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公元前204年,楚漢戰爭陷入最困難的階段。

劉邦的五十多萬大軍被項羽的三萬精兵閃擊,幾乎全軍覆沒,彭城得而復失,漢軍一瀉千里退守滎陽,只能據險與項羽展開對峙。此時,大後方的關中也發生了饑荒,餓殍遍野、兵員枯竭,劉邦不得不命令民眾流亡去漢中求食。

但奇怪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劉邦仍不忘多次派使者來慰勞蕭何。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影視作品中的劉邦形象

蕭何有個幕僚叫鮑生的,就告訴他說:

現在大王在外頭風餐露宿、兵荒馬亂的,丞相可是還安坐關中。

大王這麼頻繁派人慰勞丞相,是對閣下有疑心啊。

不如發動您的族人,兄弟子孫中凡是能打仗的,通通派往前線從軍,大王自然信任閣下了。

蕭何自然明白其中利害,接受了建議,並且還加大了徵兵力度,甚至把老弱人士和不到服役年齡的少年也都徵集起來,派往前線。

這才換來了,史書中所謂的“漢王大悅”。

當然,對於關中的老秦人來說,這似乎也沒什麼可抱怨的,對面那個叫做“霸王”的人,殺了他們的皇帝,焚燬了他們的宮殿,殘酷坑殺了他們20萬的子弟兵,為了報仇,有一些苦難是必須忍受的。

而日後,這也成為蕭何的一樁“光榮史”。

漢初群臣爭功之時,劉邦就把它拿出來說事:

你們啊,都是光桿一個人跟了我的,最多啊,也就一家有兩三個從軍的。

人家蕭何,可是全族上下幾十口人,都來到我賬下聽命,這功勞可不能忘!

這麼說,大家都服氣,也就都不說話了。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漢未央宮復原圖

這是第一次聽人勸,避免了引火燒身。蕭何開始雖然沒看清,但畢竟後來走對了。

第二次緊急避險,是在劉邦外出平定陳豨叛亂期間。蕭何配合呂后殺了韓信,劉邦從前線派使者來,拜蕭丞相為相國,加封五千戶,加派五百士兵、一名都尉,組成一個頗具規模的相國衛隊。

當時,

蕭何早已取得了“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特權,也就是說,可以不脫鞋、佩著劍、挺胸踱步來上朝

,父母兄弟等十幾個族人受到封賞,加上這次的五千戶,累積封戶已經達到一萬五千戶,又有了專屬衛隊,位極人臣,大紅大紫。群臣都來朝賀,蕭何也是志得意滿,沒有去想那繁花似錦背後的陰影。

此時,東陵君召平卻特立獨行,一身喪服前來哀弔。召平的話,對蕭何震耳發聵:

相國明鑑——禍患就是從此刻開始的。

皇上在外辛苦打拼,風吹日曬,閣下留守朝中,可是一直平平安安,沒遭過戰亂和危險吧?那給您加派這麼多衛隊幹什麼,只為了充個威風嗎?

這是看到韓信剛剛做下的事(謀反),有懷疑閣下的意思,絕不是對閣下的恩寵啊。

所以,希望您能把封賞謝絕掉,把全部家財獻出來,充作軍費。這才是自保之策呢!

兩次事件,相隔多年,卻如出一轍。

蕭何再一次聽從了勸告,依計行事,又一次換來了“上悅”——皇帝好高興。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蕭何與劉邦

不過,差點在同一個坑上兩次摔跟頭,看來老蕭同志也確實只是個業務骨幹,

精於“琢磨事”、拙於“琢磨人”,也有居功自滿、忘乎所以的時候,也實在不善於玩“關係學”,難怪這麼多年,他只是領導的“戰略伙伴”卻成不了“心腹”。

但好在,他從善如流,兩次危機都避過去了。

就在誅韓信的這年秋天,淮南王英布謀反,劉邦只好再次親率大軍征討,一路上多次派使者打聽蕭何的動向。

蕭何此時在幹嘛?

跟往常一樣,皇帝主外他主內,正在京城安撫百姓,繼續按照召平的建議,捐獻家財,資助軍費。

——都老夫老妻這些年了,還又有什麼可打探的?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老年蕭何

一位無名賓客卻來向蕭何進言:

閣下距離滅族不遠了。

您作為相國,論功行賞已經排名第一了,皇帝還能賞您些什麼?

這十幾年來,您深耕關中之地,深得百姓愛戴,直到現在這個時候,還在自掏腰包給老百姓減負,皇帝會怎麼想?

他總派人打探您,是怕您控制關中、動搖皇室啊!

閣下不如囤積田地,(從老百姓那裡)低息借貸,多幹點擾民的事,玷汙一下自己的聲望,皇帝知道了,才好安心。

蕭何後知後覺,趕緊照此辦理。

結果怎麼樣?

自然還是:“上乃大悅”。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稱帝后的劉邦

劉邦班師回朝,老百姓紛紛來告御狀,說相國低價強買民眾的田宅,聚集了足有幾千人。劉邦於是找到蕭何,笑呵呵的把證據遞給他,說道:

今天相國才是與民謀福利啊!

你自己找老百姓謝罪去吧。

這種舉動,自然還是對蕭何信任的表現。歸根結底,老蕭還是個“老實人”,上頭很放心。

按說經歷了這些事,蕭何應該長點心了。可這位仁兄偏偏又犯了“情懷病”,找了個機會向皇帝彙報,想要劉邦把皇家園林上林苑開放出來,請老百姓進去耕種。

這種事其實是有先例的,劉邦剛打下關中時,秦王的園林池沼早荒蕪了,也向老百姓開放耕種過。漢初兵荒馬亂,上林苑荒著也是荒著,給老百姓種地,解決民生問題,收割後的桔杆之類,還能給皇帝飼養鳥畜,按說是好事一樁。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上林苑遺址

劉邦聽後卻大怒,當即就把蕭何上了鐐銬下了大獄。

可這又是為什麼呢?

可悲又有點可愛的蕭何,不知是老糊塗了還是真的不忘初心,如此為民請命,到底還是犯了皇帝的忌諱。

在劉邦看來,這就是在討好老百姓,與皇帝爭奪民望,是可忍孰不可忍。況且說,您老人家前腳剛剛“巧取豪奪”,侵吞了老百姓的地,惹出幾千號告狀的,後腳就要皇帝把上林苑讓出來,放給老百姓耕作,你想幹什麼?這不是“彪”嗎?也就難怪劉邦要發飆了。

有足夠的理性,卻總是太“直男”,不能感性地感受世態人心的微妙變化,這不能不說是蕭何的人格瑕疵,也是後世所有的職場“老實人”,需要引以為鑑的。

當然,作為老百姓,還是要感謝蕭何心繫民生,但您總要先自保,才能持續做好事啊。

等了好幾天,那幫沛縣父老元勳們,沒有一個人敢出頭替蕭何求情,可見當時朝局氣氛之壓抑,已經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後來,還是一位姓王的衛尉,大致相當於首都警衛局長,算是皇帝的近臣,小心地為蕭何遞了幾句好話,痛說革命家史、陳述利害得失,給劉邦冷靜了一下。劉邦雖然不太高興,到底還是派人將蕭何放出來了。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影視作品中的蕭何形象

蕭何大難不死,又衝動了一回,來不及梳洗整理,蓬頭垢面光著腳就來找劉邦謝罪。也許,蕭何在獄中靜坐,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的面孔不止一次從眼前飄蕩過——他們可都是被滅了族的!作為中年職場夾心男,蕭何總是比別人多一些牽掛,他更擔心的,還是自己全族人的安危。

這一次,蕭何如此不成體統的去面聖,恐怕只有一半是衝動,還有一半是恐懼,算上月下追逃力薦韓信那一次,這就是蕭相國一生的1.5次衝動。

而專制權力對人的摧殘,也早已扭曲了他和劉邦、和沛縣父老鄉親之間的關係,想來也著實令人心酸。

劉邦有點賭氣地說:

你可拉倒吧!

你給老百姓請命,我不準,我是桀紂呢,你可是賢相啊!

把你關起來,我是故意的,就是想讓老百姓知道,我犯了錯。

言外之意,氣哼哼也有些酸溜溜——

蕭何你可真會做人啊,你把我氣成這樣,可是工作上的事還是離不了你,既往不咎吧,真拿你沒辦法。

是的,這就是職場直男的生存法則。你可以沒有“七竅玲瓏心”,就像蕭何,那就只好悶頭做事,在工作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再加上忠心耿耿,自然會有自己的位置。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蕭何與韓信

此外,蕭何雖然不太擅長玩弄人際關係,卻絕對是個“中交的人”,從他當年接濟劉邦、力薦韓信,不難想象他平日是如何對待同事和幕僚的。

蕭何這輩子從來不害人,乾的唯一一件缺德事,是把韓信誆進長樂宮被呂后處死,那也是政治漩渦中的身不由己。

因此,他命裡不乏貴人相助,三次危機都有人給進諫,得以緊急避險,一次歷險有人給遞好話,蕭何都能轉危為安,也就不難理解了。

蕭何從一開場就是一個職場夾心男,到去世依舊如此。他的職業生涯,除了那一次直言犯險,其餘情況下,都是中規中矩,平穩提升。這也是大多數普通職場人的發展軌跡。就外在環境而言,

蕭何所處的,是一個跌宕起伏的大時代,群雄逐鹿,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一如今日的中國,發展日新月異,風口層出不窮,草根崛起的奇蹟比比皆是。因此蕭何的經歷,在今天尤其有借鑑意義。

然而在這樣紛繁變化的大背景下,蕭何的職業生涯卻異常的平淡。他沒能獨立創業,沒有一鳴驚人,也沒有大起大落,甚至連一點爭權奪利的“宮鬥戲”都沒演過。不過,其人卻在漢廷長期屹立不倒,非但個人名利雙收,還率蕭氏宗族上下十餘人封侯拜將,滿門榮耀。即使在今天,這都是大多數普通職場人的榜樣。

蕭何職業生涯成就的首要原因,

是自身一直有非常明確的角色和定位,那就是:領導者的主要助手,服務一線的核心管理者。

在職業生涯中,蕭何不是沒有機會改變,但他從來不會像自己的第二屆接班人王陵那樣,當年曾經聚眾而起、自立門戶;也不像自己的第一屆接班人曹參那樣,長期衝殺在第一線,負傷七十餘處——這都不符合老蕭的定位。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王陵畫像

按照美國學者馬克斯維爾的觀點,領導人和管理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領導力更偏重於一種影響力,領導指的是影響他人,讓他人追隨自己,彼此成就;管理則更多的是維持既定的系統和流程。馬克斯維爾還補充道:

管理者能把握既定的前進方向,但卻無法改變這個方向。

系統和流程只能做到這樣。

要想把人帶往新的方向,你得具備影響力才行。

從這個角度上講,劉邦無愧於楚漢第一領導人,具有超一流的影響力,能引來張良、酈食其、陳平、灌嬰、王陵等一眾頂尖英才前來追隨。

蕭何則無疑是一位優秀的管理者,但論到他的領導力,也許還不如仙氣飄飄的張良。他的職場定位是準確的。也正是憑著安心本分、恪盡本職,蕭何長期保持大權在握,被漢高祖欽定為開國功臣排名第一位。

後人總在分析,蕭何如何能功高不震主,但實際上,作為一名管理者,他就算“功”再高,也是心甘情願,被自己認定的領導人“鎮”著呢。

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現代社會是按照效率最大化原則進行運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分工,自己只需做好自己的分工,其他的工作就交給別的專業人士負責。這對個人和社會,都是最優解。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

現代社會,這種分工和定位其實比過往任何時代都要好評判。例如,HR們常用的MBTI職業性格測試、霍蘭德職業興趣量表、蓋洛普優勢識別器、各大招聘網站的個人測評系統等等,

只要點開網頁線上測評,很快就可以給自己勾勒出一個大致的“職業畫像”。

與其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職場上試錯,不如藉助專業人士和專業工具,幫助自己專業的解決問題,快速判定職場定位。

儘管如此,但我們身邊還是有很多人,

總喜歡去尋找那些最成功的極端例子,拉來和自己比較,總是不滿於現狀:

體制內的,想要跳出圍城勇闖天涯;

名企上班族的,又嚮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當學生時,興沖沖要逃課去打工;

給老闆打工時,又謀求自立門戶創出一片天……

這裡並沒有對與錯,只有適合不適合,有的人因此而逆天改命,有的人卻平添許多浮躁與焦慮。一如當年蕭何所處的那個變革年代,處處是誘惑、處處是機遇,引來群雄逐鹿,有人君臨天下,有人封王拜將,有人人頭落地。

“老實人”的職場生存法則:蕭何不害人,又是如何三次避免被人害

人在職場

此時,就更加需要蕭何的這種理性與明智,知取捨、明進退,世界紛繁而我心從容,心態平和的遊走於職場之中。當然,平和未必平凡。但即便平凡又如何呢?

在這個世界,舞臺有大有小,機遇起起伏伏,大家其實都是“蕭何”——

既有朝堂之上的蕭何,也有沛縣小城裡的蕭何,有名聲大噪食邑萬戶的蕭何,也有默默無聞蕞爾小吏的蕭何。以“蕭何”的眼光來看,平凡又有什麼不妥?

正所謂:

年少不懂蕭相國,

讀懂已是不惑年。

TAG: 蕭何劉邦職場老百姓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