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方面如何應對的?又是誰站出來力挽狂瀾?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轄有長江南北八郡的戰略要地“荊州”,被魏、蜀、吳三方集團所瓜分……

對劉備而言,荊州是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基地,從它北上可經襄陽打許昌,東下則可直搗吳國腹地,令蜀漢處於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形。

然而,孫權卻一直對劉備不肯歸還荊州一事耿耿於懷。終於,在公元219年的時候覓得了戰機,一舉奪回了荊州,還將劉備的左膀右臂關羽殺了。

此時,丟了荊州又痛失愛將的劉備怎肯善罷甘休?於是,便在公元221年七月,親率軍隊數萬人,對孫權方面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而這場戰爭就是三國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方面如何應對的?又是誰站出來力挽狂瀾?

那麼,劉備究竟是如何指揮這場戰爭的?而面對來勢洶洶的劉備,孫權方面又是怎樣應對的呢?

按理說,荊州丟失、關羽被殺後,劉備就應該靜下心來總結經驗教訓,休養生息、厲兵秣馬,以便日後報仇雪恨。

但是,劉備並沒有這樣做……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雙流縣的武擔山稱帝,立國號為“漢”,並開始調兵遣將,御駕親征攻打東吳孫權。

就在這個時候,劉備便下令張飛率部趕到江州與其會合。誰料,還沒等出發,張飛就被自己的部下斬殺了,並將他的首級送到了孫權那裡。

此時,劉備身邊的得力武將,就只剩下趙雲、馬超與魏延三人,而謀士就只有諸葛亮一個了。可是,為了防止曹操方面的進攻,馬超與魏延二人,一直在北邊駐守無法脫身。而趙雲卻因為不贊成劉備攻打孫權,再三勸阻惹惱了劉備,因而使得劉備不信任他,也不讓他隨行。

所以,此次跟隨劉備前去攻打孫權的人,在文武方面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可謂是出師不利、將帥乏人……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方面如何應對的?又是誰站出來力挽狂瀾?

那麼,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劉備為何還要堅持發動這場戰爭呢?

馬超、魏延駐守北邊,謹防曹操來犯;趙雲認為曹操才是國賊,主張先攻打曹魏,因而惹怒了劉備,不得隨行;諸葛亮要留下鎮守成都,脫不開身。可即便是這樣,劉備依然堅持發動戰爭,這又是為什麼呢?

按照傳統說法,劉備此舉是為了給關羽報仇。

其實,劉備之所以發動這場戰爭,其中不乏有給二弟關羽報仇的因素存在。畢竟,劉備與關羽二人在名義上是君臣,可實際上卻如同親兄弟一樣,親兄弟被人殺害不去報仇,這顯然有些說不過去。

然而,這卻不是主要原因!

作為一個政治家,劉備陣營的戰略特徵就是以攻為守,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劉備集團就必須用戰爭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至於劉備為何不攻打曹魏,而是攻打孫權,其原因恐怕和呂蒙當初主張不打徐州、打荊州是一個道理:專撿軟柿子捏!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方面如何應對的?又是誰站出來力挽狂瀾?

還有一點很重要!

荊州是個戰略要地,劉備無論如何都要將它奪回來,因此才堅持發動了這場戰爭。

只不過,此時的劉備太浮躁……

當時,隨劉備出征的將領中,有個叫黃權的人曾向劉備建議,東吳軍隊向來英勇善戰、不好對付,如果我軍順江之下的話,怕是易退難進。黃權表示,自己願意做個先鋒,上前去探探虛實,並請劉備在大後方坐鎮指揮。

按理說,黃權的建議是很不錯的。可是,劉備非但不聽,還將黃權派到其他地方駐防去了。

那麼,面對這場危機,孫權方面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公元219年,孫權逞一時之快,殺了關羽奪回了荊州,也徹底將婁子捅大了……

孫權深知,自己殺了劉備的左膀右臂關羽,就此與劉備結下了血海深仇,一場火拼已無法避免。於是,在面對劉備將帥乏人的情況下,也要和自己拼命的架勢,孫權也不免有些汗顏。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方面如何應對的?又是誰站出來力挽狂瀾?

不過,在決定殺關羽的那一刻起,孫權也料到了劉備會發兵來攻打自己。因此,在奪取荊州後,他就一直在未雨綢繆……

在政治上,孫權一方面宣佈,不承認劉備的益州牧身份,說益州牧還是劉璋;而曹操則宣佈,荊州牧是孫權……

關羽死後,孫權命人將其頭顱送到了曹操那裡,意思很清楚,他想讓曹操來背這個鍋。只不過,曹操不認這個帳,還命人將關羽按諸侯的禮節厚葬了。

此次,孫權算是徹底得罪了劉備,而孫劉聯盟也徹底決裂。孫權心裡很清楚,憑藉自己的力量與劉備集團單獨抗衡,還是有些問題的。因此,在奪回荊州後,孫權集團便公開倒向曹操一方,和劉備撕破臉。

另一方面,孫權默認了自己和曹丕的君臣關係……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後,次子曹丕繼承了他的魏王爵位,於同年逼漢獻帝禪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是為魏文帝。

此後,劉備集團聲討聲一片,個個大罵曹丕是漢賊篡漢。

對此,孫權不但沒有表態,還在次年八月,向曹丕上表稱臣了。三個月後,孫權更是接受了曹丕賜給他的吳王封號。

孫權的意思很清楚,他預設曹丕稱帝,自己向其稱臣,其實都是權宜之計,目的就是為了聯合曹魏的力量,來對抗劉備集團。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方面如何應對的?又是誰站出來力挽狂瀾?

在軍事上,孫權也同樣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原本,孫權的都城在建業(現在的南京),可為了對抗劉備,他便遷都到了武昌(湖北省鄂州市)。

可以說,孫權遷都一事,在當時是很困難的,“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畢竟,有很多的建業人都不願意到武昌去,但孫權認為一定要居安思危,這樣做有備無患。

不得不說,孫權是很聰明的!

在政治上,他不惜忍氣吞聲向曹丕稱臣,以此來換得曹魏集團的支援;在軍事上,他更是不顧國人的反對,執意遷都武昌,並一直都在積極地規避著戰爭的風險。

公元221年,劉備親率數萬兵馬進攻東吳,史稱“夷陵之戰”,又叫“猇亭之戰”,蜀國軍隊一路上過關斬將、所向披靡。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方面如何應對的?又是誰站出來力挽狂瀾?

那麼,在此國難當頭之際,孫權方面又有誰能夠站出來,應對此次危機呢?

眾所周知,在荊州爭奪戰後,呂蒙就去世了,而接替他的人就是陸遜……

公元222年正月,劉備的先頭部隊到達了夷陵,次月,劉備也到達了猇亭。此時,面對士氣正旺、來勢洶洶的劉備軍隊,陸遜擔心出師不利,反而毀了整個戰局,因此決定按兵不動,隨後還命令部隊撤退,將幾百裡範圍的崇山峻嶺全部讓給了劉備。

對此,吳軍的將領們也是心生憤恨,覺得陸遜膽小怕死,就是個書呆子。

劉備紮好營寨後,見陸遜還是不肯應戰,就命人在平地上再建一個軍營,想要引他出戰。此時,吳軍將領很是生氣:“之前,劉備在山裡的時候,大帥不讓出兵攻打。如今,劉備到了平地,我們總可以打上一場了吧?”,陸遜只是告訴將領,這其中必定有詐。

不出所料,劉備見陸遜還不應戰,顯然有些沉不住氣了,就命令山谷裡的八千伏兵全部殺了出來,吳軍將領這才恍然大悟,並對陸遜表示佩服。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方面如何應對的?又是誰站出來力挽狂瀾?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劉備一次次地進攻,陸遜都不予理睬,蜀軍將士們計程車氣也越發地消沉了,此時的劉備急躁得就像一隻抓狂的老鼠一樣,四處亂竄。而陸遜卻成了一隻穩坐軍中,伺機尋找敵人破綻的貓。

對峙了整整四個月,陸遜終於找到了蜀軍的破綻!

當時,劉備將水軍全部搬到了岸上,還將戰線拉得很長,足足有七百里,幾十座軍營一路連過去。劉備的佈陣方式很快就傳到了曹丕的耳朵裡,連曹丕都為此嘲笑道:“看來,這劉備是真不會打仗呀!”。

當然,陸遜也從中看出了破綻!

於是,陸遜下令:吳軍所有將士每人手上準備一把茅草,一起向劉備的營寨發起進攻。就這樣,將士們齊集猇亭,殺敵的殺敵、放火的放火,一氣之下就拔掉了劉備的四十多座營寨,這就是有名的“火燒連營”。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方面如何應對的?又是誰站出來力挽狂瀾?

在這場戰爭中,數萬蜀軍幾乎傷亡殆盡。而劉備更是靠著眾將領的以命相搏,才得以逃出生天。經此災難後,蜀漢基本上也就失去了與曹魏、東吳爭奪天下的能力。

劉備一生征戰,最終卻輸給了小自己二十多歲的後生陸遜,也令自己的一世英名從此付諸東流,不禁令人感到可惜。

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陸遜的勝利不是來自天意,而是人謀!

首先,高度重視,志在必得。在猇亭前線時,陸遜就曾向孫權表示:夷陵和猇亭這兩個地方是東吳的咽喉,決不能丟。因此,此戰只能勝、不能敗。

其次,知己知彼,胸有成竹。陸遜早已抓住了劉備必敗的三個因素:其一,劉備遠離大本營,勞師遠征,本就不妥;其二,劉備是個不會打仗的人,總是勝少敗多;其三,劉備放棄了水軍,七百里連營。

另外,沉著應戰,後發制人。在這場戰爭中,心理戰的成分佔了很大比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劉備全程都很急躁,而陸遜卻異常地沉著冷靜。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方面如何應對的?又是誰站出來力挽狂瀾?

最後,忍辱負重,一心為公。作為一個名氣不大的人,陸遜手下都是有功的老將或者親貴,因此這些人都不願聽他的指揮,直到戰爭勝利後,大家才對他另眼相看。對此,孫權也曾問過陸遜:“聽說,你手下的將領都不願聽你指揮,你為什麼不向我報告?”,陸遜答道:“眾位將軍都是國之棟樑,是主公以後要依仗的人,我雖無本事,但也懂得什麼叫以大局為重。”。

綜上所述,就是夷陵之戰陸遜勝利,而劉備大敗的原因。

TAG: 劉備孫權陸遜荊州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