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真依附強者,奠定基業,最終統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國

引言

1178年,17歲的鐵木真迎娶了孛兒帖。為了家庭的安全,他主動依附於父親生前的安答—克烈部的首領脫斡鄰。對於鐵木真的投靠,脫斡鄰十分高興,在他的支援下,鐵木真擁有了一些部眾。

在蒙古草原,基於發起戰爭和劫掠的需要,仇恨與復仇世代延續。鐵木真的母親訶額倫,是也速該從蔑兒乞人手中搶來的新娘。蔑兒乞人藉口報奪妻之仇,突襲了鐵木真的營地。鐵木真本人躲過一劫,但他的妻子孛兒帖不幸被擄走。

為奪回妻子和部眾,鐵木真求助於脫斡鄰和札答闌部的首領札木合,三人共同攻打蔑兒乞部。他們突襲了蔑兒乞人的營地,鐵木真奪回了孛兒帖。這場戰役的勝利,讓鐵木真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決心、勇氣和力量,一些蒙古部眾投奔而來。不過此時的鐵木真還是一個小部落首領,只能暫時依附於強大的札木合。

鐵木真依附強者,奠定基業,最終統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國

札木合與鐵木真同樣年輕,能征慣戰,精於謀略。此役後,二人正式結為安答,盟誓“要相依為命,互相幫助,相親相愛”。然而同一片草原,無法並存兩位野心勃勃的領袖。看重出身與血統的札木合只將鐵木真看作需要自己保護的親屬,這是鐵木真無法接受的;而鐵木真廣收部眾,羽翼日漸豐滿,也引起了札木合的忌憚。

鐵木真以安答的身份在札木合的營地住了一年半後,趁著牧場遷徙,帶領自己的部眾,與札木合分道揚鑣,遷徙到了不兒罕山前的桑沾兒河邊。在這裡,各氏族部落的貴族們,共同推舉鐵木真做他們的“汗”。此時的鐵木真,汗位並不穩固牢靠,更像一個鬆散聯盟的領袖。

鐵木真依附強者,奠定基業,最終統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國

鐵木真開始進行統治方式的改革,他果斷放棄唯血緣與血統的舊貴族統治模式,轉而以忠誠和能力作為親隨選拔的關鍵標準。他在當時的蒙古部落中,開啟了從“任人唯親”到“選賢與能”的改革。其中博爾術與鐵木真共履艱危,義均同氣,征伐四出,無往不從,是最忠實與可靠的那可兒(蒙古語“夥伴、伴當、親兵”之意)

者勒蔑以奴隸的身份侍從鐵木真,飲露騎風,搏命相隨,屢次救他於危難之中。二人被任命為眾那可兒之長,統管其餘十餘名那可兒。這些那可兒,分別掌管著弓箭、飲膳、修造車輛、牧養馬群、哨衛帶箭、守衛宮帳等職責。

改革後,一方面,鐵木真透過施行部眾分工的制度,使部落開始帶有“國家機構”的色彩,削弱了舊貴族的影響力,讓部落運轉更為高效快捷;另一方面,透過忠誠於自身的那可兒對關鍵事務的分管,以及那可兒只對汗負責的原則的確立,鐵木真將部落核心權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確保汗的意志能有效傳達。這項制度正是後來大蒙古國和元朝重要的“怯薛制度”的雛形。

鐵木真依附強者,奠定基業,最終統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國

對鐵木真稱汗,起初,札木合採取了剋制的態度。然而到了1189年前後,鐵木真的伴當拙赤答兒馬刺在奪回被搶劫的馬匹時,射殺了札木合的弟弟紿察兒。十三翼之戰一觸即發。札木合聯合十三個部落向族真發起進攻,雙方在答闌巴勒渚惕地帶交戰。鐵木真此時還無法正面抗強大的札木合,最終敗北。

在戰爭中,鐵木真平定了主兒乞人的叛亂,進一步削弱了舊貴族在部眾中的影響,同時大力提拔了一批出身卑賤卻忠誠可嘉的勇士作為親隨。這其中,就有蒙古“四傑”之一的木華黎和箭術出眾的哲別。在討伐塔塔兒餘部的戰爭中,鐵木真頒佈了重要的軍令:作戰中不得私自逃跑。如戰場形勢不利,在沒有汗的撤退號令的情況下,必須死戰不退,否則以斬首罪論處;戰勝時獲得的財物,不得私自處置,必須交公,由汗統一分配。

鐵木真依附強者,奠定基業,最終統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國

透過這兩項舉措,鐵木真進一步削弱了貴族對軍事實力的掌控,將軍事指揮權集中到自己手中。同時,他在戰利品分配時公正嚴明,獲得了底層軍士的擁護。賞罰公正,紀律嚴明,讓鐵木真的軍隊迅速成長為強大的武裝力量。

1201年,被鐵木真擊敗的部族殘餘勢力,擁立札木合為“古兒汗”(即“諸汗之汗”),試圖對抗鐵木真擴張的腳步。此舉引起了已晉封為王罕的脫斡鄰的不滿,他遂與鐵木真出兵討伐札木合聯盟。札木合聯盟內部鬆散,一戰即潰。泰赤烏部被鐵木真收編,札木合本人也投降了王罕。次年,鐵木真挾大勝之威,收服了塔塔兒餘部。從此,鐵木真成為蒙古高原東部地區的主人,他不再需要依附於任何人。

鐵木真依附強者,奠定基業,最終統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國

然而,和平只是暫時的。1203年春,王罕在桑昆和札木合的裹挾下,突襲了鐵木真的營帳,這就是合蘭真沙陀之戰。鐵木真雖然事先得到訊息,但由於準備倉促,無力應戰,只得逃走。身邊的軍將僅剩十九人,他與他們共飲班朱尼河的渾水以示奮發圖強。脫離險境的鐵木真重新聚攏部眾,為了休養生息,他主動向王罕請和。

可能是預感已無力約束札木合,王罕也想利用鐵木真形成制衡,遂同意了求和,但議和引起札木合等人的強烈不滿,他們密謀發起叛亂。雖然事洩不成,札木合等逃往乃蠻,但內亂使克烈部的實力大為削弱。1203年秋天,恢復了元氣的鐵木真率領大軍直撲王罕營帳。王罕、桑昆父子二人突圍逃走,在逃亡路上被殺,克烈部所有部眾都歸於鐵木真。

自此,鐵木真統治了東起塔塔兒部、西迄克烈部舊地的廣大區域。放眼整個草原,能與之相抗的,便只有西面的乃蠻部了。

統一草原,登上汗位

克烈部被滅之後,乃蠻部太陽汗決定先發制人,主動對鐵木真發起進攻。乃蠻部的實力遠超克烈部,鐵木真的不少宿敵,如阿勒壇、札木合、札合敢不等聚集在此。為迎戰乃蠻,保證後方穩定和軍事力量最大化,鐵木真對蒙古部眾進行了整編改革。

鐵木真依附強者,奠定基業,最終統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國

這次改革,主要是在蒙古軍隊內部分組進行整編。十人組成一小隊,十小隊為百人隊,十百人隊為千人隊,由十夫長、百夫長、千夫長管理指揮,各有號令,各司其職,不得違命。同時又將各個部落中的精銳之士,集中選拔組成護衛軍,由汗親自統領。

改革後,舊貴族在軍隊中的影響幾乎被徹底清除。鐵木真不僅取得了對蒙古武裝的絕對領導權,也定了其家族(即黃金家族)在草原不可動搖的統治地位。蒙古騎兵這架戰爭機器只服從於鐵木真-人的透志,舊貴族武裝反叛幾無可能。

從戰爭層面而言,鐵木真此次改革,肩了蒙古鐵騎所向無敵的新時代:高度的集權,絕對的忠誠,嚴明的號令,靈活善變的戰術策略,風馳電掣的進攻速度,以及因賞罰分明激發出的強烈好戰慾望,讓蒙古鐵騎成為同時代最具攻擊性的軍隊。這無疑是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的堅實基礎。

一整部眾的鐵木真,統領軍隊在薩里川與乃蠻人交戰。面對數倍於己的乃蠻軍隊,鐵木真巧設疑兵,又以添灶增火之法,讓太陽汗誤以為蒙古軍隊實力雄厚。戰鬥中,鐵木真親率前鋒衝鋒,蒙古軍士氣大振,乃蠻軍則節節敗退。最終太陽汗身死,乃蠻部舉族投降。

這場戰役,鐵木真以寡敵眾,戰勝了強大的乃蠻部,基本徵服了整個草原。當他凱旋時,札木合被親隨捆綁送至帳前。出於對忠誠的重視,鐵木真處死了叛主的侍從。札木合則拒絕了鐵木真的勸降,最終被處以不出血而死的刑罰。這也是鐵木真對英雄的敬重。從此,蒙古高原上,鐵木真再無敵手。

1206年,鐵木真召集蒙古各部落之主,在斡難河源召開了忽裡臺(蒙古語“會議、聚會”)大會。他接受眾人推舉,即大汗位,上“成吉思汗”尊號,漢人稱其為“成吉思皇帝”。關於“成吉思”的意義,有人認為是“海洋”,有人解釋為“天”,但依照波斯語史料和突厥碑文的解釋,應為“強盛、勇猛、剛強”之意。

結語

後來忽必烈給蒙古先祖上諡號之時,因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雄武一世,功業彪炳,諡為“聖武”,與“強盛、剛強”意義相通,故“成吉思汗”實為“雄武之王”。自此,一個全新的大蒙古國建立起來。

TAG: 鐵木真札木合部眾乃蠻王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