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是一種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則是生存的一種境界

聰明是一種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則是生存的一種境界。

世界上聰明人不多,估計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見,估計百里無一。現實生活中,不吃虧的是聰明人;而能吃虧的是智者。

聰明人和別人過事兒總能保全自己的利益。比如做生意,他們每單生意都能把利潤賺足;而智者絕不追求每單生意的最大收益,有些生意甚至賠錢也做。

聰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麼。聰明人能把握機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出手;而智者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因此,拿得起來的是聰明,放得下的才是智慧。

聰明人總把自己閃光的一面表現出來,也就是脫穎而出;而智者是讓別人把閃光的一面表現出來。比如在一個聚會里,聰明人嘴忙,往往侃侃而談,因此是茶壺;而智者耳忙,注意聆聽別人,因此是茶杯。茶壺裡的水最終要倒進茶杯裡。聰明人注重細節,而智者注重整體。

聰明人多煩惱,失眠較普遍,因為聰明人比常人更敏感;而智者能遠離煩惱,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之境界,因此智者吃得下、睡得著。所以聰明者多英年早逝,而智者無憂,故多長壽。

聰明人渴望改變別人,讓別人順從自己的意志;而智者多能順其自然。因此,聰明人的人際關係容易緊張,而智者的人際關係多和諧。

聰明多數是天生,得益於遺傳;而智慧更多靠修煉。聰明能獲得更多知識,而智慧讓人更有文化。反過來,一個人知識越多越聰明,而文化越多越智慧。

聰明是一種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則是生存的一種境界

聰明靠耳朵、靠眼睛,所謂耳聰目明;而智慧靠心靈,即所謂慧由心生。科學讓人聰明,哲學教人智慧。

聰明能帶來財富和權力,智慧能帶來快樂。因為聰明人往往有更多技能,而現實中這些技能只要機緣巧合,就能轉化為財富和權力。但是財富和權力與快樂很多時候並不成正比,快樂來自人心。因此,求才,聰明足矣;求脫離煩惱,非修智慧不可。

鄭板橋說“聰明難,糊塗更難”。其實鄭氏的“糊塗”是需要智慧的“糊塗”。所以“難得糊塗”翻譯過來就是“難得智慧”。連蘇格拉底都無知,可見智慧有多難!

聰明,一般指一個人的天資。但不是所有聰明人都有很高的智慧。而有些人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反害了自己的性命。《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因機關算盡太聰明,最後落了個悲慘的下場。

《三國演義》中曹操麾下的楊修,雖才智過人卻不懂政治智慧,往往在一些小事上過於誇耀和顯示自己,最終招來了殺身之禍。曹操與楊修的故事,雖然是作者在刀光劍影、血肉搏殺的戰場空隙,夾雜了一個集團內部兩種人性、兩種智慧的對比和較量。然而,卻把人的智慧上升到了人性和政治的高度。

楊修雖然因才智過人而死的有些惋惜。但為人詭譎的曹操殺楊修也在情理之中,似乎讓人可以容忍和理解。名著的文學價值也許高就高在這裡。看似違背一般常理之事,實之都蘊藏在日常生活和每一個人的性情當中。

那麼,楊修是何其人呢?書中交待楊修,字德祖,是太尉楊彪之子,為曹操門下掌庫主薄。此人博學能言,智識過人。所以,楊修應該是在一個官宦家庭裡生長並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曹操也是個知識分子,而且是個胸懷治國安幫、圖謀大業和政治理想的人。然而,楊修卻常常在一些小事上戳破曹操的小聰明是不智之極。

例如:曹操把“活”字寫在了花園後門上,工匠不知何意。楊修卻解“活”為“闊”,道出了曹操嫌後門寬的含義。還例如:曹操品嚐完油酥後,在盒上寫上一個“合”字。曹操走後,侍從們不知何意。楊修卻從“合”字上猜透了曹操的意思:即“一人一口”。還例如,曹操一行人路過孝女墓碑時,問楊修墓碑後刻著“黃娟幼婦外孫齊臼”八個字的含義。

楊修解釋此八個字含義為:“絕妙好辭”。儘管曹操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深感楊修的敏捷和才智遠遠勝過自己,不免有些醋意。然而,曹操不會因此而起殺楊修之心,甚至還把楊修這些小聰明當作自己生活當中的一種調料。

令曹操真正殺楊修的原因是楊修不知深淺,利用自己的那點小聰明干預了曹操的軍事和政治。一次是楊修暗地裡揣摩曹操的心思,攻擊曹丕;利用自己的聰明扶植曹植在曹操面前爭寵,使曹操對楊修的政治企圖產生了懷疑。一次是曹操吃飯用筷子夾了一塊雞肋骨,正在這時一個軍令官問當晚用什麼口令。

曹操此時正在思考下一步行動,便脫口而出“雞肋”。此事傳到楊修耳裡,他便悄悄收拾撤退的行裝。這還不算,他還自鳴得意把自己對曹操拿“雞肋”作口令的一番見解講給了夏侯惇,使之軍中人心思退。曹操得知後大驚。問清情況後大怒,於是把楊修給殺了。

試想,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一句戲言也許會造成人心混亂,全軍潰散。曹操自然知道這個理。當然,曹操對楊修其才華還是有些憐惜的。所以,殺楊修後還佯怒了夏侯惇一通。

楊修以才思敏捷、穎悟過人而聞名於世,他的聰明才智至少比曹操要快出“三十里地”。但是,他的聰明僅僅是一種在官宦之家養成的小聰明。他喜歡靠洞察別人的秋毫顯示自己的才華,縱然有許多見識也無膽識去實施。

而曹操不但有才知,更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和不同一般人的膽識。在波瀾壯闊的歷史洪流中,曹操的才智、抱負、膽識必然化做成無窮的智慧。

所以說,聰明也許是一個人具有智慧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必然條件。不管怎麼說,聰明的楊修因喜歡洞察別人顯露自己而死,還是很可惜的。

TAG: 楊修曹操智慧智者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