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公主遠嫁蒙古大汗,結婚前可汗已死,大臣:你可以嫁給他兒子

成吉思汗作為古代蒙古國的首領而名震天下,所帶領的蒙古騎兵更是令歐洲伊斯蘭教等聞風喪膽,可以說“世界的征服者”這形容尤其適合他!

當然,那時的蒙古汗國不僅僅是遠征歐洲的“糙漢”,它還注重聯姻搞團結。

外國公主遠嫁蒙古大汗,結婚前可汗已死,大臣:你可以嫁給他兒子

本次故事的主人公——東羅馬帝國皇帝米海爾八世的女兒瑪利亞,便是與蒙古大汗阿巴哈和親的外國公主。

在如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林還有一座曾被稱為“蒙古瑪利亞”(現名為“蒙古聖瑪利亞教堂)的

東正教教堂,它是瑪利亞回鄉後重建的。

靜靜佇立在那兒的教堂,訴說著那段前塵往事……

為共同禦敵,羅馬同伊兒汗國和親結盟

要了解這段和親的故事,就得先從成吉思汗說起,彼時,成吉思汗後裔已征服了伊朗、東歐而建立起了伊兒汗國與金帳汗國。

這讓羅馬的米海爾八世看到了契機,他覺得可以藉助蒙古人這種遊牧民族的強大力量實現共贏局面。

外國公主遠嫁蒙古大汗,結婚前可汗已死,大臣:你可以嫁給他兒子

蒙古西征期間,其首領旭烈兀的妻子作為景教徒和歐洲的基督教相交甚密,米海爾八世覺得機會來臨,

遂決定把女兒瑪利亞嫁給旭烈兀,以此結成盟友來共同對付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

1263年,米海爾八世同旭烈兀談起了這樁婚事,他給後者寫了一封極其誠懇的信。

上面說到他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旭烈兀並幫助他攻打其他汗國,而後者當時正與埃及在作戰也急需盟友相助,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瑪利亞便成為那個最合適的和親公主人選,雙方相約兩年後瑪利亞前往伊兒汗國首都和旭烈兀舉行婚禮。

1265年,約定的時間如期而至,瑪利亞在隨行人員陪伴下走上了和親的道路。

外國公主遠嫁蒙古大汗,結婚前可汗已死,大臣:你可以嫁給他兒子

途中,瑪利亞的心情也是錯綜複雜:自己正值如花年紀而那旭烈兀已48歲了,他們之間見了面會怎樣?會有共同語言,能夠和諧相處麼?

“老可汗”先人一步去世,瑪利亞被勸說改嫁其兒子

出人意料的結果往往來得猝不及防,瑪利亞一夥人經過兩個月的辛苦跋涉,終抵達了伊兒汗國首都米利拉哈時,發現四周呈現出了一種不同尋常的哀傷氛圍。

他們進入皇宮後又發現此處的哀悼氛圍愈發濃郁了,只見宮內的眾多蒙古貴族和大臣們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樣,而哀哭聲也是此起彼伏地響起。

經過詢問,瑪利亞才得知原來早在自己抵達伊兒汗國境內之前,那旭烈兀就已死亡了,最終未能等到瑪利亞與其順利完婚。

瑪利亞當下看到的情景就是大臣他們在為皇帝舉辦喪禮的場面,而死後的旭烈兀的遺體被埋葬在烏魯米亞湖的一個小島上。

外國公主遠嫁蒙古大汗,結婚前可汗已死,大臣:你可以嫁給他兒子

和親的“丈夫”人都死了,大家都處於悲傷情緒中,如果此時瑪利亞提出返家那肯定是不合時宜的。

神經時刻緊繃的瑪利亞鬆了一口氣,不過她還是理智、禮貌地不提返鄉之事,暫且先住了下來。

在皇宮住了幾天後,瑪利亞覺得時候差不多了,就打算收拾行李回家。

但伊兒汗國的大臣們阻止她離開且語重心長道:“雖然大汗去世了,但你可以嫁給他兒子,可他的兒子阿巴哈會成為新可汗,也不算舟車勞頓來到這裡,亦算是完成了我們和親的目的。”

一個弱女子瑪利亞能拒絕嗎?作為父親給伊兒汗國呈上的“聯姻佳品”,她到底揹負著艱鉅的政治任務啊!

外國公主遠嫁蒙古大汗,結婚前可汗已死,大臣:你可以嫁給他兒子

聽完大臣們的話,儘管瑪利亞內心略感不悅卻亦無可奈何。

丈夫離世後回鄉,她選擇做一名修女度過餘生

有時候某些事情往往比自己預料得好,既然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那就有足夠的心理能力來應對突發狀況,很幸運,瑪利亞嫁給老可汗兒子後過得挺幸福。

草原上打天下的民族民風倒是挺開放,兒子繼承父親遺產甚至妾室都不是稀奇事,所以瑪利亞不用面對所謂的流言蜚語。

婚後的夫妻二人彼此尊重而相敬如賓,新可汗阿巴哈更是對妻子信奉東正教的習慣予以包容甚至“愛屋及烏”,他對伊兒汗國境內的東正教徒亦是愛護有加。

縱使如此,遠嫁的瑪利亞還是很思念故鄉,丈夫待己雖好但自己依舊不太習慣伊兒汗國的生活方式等。

外國公主遠嫁蒙古大汗,結婚前可汗已死,大臣:你可以嫁給他兒子

原本以為這樣平淡倒也和諧的夫妻生活會一直持續到老,但天有不測風雲,公元1282年即他們結婚的26年後,阿巴哈由於飲酒過度不治而亡且遺體同父親旭烈兀合葬在了一起。

傷心的瑪利亞沒想到歸故土的原因是如此不幸和戲劇性,她也不得不回了自己的國家。

然而父親米海爾八世始終把她看成了聯姻的“工具”,又給女兒安排了一樁婚事。

想當然,瑪利亞極為氣惱:本以為我從此不會再被利用,不曾想從頭到尾自己都沒有選擇的權力!在至親眼中,她亦不過是一枚任人擺佈的棋子。

這一回,她想自己做主,寧願摒棄公主的身份也要尋得自由身!

外國公主遠嫁蒙古大汗,結婚前可汗已死,大臣:你可以嫁給他兒子

於是,瑪利亞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家鄉羅馬,來到伊斯坦布林的一座教堂內潛心做了一名修女,過著與世無爭的清淨生活。

是的,她寧可一個人孤獨終老也不想重蹈“棋子”的覆轍。

結語

如今這座她曾在裡面修行過的教堂就是開篇提及的“蒙古聖瑪利亞教堂”,幾經修葺它依然穩穩地立在當地,見證著歷史發展的軌跡,看著古往今來的人世悲歡。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只要處在男權當道的歷史封建時期,女性對他們而言就是“物盡其用”的裝飾品。

小到以擁有貌美賢惠的女子為榮,大到以貴族女子和親來緩解國與國之間的矛盾。

外國公主遠嫁蒙古大汗,結婚前可汗已死,大臣:你可以嫁給他兒子

作為古代封建統治下的異國女性瑪利亞,內心已然被喚起反抗封建的勇氣。

她不再妥協而是違背父親的意志,走上了一條自我覺醒的道路,她終於可以選擇自己認為合適又愜意的人生。

TAG: 瑪利亞伊兒汗和親米海爾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