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領三十萬大軍御駕親征攻打高麗。

歷史故事: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浩蕩大軍東進來到大海邊上,眼前大海茫茫,向百官問及過海之計。忽傳一個近居海上的富豪請求見駕,並稱三十萬過海軍糧此家業已備齊。

歷史故事: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帝大喜,便率百官隨這富豪來到海邊,見窗戶皆用彩幕遮圍,十分嚴密。富豪引帝入室,室內更是繡幔彩錦,茵褥鋪地,百官進酒, 宴飲甚樂。不久,風聲四起,波響如雷,杯盞傾側,人身搖動。

歷史故事: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太宗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滿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橫無際涯,哪裡是什麼在豪民家作客,大軍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來這富豪是薛仁貴扮成的,這“瞞天過海”的計策就是他的策劃。

歷史故事: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實屬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 用來作戰役偽裝,以期達到出其不意戰鬥成果。

經典案例:賀若弼智過長江

公元589年,隋朝將大舉攻打陳國。戰前隋朝將領賀若弼奉命統領江防,經常組織沿江守備部隊調防,每次調防都命令部隊於歷陽集中,特令三軍集中時大列旗幟,遍支營帳,張揚聲勢。

歷史故事: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陳國難辨虛實,以為大軍將至,盡發國中士卒兵馬,準備迎敵面戰。可是不久,又發現是隋軍守備人馬調防,並非出擊,便撤回集結的迎戰部隊。

歷史故事: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如此五次三番,隋軍調防頻繁,蛛絲馬跡一點不露,陳國竟也司空見慣,戒備鬆懈。直到隋將賀若弼大軍渡江而來,陳國居然未有覺察。隋軍如同天兵壓頂,令陳兵猝不及防,遂一舉佔領陳國南徐州。

歷史故事: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不能將 “瞞天過海”與“欺上瞞下”、“掩耳盜鈴”等同,在某種程度上都含有欺騙性在內,但其動機、性質、目的並不相同。

歷史故事: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這一計的兵法運用,常常是著眼於人們在觀察處理世事中,對某些事情習見不疑,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疏漏和鬆懈,故能乘虛而示假隱真,掩蓋某種軍事行動,把握時機,達到出奇制勝。

TAG: 調防陳國賀若弼隋軍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