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法攻入京城,曾國藩坐擁12萬湘軍,為何袖手旁觀?

引讀:160年前,也就是1860年。英法聯軍對大沽口連續進行了3次進攻,特別是第三次,近2萬名勇猛的蒙古騎兵被英法聯軍屠殺殆盡,隨後攻入京城。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我們不免有些疑問,當時曾國藩坐擁12萬湘軍,為何他不出手救援?

1860年英法攻入京城,曾國藩坐擁12萬湘軍,為何袖手旁觀?

肥肉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一些精通清朝歷史的朋友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當時太平軍禍亂天下,曾國藩正率領湘軍進攻太平軍。

湘軍步步推進,成功圍困了太平軍老巢的屏障——安慶。誰都知道,只要拿下了安慶,那麼太平軍的老巢也就如同囊中之物。

在經過了數日的圍困後,安慶已經彈盡糧絕,只要繼續熬上幾日,城必破。

然而未等破城,曾國藩就收到了皇帝的詔令,命令他率領精兵猛將火速趕往京城,到京後聽從勝寶將軍調遣,以便對抗英法聯軍。

1860年英法攻入京城,曾國藩坐擁12萬湘軍,為何袖手旁觀?

瞭解曾國藩的人都知道,勝寶將軍是他的死對頭,此人自己無能還嫉妒湘軍的能力,因此經常向皇帝打小報告,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如若把兵將交給勝寶,那必定是有去無回。這是曾國藩按兵不動的第一個理由。

第二,當時大軍圍困安慶數日,勝利就在眼前,如若此時抽兵,那近一年的辛苦和付出將前功盡棄。

第三,保衛京師的軍隊眾多,如八旗、綠營、曾格林沁部、蒙古騎兵等各路軍隊,總人數不下於20萬人。加上吸取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而英法聯軍又是遠道而來,只要指揮得當,定不能敗。

1860年英法攻入京城,曾國藩坐擁12萬湘軍,為何袖手旁觀?

確實,按照歷史的情況,曾國藩實在沒有什麼出兵的理由。

但咸豐前後連下了三道聖旨,曾國藩居然三次拒絕。如果僅僅是因為上面這三點,還不至於讓曾國藩冒著滅族的危險抗旨。

其實曾國藩之所以這麼做,還有更為深層的原因,以至於後來的袁世凱都依葫蘆畫瓢,學習曾國藩的做法。

1860年英法攻入京城,曾國藩坐擁12萬湘軍,為何袖手旁觀?

背後的玄機

曾國藩善於審時度勢,因此除了以上三種表面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在他看來極其重要的原因——儲存實力。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曾國藩回覆咸豐三次催兵的回信中看出端倪。

前兩次曾回覆咸豐,說:”將軍和士兵都是民間兵勇,打土仗可以,但對陣洋人,恐怕就是送死。“

第三次曾回覆道:“軍隊並不成熟,無法參戰。況且南方突發匪患,嚴重威脅大清安危,臣自當奮勇向前,替大清掃除匪患。

言辭之間大家看出什麼?那就是害怕失去手中的軍隊。因為曾的心裡非常清楚,這些他口中的民兵,是他手中的利劍,如果沒有了這把利劍,那麼他和孤家寡人有何區別?什麼豐功偉績,名垂青史都將不復存在。

之後的發展也證明了曾的決策是正確的。

1860年英法攻入京城,曾國藩坐擁12萬湘軍,為何袖手旁觀?

英法聯軍的第一次進攻,守將全無鬥志,最終放棄大沽炮臺導致大沽淪陷。

第二次進攻,曾格林沁以身作則奮起反抗,加上他出色的指揮能力,大敗聯軍於大沽口。

第三次進攻,曾格林沁帥數萬蒙古騎兵以血肉之軀硬抗聯軍槍陣和炮陣。最終全軍覆沒損失慘重。最為可悲的是,清軍已經死亡倒地的將士,在連軍大炮的轟擊之下,直接被轟成齏粉。

三次大戰,清軍共計投入20餘萬,竟然沒有頂住對方不到2萬人的進攻,傷亡比例甚至達到了1:53,悲壯且無奈。

此次大戰之後,清朝主力損失殆盡,只剩下曾國藩的湘軍一枝獨秀。此外湘軍一鼓作氣先拿安慶,後破天京,立下不世之功。

1860年英法攻入京城,曾國藩坐擁12萬湘軍,為何袖手旁觀?

如此結局,曾國藩成為了最大贏家。只是他和後來的袁世凱不同,他沒有袁世凱的野心。

甲午戰爭前夕,袁世凱依葫蘆畫瓢學習曾國藩,拒絕了慈禧太后抽兵的要求,當清軍主力損失殆盡之後,袁世凱依靠北洋軍控制局面,並直接推翻了大清朝,隨後長袖一揮,站在了權力的頂點。

而曾國藩卻恰恰相反,他在攻佔天京後陸續解散了湘軍,盡顯忠臣本色。

儘管如此,湘軍對後世的影響卻依舊巨大且深遠,不論是此後的淮軍和北洋軍,都留有湘軍的影子,可謂影響中國數十年。

參考資料:《曾國藩傳》、《清史稿》、《袁世凱傳》

TAG: 曾國藩湘軍英法聯軍安慶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