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文化|清末治水專家萬青選

水運文化|清末治水專家萬青選

萬青選(公元1818年—1898年),譜名啟甸,字泉甫,號少畇、少雲、少筠、隨庵。祖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寄籍湖北江陵,祖輩做官為宦。

萬青選在江蘇任職三十多年,重視治水,是一位正直廉明的地方官,這在清末而言,實屬難能可貴。

江蘇任職三十多年

水運文化|清末治水專家萬青選

秦淮河美景。

清嘉慶二十三年,萬青選出生於順天府宛平縣(今北京市宛平),當時其父親萬承紫任宛平縣知縣。萬青選歷經清朝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和光緒五代皇帝,去世時間為光緒二十四年二月十二日。

萬青選和江蘇淮安的關係可上溯到其族祖父、伯父和父親。和萬青選祖父同輩的萬廷悟,在常熟縣任知縣。伯父萬承紀在嘉慶十九年就做過山陽縣(今淮安市)知縣,道光四年、五年做過外南同知(負責黃河河工),擔任過淮安知府。萬青選的兩位伯祖父萬承紀、萬承紹分貝在元和縣(今蘇州市)、長洲縣(今屬蘇州市)擔任過知縣。

萬家有治水的傳統。萬青選的父親萬承紫於道光五年五月接替其兄萬承紀署外河同知,三個月後萬承紀又接替弟弟任外河同知,而萬承紫調任中河通判。道光十三年後,萬承紫又任過外南同知。

在黃河北徙前,黃、淮、運交匯地帶素稱難治,而萬承紀、萬承紫兄弟能從普通幕僚而晉升到比縣知事級別還高的外河同知、中河通判這樣的官職,可見他們是非常精明能幹、善於治水的。

萬青選在淮安、清河(今淮安區一代)、安東(今漣水)和鹽城等地先後任職三十多年。《光緒淮安府志》《光緒丙子清河縣誌》和《民國續纂清河縣誌》等地方誌書記載,他的主要任職地在江蘇的蘇北、蘇南,其中在淮安的任職時間長達十餘年。

咸豐十一年七月,萬青選於寶應縣(今屬江蘇揚州市)主簿捐資,起任清河縣知縣,在任不到一年,於同治元年卸任;同治二年,他改任鹽城縣(今鹽城)知縣,至同治四年卸任;同治十年,他第二次出任清河縣知縣,任期四年多,至同治十三年卸任;同治十一年至同治十三年,萬青選署理蘇南吳江縣知縣。光緒元年,任蘇南的震澤縣(今江蘇吳江市震澤鎮)知縣。光緒二年,萬青選改任安東縣知縣,任職為半年多;同年八月,他第三次出任清河縣知縣,任期達四年多。

從公元1861年萬青選任清河縣知縣,到1897年任徐州府運河同知,前後有36年。在如今由萬青選後代儲存的《江西南昌合熂(荷溪)萬氏餘樂堂世系支圖》上,萬青選的名下還留有“累官至淮安知府”的字樣。

運河邊築圩代城

水運文化|清末治水專家萬青選

南京鳶尾湖。

萬青選在任南河主簿、山陽外河主簿時就參與了治理黃河南徙。萬青選勘察黃河故道後,向上級提出“自鄭州河決全黃下注洪澤湖,淮陽各工久潰,其禍延及裡下河,奏請開侍家塢各河就近入海,拓展張福口引河,開新窯河入吳城七堡,復浚楊莊以下舊黃河讓洪澤湖水暢流入海,淮揚各工即可保全。”上級採納之後,果然很有成效。

清末,清政府腐敗無能,各地盜賊蜂起,兵匪不分。清咸豐十年二月初一,農民起義軍捻軍李大喜、張宗禹率兩萬兵力,一舉佔領清河縣所在地清江浦,設在清江浦的南河總督署的官員,多半逃到府城淮安。捻軍在清江浦十三天後主動撤出。捻軍撤出後,大小官員認為清江浦所以迅即被捻軍佔領,原因是無險可守,無固可居。於是,就有築城的討論。但築城工程浩大,非朝夕可成,而捻軍又飄忽不定,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於是官員們議出一項權宜之策:先造外城(土圩),再造內城,以解燃眉之急。

咸豐十一年冬天,由當時代理清河縣知事萬青選受命在清江浦四周建造土圩。萬青選即“首議築運河兩岸土圩,週迴二十餘里”並“檄勸鄉耆,遍築圩寨”,至次年即同治元年三四月建成,使清河民眾得以安居。

據光緒丙子《清河縣誌》卷—《新建縣城圖》標明:裡運河自西向東從中穿過清江浦市區,將土圩一隔為二。

裡運河南岸為南圩,“在玉帶河堤北,西自二公祠迤東里運河堤根起、東至雲曇壩根止,長一千三百十三丈一尺。東西橫堰各長三十四丈。”

南圩呈“凸”形,有圩門四座,即西圩門、南圩門、東圩門、大閘口圩門。設炮臺九座。

裡運河北岸為北圩,呈“凹”形,“依汰黃堤,西自四公祠迤西里運河根起,東至臧家碼頭東首運河堤根止,長一千四百四十七丈三尺。”北圩設圩門五座:即西圩門(內設圈門)、北圩門(又稱“八面佛圩門”),石碼頭圩門、水渡口圩門、越河街圩門。炮臺十座。

土圩接近築成時,同治元年二月初五,捻軍李成率軍自北南渡鹽河、黃河。清兵都統德楞額率三千騎兵前來迎戰,一見捻軍勢大,慌忙向南撤退。捻軍乘勢追來,銳不可當,一直追到尚在構築中的北圩圩濠外。這時圩外兩道圩濠已成,德楞額緣土壁入堰,馬落濠中,北圩上清兵連發巨炮,阻住追兵,德楞額才得以從圩門逃入圩內,保全一命。捻軍被擋在圩外,未能攻入清江浦。

在河堤下,裡運河兩岸各埋有一根碗口粗鐵柱,邊結三根鐵鏈,夜間拉起鐵鏈封河。

萬青選築的土圩,既讓流離失所的百姓有了安居樂業的處所,又讓淮水之戾患得到了降服,同時又可以抵禦捻軍的進攻,可謂一舉三得。

萬青選在清河縣疏浚文渠,便民飲用。原清江浦有一條始修於明代的文渠,以供清河縣城居民的飲用水。後因久用不治,河床淤填,水流不暢。同治十二年,萬青選具文呈請駐節淮安府城的漕運總督文彬(滿族正白旗人,字質夫),提出疏浚文渠的建議並得到批准。

萬青選即以工代賑,疏浚了文渠。“東自雲曇坎起,西入潘池,又屢折而西南出西水關,轉而東,至文筆峰,出水洞,遂由涵洞故道經錫林橋、來鳳橋入白馬湖”。

疏浚文渠工程完工後,原來渾濁的渠水變成一條清流玉帶,沿渠兩岸民眾燃放鞭炮,敲鑼打鼓慶賀這一千秋大業,人們無不交口讚譽萬青選的功德。

萬青選在治水的同時,還勸課棉桑富民衣食。同治十年,萬青選二任清河知縣時,因境內治安狀況大大好轉,他就覺得應該發展生產,讓黎民百姓擺脫貧窮而衣有餘,便引導百姓“既學技藝以資生,又獲利以餬口”。這樣,他和山陽縣(今淮安)知縣姚德彰一起勸導棉桑,教民紡織。萬青選不僅“說服邑境產棉”而且“僱江南工師教民機織”。引進蘇南的先進紡織技術,可見他在考慮發展本地生產方面思想很活躍,加之他這一任知縣任期長達四年多,所以地方養蠶、栽桑和紡織業等發展很快,一度形成規模,從山陽的河下到清江的石碼頭曾“戶戶皆聞織機聲”,足見當年這裡紡織業的興盛。

萬青選在震澤任知縣半年之後,便調任南京江浦(今南京浦口區)知縣,並在江浦任治一年多。萬青選在江浦縣任知縣時,疏浚過縣城內河。據江浦地方誌記載:“城內河房溝久塞,雨甚民居半為沮洳,青選捐廉疏浚。”

修砌吳江塘岸

水運文化|清末治水專家萬青選

清江浦遺址。

萬青選在震澤縣修過十多公里的運河塘岸(石纖道)。吳江塘岸既是重要的水利設施,又是南北運輸的交通要道,歷代官府都重視維修。

據《吳江縣誌》記載,吳江的運河纖道,始築於唐代,稱吳江岸,從松陵鎮南的三江橋到澈浦橋,是以土築的堤岸,因為太湖洪水的衝擊,土堤屢築屢毀,修築堤岸成為地方上的重要工程。

北宋時曾增石修治,直到元代至正年間,當時的吳江知縣,為抵禦太湖風浪,下決心將塘路築得更加堅固,購置大批巨石,以長6尺、寬2。5尺、厚1。5尺的巨石,築成高1丈,長1080丈,寬1丈4尺的駁岸。整條堤上開洩水涵洞136個,架橋樑5座,使太湖洪水順利東洩,在澈浦橋附近的石塘圩,建南浦亭,立石門,豎碑標名至正石塘。並建一座小廟,供維護石塘的僧人居住,石塘全長九里,所以又叫九里石塘。形成了江南運河有史以來最堅固、最完整的一條臨水道路,被喻為江南的“水上長城”。

石塘如巨龍臥在運河西岸,終於使運河與太湖徹底分開,捍衛了水道安全,給縴夫和驛使提供了方便,也使太湖東岸、運河堤西的大片沼澤窪地逐漸變成肥沃的良田。

在明代、清代,實施過好幾次修築塘岸工程,每次興工,都是用料浩大,工程艱難,事蹟感人。

比如明萬曆三十一年,吳江知縣劉時俊築石塘毎丈塘基打下原木30根為樁,共用原木59886根,用大石塊79848塊,石工36萬工,民工百餘萬。他捐俸,富民捐銀,也有人家不想出工役,就出資買自己的工役天數……透過種種辦法,集資集力,該工程用兩年多時間方始完工。

萬青選深知塘岸對吳江生命攸關,看到塘岸年久失修,官府又無力維修,他深為心痛,便於同治十年傾其所有俸祿捐獻出來,修築自三里橋至八坼大浦橋塘岸,共3110丈(10多公里)。萬青選出生非科班,但辦事認真,因此石纖道用料實,工程質量好。

萬青選長年負責治水,成為一名水利專家。據說從河中舀出一杯水,他聞一聞、看一看便知道水的質量。因而他過了古稀之年仍在任上。對這種說法,沒有找到親知親歷者的史料。但據從事地方誌的同志說:“據講萬青選看早晚運河水的顏色(即混濁程度)、流速,即可推測運河水情。”

《萬青選傳》的最後一段記載:萬青選“卒後十餘年,邑人牒請大府,醵貲祠之。”對此,《淮陰風土記 東土圩門》篇也有記載:“山西會館側有萬公祠,祀知縣萬青選。”在萬青選逝世十餘年後,清河鄉紳和大戶人家自願出資專門修了萬公祠(遺址位於淮安市清浦區境內原大閘口東南的舊輪船站旁),以表後人對萬青選的景仰與懷念之情。

作者:賴晨

責編:周柳潔

稽核:洪波

重點推薦

TAG: 萬青選知縣圩門同治清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