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數萬的徐有功,說明了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卻一點都不昏庸

武則天統治時期,尤其是酷吏橫行的十四年中,唐王朝或者說武周是一片萬馬齊喑,李唐宗室被屠戮殆盡,狄仁傑這樣的宰相級高官也只能勉強自保。

而一直是中低階司法官員的徐有功,卻成了依靠律法對抗酷吏的一道清泉,在武則天手指縫中為大唐保留了一點元氣。

徐有功為官十五年,更正冤案六七百件,救人數以萬計。尤其是徐有功毫無私心,為官公正、專業、清廉,酷吏們對這個眼中釘也毫無辦法。

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但她非常清楚指正自己錯誤和試圖染指自己權力的區別,對於前者,她能一定程度接受,對於後者,只有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消滅一個結果。這才是徐有功雖然二次被陷害貶官,卻又二次被武則天啟用的根本原因。

救人數萬的徐有功,說明了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卻一點都不昏庸

【書香門第、勳貴後人】

徐有功的爺爺是隋末唐初知名學者徐文遠,被唐高祖李淵封為東莞縣男。徐有功繼承了爵位,明經科舉考試出仕,是大唐開國勳貴後人當中少有的科班出身。

徐有功在地方上做了多年的司法官員,50歲才任從六品上的司刑(大理寺)丞,算是大理寺這個副部級單位裡的實職處級幹部,官升的算是比較慢的。

在地方時,徐有功被稱為“

徐無杖

”,一直力求對案犯從寬處理,從不刑訊逼供。這種方式好壞見仁見智,對地方的治理效果如何也不好判斷,但至少說明徐有功還是一個標準的傳統文士官員,有善心。

徐有功升官不快估計也和這方面有關,如果20歲出仕的話,用了三十年的時間才從從八品下的司法參軍升到從六品上的理寺丞。按徐有功的爵位和人脈,如果擅於鑽營,肯定不止於此。

救人數萬的徐有功,說明了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卻一點都不昏庸

唐代大理寺是司法機構中最為關鍵的位置,尤其是大案要案,要經大理寺複審才能移交刑部最終執行,制度設計原本還是很嚴謹的。只有武則天酷吏統治時期,才發生過一間牢房能把人從舉報到處決所有辦案程式都走完的事情發生。

好在當時武則天並沒有完全破壞大唐律法,武周也是延續大唐法律,因此,徐有功在大理寺還是有一定權力的,真正武則天關注的大案要案插不上手,但其他案子還是按程式進行的。

同時,徐有功多年在司法部門歷練,雖然少用刑罰,但對於大唐律法的掌握應該是相當專業。而這些酷吏,大多是市井小民出身,有些甚至不識字,靠告密、羅織、狠毒才能實現武則天的意圖,在法律專業知識方面,也就是捏造事實、刑訊逼供的水平,這就給了徐有功從法律角度維護大唐律法權威性的機會。

以上兩點,才是徐有功能夠更正冤假錯案、活人數萬的重要原因。

救人數萬的徐有功,說明了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卻一點都不昏庸

【一個典型案例】

《全唐文》、《通典》中詳細記載了幾個徐有功和酷吏審案的案例,其中還有上奏武則天的過程和結果,比較典型的是琅邪王李衝謀反案中牽連的一個商人顏慶餘。

之前李衝把糧食借給百姓,並委託顏慶餘幫自己收債,李衝用顏慶餘給的錢款購買了弓箭。這個過程中,顏慶餘曾給李衝寫過信,一方面是問候,另一方面說債款不能全部收齊。這封信被人告發,成為此案的主要物證。

武則天先是命令來俊臣審理此案,來俊臣認定收債是事實,弓箭並非顏慶餘所買,結論是顏慶餘與李衝共同謀反。

量刑時御史臺內部也有爭議,武則天在平叛後下過一道赦旨:既然李衝、李貞等首惡已經全部伏誅,餘黨沒有發現的從輕處置。根據這道赦旨,御史臺先是判了顏慶餘流放三千里。

這時侍御史魏元忠出現了,這個魏元忠之前在鎮壓徐敬業謀反過程中立下大功,後來當過宰相。對此人史書上褒貶不一,有說是大唐忠臣的,也有說此人趨炎附勢的,我個人傾向於後者。

魏元忠說,顏慶餘為李衝收債,又通書信,所以不是支黨,要處死、家產罰沒,武則天批准了這個判罰。

救人數萬的徐有功,說明了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卻一點都不昏庸

徐有功在複審過程中表示不同意見,他並未在顏慶餘是有罪或者是無罪上糾纏,這種大案,牽連進來就難以脫身。所以徐有功在上奏武則天時,只是強調顏慶餘是從犯,而非“魁首”。首先赦旨當中已經說了魁首已經全部被殺掉了,顏慶餘就不算是魁首;其次,顏慶餘是赦旨釋出後才被人告發的,符合支黨的特徵。如果這樣的情況算是魁首,什麼情況算是支黨?

徐有功也不是一味的硬頂,奏疏最後還拍了拍武則天的馬屁,

“嫉惡雖臣子之心,好生乃聖人之德”,

意思是嚴判是臣子的本分,但當皇帝的要有好生之德。然後又說,你武則天不能說話不算數,赦旨上既然說赦免,就不要再重判了。

但明顯徐有功馬屁功夫火候不到,仍然惹得武則天大怒,在殿堂之上高聲質問徐有功:

武:什麼是魁首!

徐:魁是大帥,首是原謀。

武:顏慶餘是不是魁首!!

徐:如果顏慶餘是魁首,平叛之日就會一併被殺。他的案子是事後才發現的,所以只是從犯。

武:替李衝討債,給李衝買弓箭,為什麼不是魁首!!!

徐:討債的事情屬實,買弓箭的事情與顏慶餘無關。

武:二月份顏慶餘替李衝討債,八月份通書信,這難道不是同謀!!

徐:書信只是致問候,雖然書信中說了討債的事情,但只能說明顏慶餘是從犯。

武則天這時稍微平靜了情緒,

“卿更仔細勘問,是支黨不是支黨奏來。”

當時周圍百官與護衛二三百人,所有人都雙腿打戰,只有徐有功神色不動,一問一答毫無破綻。

一個六品官敢和殺意濃濃的皇帝這麼說話,這就是無私者無畏。

後來徐有功再次上奏,顏慶餘確為支黨,流放了事。雖然徐有功沒有把顏慶餘的冤案完全昭雪,但至少保住了顏慶餘全家的性命,這就是天上地下的區別。

救人數萬的徐有功,說明了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卻一點都不昏庸

【武則天就吃這一套,徐有功挑撥了武則天與酷吏間的關係】

這種情況並非一次兩次,

“常於殿庭論奏曲直,則天厲色詰之,左右莫不悚慄,有功神色不撓,爭之彌切。”

但武則天還真吃這套,徐有功升遷為秋官(刑部)員外郎、郎中,分別是正六品下、從五品上。當時人說,落入來俊臣、候思止手中就是死,只有徐有功能夠活人。

雖然比那些酷吏升遷速度沒法相比,但至少已經踏踏實實邁進大唐高階官員門檻了。

這也是武則天覆雜性的標誌之一,她並非是那種純粹順者昌、逆者亡的暴君,也不是不知忠奸、只知自己享受的昏君,她對官員的人品和能力有起碼的判斷,既重用酷吏來打擊異己,又提拔徐有功這樣能吏來維持統治。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對自己的統治有利,不能威脅到自己的權力。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武則天的幾個面首了,尤其是後期的二張兄弟,估計是沒玩兒夠,捨不得處理掉。

救人數萬的徐有功,說明了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卻一點都不昏庸

之後的一個大案就是包括狄仁傑在內的七位大臣被構陷謀反了,其中就包括剛才提到過的已經升任御史中丞的魏元忠。當然,武則天知道這些人是冤枉的,都沒定死刑。而主審案件的來俊臣並不滿足,堅持要處死這些人,武則天再次拒絕。

於是來俊臣準備各個擊破,把矛頭指向了冬官(工部)尚書裴行本。也不知道這個技術官僚哪裡得罪來俊臣了,也許是覺得這人勢單力孤容易下手。酷吏也要有自己的尊嚴,辦這麼大的案子,一個被處死的都沒有,豈不是把酷吏的臉都丟光了?

幸好徐有功再次用武則天的話解救了裴行本,皇帝已經說了赦免這些人,你來俊臣非要殺掉,這是違背了君主讓這些人重生的賞賜,是讓君主背信。

這兩句話是誅心之言,挑撥了武則天和來俊臣這些酷吏的關係,甚至武則天之後殺掉來俊臣,也許就是這兩句埋下的伏筆,裴行本也得以免死。

救人數萬的徐有功,說明了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卻一點都不昏庸

【兩次被免職,都被武則天重新起用】

這種事情做多了,徐有功也是有風險的。一次在酷吏手中解救李唐宗室失敗,周興把目標對準了徐有功,說徐有功附下罔上、面欺君王,且故意解救謀反囚犯,應當治罪。

武則天雖然沒有把徐有功下獄,但也免了徐有功的官位。這是武則天給周興面子,但又不想放棄徐有功,否則,徐有功如果落到周興手中,能不能捱得住嚴刑拷打也是未知數。

過了很久,周興被武則天處理掉,武則天又想起了徐有功,重新起復為左臺侍御史,是御史臺專門查辦在京官員的地方,官職變成了從六品下,又回到了當年當朝與武則天辯論的官位。

這時,雖然周興、丘神勣等第一代酷吏已經被清洗掉,卻到了來俊臣等第二代酷吏當道的時候,這些人更為殘暴,是武則天酷吏政治的最高峰,遍佈了各個司法部門,能夠從各個環節互相呼應,共同把案子辦成鐵案。徐有功勢單力孤,扭轉冤假錯案的難度越來越大。某案當中,再次被酷吏陷害

“黨援惡逆”

,被判死刑。

救人數萬的徐有功,說明了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卻一點都不昏庸

武則天當時仍然不糊塗,再一次放過了徐有功。把徐有功召來問話,責問他最近斷案怎麼這麼多出錯的?

徐有功說:

“失出,臣下之小過;好生,聖人之大德。願陛下弘大德,則天下幸甚。”

徐有功無法辯駁說這些酷吏人多勢眾、自己勢單力孤無法抵抗,幾個官員提出審理意見,其他酷吏意見一致,只有自己與大家意見不同,既不能改變案件的結果,又使自己留下審案失誤的記錄。

徐有功只得承認自己在審案當中有錯,但強調武則天作為帝王要有好生之德。武則天默然,也知道徐有功的存在是有利於自己維持統治的,只得把徐有功免官為庶人了事。

之後不久,武則天再次把徐有功提拔為左司郎中,並升遷到了司刑(大理寺)少卿,這是大理寺的二把手,從四品上的高官了。這段時間,武則天的地位逐漸穩固,來俊臣等酷吏也失去了作用,被武則天全部殺掉,徐有功這位維護大唐法律尊嚴和公正的功臣,終於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武則天武周長安二年(702年),徐有功病逝,享年六十二歲,被武則天追贈為從三品的大理寺卿。唐中宗復唐後,追贈徐有功為越州刺史。

救人數萬的徐有功,說明了武則天雖然殘暴、好殺,卻一點都不昏庸

與酷吏鬥爭了十餘年的徐有功,兩次被免職,其中一次險些被處死(百科上說三次,史書上只有兩次記錄)。在武則天時期如此複雜、殘酷的政治環境下,徐有功不但保護了自己,還保護了很多人。

這必須歸功於徐有功在道德人品上的毫無瑕疵,否則,任何一點政治、經濟上的問題都將被這些酷吏找到並無限放大。任何人都怕在放大鏡乃至顯微鏡下被仔細檢視,而徐有功經受住了這種考驗。

之後的唐王朝認為徐有功是

“節操貞勁,器懷亮直,徇古人之志業,實一代之賢良”

,這個評價低了。後人認為徐有功正直、公正,是個優秀的法官,這個評價同樣偏低。徐有功是道德品質高尚、政治嗅覺敏銳、專業能力強,更有足夠政治鬥爭手段,這樣的人才,當宰相都綽綽有餘。

徐有功和狄仁傑一樣,遇到武則天,實屬生不逢時。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TAG: 有功武則天酷吏顏慶餘來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