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管理紅利?任正非的“九字箴言”

如何抓住管理紅利?任正非的“九字箴言”

▪來源:喬諾之聲

▪關注喬諾之聲(ID:geonol),與優秀管理者同行

近來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的公佈,讓老齡化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其實早在1999年,中國就開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只是在今年的人口普查中,有一個數字讓人格外擔憂:

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已達總人口的13.5%。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

當一個國家65歲以上老人佔比達到14%時,就標誌著這個國家進入到了

深度老齡化社會。

世界上其它國家,從老齡化過渡到深度老齡化社會,法國用了126年、英國46年、德國40年、日本25年。

伴隨著年輕人晚婚晚育、低慾望“躺平”,距離深度老齡化一步之遙的中國,極有可能成為人類歷史上深度老齡化最快的國家。

大勢所趨,中國的“人口紅利”時代正在加速退場。

未來的市場競爭,誰抓住了“管理紅利”,誰才能建立競爭優勢。

而隨著整個社會的加速變遷,管理紅利,既是未來的機遇,也是企業的“救命稻草”。

抓住管理紅利

成長型思維是前提

在如過江之鯽般眾多的競爭者中,人人都想在未來做第一,那麼,最終勝出的會是誰?

首先,能勝出的企業或企業家,一定具備成長型思維。高手與普通人的重要區別,其實就是思維模式的不同。

成長型思維,看似簡單,很多人都自認為在學習成長,但其實不然。

因為成長型思維在某種意義上,是反自然規律的。

世界上絕大部分人所擁有的,是固定型思維模式。

一個人在20歲左右,讀大學期間,思維方式、價值觀都會固定下來,基本上接下來幾十年,都不可能有太大變化,這是普遍的規律。

而成長型思維,就是要打破這個規律,你必須不斷痛苦地改變自己。

為什麼?

因為當你的思維固定了,這個世界卻沒有固定,反而在一路狂奔向前。

這就很可怕,不升級自己的思維的人,隨時會掉隊。

當年微軟在PC領域是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卻因太成功而思維模式固化,結果錯過了網際網路,又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不斷錯失機會。

所以納德拉擔任微軟總裁後,不惜花三四年的時間,把所有高管的思維模式調教到成長型思維模式,目的就是讓他們看到這個世界的變化和趨勢,與時俱進。

如何抓住管理紅利?任正非的“九字箴言”

當然,成長性思維的最高境界,是這個世界的變化由你來創造。

提升管理

不要恥於“抄作業”

成長型思維既幫助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的變化,也幫助我們用更加謙卑的心態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

這些年有個詞很火,叫“標杆學習”,通俗點說就是“抄作業”。

為什麼要“抄作業”?因為你的企業面臨的問題,別人一定早就遇到過,別人已經總結出了一套卓越的體系來應對,所以何必自己再走一遍彎路?

但很不幸的是,我們發現,

無數企業在學習標杆時,都沒有收到多少成效

為什麼?

原因看起來可能有些反諷:

因為中國人太聰明、太靈活了。

中國人通常是如何學標杆的?

我承認你是標杆,因為資料客觀擺在那裡,但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就開始“靈活變通”,先改10%、20%,然後慢慢改動得更多,最後發現什麼也沒有學來。

標杆學習,必須徹底。

我們服務過的一家企業,在學華為時,遭到了很多質疑甚至嘲笑。

大家覺得,這家企業與華為分屬不同行業,從技術含量來說,該企業與華為有天壤之別,華為產品的複雜程度可能是他們的100倍;此外從規模上來看,華為也是他們的幾十倍。

風馬牛不相及,你學華為幹嘛?

但是5年之後,這家企業在自己的領域,超越了所有的對手。

為什麼?

因為

全世界的管理,其底層邏輯是一樣的

,跟你的行業、規模沒有多大關係。

這家企業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抄作業”一定抄全套,從研發到銷售到供應鏈戰略、人力資源,原模原樣學習。

關於標杆學習

任正非的“九字箴言”

任正非說過一段很著名的話:

“西方公司自科學管理運動以來,歷經百年錘鍊出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凝聚了無數企業盛衰的經驗教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的寶貴財富。我們應當用謙虛的態度下大力氣把它系統地學過來。”

如何抓住管理紅利?任正非的“九字箴言”

這段話詮釋了華為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很多企業,都缺少“謙虛的態度”。為什麼?因為他們太優秀了,

優秀是卓越的障礙

所以雖然西方科學管理運動已經過去了110年曆史,中國絕大部分企業卻還沒有很系統地研究這套體系。

華為早年學美國的時候,其實公司發展得非常好,每年翻倍。加上華為的員工都是國內頂尖人才,所以當時大家都比較驕傲,於是學標杆學不會。

所以任總提出了九個字:“

先僵化,後最佳化,再固化,堅定不移削足適履穿美國鞋。

“先僵化,後最佳化,再固化。”如何讓標杆學習真正落地?這9個字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謂先僵化,就是不許改動,美國人帶來什麼模板,就按什麼模板做,

不許搞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難道不對嗎?為什麼不允許?因為一旦因地制宜,大家就會往自己期望的方向改,改兩次以後就會發現,又回到了自己原來的作戰方式。

所以華為非常強調,前三年沒有搞懂之前,要機械執行,哪怕效率下降。等三年以後你懂了,再最佳化,接下來的三年,沉澱最佳實踐,最後固化為公司的流程模板、工具制度。

這9個字拯救了華為學美國的專案。但過程是痛苦的。

當面臨與自己不同的管理體系時,必須要有削足適履的勇氣和精神,才能學到標杆企業管理的精髓。所以謙虛的態度和下大力氣的決心極為重要。

企業管理所追求的理想狀態

花這麼大代價學習先進的管理體系,好處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

把成功變成一種確定性

原來做一個爆款產品,靠的是偶然,靠的是英雄、牛人。有了美國先進的管理體系後,就可以確定性地做出高競爭力的產品了。

當這種管理體系被運用得越來越成熟時,企業就會進入一種狀態:

再大體量的業務,哪怕上百億,也可以隨時替換負責人,替換後照樣可以做出一流的產品和業績。

不再依賴英雄、牛人,透過體系保證確定性,這是企業管理追求的理想狀態。

在這方面,美國做得非常成功,所以一直引領著世界潮流的變化。

我們相信,未來中國也將有更多的企業走向更加成熟的管理體系。

當“人口紅利”消退,中國企業既面臨著生存危機,同時也被倒逼著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時代。找到正確的方法迭代管理經驗,學習標杆,將使我們更快地走向世界一流。

TAG: 思維華為標杆企業成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