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軍遠征西域,凱旋歸來中途忽聞皇帝駕崩,統兵大將直接稱帝

古往今來的將軍,掌握兵權過久,往往沒有什麼好下場。問題不在將軍有無大逆不道的謀反之心,而是將軍有無這個能力。有這個能力,那麼就是個定時炸彈,指不定哪時候爆炸;沒這個能力,就是棋盤中的棋子,任皇帝擺佈,不用擔心。因而皇帝不輕易殺將軍,一旦殺將軍,就是忍無可忍,不願意用“溫水煮青蛙”的手段“善了”。兵者,國之兇器;將軍者,執之兇器。和平年代鎮壓叛亂,皇帝寧可用親近信任的庸人;混亂年代,皇帝會稍加考慮能將智帥,但忠誠也不可避免考慮到。在南北朝時代,發生這麼一件奇事,大軍出征凱旋歸來,中途忽聞皇帝駕崩,統兵大將直接自己當皇帝。

十萬大軍遠征西域,凱旋歸來中途忽聞皇帝駕崩,統兵大將直接稱帝

呂光,很多人喜歡稱呼他為中國歷史第一位“太上皇”(雖然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才是),因為他是中國歷史第一位活著的時候傳位兒子的,而不是待到自己臨死再傳。呂光,字世明,略陽臨渭人(今甘肅秦安人),家世顯赫,前秦太尉呂婆樓之子,據傳是西漢太后呂雉後人。史書記載他出生時的夜晚有“神光”閃現,因而得名“光”。

呂光是典型的年少浪蕩成年穩重,少年時期沒少因為讀書捱罵捱打,只喜歡舞刀弄槍、騎馬射箭等武事,常去野外打獵。成年懂事,像變了一個人,喜怒不形於色、沉穩大度,名聲不顯。才能只有王猛認可。此王猛是助苻堅統一北方、官至前秦丞相的軍政全才。呂光是王猛的貴人,若不是呂光的力薦,王猛不知道還在哪隱居讀書、奔波生計。王猛和苻堅相遇,交談甚歡,短短一天關係就變為“猶魚之有水”。後來呂光得到大秦天王苻堅的重用,王猛同樣功不可沒。

十萬大軍遠征西域,凱旋歸來中途忽聞皇帝駕崩,統兵大將直接稱帝

初入仕途,呂光就得到父親呂婆樓和好友王猛的助力,先任美陽縣令,深得民心,後為鷹揚將軍。鷹揚出自《詩·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年紀輕輕的呂光得此官職,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一飛沖天是必然,稍有功績不然重賞提拔。22歲那年,是呂光第一次威震天下、顯名世人。苻堅征伐幷州張平,呂光隨軍。張平養子張蠔有萬夫不當之勇,四五次來回衝擊秦軍陣型,無人敢敵。苻堅感到面子上過不去,但自己麾下又沒有這樣的猛人,只得傳令全軍:勝此人者,重賞。

苻堅也沒抱什麼希望,就想著人海戰術戰勝。呂光一上場沒多久,就將不可一世的張蠔刺於馬下,將其生擒。苻堅的秦軍大勝,獲得張平的投降。而後,苻堅真正認識呂光,知其有大才。不久,宗室苻重等人叛亂,呂光又盡心盡力平叛,不為外界誘惑所動,得到呂光心腹般的信任。建元十八年(382年)九月,西域車師、鄯善兩王長安朝貢,表示自己願臣服秦軍,協助征服西域。可當時前秦統一北方,兵鋒尤利,目標是天下的南方,不是小小的西域,但又不想放棄西域。便想了個兩全其美的策略:自己領兵南征,呂光持節代表的自己經略西域。

十萬大軍遠征西域,凱旋歸來中途忽聞皇帝駕崩,統兵大將直接稱帝

呂光手握五千鐵騎、七萬兵馬和數萬輔兵進擊西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聲名威震西域。之後就爆發一場史無前例的超大型戰役——淝水之戰,前秦戰敗,苻堅眾叛親離,還被叛軍擒住砍死。四年時間,呂光終於徹底降服西域諸國,用兩萬餘頭運著大量奇珍異寶,及上萬馬匹和中原沒有的異獸回朝。凱旋中途聽聞苻堅被殺,遂下令三軍縞素服喪,自立割據河西地區,沒有直接對外宣佈稱帝,對內卻已經是一個實打實的皇帝。

十萬大軍遠征西域,凱旋歸來中途忽聞皇帝駕崩,統兵大將直接稱帝

十年後,呂光即天王位(特色皇帝稱號),立國大涼。當他自知時日不多,立馬傳位太子,唯恐生亂,還不斷對幾個兒子說些“兄弟同心”“禍起蕭牆”的話(史書證明他們根本沒聽進去)。不過,呂光已經盡力了。

TAG: 呂光王猛西域皇帝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