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戰爭中謎一樣的蘇聯

本文導讀:

翻翻歷史舊賬,看看身邊的世界,回首當年的陰霾,展望難得的今天,足以令人感慨萬千!

筆記:戰爭中謎一樣的蘇聯

記者兼作家威廉 夏伊勒在其鉅著《第三帝國的興亡》中,除了對納粹德國大加撻伐,對成為勝利者的蘇聯也沒有什麼好感,言辭中帶著十足的輕蔑和嘲諷。究其原因,在於蘇聯在“二戰”初期絲毫不顧及工農聯盟的本色,與納粹德國稱兄道弟,鯨吞了波蘭還瓜分了東歐。

因此,當敘述到“偉大衛國戰爭”階段時,作者使用的標題充滿了對蘇聯自作孽不可活命運的戲謔挖苦:輪到俄國。初中時期讀到蘇聯與納粹德國共同瓜分波蘭這段歷史時,我也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對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竟然如此做派充滿了不解。但現在,我似乎找到了原因,看懂了蘇聯為何會有謎一樣的行為。

如果時間倒流至1939年8月中下旬,我們就會看到劍拔弩張的歐洲其實是這樣一種態勢。一方面,納粹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集中150萬大軍從北西南三個方向戰略包圍了波蘭,以索要但澤走廊的名義逼迫波蘭屈服;另一方面,波蘭自恃與英法兩國都簽有戰略互助條約,並不打算重蹈捷克的覆轍。而英法雖然與波蘭相隔較遠,但也徹底看透了納粹德國的野心,橫下心來支援波蘭抗爭到底。而他們的強硬,使希特勒處於東西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因此,這基本上是一個誰都沒有絕對勝算的僵局。

因此,無論是希特勒還是英法,都把眼光投向了另一個實力強大而且與局勢關係緊密的國家,蘇聯。雙方都知道,誰爭取到這個第三方的支援,誰就佔據了上風,於是英法聯袂派出代表團前往莫斯科,而希特勒也頻頻透過外交渠道向蘇聯示好。往日裡因為打紅旗被排斥在主流之外的蘇聯一時間炙手可熱,同時也使斯大林當局變得躊躇猶豫起來。

在這個關鍵時刻,決定波蘭命運的,竟然還是波蘭自己。一方面,波蘭面對納粹德國表現出令人欽佩的勇氣,發誓要和英法並肩作戰對抗強敵。但另一方面,波蘭對東方的鄰居蘇聯也表現出一貫的強硬,嚴詞拒絕了蘇聯主動出兵越境幫助抵抗德軍的提議,即便英法出面作保也不行!原因就在於,波蘭對德國和蘇聯誰都信不過,尤其信不過的就是蘇聯,他們忘不掉俄國曾經在歷史上三次參與瓜分波蘭的世仇,更不能忘記自己反蘇堡壘的職責,這就把蘇聯逼進了尷尬的境地。

筆記:戰爭中謎一樣的蘇聯

而派出代表團與蘇聯洽談軍事合作的英法兩國,也透過自己敷衍拖沓、說了不算算了不說的談判做派,淋漓盡致地讓蘇聯政府意識到,他們壓根兒沒把自己當成對抗納粹德國的盟友,只是為了拖時間而拖時間。甚至於蘇聯還意識到,英法一直抱著一種幻想,鼓動希特勒這股禍水流向東方,因為在西方世界眼中,蘇聯才是一個異類。

在黑雲壓城的戰爭氛圍裡,蘇聯當局必須做出選擇,是置身事外看著英法遠水解不了近渴波蘭被滅掉,再看希特勒一個一個敲掉西方的勁敵,最後全力以赴回頭收拾自己;還是主動出擊把水攪渾,為自己爭取主動,給希特勒製造更多困難,把躲不掉的決戰拖到有利於自己的時機。歷史證明,蘇聯選擇了第二條路。

既然希特勒不斷示好,蘇聯索性不再理會那個沒什麼用處的英法代表團,開始緊鑼密鼓地與納粹德國談判。在希特勒開出各種富有誘惑性的讓步條件後,蘇德雙方一拍即合,果斷簽下了令世界瞠目結舌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有一點足以證明,蘇聯當局即便籤了條約也沒把德國視為自己人,只是在與狼共舞,為自己爭取時間。在這部條約的起始段落,納粹德國習慣性用外交辭令歌頌了一番蘇德傳統友誼,但斯大林卻冷冰冰地要求去掉,因為“一個多年來謾罵侮辱蘇聯的政府突然換了一種口徑,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接下來,德軍於9月1日越境入侵波蘭,截至16日已經打垮了波蘭主力部隊攻下了華沙。波蘭“鐵一般的盟友”英法兩國果然還在慢吞吞調集部隊,不痛不癢地在德國西部邊境示威。早有準備的蘇聯於17日從背後出兵波蘭,很快搶佔了波蘭西部大片領土,同德軍“會師”。

筆記:戰爭中謎一樣的蘇聯

在後來一年多的時間裡,納粹德國運用“閃電戰”相繼拿下了挪威丹麥比利時法國等大批國家,把英國遠征軍趕回了英倫三島,再用海空絞殺戰把英國圍堵得奄奄一息,甚至還制訂出登陸英國本土的“海獅計劃”。但是,為啥希特勒居然給英國留了一口氣,掉回頭開始攻擊蘇聯了呢?因為蘇聯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針也沒閒著,他們的行動已經把希特勒逼入了絕境。

蘇聯趁著德軍在西線“高奏凱歌”之際,迅速出兵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然後向芬蘭提出交換領土的要求,隨後打了一場“蘇芬戰爭”。雖然在頑強的芬蘭人面前吃盡了苦頭,但最終達成了目標。隨後蘇聯又開始鯨吞羅馬尼亞的油田,並且對匈牙利虎視眈眈。這一切希特勒都看在眼裡卻有苦說不出。為何?因為蘇聯的這些行動全都是他本人在條約中允諾的,他只是沒想到,蘇聯會把事情做得這麼絕,絲毫沒給自己留餘地,因此他才迫不得已把“巴巴羅薩”計劃提上日程,要迅速解決蘇聯。因為再不解決,蘇聯一旦完成既定目標,下一步就是搶攻自己的背後。

我們回頭剖解蘇聯的行為,不難發現,蘇聯當局在兩年時間裡並沒有像某些史學家說的那樣反覆無常,而是堅定地在做同一件事:做戰爭準備,謀取戰略縱深,禦敵於國門之外。

筆記:戰爭中謎一樣的蘇聯

因為波蘭反蘇到底,與其家門口留著這樣一個不講理的惡鄰,不如趁亂把它拔掉,然後把防禦地帶建在國門之外。這是蘇聯背後捅波蘭一刀的根本原因;佔領波羅的海三國,是為了封鎖出海口,不讓納粹海軍有可乘之機;跟芬蘭開戰,是因為芬蘭卡累利阿地峽位置險要,是阻止德軍進逼列寧格勒(聖彼得堡)的天然屏障,瞅一眼地圖就知道這地方的價值;而佔據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油田,則既能奪得前出防禦地帶,還能掐住德國的能源命脈,要知道德國四分之一的石油儲備就出自這塊寶地……

蘇聯的所作所為,完全遵循著自己對國際形勢的判斷。作為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他們沒有任何可以信賴的盟友,而明顯的和潛在的敵人倒是一大堆,只能先忘卻高大上的理想,和猖狂的敵人一樣猖狂。1939年8月至1941年6月的蘇聯,就是這樣一個邏輯。

而德軍在“巴巴羅薩”計劃中以350萬大軍三路進攻蘇聯能在初期取得輝煌的戰果,幾乎兵臨莫斯科城下,原因不是突襲,這只是蘇聯當局為了鼓舞士氣塑造正面反侵略形象做的宣傳,否則無法解釋兩百多萬軍隊會集中在邊境地帶被消滅。根本原因在於斯大林本人的形勢誤判,沒料到納粹德國如此迅速地出手,再加上之前自毀長城“整肅”軍官削弱了戰鬥力所致。

筆記:戰爭中謎一樣的蘇聯

其實,僅僅憑著戰爭狂人希特勒的蠱惑操縱,僅僅憑德國一國之力,是不可能在世界範圍尤其是歐洲掀起如此慘烈的血雨腥風的。根源就在於,所有各個相關的國家,大國小國強國弱國,都沒有了是非觀善惡觀,一味為了實際利益犧牲別人保全自己,把本應互相尊重崇尚合作的國際關係變成了陰謀詭譎唯利是圖的利益場和秀場。一旦眾人泯滅了良心,把道德拋諸腦後,那就是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哪裡還有公理可言呢?

拉拉雜雜覆盤“二戰”中蘇聯與德國的博弈過程,我究竟想說些什麼呢?

身處那樣一個時代是可怕的,因為良善之輩沒有容身之所,扶助弱小隻會被人恥笑。那樣一個時代同樣是可悲的,因為蘇聯是個孤獨的另類存在,世界的話語權永遠掌握在西方政客的手裡。他們滿口博愛自由,實際看的卻是利益實力,奉行的永遠都是:能者用、弱者棄。因為身邊全是小人,縱然你立志高遠想做個君子,恐怕也得先從小人做起,先活下來再去高尚,這就是時代的悲哀。

筆記:戰爭中謎一樣的蘇聯

正如“舊社會把人變成鬼,而新社會把鬼變成人”一樣,在那個強權林立公理淪喪,所謂“國聯”只是一個擺設的年代,沒有哪個國家能做到出汙泥而不染,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變得比壞人還要壞,比奸臣還要奸。

通過歷史,我們就應該有所體會:共商共享共建對於世界有多麼可貴,和平與發展對於地球有多麼溫馨。翻翻歷史舊賬,看看身邊的世界,回首當年的陰霾,展望難得的今天,足以令人感慨萬千!

END

小編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網名:皮皮中尉):現為某主流媒體主任編輯,“天涯文學”簽約作家,“360個人圖書館”原創達人;在本職中品味業務骨幹的充實,在讀書寫作中聆聽先哲的教誨,在陪伴妻子女兒的過程中體會最純真的快樂。

歷史推薦

每週一至週五晚20:00,咱們在“銘語銘言”不見不散。

關注公眾號

鼓勵支援小編吧!

TAG: 蘇聯波蘭納粹德國英法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