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再發宣告堅決不造車,17年前任正非說不做手機,如今卻遭打臉!

近日,華為就以“華為造車”的這件事情,再次發聲表示:華為是堅決不會造車的,網上流傳的華為是投資方,以及控股、參股都是謠言,再次釋出該宣告。而此前華為已經跟阿爾法極狐、賽力斯SF合作,但卻以供應商的身份,而網傳的華為將跟廣汽、長安合作,推出三個汽車子品牌,該訊息隨著華為的再重申宣告,或將成為泡沫嗎?

華為再發宣告堅決不造車,17年前任正非說不做手機,如今卻遭打臉!

華為再發宣告堅決不造車,17年前任正非說不做手機,如今卻遭打臉!

“華為不造車,我可不信。17年前,任正非還說不做手機呢!”沒想到,華為的再重申不造車,就遭到網友們打臉。中國老百姓一談及華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華為的手機品牌,而17年前華為老總任正非說不造手機,這是怎麼一回事?

華為再發宣告堅決不造車,17年前任正非說不做手機,如今卻遭打臉!

一招別蛇咬,十年怕草繩。1987年,華為成立。當年的華為將目標市場瞄準了香港HAX交換機,但由於成立的資源有限,華為並沒有一開始選擇做交換機,而是是以交換機公司代理商的身份,主要盈利則是今天我們所說的“中間商賺差價”。

賺到了第一桶金、自然賺到了第二桶金、第三桶金……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意識到這個市場有著源源不斷的消費資源,而越來越多人做“中間商”,只會一次又一次地打壓該市場的價格底線,這讓任正非萌生了自主研發做手機的想法,也讓華為手機埋下了伏筆。但一個代理中間商,哪裡來的技術資源會造手機,這也引發了後來的任正非的三個“至暗時刻”。

第一個時刻:走了“不能回頭”路

1990年,任正非開始了自主研發的道路,但是並沒有直接選擇了做手機,而是將市場瞄準了電信。華為是從學校和企業等使用的使用者交換機起家的,當年的郵電局基本上用的國外機,價格很高但利潤也豐盈,這讓不少自主品牌蠢蠢欲動,也想分一塊蛋糕。而華為趕在交付期的時候做出了JK1000機型,用於進入電信市場的“入場券”。

有了入場券,也擁有了代理商的銷售經驗,本以為可以大賺一筆的任正非卻引來了風口:郵電體系直接與國外同步,交換網的數字技術將迅速普及且採用。這讓任正非慌了,剛踏過市場門檻又進行了改革,但既然進了這條路,就沒有回頭的機會,華為只要硬著頭皮上了。任正非立馬大量招募工程師及技術師,著手研發,還好當時處於入門期,華為成功了。

第二個時刻:面臨金錢流轉壓力

闖過了第一關,還有第二關。當年對於“愣頭青”的華為,首先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用於研發新興技術,而產品輸入市場後流動慢,入不敷出的華為發不出工資,透過兩個“緩兵之計”:陽光卡和內部股,來暫緩員工釋出工資的研發。

這其中的內部股,是當時華為發不出工資,遊說技術員工購買華為內部股票的說法,現在來看是緩兵之計,但對於現在實力、資金雄厚的華為,內部股成為了公司的傳統。時至今日依舊被老百姓津津樂道,經常能聽到阿姨阿叔說:“在華為工作好,在華為工作無論什麼員工都能被分到華為股票,可以當華為的股東。”

第三個時刻:破產,一步之遙

最讓任正非痛心的,就是小靈通、CDMA和TD。透過排列順序得知,任正非因為小靈通差點與手機行業失之交臂,更不會有今天的華為。當年中國電信的2G無線通訊技術,用的正是CDMA。於是華為派出一個團隊著手研發,把CDMA IS95系統開發了出來,但由於當年中國無線技術發展過快及變化莫測,導致該項技術還沒用上,直接告別了市場,而電信在在後來則用了小靈通技術(PHS)。

當初華為也做了小靈通,但是由於資訊不對稱,起得最早,趕了個晚集,導致後面鉅額虧損,手機成為了任正非人生的陰影。小靈通的時代過去了,鉅額虧損讓任正非不再做手機!但還好當時華為其中一員張利華提出建議,任正非抱著再嘗試的心態,成功了。

華為再發宣告堅決不造車,17年前任正非說不做手機,如今卻遭打臉!

當年的任正非的一句話:“從此以後不造手機,誰再提一句話給我走人”。那是在面臨重重失敗之後說出的氣話。而華為這次官宣的不造車,是否真的不造車?在汽車的領域上,華為屬於多線、多方向作為第三方的供應商介入,但要論真正造出一臺車,華為還是一個新手。同為手機領域的小米,此前也是闢謠小米造車的相關資訊,但時隔一個月,雷軍官宣小米將會進軍造車領域。

TAG: 華為任正非手機造車小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