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為唐朝皇子,高宗讚賞他容貌俊秀、舉止端莊

永徽五年(655年)十二月十七日,李賢出生於父母祭拜太宗昭陵途中,是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則天第二子。永徽六年(655年)冊封為潞王。

此人,為唐朝皇子,高宗讚賞他容貌俊秀、舉止端莊

顯慶元年(656年),太子李忠被廢,改立武后長子李弘。李賢遷任岐州刺史,同年加封雍州牧、幽州都督。龍朔元年(661年)改封沛王,加揚州都督兼左武衛大將軍,仍任雍州牧。 龍朔二年(622年),加揚州大都督。麟德二年(665年)加右衛大將軍。咸亨三年(672年),更名李德,徙封雍王,授涼州大都督、雍州牧、右衛大將軍,食實封一千戶。上元元年(674年),又依舊名李賢。

李賢長大後容貌俊秀、舉止端莊,深得高宗讚賞。高宗曾對司空李績說:“這個孩子已經讀了《尚書》、《禮記》、《論語》,背誦古詩賦十多篇,一看就能領會,也不會忘記。我曾叫他讀《論語》,他讀到‘賢賢易色’,再三誦讀。我問為什麼反覆讀,他說自己內心特別喜愛這句話,才知這孩子的聰敏出自天性。”

此人,為唐朝皇子,高宗讚賞他容貌俊秀、舉止端莊

乾封元年(666年),沛王李賢招募“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作為王府修撰,十分器重。兩年後,李賢與其弟英王李顯鬥雞,王勃助興而寫《檄英王雞》文。高宗得知後大怒,認為此舉挑撥二王相爭,遂逐出王府。

李賢死後曾有過三次葬禮,第一次是在流放地下葬,具體形制已無可考。後兩次均作為乾陵陪葬墓在同一墓穴下葬,只不過陪葬身份不同,因而墓中出土墓誌兩塊 :

一蓋書“大唐故雍王墓誌之銘”(即神龍二年以親王禮下葬),墓誌碑邊長90釐米,厚20釐米,四周刻蔓草和十二生肖。上有墓誌銘文,楷書40行,每行41字,共約1600餘字,無撰寫人姓名。

此人,為唐朝皇子,高宗讚賞他容貌俊秀、舉止端莊

一蓋書“大唐故章懷太子並妃清河房氏墓誌銘”(即景雲二年以皇太子禮下葬),墓誌碑邊長87釐米,厚17釐米,周邊斜殺及志文四邊刻蔓草。墓誌銘文為盧璨撰,岐王李範書。楷書34行,每行33字,共約1100餘字。

TAG: 李賢墓誌雍州牧下葬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