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靠“奪門之變“再登帝位,“真正的功臣”其實是于謙

前言

明朝景泰8年,景帝朱祁鈺病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張軏等人趁機發動“奪門之變”擁立太上皇朱祁鎮復位,而此時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他在做什麼呢?他是朱祁鈺的擁立者,奪門之變雖然發生地很迅速,但是他真的一無所知嗎?覆盤整個事件時,卻發現“奪門之變”發生之前,于謙是知道這場密謀行動的,他雖然沒有親自參與,但卻是這場行動中最重要的角色,而且是朱祁鎮成功復位的“最大功臣”。

朱祁鎮靠“奪門之變“再登帝位,“真正的功臣”其實是于謙

奪門之變發生前,于謙在做什麼

奪門之變是一場有計劃、有預謀、有組織的政變行動,整個政變從景泰8年正月十六日四更到十七日天明,前後也就幾個小時的時間,石亨、徐有貞、曹吉祥、張軏等人帶領士兵砸壞南宮門,擁立朱祁鎮復位,一個如此大的政變,作為明代宗的心腹、兵部尚書的于謙,在整晚都像失蹤了一樣,那他當時在做什麼呢?

《明史·于謙傳》記載:“謙自值也先之變,誓不與賊俱生。嘗留宿直廬,不還私第”。

《西湖遊覽志餘》也說:“少保公當國時,往往宿朝房,不歸私第屬”

朱祁鎮靠“奪門之變“再登帝位,“真正的功臣”其實是于謙

這兩段記載都說明於謙是一個敬業的人,經常在朝廷中值班留守,晝夜不回家。而奪門之變發生的背景就是景泰帝病重,國家繼承者出現了空缺,而引發了石亨等人為了邀功請賞,而擁立太上皇復位,那麼此時作為國家重臣的于謙,最大的可能是留在朝廷處理公務。于謙作為兵部尚書,他留守兵部,難道不知道當晚會有政變嗎?

于謙其實早已知曉當晚會有行動

根據談遷在《國榷》當中的記載:“天順元年正月,於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奪門之謀,懵然不少聞,何貴本兵哉?或聞之倉卒不及發耳。”

《西湖遊覽志餘》記載,“景皇帝大漸,石亨等謀擁南內,府尹公知其謀,奔扣告變,少保公呵曰:小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

朱祁鎮靠“奪門之變“再登帝位,“真正的功臣”其實是于謙

從這兩段記錄來看,于謙其實已經提前得到風聲,而且他的兒子還特意告知他當晚會發生政變,而於謙對於此事,卻很淡定,一副置身事外的架勢。

于謙既然提前知道政變訊息,為何無動於衷

于謙性格耿直,說話直言不諱,在朝中得罪了許多人,而且也經常受到彈劾,而他卻能平安無事,這一切都仰仗於明代宗朱祁鈺對他的信任,可以說朱祁鈺對他有知遇之恩,而且朱祁鈺也算是一代英主,即得知道主子有難,于謙為何不救主,反而預設石亨等人的行動,變相幫助朱祁鎮復位呢?

朱祁鎮靠“奪門之變“再登帝位,“真正的功臣”其實是于謙

古代忠臣分兩種,一種忠於君,一種忠於國。忠於君的人如諸葛亮,只要是主子交代的事情,鞠躬盡瘁、嘔心泣血也要完成;而忠於國的人,就不同了,他們考慮的是國家的安定、天下的太平,凡事從大局著眼,可以為了大局而犧牲小我,而於謙就屬於後者,他要的是國家的安定,至於誰是皇帝,他並不在意,只要國家穩定,換誰當皇帝對他來講都一樣。就如同“土木堡之變”發生時,國內無主,于謙主張立郕王朱祁鈺為帝,號令天下,挽救大明帝國。面對瓦剌人的威脅時,他願意犧牲皇帝的命,而換天下太平。

當於謙選擇支援立朱祁鈺為帝時,他已經選擇了站在朱祁鎮的對立面了,而當朱祁鎮安全回國後,他的地位就非常的尷尬了,朱祁鈺明顯是不希望哥哥朱祁鎮回國的,而此時于謙又說:“天位已定,寧復有他!從於謙的角度看,他是不希望朱祁鎮重回帝位的。

朱祁鎮靠“奪門之變“再登帝位,“真正的功臣”其實是于謙

為何政變當晚,于謙卻選擇了支援朱祁鎮呢?

作為兵部尚書,又留守在兵部辦事處的于謙,他總督軍務,而且提前知曉當晚會有行動,他若要集結軍隊鎮壓,簡直易如反掌,但于謙為何沒有這麼做呢?

其實從他的《石灰吟》就能看出于謙的性格,也能理解他為什麼選擇支援朱祁鎮了。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的”忠“是忠於國,他以”社稷安危為己任“,他的心始終是對公不對私,他知道朱祁鎮復位,他必死無疑,但他為了社稷江山,他視死如歸,正如他的詩一樣”粉身碎骨渾不怕“。士大夫的氣節,在他身上體現得酣暢淋漓。畢竟當時,代宗朱祁鈺已經病重,而又不願意立太子,而當時朱祁鎮年富力強,雖然他復位會對於謙不利,但是對社稷和百姓是有利,所以于謙願意用自己一命換天下安定。

朱祁鎮靠“奪門之變“再登帝位,“真正的功臣”其實是于謙

朱祁鎮復位後,果然對於謙實行了打擊報復,但朱祁鎮本人也意識到了,這些罪名其實是強加給於謙的。若說“奪門之變”首功是石亨等人,但是其實這場政變能成功,最大的助力者應該是于謙,若不是他的預設,不阻止,這場政變恐怕早已是胎死腹中了,而且於謙明知他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但是他同樣選擇了犧牲小我,而成全這個國家的穩定。與石亨等人”可邀功賞“的小人行為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與岳飛、張煌言全稱“西湖三傑”,時代可能給你一時的冤屈,但後世定會給予公正的評價。

參考資料:《國榷》——談遷

《西湖遊覽志餘》

TAG: 朱祁鎮于謙朱祁鈺石亨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