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打仗動輒幾十萬,到了三國出兵十萬就很難了,原因何在

白起“人屠”的綽號不是白叫的。

伊闕之戰,斬首韓魏聯軍24萬;華陽之戰,斬首魏趙聯軍15萬;鄢郢之戰,淹殺楚國鄢城百姓數十萬;長平之戰,幾乎將趙國青壯勞力一網打盡!

整個春秋戰國五百年,死於戰爭的總計兩百餘萬,白起以一己之力幹掉一百多萬。

戰國時打仗動輒幾十萬,到了三國出兵十萬就很難了,原因何在

到了三國時代,再也沒有出現這種大規模用兵的情況了,能調動個十萬兵馬那就算大決戰級別了。

按說,三國時代的社會生產力要高於戰國,為什麼打仗這事兒就“退步”了呢?

首先要說的是人口。

在我們的印象中,戰國時代打仗幾乎是家常便飯,並且一打就是幾百年,其人口定然不如三國時期的多。

事實還真是出乎想象。

在東漢靈帝的時候,根據當時的人口普查,人口尚有六千萬,但經過黃巾起義、各地軍閥混戰後,到了三國時代,已經銳減到一千萬左右,其中蜀漢大抵是94萬,東吳是230萬上下,曹魏是七百萬左右。

而戰國時代,以秦昭襄王為例,彼時就有人口五百餘萬,趙國也大體相當,這兩者加起來就過千萬了,更不要說富庶的齊國以及地大物博的楚國了。

所以三國兵丁少也是正常。

但人口還不是最關鍵的原因。

如果翻閱歷史,我們會發現,黃巾起義在初始的時候,也是動輒百萬級別的,就算是到了三國,蜀國依然可以有九萬軍隊,曹魏可以動員六十餘萬兵馬,從比例上來說,也是

十抽一

,和戰國時代沒多大區別。

話說回來,能動員是一方面,能上戰場才是真實的實力。

這中間的差距是什麼造成的呢?

國家觀念!

戰國時打仗動輒幾十萬,到了三國出兵十萬就很難了,原因何在

自平王東遷後,東周依然是天下共主,春秋五霸的誕生,都是在維持姬姓對天下統治的那塊遮羞布,但也僅此而已,各個諸侯國已經不將它放在眼裡了,於是秦武王可以舉鼎,楚莊王可以問鼎,韓趙魏可以分晉,田氏可以代齊……這都不算什麼,諸侯間征伐成為家常便飯,周公當年構建的姬姓為主、甥舅姻親的關係已經破裂。

天下已經事實上分裂為多個諸侯國了,他們都為了維持、擴大地盤而焦頭爛額。彼時的國家觀念,其實就是諸侯國自己內部的觀念。

在春秋戰國幾百年裡,湧現出了無數的鬥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在影響國家統一的程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商鞅、司馬錯、張儀、白起、嬴政等。

但也有反作用力,比如屈原,歷史上對他的定位是愛國詩人,但如果反過來看,在當時大勢已定的局面下,他的聯齊抗秦策略確實又是阻撓秦國一統,這說明他的愛國觀念也僅是侷限在楚國之內,並沒有擴充套件到華夏的高度。

漢朝建立後,依然走了一遍分封諸侯的路子,當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歷史總是曲折前進的嘛。

經過兩漢四百年的夯實、捶打,國家一統成為主流觀念,佔據一座城池就可以成為諸侯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天下只有一個朝廷,那還有什麼好打的呢?

另外,漢末大動亂,也帶來了積極的作用,那就是人口大遷徙。

戰國時打仗動輒幾十萬,到了三國出兵十萬就很難了,原因何在

劉備、張飛、關羽這哥兒仨,兩個河北人,一個山西人,流竄到巴蜀進行創業,曹操本是安徽亳州人,最後來到了河南,影響更大的是下面的兵丁,其中不乏拖家帶口隨軍遷徙的,魏蜀吳三家打仗,很可能戰場上就能遇到那種八竿子能打著的親戚。

所以,天下一家嘛,這仗還怎麼打?越想越沒勁,打贏了沒自己什麼事,打輸了很可能就掉腦袋,這有何苦呢?

得嘞,還是找個深山老林躲起來吧!

TAG: 三國觀念白起人口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