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殺了平西王世子吳應熊,孝莊出面求情為何沒有效果?

說起吳應熊,映入腦海的第一印象是在《鹿鼎記》中被刁蠻任性的建寧公主剪掉命根子的那個倒楣蛋。在歷史上,吳應熊確實是建寧公主的額駙,也是平西王吳三桂世子。但建寧公主在歷史上可不是康熙的妹妹,而是他的姑姑。

康熙為何殺了平西王世子吳應熊,孝莊出面求情為何沒有效果?

吳三桂降清後,攝政王多爾袞對其防範甚嚴,先是讓他率軍追擊李自成的大順軍,隨後又調其鎮守關外重鎮錦州,實際是為了便於監視。後來又派他隨八旗將領李國翰率軍入川,征剿張獻忠的大西軍。順治八年(1650年),多爾袞狩獵時墜馬,不久病逝,吳三桂自此得到順治帝的重用,受封為平西大將軍,南征雲貴,追剿南明永曆政權。

順治帝雖然重用吳三桂,但對其仍有防範。順治十年(1653),由孝莊太后主婚,將年僅13歲的建寧公主許配給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建寧公主是皇太極第十四女,順治帝同父異母的妹妹,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婚姻,目的是讓吳應熊以額駙的身份留居京師,做為人質來牽制手握雄兵,坐鎮西南的平西王吳三桂。

康熙為何殺了平西王世子吳應熊,孝莊出面求情為何沒有效果?

吳應熊留京期間屢獲封賞,授三等子爵,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年),晉少傅兼太子太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正式起兵造反。起兵前夕,吳三桂曾派密使入京,準備接吳應熊回昆明。為了能替父親贏得更多準備時間,吳應熊堅決不走,只是把長子吳世璠和寫有康熙提前削藩的信函交給密使,帶回雲南。

吳應熊明知父親起兵造反,朝廷一定不會放過自己。之所以冒險留在京城,除了視死如歸的決心外,還懷有一絲僥倖心理,那就是和建寧公主的夫妻關係。畢竟建寧是康熙帝的姑姑,他倆的婚配又是由孝莊太后一手主持的,吳應熊認為憑著這層關係至少能夠保全性命。

康熙為何殺了平西王世子吳應熊,孝莊出面求情為何沒有效果?

吳三桂起兵造反的訊息傳到京城,康熙帝龍顏大怒,立即將吳應熊逮捕入獄。建寧公主向孝莊太后苦苦哀求,希望能留他一條性命。孝莊不愧為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她知道處死吳應熊不僅關係到朝廷的臉面,更關係到朝廷上下對平定叛亂的決心。因此毫不顧及建寧公主的情面,支援康熙帝誅殺吳應熊父子,因此根本就不存在孝莊出面求情卻毫無效果的說法。

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十三日,吳應熊和次子吳世琳被誅殺,表露了朝廷與叛軍勢不兩立的強大決心,隨後調遣各地駐軍前往平叛。當時的形勢對朝廷極為不利,康熙當時年僅20歲,自幼長於深宮,從未經歷戰陣。朝廷一貫依賴的八旗勁旅因承平日久而腐化墮落,戰鬥力嚴重下降。叛軍首腦吳三桂戎馬半生,經營西南各省長達十餘年之久,兵精糧足,手下部將皆為百戰精銳,又與平南王尚之信,鎮南王耿精忠等遙相呼應。

康熙為何殺了平西王世子吳應熊,孝莊出面求情為何沒有效果?

可惜歲月不饒人,以62歲高齡起兵的吳三桂到底敵不過歲月的侵蝕,於康熙十七年(1678)在衡陽病逝。吳三桂死後,叛軍內部爭權奪利,一盤散沙。朝廷用三年時間,攻入雲南省城昆明,吳周第二任皇帝,吳應熊長子吳世璠舉刀自刎,宣告三藩叛亂的終結。這場清初規模最大的叛亂,前後歷時八年,最終以清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TAG: 吳應熊建寧公主吳三桂康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