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君王譜】奧匈帝國(上)

奧匈帝國(上)

奧匈帝國(德語: 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語: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立憲制二元君主國,由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而解體。

【德意志君王譜】奧匈帝國(上)

奧匈帝國由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奧匈兩國分別管理內部事務,雙方在法定意義上是平等的,兩國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領域分別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務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奧匈帝國是當時世界列強之一,國土地跨東歐、中歐和南歐,面積為歐洲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國,人口總數居歐洲第三,次於俄羅斯和德國。

1908年,奧匈帝國兼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地區,為帝國存續期間少有的領土擴張,釀成波斯尼亞危機,間接為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的爆發埋下禍根。事件中,皇儲約瑟夫·斐迪南大公被19歲的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進民族主義者加夫裡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和德國同屬同盟國一方,於1918年戰敗而解體,奧地利第一共和國和匈牙利王國成為奧匈帝國的法理繼承國,而在奧匈帝國故土上建立起來的獨立民族國家還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等;亦有部分領土被波蘭第二共和國和羅馬尼亞繼承。

奧匈帝國還是多民族國家,其內政事務常需要由其國土範圍內12個民族代表共同商議決定。其存續末期期間歐洲民族主義思潮逐漸盛行,各地民族獨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國內民族起事和民族糾紛不斷,民族問題嚴重,由之產生的語言分歧也使得戰時軍隊指揮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約50年間整個國家的經濟不斷髮展,實現了近代化,許多開明的改革得以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奧匈帝國保有世界規模第四大的機械製造業體系,次於美國、德國和英國,尤其是軍火製造業中異常發達;其家用電器、電力工業裝置及發電廠發電裝置的製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於美國和德國。

【德意志君王譜】奧匈帝國(上)

1。建立

1867年2月建立奧匈帝國的原因是一種和解。在此之前,奧地利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1804年—1867年),而且是凌駕於普魯士之上,能左右德意志統一和義大利統一步伐的中歐霸主。[15]但19世紀中葉,這個帝國的國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奧薩戰爭使它喪失了在義大利的所有非奧地利歷史領土,1866年的普奧戰爭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聯之外,雖然德國地區和義大利地區從來就不是奧地利的領土,但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透過王室聯姻和佔據神聖羅馬帝國與德意志邦聯的主導地位的方法(作為永久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德意志邦聯主席國)來控制非本國領土地區並把她們加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隨著德國和義大利的統一,奧地利失去了全部在中歐的勢力範圍,因為自己和德國俄國是盟友而義大利王國和法國德國亦是盟友關係,所以奧地利已經不能再插手已經被層層聯盟關係所捆綁住的自己原本的勢力範圍(除普魯士外的整個德國,尤其是南德,義大利的倫巴地-米蘭和威尼斯地區,俄國的小波蘭地區,被法國保證中立的瑞士),進而只能轉向由孱弱不堪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控制的巴爾幹地區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奧地利帝國境內的匈牙利對維也納的統治也非常不滿(尤其是以匈牙利貴族為代表),在帝國的其它許多地區民族主義思想也不斷加強,造成了空前的叛亂。匈牙利對奧地利的統治不滿出於多種原因,其中之一是奧地利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援下對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鎮壓。匈牙利的馬紮兒民族是奧地利帝國中第二大民族,而且它的面積佔了帝國的約二分之一;為了保障奧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和防止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脫離奧地利獨立,弗朗茨·約瑟夫皇帝不得不與匈牙利的貴族舉行安撫性質的談判,尋求一個可以使他們支援他的折衷方案。

一些政府官員勸告弗朗茨·約瑟夫與所有民族主義領導份子談判,來建立一個聯邦國家,因為他們擔心單獨與匈牙利貴族談判會讓匈牙利勢力大為增強,並且遭到其餘民族更強大更激烈的反對和不滿。當時,斯拉夫民族為中心的其他少數民族(這裡的‘少數’並不代表她們的民族數量真的很少,而是指無法向主流民族一樣擁有自由平等的權利)亦曾要求參予政權,建立多元政府。以下是各種解決方案(其中順序為帝國內地位高低的排序):

二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

三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安德拉西設想的方案)

三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所有斯拉夫人,費迪南大公設想的方案)

五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羅埃西亞人)

五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奧地利帝國境內捷克人與波蘭人+匈牙利帝國境內克羅埃西亞人與羅馬尼亞人)

七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羅埃西亞人+波蘭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

七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蘭人+克羅埃西亞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和烏克蘭人等所有其餘民族)

但以上這些方案基於奧地利皇室和匈牙利貴族的反對,因為奧地利的德意志人擔心給予太多民族的自治權會導致他們最終獨立成新的國家,而匈牙利貴族則擔憂其他民族把自己和奧地利德意志人的權力瓜分走,所以除了第一種方案以外,其餘的都遲遲無法生效以至於最終被廢除。弗朗茨·約瑟夫無法忽視從瑪利亞特蕾莎時期開始就在奧地利境內一直保有特殊地位的匈牙利大貴族勢力,而這些擁有眾多私人軍隊和地產農奴的大貴族們只肯接受一個他們與奧地利傳統貴族之間的二元體,在這之上的一概否決;在百般妥協之下,而奧匈二元帝國遂正式成立。

匈牙利的大貴族們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為匈牙利國王來證明匈牙利在帝國內的特權,他們還要求在布達佩斯設立一個有立法權的議會,這個議會設立的法律在歷史上歸屬匈牙利王國的地區有效,保證匈牙利人(尤其是其大中小貴族和市民階層的精英學者,藝術家音樂家,資本家商人)在其中佔多數,而國內眾多的羅馬尼亞人和斯拉夫人等少數民族則和舊奧地利帝國甚至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的時候一樣,基本上無權。

【德意志君王譜】奧匈帝國(上)

2。政府結構

奧匈帝國有三個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奧地利政府和一個位於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奧地利各有各自的議會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權力理論上是至高的,但實際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負責陸軍、海軍、外交和對外貿易。奧匈帝國內的一些地區如加利西亞和克羅埃西亞享受特別地位,它們擁有特殊的政府形式。

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地區的共同政府由一個共同部長會議組成,這個共同部長會議的成員包括三個部長(財政、軍事和外交),兩個地區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

兩個議會各派出一個代表團,各六十人分別對共同部長會議的財政計劃及其他議案討論,這樣每個地區政府對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力,不過總括來說,議會的聯席是沒有什麼真正的權力,因為它僅能互相提出照會,在奧、匈兩代表團兩次照會均無法達成共識時,才分別進行表決,由始至終它都不能對中央的事務進行共同辯論及質詢。

行政上,最終共同政府的部長僅對皇帝負責,而非議會及人民,而皇帝本人有權對外交和軍事政策作最後決定。兩個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權力交叉往往導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軍隊在這方面受到阻礙。儘管軍事是中央政府的職權範圍,但奧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徵兵、提供駐紮地、運輸和補給,以及負責軍隊人員民事的和非軍事事務的責任”。因此每個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的決定有很強的影響力,而每個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個機會來擴大它們自己的權力。

兩個地區之間奧地利部分佔總人口的約57%以及主要經濟資源。從1867年開始兩個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最大的爭執是關於每個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納多少費用的問題。在帝國組成初期,奧地利部分負擔帝國總體開支百分之七十,匈牙利部分負擔百分之三十。這個問題每十年進行一次協商,而每次協商都造成很大的爭議。尤其是從1900年代中開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議會中民族主義者佔多數和組織政府開始,這個爭議問題造成了一個永續性的憲法危機。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這個問題在一個“始終如舊”的基礎上暫時獲得解決,匈牙利負擔比率僅上升到36。4%。

3。外交

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外交部長經常進行外交關係談判、磋商。奧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區政府對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態度也稍不相同。布達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國的擴大會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響變小。不過,帝國政府與德國在1879年結成德奧同盟,對付俄羅斯的同盟,則受到兩個地區政府的歡迎,因為它們都將俄羅斯看作最大的軍事威脅。

按1878年柏林條約,奧匈帝國於1878年8月佔領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1908年10月它正式被併入帝國。這塊地方被作為雙方共同管理地區,並被配屬於財政部管理。為解決這個不正常的狀況,一些維也納的政治家考慮將這塊地區,與帝國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佔多數的地區,合併為帝國的第三個地區。當地的克羅埃西亞人可能較為親近維也納,而非布達佩斯。

TAG: 帝國奧地利匈牙利德意志匈牙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