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一大波存摺正在悄悄偷襲你的錢包!這樣存錢才能更方便

存摺是上個世紀的產物,可能一些90後和00後,都沒聽說過。

多年之前有好多電視劇就出現過這樣的場景:老人即將離世,顫顫巍巍地拿著一本存摺告訴自己的孩子:“這是我全部的家當”。。。 。。。

這個用來記錄存款戶口的銀行交易的簿子,比銀行卡的歷史要早很多。因為它無法像銀行卡一樣隨存隨取,後來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所以被很多人遺忘了。

最近,一名銀行員工分享了一個經歷:她提醒一位女孩辦存摺太不方便了,對方卻告訴她

“越麻煩越好,這樣才能省下錢”。

近期,在某社交平臺上,網友們秀出了各家銀行紅紅綠綠的存摺,而大家扎堆辦存摺竟然是為了強制自己儲蓄。在這類帖子中,不少年輕網友表示“親測好用”。

【提醒】一大波存摺正在悄悄偷襲你的錢包!這樣存錢才能更方便

在提前消費的帶動下,年輕人在花錢這方面變得越來越沒有節制。即便手裡暫時沒錢,也可以透過花唄、借唄、信用卡等提前消費工具,享受提前透支的快感。有些人一個月工資雖然只有3、4千,卻過上了上萬一月的生活,其實靠的就是這些提前消費工具。

當然光鮮亮麗也只是表面,等到要還款的時候很多人就著急了。

所以說,年輕人辦存摺,並不是在作秀,大家的目的很實在,就是要給自己存點錢。就像網友的留言,

“我給自己留了多餘的流動資金,不會輕易取這個存摺。利息多少無所謂,能不亂花就行。”

這樣看來年輕人意識到儲蓄的重要性,倒也是件好事。尤其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往後需要用錢的地方有很多。每個月可以拿出一部分工資將資金鎖定,起到“強制儲蓄”的作用,既可以培養自己儲蓄的好習慣,也能更加合理地規劃資金,還是很有意義的。

【提醒】一大波存摺正在悄悄偷襲你的錢包!這樣存錢才能更方便

還有網友給出了

花式儲蓄方法:

十二存單法

假設每月存1000元,把每月的1000元存成一年定期,這樣第二年每個月都有1000元的本金加利息到賬。這時又可以第二年每個月如此存1000,與第一年的相加就是每個月存2000的本金加利息,如此迴圈往復。

三十六存單法

在三十六存單法裡面,就是把每月的存款存為3年定期。具體參照十二存單法。這樣比十二存單法的利率稍高,不過頭幾年沒有十二存單法靈活。

階梯存款法

階梯儲蓄法將目前的資金按金額分成若干等份,然後從低到高購買銀行不同時期的定期存款。假設要存3萬元,可以將錢劃分成三個1萬元,分別存一年定期、兩年定期和三年定期。到期後都改成三年定期,到了第三年,每年都有一筆三年期的本金加利息到賬。

存單四分法

把存單分為四份,假如手頭有一萬元,那麼一千元一存、二千元一存、三千元一存、四千元一存。假如這一萬元在一年內有急用,每次用錢的具體金額時間不確定,可以使用這一方法,需要多少就用多少錢的存單。

【提醒】一大波存摺正在悄悄偷襲你的錢包!這樣存錢才能更方便

太多的年輕人被銀行定期存摺“種草”,好處多多:

學會當家

“這個月剩下一些錢,但我還是打算存起來,辦個存摺,我覺得存摺更有儀式感。在不苛待自己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開支,學會記賬,學會當家。”

用於應急

“放在銀行卡實在存不住錢,要是把壓歲錢打工的錢都存起來,現在也有兩三萬元了,可是全花了,以後這個存摺只進不出,用於應急。”

危機感強

“年齡越來越大,內心的危機感越來越強烈,看到‘90後’‘00後’的小朋友都在努力存錢,今年定個目標,6萬吧,來年衝刺8萬,為自己加油。”

有成就感

“人生第一本存摺,利息不利息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攢住錢,以後看著一筆一筆的錢攢入,真的很有成就感。”

從“月光族”到“超前消費”,再到“存款焦慮”,迴歸到“理性消費”,是一件值得鼓勵的好事。據《2019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執行總體情況》顯示,90後的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經工作的90後,人均負債12萬+。

其實,好的消費習慣和理財意識比強制儲蓄更重要。年輕人要培養對金錢的意識,將理財思維融入自己的生活。

那麼,對於年輕人突然轉性子存錢,你怎麼看?

(假舟楫者)

TAG: 存摺存單一存儲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