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謀士為何總愛出“上中下三策”?而君王為什麼多數不選上策?

我們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也就是說要達到目的,是有很多方法和途徑的。古代的謀士在某些情況下,的確喜歡給主公出“上中下三策”,讓主公來做最後的決定。

古代謀士為何總愛出“上中下三策”?而君王為什麼多數不選上策?

謀士們之所以喜歡這麼做,應該是以下幾個原因中的一個或者多個。

其一、謀士是出謀劃策之人,不是拍板的人,決策權要交給領導,以免角色倒置,引起領導的不滿。

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在一個團體中,要對整個集體負責,並承擔決策後果的,就是這個團體的領導,在古代就是謀士所輔佐的主公。

謀士作為幕僚,如果只提出一個計策,領導沒得選,但事情又不得不做,相當於直接替主公決斷過了。這時候,有些領導就可能會產生不滿,不是覺得謀士的能力不夠,就是覺得謀士越俎代庖了。

不管領導怎麼想,都對謀士不利。而謀士給出多個選擇,讓領導選,就可以有效避免這種境況。

古代謀士為何總愛出“上中下三策”?而君王為什麼多數不選上策?

其二、謀士要主動規避做決策的風險。

謀士只出一條計策,主公也沒反對,同意了。萬一計策未成功,謀士除了要承擔失策之責外,恐怕在主公那裡的地位也要下降很多,甚至直接被斬殺都有可能。但是,如果給了選擇,那主公也就有了很大責任,謀士就可以規避萬一決策失誤所帶來的巨大風險。

其三、謀士所出的計策,都是根據不同的前提條件提出的,交給主公抉擇,也可以彌補自身資訊的不足。

謀士提出三個不同計策,一般都是根據他所掌握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謀劃出來的。而主公可能掌握更多的資訊,讓主公選擇,也可以彌補謀劃中的不足。

其四、太多的方案會顯得龐雜,上中下三策既不顯得少,也比較容易講解和選擇。

這一點也比較容易理解,一條計策等於替主公決定過了,只有同意或不同意的選擇;兩條計策,非此即彼,也有點強迫主公做選擇的意味;三條計策,會讓主公有從容選擇感覺,也不會顯得過於拖沓,便於謀士與主公之間的溝通。

其五、不同視野和能力的人,傾向的選擇不同,謀士也可以由此確定其前景。

比如英布造反,劉邦找來原楚國令尹薛公問計,薛公說英布也有三個計策可選。

古代謀士為何總愛出“上中下三策”?而君王為什麼多數不選上策?

上計:東取吳,西取楚,並齊取魯,傳檄燕、趙,固守其所,山東非漢之有也。

如果此計成,等於把漢朝三面包圍了,滅漢都指日可待。

中計:東取吳,西取楚,並韓取魏,據敖庾(即敖倉,在現在河南滎陽的敖山,是將糧食運往關中和北方的重要中轉站)之粟,塞成皋(別稱虎牢,在河南滎陽虎牢關村附近)之口,勝敗之數未可知也。

此計會讓英布佔據糧倉、地利之優,與劉邦形成南北對峙的形勢。

下計:東取吳,西取下蔡(安徽鳳台),歸重於越,身歸長沙,陛下安枕而臥,漢無事矣。

英布作為淮南王,只著眼於自己周邊一點點的地盤,和現有的一些財物,想擊敗北方的漢政權就難了。

薛公很瞭解英布,說英布只是驪山囚徒出身,只會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根本就不會長遠考慮,肯定會用比較穩妥,卻很難有發展前景的下計。而結果也果然不出薛公所料,英布的前途早已經被薛公看透了。

古代謀士為何總愛出“上中下三策”?而君王為什麼多數不選上策?

隋煬帝攻打高麗時,李密也曾向楊玄感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切斷楊廣的退路,跟高句麗前後夾擊,迫降隋煬帝,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從楊廣手中得到皇位。中策,是攻打長安,佔據關中,讓隋煬帝有家難回,這也是李淵選擇的策略。下策,攻打東都洛陽。

結果,等死的君主通常會選擇下策。楊玄感就選擇了下策,然後,成了眾矢之的,很快被滅。

這也提醒了我們,作為君主,守成只能等死;作為幕僚,想做出一番大事業,遇到守成的君主,趕快換根“良木”吧。

其六、從第五點我們也可以看出,古代的謀士其實很聰明,他們雖然給出了三個選擇,其實早已經知道對方會選哪個,這也就給了謀士無形中影響主公決策的能力。

這一點,其實在現代的營銷,以及說服對方的過程中,也多有使用。給出三個選擇,可能其中兩個,明顯都不太和對方的胃口,對方也就只能選擇那個其實早已準備好的選項了。

特別是下策的那個,多數時候,都是謀士在提醒主公,這個是下策,最差的,不要選。要選,至少也選擇中策呀。

古代謀士為何總愛出“上中下三策”?而君王為什麼多數不選上策?

分析到這裡,其實也就可以得到君主為什麼很少選擇上策和下策的原因了。

謀士們給出的上中下三策,通常上策風險比較大,但是收益也最高;中策風險和收益相對均衡;而下策看似風險小,而收益也最小。如果是在生死之爭中,選擇下策,基本上就是錯失良機,混吃等死了。

君王之所以不喜歡選擇上策,就是因為他們要承擔行動的後果,為了保險起見,通常都會選擇相對保守,而收益也不錯的方案。這一點其實跟大多數人的選擇傾向是一致的。

比如三國時期龐統給劉邦所出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璋既不武(對方君主的情況),又素無預備(日常的軍備情況),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

中策: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杖彊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楊懷、高沛不喜歡劉備常駐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假裝退還荊州,迷惑楊、高二將)。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已經料定了兩人的想法),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殺楊、高二人,合併他們計程車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

下策: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其實就是中策的一部分,不用假裝了,真退兵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劉備是一個謹慎之人,而且要顧忌他“仁義”的名聲,必然會選擇中策,栽贓給劉璋,在奪取白水關之後,還可以退可回荊州,進可取涪城和成都。不過,看似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卻害死了龐統。雖然最終成功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因為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核心將領,為了支援攻打成都,都離開了荊州,最後導致了關羽大意失荊州,代價有點大。

如果是曹操,必然會選擇上策。曹操敢於冒險,而且沒有什麼假仁假義的負擔,眼光相對劉備要更長遠。這從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肯稱帝,以及敢於聽從許攸之計,奇襲烏巢,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已經可以看出來了。

古代謀士為何總愛出“上中下三策”?而君王為什麼多數不選上策?

實際上,分析一下,上策危險麼?並不危險。

“璋既不武”和“素無預備”,本就是當時的事實,龐統肯定派人調查確認過,包括對楊懷、高沛的判斷。如果派兵奇襲成都,肯定會嚇壞劉璋,基本上劉璋會跟劉禪一樣不戰而降了。

凡是敢於冒險,又能戰無不勝的名將雄主,基本上都是可以抓住高風險中那些有利於己的條件,才獲得成功的。比如你有內幕訊息,再去投資高風險的專案,會失敗麼?在不瞭解內幕的人看來,風險很高,可對於瞭解內情的人,那就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總結下來,古代的謀士在某些情況下,喜歡提出上中下三策,完全是基於自己某方面的考慮,讓君主有所選擇,雖然這個選擇可能已經是算定的。而君主不喜歡選擇上策,通常是因為上策風險太大,不易實施,比較讓君主擔憂。而實際上,謀士提出的上策,都是經過調查研究,深思熟慮的,君主如果能夠採用,多數能比較便捷的建立不世之偉業。

TAG: 謀士主公選擇下策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