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鴻門宴上項羽殺掉劉邦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失敗了,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他在鴻門宴上沒有殺掉劉邦,而是放虎歸山。劉邦回去之後,厲兵秣馬,經過4年的楚漢戰爭,終於戰勝楚霸王項羽,成功建立西漢王朝。

在鴻門宴上,項羽的核心謀士范增不停地給項羽使眼色,作暗示,可項羽就是不接這個茬,任憑范增在那皇帝不急太監急,以至於事後,范增在那裡大罵項羽為“豎子”。這裡項羽為什麼要放走劉邦?史學家們有過不同的解釋,其實道理很簡單,項羽並不認為劉邦能掀起多大的浪頭,甚至非常瞧不起劉邦。劉邦以“上廁所”為由逃走之後,項羽還在那不屑地說道“尿遁”,他內心的潛臺詞就是:“劉季這小子真沒出息”,鄙視劉邦的神情顯露無遺。

即使鴻門宴上項羽殺掉劉邦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鴻門宴

人們普遍的思維就是對自己沒影響的人不會過分關注。在劉邦和項羽沒有正式開打之前,項羽大肆分封諸侯,劉邦被封為漢王,而項羽儼然以皇帝自居。從後來的歷史事實來看,即使鴻門宴上項羽殺掉劉邦,他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仍然實行分封制。

劉邦建立西漢之後,他開始也認為秦朝的失敗除了暴政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實行了郡縣制度。地方首腦由於是中央任命,其權力和利益不等同於諸侯王,所以到了秦國中央政府出現問題,他們不會竭盡全力進行平亂。到後來劉邦進一步認識到,秦朝的滅亡主要是沒有分封同姓諸侯王,畢竟同一家族還是一條心的,但到後來歷史不斷地證明,同一家族的心也不見得是一條。但又防止諸侯國王勢力過分強大,以至於影響中央集權,周朝就是由於諸侯國過分強大而逐漸滅亡的。基於以上考慮,劉邦在西漢實行的是郡縣和分封制度並行的“郡國制度”。

即使鴻門宴上項羽殺掉劉邦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楚漢爭雄

但是從西漢到東漢,漢朝並不是一直都是這兩種制度並存,而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到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漢朝逐步演變成了單一的郡縣制度,中央集權得到一步步鞏固。在建立西漢之初,劉邦實行這種郡縣和分封並存的“郡國制”,這是由於當時特殊歷史條件和環境決定的,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是劉邦為了爭取政權和穩定政權的“權宜之計”。

跟隨劉邦打天下的異姓將領,他們為了劉姓江山出生入生,戰功赫赫,為了照顧他們情緒,在西漢初期,劉邦分封過七大異姓諸侯王。但是劉邦很快意識到,分封異姓王同樣存在很大的風險,他們的存在對於劉姓江山也會形成很大的威脅,於是劉邦相繼剷除了那些功勳卓著的異姓王。讀讀歷史就會明白,為什麼大部分開國皇帝會殺戮功臣,因為這些功臣相對於中央集權來說是一種存在的風險。劉邦還是留了一個異姓是長沙王吳芮,目的就是防止南越國北上侵擾。可見,封建君主對於功臣用著了就留著,高官厚祿伺候著,用不著就一刀砍下去。

但也有例外,宋太祖趙匡胤就沒有大肆殺戮功臣,而是擺了一桌酒席,跟他們說,你們跟著我出生入生,一輩子也不容易,你們無非想要榮華富貴,不如你們回家享享清福不更好嗎?這就是“杯酒釋兵權”,從這件事來說,趙匡胤算是古代皇帝中比較厚道的。

在剷除異姓王的同時,劉邦又陸續分封了九個劉姓諸侯王,並與群臣共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這些誓約其實就是做做樣子,無非安撫劉姓家族一個個不安分的心靈,到呂后專權時期,這些誓約就被打破了,呂后開始分封呂氏諸侯王,這當然是後話。

劉邦這波操作,目的就是為了鞏固漢朝的統治。這樣一來,整個西漢王朝共有十個諸侯王獨立於中央集權以外,這些諸侯國在經濟上、軍事上都有很大的獨立性,諸侯王在自己的國家生活的是相當滋潤,對於西漢政權來講卻始終是威脅中央集權的“定時炸彈”。

即使鴻門宴上項羽殺掉劉邦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漢高祖劉邦

漢文帝的時候,吳王劉濞的兒子吳太子來到西漢的都城長安,吳太子與皇太子年紀相仿,兩個小孩經常在一起玩耍。有一次,這兩個小孩一起玩象棋,吳太子遺傳了他的爸爸劉濞蠻橫彪悍的性格,和皇太子爭棋子,皇太子拿起棋盤一失手把吳太子給打死了。從此吳王劉濞和漢文帝就算結下了“樑子”。

吳王劉濞這個人性格非常彪悍,而且有點蠻橫不講理。他是劉邦二哥劉仲的兒子,當年淮南王英布造反的時候,劉邦帶領劉濞去平反,劉濞在平反暴亂的戰爭中立了很大的功勞,所以劉邦把他封為吳王。這個劉濞也天生是一個不安分的主兒,在漢文帝在任的時候,他在吳國就大量私鑄錢幣,私煮食鹽,這些舉動都反映出他那顆躁動無比的內心。可是漢文帝用黃老之術治國,崇尚無為而治,劉姓諸侯王特別是與漢文帝結下“樑子”的劉濞更是處處於朝廷作對。

文帝之後景帝即位,朝中大臣晁錯勸說漢景帝加強中央集權,收回諸侯王的封地。結果劉濞終於按捺不住那顆躁動的內心,聯合其他六個劉姓諸侯國舉兵造反了,史稱“七國之亂”。

即使鴻門宴上項羽殺掉劉邦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七國之亂

古人做事都講究“名正言順”。吳王劉濞起兵造反給自己找了個藉口,那就是誅殺晁錯,類似於後來的“清君側”,他起兵造反的理由不是反漢景帝,而是誅殺皇帝身邊的“奸臣”。漢景帝不得已,錯殺了晁錯,後來還是按照漢文帝的遺囑,啟用老將周亞夫,才平息上叛亂。“七國之亂”雖然被平息,白搭上了一個晁錯,實際上晁錯並沒有“錯”,有“錯”的不止是漢景帝、漢文帝,還漢高祖劉邦都多多少少有點錯,最大的錯誤就是分封制度。可是在漢初不實行分封制,社會政局也會不穩定,只能實行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郡國制”。所以封建王朝始終如在“鋼絲”上行走一般,必須與各種利益集團保持平衡,稍有不慎就會分崩離析。

到東漢後期,黃巾軍起義被平息之後,那些討伐黃巾軍的將領憑藉自己手中的軍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軍事割據,他們擁兵自立,不願再聽中央皇帝的指揮和調遣。其實歷史上每次叛亂被平息之後,都會出現這種類似的情況,比如唐朝後期也是這樣,清朝滅亡後出現的軍閥混戰也是這樣。

從封建朝代滅亡的因素來看,不外乎三大原因:一個是農民起義,一個是外族的入侵,最後一個就是“藩鎮割據”。歷史上靠單純的農民起義成功的少之又少,漢朝算一個,明朝算一個。有的歷史專家說,只有這兩個朝代“得國”最正。像唐朝和宋朝雖然也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但他們都是從前朝“叛變”過來的,唐高祖李淵更是在隋朝世襲的唐國公,相當於“諸侯王”,而且還是隋煬帝楊廣的表哥。宋太祖趙匡胤如此,他是後周的“殿產都點檢”,是禁軍的最高統帥,是手握重兵的實權派人物,真是“堡壘都是從內部先攻破的”。

外族入侵建立的王朝也不多,一個是元朝,一個是清朝。只有“藩鎮割據”才是封建王朝最大的敵人,說到底還是中央集權勢力弱,地方“割據”勢力尾大不掉。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外部勢力多麼強大都不可怕,怕就怕內部出問題。

TAG: 劉邦項羽諸侯王分封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