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01

舊時“漢服”今時鮮

近日,由正心谷和嗶哩嗶哩領投、泡泡瑪特跟投的漢服國風品牌“十三餘”完成了過億元A輪融資,讓漢服這個小眾賽道走入資本市場視野。

公開資料顯示,十三餘所屬的杭州達哉文化有限公司成立還不足三年,旗下主要產品為原創漢服、國風服飾等。

“漢服”意為漢人服飾,是一種中國朝代服的觀念或古中國服飾的統稱(來自維基百科)。這一詞彙可追溯到《漢書》的“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從學術上而言,“漢服”還無確切定義。北京服裝學院的袁仄教授指出,漢服的概念並不確定,並非某朝某形制的服飾。

很難想象,我國雖有著龐大漢族人口基數,但“漢服”在十多年前還是一個小眾得不能再小眾的文化圈子。

彼時,一群想要“復興華夏文化”的網路使用者,聚集在一個名為“漢網”的網路平臺上,發出了“華夏復興,衣冠先行”的呼籲。當這些人試圖穿著自制的漢服走上街頭進行宣傳時,路人的反應通常是獵奇、驚異、不解甚至嘲笑。

這種服飾的復興,伴隨傳統漢文化思想復興運動而生,在一輪一輪的國學思潮、傳統文化熱中積蓄力量,並在多方因素加持之下,迎來“擴圈”的爆發期。這其中,離不開早期一批漢服商家的努力。漢服品牌“重回漢唐”成立已有近15個年頭,創始人呂曉瑋也曾是漢網運動的親歷者之一,並在定製了第一套“打版”於影視劇圖的漢服之後,從中敏銳地發掘了商機。

電商平臺的普及有力助推了漢服市場的供需“井噴”。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7-2019年,漢服愛好者數量連續三年保持70%以上的增長速度。截至2018年底,僅有13家實體門店的“重回漢唐”,在2019年第一季度天貓旗艦店與實體店的總銷售額便追平了去年全年。而在這一年,整個市場銷售規模達到45.2億元,同比增長318.5%。

2020年漢服服飾也成為淘寶上銷售額超百億的新市場。此次孵化上市的十三餘即該年度的漢服銷量冠軍。在十三餘的官方淘寶店鋪裡,月銷排行第一的是與王者榮耀的聯名款“瑤遇見神鹿”春夏款連衣裙(月銷量1萬+),其中連衣裙售價為319元,蝴蝶結配飾為49元,預定批次已經排到了第14批。與款式和季節等因素相關,這個價格在十三餘的店鋪中算是比較平價的套裝,就十三餘整個品牌在淘寶漢服市場的價格定位而言,考慮到創始人小豆蔻兒的“圈子明星效應”,有網友將其定為“漢服界輕奢”。

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十三餘當季新品:瑤遇見神鹿。圖片來源:淘寶官網

當然也還有價位更加高一些的原創品牌,比如明華堂、漢客絲路、十里明珠等,相關產品多為禮服盛裝而非日常裝。以漢客絲路為例,目前,該淘寶店鋪內價格最高的“龍袍”售價達到了11800元。

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現如今,開啟各類社交媒體、短影片網站,漢服相關的內容越來越常見,製作者以及受眾群體的數量也與日俱增。

十三餘的創始人小豆蔻兒也是B站坐擁百萬粉絲的國風區創作UP主。另外,以新浪微博為例,截至發稿前,漢服超話已聚集了50。5萬粉絲,相關帖子11。1萬,閱讀量達25億,位列潮物超話榜首。其實只要稍加留意,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穿著漢服出街拍照的年輕人,特別是在一些歷史文化景區或是自然風景區,出現的機率會直線上升。

無論個人認同與否,事實即是漢服的大眾接受度達到了歷史新高,漢服熱在年輕圈層裡得到了廣泛普及。

02

堅持的背後:是熱愛更是傳承

作為年輕人的服飾“三坑”之一,漢服承載了許多愛好者的美好記憶。

本週,來咖智庫專訪了兩位5年以上的漢服愛好者,帶我們一探漢服圈子與漢服市場需求端的景象。

受訪者阿雯(24歲)

偏愛日常風,也喜歡穿美美的漢服打卡拍照

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受訪者供圖)

我是高三的時候入坑的漢服。那時候喜歡夏達的古風漫畫,看到她穿漢服,覺得很漂亮,同時也瞭解了這是我們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大一參加了漢服社,參加了中秋祭月、花朝祭花神等活動,很喜歡這種傳統文化。

我平時喜歡明制和宋制的漢服,因為比較偏日常,平時也能穿出去,還可以和普通衣服混搭,喜歡的品牌有重回漢唐、鍾靈記、花朝記、蘭若庭等,一般就在淘寶上買,也會在閒魚上看看。我一般在貼吧上交流,也加過一些漢服社團群,同時也關注一些漢服模特的微博以及B站漢服穿搭、妝造和攝影方面的UP主頻道,這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我認為漢服的發展需要繼承傳統也要創新緊跟現代的潮流。

畢竟漢服在歷史上也在不斷髮展和變化,目前除了傳統漢服,也有一些商家推出的一些漢元素的衣服,比如毛衣面料的漢服,能夠更加貼合日常生活,同時接受度更高,我願意購買。不過,我自己購買和穿戴漢服的時候會去研究一下形制方面是否正確,比如會去看一下有沒有一些文物圖片的史料可以參看的,如果形制不正確,我就不會購買。

受訪者霖

創立校漢服社團,身體力行宣傳漢服

我從小就喜歡披著被子模仿古裝劇裡的角色的服飾,2014年高三畢業,看到了一個漢服的宣傳影片,那時候,漢服遠沒有現在這麼流行,我們可以很輕易知道藏族、蒙古族的傳統服飾,但漢服甚至沒有幾個人知道,這讓我覺得很可惜。所以到大一之後我就每天穿漢服,還和兩位學姐一起創立了學校的漢服社,希望透過自己穿漢服還有創社團舉辦活動等方式讓更多人去了解漢服的存在與內涵。

喜歡穿什麼樣子的服制與我的心情相關。

宋制、明制很端莊且方便穿戴,適合日常,唐制非常華美,但是唐制齊胸襦裙穿的時候容易掉,有點制約日常去穿著。

重回漢唐、漢尚華蓮、花朝記、蘭若庭、燭顏是我喜歡的品牌,都比較平價。

在學校時主要是用微信和QQ這兩個平臺與同袍們進行交流的。我關注的漢服圈的知名人物既有璇璣、秦亞文這樣的漢服復興的前輩,也有綻放這樣的舉辦漢服春晚等各種活動的漢服文化推動者,我參加過她在北京組織的線下活動,同時還有徐嬌、方文山這一類比較特殊的偏娛樂圈的推動漢服復興的人物,像方文山他就是西塘漢服文化節的發起人。

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西塘漢服文化節返圖,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畢業之後我就離開了學校所在的城市,少了很多和同袍們的交流,而且現在每天上班,穿漢服也不是非常合適,但是我週六週日還是會穿。對我來說,漢服就是我日常的衣服,雖然不會在形制上過分考究,可穿了這麼久的漢服,對於形制方面的知識我還是有所瞭解的。

03

漢服文化的傳播任重而道遠

如同受訪者霖高三時對於漢族的傳統服飾無人知曉的遺憾,十餘年前漢服復興運動的直接萌芽,也來源於這種看似簡單疑惑,而背後是一種“文化自覺”甚至是“文化危機感”的甦醒。呂曉瑋看到了服飾所具有的符號性與直觀性,在2019年接受《第一財經》的訪談時,闡述了復興漢服的初衷:

“傳統文化比如詩歌等的傳播是有門檻的,但是服飾沒有,只要你喜歡,你就可以穿,穿上了之後文化也就傳播出去了。”

漢服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並不僅僅在於漢服文化的推動者與漢服愛好者的良性互動,還源於“天時地利”的多方因素。現如今,古代服飾禮儀制度所代表的階級區分性被大大弱化,而因其直觀而產生的民族性效應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卻與日俱增。例如,90後女孩胡靜旋就曾在法國波爾多第三大學音樂學院留學期間,在街頭穿漢服彈奏古箏樂曲走紅國外。

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同時,漢服也得到了中國共青團等官方媒體的蓋章認可。4月17日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華服日在澳門舉辦,柏舟記、觀止織造、錦夢未央等19家典秀商家參與到此次活動中來。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有初立與小華小夏兩家主打兒童漢服的品牌的身影。中國共青團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前期宣傳以及全程直播。

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圖片來源: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

不過,站在風口的漢服市場想要真正起飛,如何處理好傳統繼承與現代創新之間的關係是一個難以迴避的議題。古代和現代之間的審美差異、小眾圈子文化與普羅大眾路線的迎合度區分,這一系列的問題也在漢服這個話題下被越來越廣泛地討論。市場上一些改制過於悖離傳統形制或是融合差異過大元素的“漢服”的出現,美則美矣,卻並不為主流漢服圈所認可,也給新手入門增加了辨識上的難度。

“我認為漢服是一定會也一定要創新的,但創新應當在保留漢服一些最基本的特徵的基礎上進行。”

訪談時,霖表達了她對漢服改良的看法,“雖然不同朝代的漢服具有不同的特點,但縱觀而言,有一些最基礎的特徵幾乎是一脈相承的,比如寬衣廣袖、交領右衽等特點,漢服給人一種飄逸的美感,表現古人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神內涵。其實現在我們看到淘寶上的漢服,都是融合了當代元素的改良漢服,但保留了那些基本特徵。如果拋棄了那些最基本的東西,那麼這樣的衣服就只能說是漢元素服飾,而不是漢服了。”

從考據的角度而言,歷史上的漢族服飾為現代漢服改良提供了一個無窮無盡的寶庫。沈從文先生嘔心瀝血十六載所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結合大量史料詳盡展示了幾千年來燦爛的中國古代多民族服飾文化,漢族服飾自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漢族服飾的樣式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連兩種,婦女上衣有襖、掛、衫、袍等,下裳以褲和裙為主,不同朝代和階段各有特點。

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唐玄宗時代女子盛行的齊胸襦裙)

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採用於唐,盛行於宋並沿用於明的男子常服——襴衫)

從復興到日常化:漢服的“進擊”一躍

明代的霞帔,多為貴族女子結婚時適用。“鳳冠霞帔”一詞來源於此

日本愛知大學教授周星研究發現,“漢服”一詞在古代並不常用,現代“漢服”其實是由漢服參與者所想象的一種傳統服飾。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張跣也認為“漢服”是漢服運動倡導者為宣揚自己的思想和觀念,總結了明代以前漢族傳統服飾傳統而形成的一個“類概念”。

但無論如何,在《漢族民間服飾文化》一書的前言中,作者梁惠娥指出,“服飾是人類文化的顯性表現,是一個民族最直觀、最鮮明的文化標誌,也是具有複雜內涵的文化載體。”

而放在當前語境之下,小到個人審美、穿衣自由,大到文化傳承、國際交流,從任何一個方面講,既是漢服需要時代,也是時代需要漢服。

當漢服終於落落大方走入公眾視野,甚至成為了Z時代一張具有代表性的名片時,也從某種程度上為漢服復興運動唱起了讚歌。這種熱度點燃了資本市場的熱情,正如十三餘所追求的“讓漢服走進尋常百姓家”,漢服的廣闊前景不可否認,是否能與商業的勝利劃上等號還不得而知。

來咖智庫也訪談了一些非漢服愛好者,不少人表示,能夠接受並欣賞漢服,自己也願意在拍照或者是遊覽古城等特定場合之下穿著漢服,但其並不會購買漢服當成自己的日常著裝。

這種回答並不出乎人的意料,畢竟,漢服文化在其發展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還是一種自由生長的小眾圈層文化,接受漢服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會願意去購買漢服,就如同一部電影,漢服復興運動使得漢服有了一個好口碑,要想走好大眾化、日常化的商業路線,需要解決的核心是“賣座”的問題。

TAG: 漢服服飾文化復興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