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的設計者,竟是一位20歲的年輕人!

幾乎所有國人都知道北京的天安門,每臨國慶或閱兵等大事,國家領導人都會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人民昭示。稍有文學常識的人也會知道,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古代皇帝每臨登基、或祭祀大事也會在此處祭天。

這座恢弘的時代建築,從建築伊始,至今已有600餘年歷史,見證了無數風雲變幻,也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榮辱。那麼,天安門究竟是何人設計的?600年後,依然是中國國門!

“天安門”的設計者,竟是一位20歲的年輕人!

據有關史料記載,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 1417年),歷時三年建設完成。天安門起初並不叫“天安門”,而叫做“承天門”,寓意“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牌樓毀於雷火,八年後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重建為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重簷歇山式城樓。取周易“九五飛龍在天”之意,象徵著皇權九五之尊。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承天門”再次毀於戰火。清王朝定鼎中原後,於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在廢墟上按照原來規制,重新修建了承天門,重建後的“承天門”改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定國”之意。

天安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最下部是1。6米高的漢白玉石須彌座,城樓建在高大的13米高的城臺之上。城樓由60根直徑在0。6-1。2米的大紅木柱支撐,城樓的正背面各部位都繪製有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彩畫。

天安門樓體四周為迴廊環繞,廊深3米左右,廊外設漢白玉欄杆和矮牆。清末及民國以來由於兵火戰亂,天安門並未得到有效的保護,1949年後,天安門建築結構損毀嚴重。1969年重修之後才呈現出如今看到的樣子。

“天安門”的設計者,竟是一位20歲的年輕人!

關於天安門的設計建造,那也是蘊含著很深的歷史故事。據文獻記載,它的設計者竟是一位年滿20歲的年輕人,是大明王朝難得的建築天才,他的名字叫蒯祥。

蒯祥,江蘇人,出生於木匠世家。他的父親蒯富,也是遠近聞名的木匠高手。蒯祥從小潛移默化,受家庭影響,從小對木工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再有父親栽培,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遷都北京,就從全國各地徵召工匠參加皇宮建築設計,年僅20歲的蒯祥,也是其中一員。

起初,大家對年輕的蒯祥並不在意。可正是因為它有著超乎尋常的奇思構想,和無與倫比的設計水平,最後在上萬名工匠中脫穎而出。被皇帝任命為皇宮重大工程的設計師。

他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負責設計承天門。三年後,承天門竣工,永樂帝龍顏大悅,稱讚他為“蒯魯班”。從此之後,蒯祥就成了皇宮御用的工匠,主持設計了皇宮、獻陵、裕陵等重要工程。

《明史》記載,蒯祥在建築學上的創造非比尋常,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他幾乎不經精密計算,便能畫出設計圖來,待施工完畢後,建築與設計圖樣大小尺寸分毫不差。

“天安門”的設計者,竟是一位20歲的年輕人!

在朝廷的眼裡,蒯祥是放眼大明,唯一的天才級建築設計師;在時代的洪流裡,蒯祥是有功於國家、有功於社稷的棟樑之才。由此,蒯祥看似只是個木匠,卻深得皇上信任。

蒯祥曾官至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卻拿著一品大員的俸祿。更難得的是,蒯祥為人低調,晚年歸隱田園,於1481年去世,終年84歲。最傑出貢獻,即為後人留下了華夏之寶“天安門”和“故宮”。

TAG: 蒯祥天安門天門城樓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