵化新IP需要鉅額投入,前期投入高,鉅額的營銷費用後期能否帶來同等收益也未可知。或許也會陷入如涵控股後期成本大於收益的困境。況且,大量簽約網紅KOL也面臨主播流失的風險,機構對於頭部KOL的爭奪也會加劇行業“內卷”,最終造成惡性迴圈。

此外,直播帶貨的收入模式以坑位費、佣金為主,不具備長期可持續發展性。而“刷單”“資料造假”“虛假宣傳”“選品質量偽劣”也是業內長期存在的“蛀洞”。即便是李佳琦、薇婭這類頭部KOL也屢次被質疑。

2020年的雙十一期間,李佳琦直播間大推一款TriPollar美容儀,並宣稱該儀器擁有美國RDA技術認證,卻因此慘遭翻車。職業打假人王海發現,該款美容儀並沒有獲得該認證,此外,他認為李佳琦也應該為此負責。

薇婭這邊也並不太平。2021年5月,薇婭直播間售賣的一款Supreme x GUZI聯名掛脖風扇,被時尚博主質疑是山寨聯名。隨後,薇婭公開發出道歉宣告,並刪除了該次直播。

即便是謙尋、美One這類專業化MCN機構,在面對成千上萬件選品的稽核時都是“有心無力”,直播帶貨逐漸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

面對直播帶貨的逐步式微,李佳琦與薇婭都曾嘗試過轉型。

2020年以來,李佳琦試圖闖入娛樂圈,參演了《一點就到家》《我和我的家鄉》兩部電影;發行了一首單曲《買它》;將自己寵物犬打造成IP“奈娃家族”,並出售IP衍生品,甚至為寵物犬推出了一檔真人秀“奈娃家族的上學日記”。

儘管每一次都花費鉅額資金買上熱搜,最終卻無一出圈。

薇婭則是往投資方向轉型。從2019年起,薇婭先後投資了18家企業,並在12家公司中擔任高管,然而其旗下的公司卻多次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

其實,對於二級市場,李佳琦和薇婭都曾間接參與過,但偏偏都“割”了一波“韭菜”,留下了一地雞毛。

2020年1月15日,新文化(300336。SZ)釋出公告稱,將與李佳琦的公司美One達成戰略合作,幫助李佳琦獲得更多資源曝光和商業營銷機會。

2020年5月11日,夢潔股份(002397。SZ)與薇婭所在的電商直播機構謙尋文化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表示將與謙尋文化旗下的淘寶主播薇婭在消費者反饋、產品銷售、薇婭肖像權、公益等方面開展合作。

然而,在兩家上市公司連續收穫數個漲停板後,上市公司的高管卻都相繼套現離場,大賺一筆。據悉,新文化董事長累計減持套現約3億元;夢潔股份的高管累計套現也近億元。

資本不相信泡沫,美One、謙尋如果無法證明自己可以持續發展,或是造出新的KOL,那麼還需要思考如何靠網紅直播來講好資本故事。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TAG: 李佳琦如涵直播張大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