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電邀,張作霖變卦,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和逝世的歷史細節

1924年9月,直系軍事首領吳佩孚自任總司令,與奉系軍閥張作霖刀兵相見,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正當吳佩孚在山海關前線督師之際,麾下第二路軍司令馮玉祥秘密回師,與第三路軍司令胡景翼和京師警備副司令兼混成第15旅旅長孫嶽聯手,突然發動政變囚禁了大總統曹錕,史稱“北京事變”。馮玉祥的手以後幹了三件大事,而其中最後一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馮玉祥電邀,張作霖變卦,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和逝世的歷史細節

第一件是以曹錕的名義(反正都控制起來了,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解除了吳佩孚的本兼各職,而後方著火的吳佩孚在南北夾擊下肯定全線崩潰,解不解職都得跑路;第二件是把末代皇帝溥儀攆出了紫禁城,其實這個是不怎麼地道,只是洩一時之憤而已,既然民國政府已經通過了對清室優待案,出爾反而是不合適的,這也間接促成了後來溥儀逃到東北成為了偽滿皇帝。

第三件才是大事,即馮玉祥在成立國民軍之後,隨即電邀廣州方面的孫中山北上主持大局。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馮玉祥其實跟孫中山的廣州革命政府一直有聯絡,孫中山早在“曹錕賄選”當上大總統的1923年,就派密使往見馮玉祥,暗示他以武力倒直,但當時馮玉祥掌握的兵力有限,並且條件也不成熟,所以未敢實施,後來拖了一年多才逮著機會。

馮玉祥電邀,張作霖變卦,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和逝世的歷史細節

曹錕雖然是透過賄選上臺的,可畢竟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第五任大總統),現在被馮玉祥給關了起來,國家怎麼治理?政府怎麼組成?軍人出身的馮玉祥也沒有好主意。在發動事變之前,他曾經與張作霖和蟄居天津的段祺瑞相約:如果事成,奉軍不能入關,共同邀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也就是說,未來的新政府應以孫中山為首,所以才有了馮玉祥10月24日的那封邀請電。

孫中山接電後又喜又憂,喜的是馮玉祥終於倒直得手,有希望組建一個真正的民主政權;憂的是張作霖幾十萬大軍在側,馮玉祥等人未必能夠掌控北京局面,其實還有一層,就是時年58歲的他,那段時間感覺身體狀況不佳。但孫中山仍然在10月27日覆電:“義旗聿舉,大憝肅清。諸兄功在國家,同深慶幸。建設大計,亟應決定,擬即日北上與諸兄晤商。先此電達,諸維鑑及”。

馮玉祥電邀,張作霖變卦,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和逝世的歷史細節

其實孫中山患的是肝癌早期,但是當時並沒有檢查出來,如果在廣州靜養或者有時間認真診療,50多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應該可以繼續領導廣州政府。但是馮玉祥、張作霖和段祺瑞的接連邀請,又使他不得不離穗北上,可那會一沒有航班二沒有高鐵,幾千里路程談何容易?並且陸路還不通暢,因為湖北、湖南和河南都有直系北洋軍的勢力,只能繞道而行。

繞了多大的彎呢?孫中山從廣州先到香港,從香港換乘日本輪船再到上海,期間為了摸清日方態度,又從上海前往日本,再從日本坐船趕往天津。結果是1924年11月13日從廣州出發,直到12月4日才到達天津,舟車勞頓整整21天之久。更要命的是,等到孫中山萬里迢迢到達華北之時,京津地區的政治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馮玉祥電邀,張作霖變卦,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和逝世的歷史細節

(張作霖)

首先是張作霖違反承諾,大批奉軍已經開進山海關佔領了天津和冀東一線,對馮玉祥的國民軍虎視眈眈;其次是張作霖和段祺瑞秘密結成聯盟,決定排擠馮玉祥掌控北京政府,段祺瑞已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臨時執政”,並且得到了奉軍的武力支援,馮玉祥計劃中的政治改革基本失去了條件;最後則是西方列強對孫中山一路上宣傳的政治主張嚴重不滿。

孫中山當時希望,未來組建的民國政府必須撤銷治外法權和關稅獨立,實際上等於要廢除晚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那麼西方各國和日本的態度可想而知。而這個時候的張作霖對孫中山聯俄也很是忌憚,因此在天津會見孫中山之時態度非常不好,他不僅列重兵於轅門外示威,並且僅以張學良出門相迎,擺足了軍閥大帥的架勢。

馮玉祥電邀,張作霖變卦,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和逝世的歷史細節

兩個人的談話也是不歡而散,張作霖勸孫中山對於廢除不平等條約之事要暫緩施行,孫中山表示不能同意,眼見張作霖已經背棄了之前的承諾,孫中山深知此行不會有什麼結果了,加之過於勞累,當晚就開始發病。經過十多天的休息,病情剛有好轉,又聽聞了段祺瑞單方面組織“善後委員會”的訊息,這就是準備另起爐灶的意思,孫中山更加傷神。

1924年的最後一天,孫中山抱病抵達北京,雖然得到了各界組織的熱烈歡迎,但是隨後又與段祺瑞的代表發生爭論,段祺瑞和張作霖的態度一樣,那就是為了保住個人的權利和地位,不願意與西方列強撕破臉皮,鼓吹“外崇國信,尊重條約”。這與孫中山的願景有本質的不同,雙方雖然表面上客氣,其實已是暗流湧動,而孫中山也因勞神而病情加劇。

馮玉祥電邀,張作霖變卦,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和逝世的歷史細節

1925年1月26日,孫中山在協和醫院被確診為肝癌,隨即住院治療,在孫中山病重期間,段祺瑞竟然沒有一次親往探視,可見雙方的貌合神離。至2月24日孫中山自知不起,遂預立了三份遺囑,分別是《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聯遺書》。3月12日上午9時30分,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猝然病逝,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句。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時,GMD內部是有一批人強烈反對的,只是憑藉孫中山巨大的個人權威,才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但是其黨內的右派勢力始終存在,無非是被孫中山壓制住了而已。而孫中山的意外離世,使GMD內部發生了一系列權力鬥爭,最終,黃埔軍校校長利用手腕攫取了大權,趕走了胡漢民、汪精衛、許崇智等政治對手,而這是一個戴著左派面具的“真右派”。

孫中山逝世僅僅兩年之後,就發生了“四一二事變”,成為了中國歷史程序中的拐點,而如果孫中山健在,國共合作不可能在1927年就破裂,如此歷史當如何發展,真的不是我輩能夠想象的了。

馮玉祥電邀,張作霖變卦,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和逝世的歷史細節

TAG: 孫中山馮玉祥張作霖段祺瑞曹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