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之戰,燕軍絕地翻盤生擒平安;朱棣:我也不知道怎麼贏的

《明朝果然很有料》-65

【戰爭的真相】

背運並未隨著撤退結束。十月,朱棣用計取道遼東,率兵從三岔河口建造的浮橋渡河南下,乘敵不備在滄州擊敗徐凱,再次進入山東。

他的計劃跟以前一樣,誘出駐守在德州的盛庸,用自己最擅長的野戰擊敗他。

盛庸開始沒理他,但是朱棣的方案很歹毒,南軍主力不出來,他也不去攻城,而是派出部隊打劫糧道。經不住朱棣的一再騷擾,盛庸終於忍無可忍,帶出主力在東昌(今山東聊城)擺開了戰場。

靈璧之戰,燕軍絕地翻盤生擒平安;朱棣:我也不知道怎麼贏的

之前的經驗表明,只要南兵不是龜縮在城牆裡,北兵鐵騎在野戰中有很大優勢。可是在東昌,這條規律也被打破了,盛庸瘋起來一點也不比朱棣差,他一改之前的守勢,一往無前地麾軍進擊。此戰北兵大敗,損兵數萬,朱棣退回北平,山東、河北被朝廷收復,

“是役也,燕精銳喪失幾盡,庸軍聲大振”

,朱棣之前積累的優勢一戰葬送。

東昌之戰,朱棣最沉痛的損失是失去了頭號大將張玉。

張玉、朱能、譚淵、王真、丘福幾個人之前名不見經傳,只是燕王府三護衛的軍官,他們對朱棣的作用卻無人能替代。在朱棣最危險的時候,不少人都動搖了,還有人背叛了他,只有這些軍人忠心耿耿支援著他,他們率領八百王府護衛奪取北平九門,成為北兵最核心的骨幹。

張玉、朱能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兩個,“時燕軍諸將,張玉善謀,朱能善戰”,被朱棣倚為左右手。

朱棣得到大寧兵力後,把部隊整編為五軍,朱能統帥左軍,張玉統帥的是中軍,可知張玉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東昌之戰中,朱棣一度被南兵團團包圍,形勢岌岌可危,張玉、朱能分兵兩路去救。結果是朱能先找到了朱棣,合兵突圍而出,亂軍之中張玉並不知道朱棣已被救出,仍然奮力衝殺不肯突圍,最後傷重力竭而死。

戰爭的殘酷,在馬背上成長起來的朱棣早已司空見慣,一戰斬首數千級在他心中只是個數字,他卻無法對張玉的死亡無動於衷。

朱棣流著淚對將士們說道:“勝敗是兵家常事,沒什麼好後悔的,我最難受的,是失去了張玉啊!”

不能排除朱棣這番話有表演的成分,但我也相信,在那種境況下,朱棣的眼淚確實有人性流露的成份,哪怕是心如鐵石的燕王,心底也是有柔軟的地方的啊。

後來,明成祖配享廟廷的四大功臣中,張玉位列其中。為了紀念建文二年這次慘痛的失敗,朱棣即位後,把當年經過的三岔河口海津鎮命名為

天津

,意思是天子經過的渡口。

不過在當時,一點也看不出朱棣有成為天子的跡象。

靈璧之戰,燕軍絕地翻盤生擒平安;朱棣:我也不知道怎麼贏的

擦乾眼淚,朱棣休整了兩個月再次南下。盛庸出兵迎戰,雙方在夾河(今河北武邑境)相持了四個多時辰不分勝負,這次運氣沒有拋棄朱棣,再次刮來一陣大風把南兵吹得東倒西歪,北兵乘風大呼急進,經過苦戰朱棣終於擊潰盛庸,壞訊息是勇將譚淵被南兵將領莊得陣斬。

建文三年(1401年)三月,北兵又在滹沱河擊敗平安和吳傑,這是一場大勝,河北不少郡縣望風歸附。自從在白溝河表現高光以來,平安的表現有些難盡如人意,或許他更適合的角色是衝陣斬將的先鋒而非一軍統帥,要是之前他能把握機會進行配合,盛庸也不會有夾河之敗。

這一年,朱棣終於扭轉了運氣,下半年他又先後擊敗平安、房昭,化解了多次險情。

翻翻地圖,情況卻不像戰績表現得這樣樂觀。

朱棣靖難三年了,他的軍事能力無疑是頂級的,率兵馳騁千里,很少有人能在正面戰場擊敗他。但是他的弱點也同樣明顯,一碰到堅城往往束手無策。就算僥倖能攻下一兩個,等他自己一離開,留下的守將就往往被城裡擒殺,城池又復歸朝廷所有。

到了建文三年十一月,朱棣控制的勢力範圍還是隻有北平、永定、保定三個府。也就是說,他手裡還是隻有北平、秦皇島、保定這三個地級市。

對朱棣來說,這實在無法接受。

自己可是要制霸天下的啊,打來打去都在河北兜圈子,最多當個省長,哪天才能達成成就?

且慢,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可以發現,你來我往打了三年,朝廷方面只有那幾張熟悉的面孔,再加點七拼八湊的兵力。建文帝不是控制著整個大明的資源嗎,他的精兵強將呢,他的那些藩王叔叔呢,為啥不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用資源耗死朱棣呢?

朱棣更慘,他親力親為率領著自己起家的主力,賣力拼殺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也不見天下從者如雲一呼百應。

就算不支援建文帝,也該支援燕王啊,這難道不是二選一嗎?除了鐵鉉等少數人,為何天下表現得這麼淡定。

真相,往往在你多看一眼中顯露。

靈璧之戰,燕軍絕地翻盤生擒平安;朱棣:我也不知道怎麼贏的

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初二,朱棣在北平召集部下誓師,說了一番靖難誅亂之類的場面話後,他講出了關鍵的一句:要當臨江一決,不復反顧矣!

向死而生,這是強者之音,不論朱棣目的如何,“要當臨江一決,不復反顧矣!”這句話真是豪氣干雲。

以史為鑑是行不通的,歷史上沒有案例可以參考,歷史的走向充滿詭異,必然性中充滿偶然性。

朱棣要像父親一樣創造自己的歷史,把不可能成為現實!

【斬首行動】

朱棣真的是拼老命了。

建文四年,靖難之役進入了第四個年頭。北軍再次南下,與之前數次截然不同,這次他們既不和南軍野戰,更不攻城,在盛庸他們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糧道上時,朱棣已經像流水一樣從南軍防線的縫隙中滑過,攻下東阿、東平直接進入了山東。

接下來20多天,北兵繞過鄒縣,佔領沛縣,在徐州淺嘗輒止,隨後直撲宿州。盛庸、平安們絲毫未料到朱棣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一時都被甩在了身後,朱棣一路殺來難逢對手,真可謂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原來大侄子是紙老虎,只是靠著戰爭迷霧唬人,朱棣終於先回過味來。然而就在他自我感覺良好之時,考驗來了。第二道防線的南軍一路吃著土趕了上來,北軍先是在淝河被何福、平安的聯軍擊敗,大將陳文被斬,朱棣再次險些被平安一槊刺死。

這還沒完,接著在齊眉山(安徽靈璧西南),朱棣又一頭撞上自己的大舅子,開國名將徐達之子,現任魏國公徐輝祖。開國名將與開國名將之間可能差距不大,但名將之子之間的差距就不好估量了,徐輝祖可不是李景隆,朱棣先勝後敗被徐輝祖和平安打得懷疑人生,還折了驍將李斌,這下軍心大動。

靈璧之戰,燕軍絕地翻盤生擒平安;朱棣:我也不知道怎麼贏的

這是朱棣比東昌之敗更困難的時刻,將士們表示不想玩了,還是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好。可是造反不是請客吃飯,朱棣已經沒有退路了。他氣得破口大罵,使盡渾身解數才激勵起他們去斷南兵糧道,結果成功了。朱棣扳回些劣勢,緊接著建文帝又送上神助攻,他莫名其妙把剛打了勝仗的徐輝祖調回了京師。

朱允炆這麼做的原因,據說是“京師不可無良將”,也有說法是有人進讒言,稱徐輝祖因燕王是至親之故而未盡力作戰。不管哪種說法是真,顯然都很混賬,徐輝祖是建文帝身邊為數不多靠譜的人,他多次進言要早早對付朱棣,在白溝河和齊眉山也都表現出色,要是早用他而不用李景隆,朱棣現在已經涼了幾年了。

就算這樣,勝負還是難料。南兵退到靈璧堅守營壘,由於糧道受到北軍威脅,平安親自率兵六萬護送糧草。這個情報被朱棣打探到了,戰爭一開始,朱棣就吹牛說要擊破平安,但是破了三年,平安還是很平安,兩人數次對決,不那麼平安的反而是朱棣。

手下眾將無人是平安對手,朱棣親自率精銳伏擊,這次佔了上風,平安的隊伍被一衝為二,慌亂中糧草丟失大半。靈璧的何福率軍救援,又被朱高煦的伏兵擊退,南軍只得退回城中據守。

眼看糧草告急,南軍眾將商議決定突圍至淮河補充糧草,約定次日以三聲炮響為信,炮響撤退。

與此同時,朱棣也在軍營開會,準備乘勝偷襲,同樣約定次日以三聲炮響為信,炮響衝鋒。

靈璧之戰,燕軍絕地翻盤生擒平安;朱棣:我也不知道怎麼贏的

第二天,兩軍本該各發三炮加起來六炮才對,可在現場只聽到三聲炮響。三炮過後,朱棣引兵衝殺,他們驚奇的發現南軍居然大開城門撒丫子狂奔,原來南軍士兵把北軍的三聲號炮當成了自家訊號。

就是這麼尷尬,南軍直接團滅,這件事告訴我們,戰場上專屬訊號的重要性有多大。平安、陳暉、馬溥、徐真、孫成等三十七名將領就這樣離奇的被朱棣一鍋端了,只有何福一人走脫。

平安是北軍將士早就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物,自從開打以來,死在這個凶神惡煞般平保兒手下的兄弟不計其數,就連燕王殿下本人也差點兩次被平安捅死。得知擒獲平安,北軍將士歡呼的聲音地動山搖,許多人向朱棣請命,立即將平安碎屍萬段,為兄弟們報仇。

朱棣絕不是個菩薩心腸的人,需要殺人時他毫不手軟,殺得血流成河也不掉一滴眼淚,可是他拒絕了大家的請求。

靈璧之戰,燕軍絕地翻盤生擒平安;朱棣:我也不知道怎麼贏的

朱棣的想法與眾將不同,事實上在這場戰爭裡,對俘虜的南軍將士,朱棣的態度都相當友好,願意投降的收歸己用,不願投降的也很少加害,普通士兵大多是一放了之。起兵初期,北軍將領嗜殺的不少,幾次出現殺降行為,都受到朱棣嚴厲批評。

就像朱元璋重用投降的將領一樣,這也是燕王的一盤大棋。作為一個反賊,要是再不分青紅皂白亂殺一氣,那就真和流寇沒什麼區別了,優待俘虜能為朱棣爭取到禮賢下士的好名聲,掙回不少政治分。

平安身上還有個政治符號,他是朱元璋最後一個活著的義子,是明太祖當初豢養最後的親信武士。殺死平安固然痛快,可難保天下人不會說:看,太祖最後一個乾兒子,被他親兒子砍了,說起來,這兩人還有兄弟的名分啊!

想到這裡,朱棣非但不能同意殺平安,還挑選精銳士兵將他護送回北平,並命令世子朱高熾善待平安。

再比比朱允炆,顧成在真定投降朱棣後,家族受到牽連,四個嫡子被建文帝誅殺,顧成從此對朱棣死心塌地。

真是令人無語啊。

靈璧之戰朱棣贏得有點莫名其妙,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贏的,實際上朱棣打仗也確實如有神助,每當戰況不利之時,必有狂風相助,自己的部隊要過河,跟老天打個招呼,分分鐘就給你凍上了,冰面行軍穩穩當當,敵人過河時就冰融落水,像靈璧之戰離奇的三炮,也都很玄幻。

很難說這到底還能不能算運氣,或許正如朱棣自己所說,這就是天命吧。

此戰之後,朱棣再也無人能擋,數月間,克盱眙,定揚州,飲馬長江。

再加把勁,他就能到應天和侄兒面對面談談心了。

=未完待續=

本文節選自小院正在寫的新書《明朝果然很有料》,先放到公眾號〖小院之觀〗上以連載的形式與大家探討,歡迎斧正,在頁面底部

#明朝果然很有料

中能檢視已釋出章節。

TAG: 朱棣平安盛庸張玉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