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回醫簡”講述中醫傳奇

這是《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載之醫學典籍

是我國首次出土醫學經典《脈書·上經》

記載至少漢代就已有“中成藥”製劑

“天回醫簡”講述中醫傳奇

天回鎮出土的醫簡(吳傳明 攝)

四川線上訊息(記者 吳曉鈴)

2012年冬,成都天回鎮漢墓出土了大批醫簡,它們成為中國醫史文獻研究的天賜之寶。

記者近日從成都中醫藥大學“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獲悉,研究團隊經過6年多艱苦細緻的整理研究,已完成醫簡的釋文、註釋和學術源流的考證,其重要的研究成果《天回醫簡》將由國家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近1100支醫簡,書寫文字多達25000餘字,共包括了8種醫書。研究者從最初判斷它們屬於扁鵲醫學,到反覆求證後得出結論:確信即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扁鵲、倉公所傳之醫書,漢景帝時由齊魯傳入蜀地。這些研究,印證中華醫學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SplitPageHere#

“天回醫簡”講述中醫傳奇

天回鎮出土的醫簡(吳傳明 攝)

來自山東 司馬遷筆下名醫著作重見天日

2012年,當天回鎮漢墓出土,這些醫簡出自何人?墓主究竟是何身份?為何會在墓中隨葬醫書?經過學者們抽絲剝繭般的研究,疑問漸漸大白於天下。

“當時看了媒體的零星報道,我和成都中醫藥大學的相關專家認識一樣,懷疑這批醫書就屬於扁鵲醫學,並且醫簡是從山東帶過來的。”柳長華,中國醫史文獻研究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原所長。在他看來,中國醫學要守正創新,這些出土醫簡,正是對當時醫學最真實的記載,是中醫學研究可遇而不可求的材料。後來真正看到這批簡,並且參與研究之後,柳長華吃驚了!

“蘊含的資訊太豐富了。”柳長華說,從目前掌握的材料來看,這批醫簡屬於扁鵲醫學無疑。“醫簡中出現了5次‘敝昔曰’,‘敝昔’,在後來寫作扁鵲。”

司馬遷筆下的扁鵲,姓秦,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因為秦越人醫術精湛,人們便尊稱他為扁鵲。扁鵲善於診脈,司馬遷稱讚他“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有意思的是,天回醫簡的內容,大多也是講色診、脈診以及針灸原理的內容,“與扁鵲醫學一脈相承。此外,還發現了關於‘五色脈診’的內容,而這正是扁鵲醫學最突出的標誌。”

那醫簡出自哪裡,究竟有何重要性呢?柳長華說,中國古代曾有三種醫學產生——發源於陝西等西部地區以神農、伊尹為代表的湯液醫學;發源於湖北等中部地區以黃帝、彭祖為代表的導引醫學;發源于山東等東部地區以伏羲、扁鵲為代表的經脈醫學。天回醫簡屬於經脈醫學,出自山東,這次考古發現就是一個證據。而最關鍵的是,扁鵲、倉公所傳的醫學文獻多已失傳。如果這批醫簡能夠進一步證明是扁鵲的醫學理論,意義無疑相當重大。

沒想到的是,醫簡中果然藏著它們來自山東的蛛絲馬跡。

天回醫簡研究團隊的顧漫介紹,醫簡中用語多見先秦兩漢時期齊語詞彙,尤其是在篇幅最大的簡三和簡五兩部分中,發現了“徙”“詐”等字樣。徙,在齊語中就是“癬”的意思,詐則同“卒”。“天回醫簡中存在的這些較多的齊語特徵,讓我們推測其成書並抄錄於齊地,西漢文帝以後才流傳到成都地區。”更讓人驚訝的是,醫簡中的《療馬書》中,還出現了“齊刀”字樣,這正是齊國的一種刀狀貨幣;墓中出土的二個耳杯上寫有“弓”字,這也是古代魯國的大姓。“所以我們推測,這批醫簡,來自山東。”

這是研究人員探尋醫簡作者的重要線索。

柳長華說,山東一帶的醫學是經脈醫學,而同屬這一支的另一位西漢名醫倉公淳于意,就在當時齊國擔任太倉長。司馬遷認為扁鵲和倉公的醫學一脈相承,才在《史記》中將二人合併立傳。“倉公行醫年代是西漢呂后到文帝時期,天回漢墓埋葬年代在漢景帝或武帝時期,其年輩份應與倉公弟子相當。所以,我們推測這批醫簡可能就是倉公所傳的扁鵲脈書,被他的學生——墓主帶到了成都。”柳長華說,墓主應該是政府派他攜簡入川。彼時,漢景帝時文翁治蜀,十分開明,很多外地學人紛紛入川,墓主來蓉,可能就是文化交流的結果。

這並非一種想當然的推斷。柳長華說,天回醫簡中的《脈書·上經》《脈書·下經》《和齊湯法》等8種醫書的內容,基本涵蓋了倉公傳世醫學。我們認為,天回醫簡的出土,應該是司馬遷筆下名醫的醫學經典首次重見天日。#SplitPageHere#

“天回醫簡”講述中醫傳奇

(成都博物院供圖 )

“蜀椒”“川防風” 西漢年間川中藥就普遍入藥治病

扁鵲學派醫書在蜀地出現,為蜀地自古出名醫找到了一種可能。專家還發現:醫簡中《脈書·上經》的一些話,在《黃帝內經》中往往就演繹成一篇甚至兩三篇文章。專家們由此認為:《黃帝內經》是後人解經之作。

四川自古出名醫,東漢時有著名的醫學家郭玉。他是東漢和帝時期著名的太醫,擅長於脈理,史稱“多有療效,帝奇之”。郭玉的之師程高和師祖涪翁,同樣都是享有盛譽的名醫。這些名醫,和扁鵲醫學典籍入蜀有無關係呢?

勾勒歷史,研究人員發現有一系列“偶然”的聯絡。

柳長華說,天回老官山漢墓的墓主帶來的這些醫簡,是一個完整的醫學體系。“他到四川以後把這些醫術教給了誰,不得而知,但是也有可能是教給了李柱國。”李柱國是漢成帝時的御醫,史家認為是我國校勘醫書第一人,相傳祖籍四川鹽亭。史料記載,他曾說自己整理的就是倉公醫學典籍。到了王莽之亂後,李柱國從此消失。

然而不久後的蜀中綿陽一帶,有了一位醫術高明的涪翁,他是繼扁鵲、倉公之後,最先見於正史文獻記載的一位針灸先賢,著有《針經》《診脈法》等經典。在《直隸綿州志隱逸》卷中,記載“涪翁避王莽亂隱居於涪,以漁釣老,工醫,亡姓氏。”有意思的是,《華陽國志》在寫郭玉時,提到了一個名叫“李助”的方士,稱其“字翁君,涪人也……名齊郭玉。”

柳長華說,這一切記載,都似在提示“李助即涪人翁君,也即涪翁。而涪翁,正是校過醫書的李柱國。正因為曾擔任成帝時的御醫,在王莽時才需要避亂於家鄉。”

這是一個尚待進一步考證的歷史鏈條——天回漢墓墓主將倉公醫學傳給李柱國,李柱國校勘醫書中也有倉公著作,並最後將其傳給弟子程高,再傳給了徒孫郭玉,扁鵲醫學就此在四川發揚光大。

成都中醫藥大學和中浚研究員,則發現醫簡中“蜀椒”“川防風”等四川中藥名字的存在,“可以印證早在西漢年間,川中藥就普遍入藥治病。”

更讓人驚訝的是,柳長華認為《黃帝內經》,可能就出自郭玉之手。當然,他並非是醫經的創作者,而是將古代醫學典籍以說解的形式記敘下來。

《黃帝內經》,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也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曆代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當天回醫簡考古出土,柳長華認為應該對《黃帝內經》進行重新認識。

“我認為《黃帝內經》不是經,而是解經之書,相當於老師教學生的講稿。”如此大膽的推測,源自天回醫簡中《脈書·上經》的內容,往往一句話就在《黃帝內經》中演繹成大段文章。《黃帝內經》假借上古時期黃帝和著名醫家歧伯問答形式記載醫學知識。有意思的是,在郭玉家鄉鹽亭,世代都在紀念歧伯。“這是否可以推測,是郭玉借黃帝、歧伯的名義,完成了傳世醫學典籍的結集?”柳長華說,即使《黃帝內經》的作者不能確證,天回醫簡至少也可以證明《黃帝內經》實為解經之書。它不是經,更似經、傳一體的作品。這對今人理解《黃帝內經》,具有重要意義。#SplitPageHere#

“天回醫簡”講述中醫傳奇

(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供圖)

價值重大 諸多理論方法今日仍然適用

一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究竟還有什麼現實價值?在專家們研究發現,醫簡中的很多理論和方法,到今天仍然適用。這些古代醫學經典的整理和研究,對提升中醫文化自信,指導現代醫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天回醫簡中的《療馬書》,證明了漢代醫生不僅可以給人治病,還可以給馬治病。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天回漢墓發掘的領隊謝濤介紹,墓葬中發現的醫簡,不僅有給馬看病的,還有怎樣操練馬的內容。巧合的是,倉公弟子中,有一位“太倉馬長”馮信,同樣兼習了醫馬之術。《療馬書》的發現,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它極可能是倉公的著作。

柳長華認為,繼續深入對天回醫簡所蘊涵的歷史、文化、生命與疾病思想開展研究,還將有助於中醫藥文化在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對話。

在柳長華看來,天回醫簡中記載的部分內容其實頗為先進。《脈書·上經》中稱扁鵲說“人有五臧九竅十二節,皆朝於氣”。朝於氣,就是人的五臟六腑與自然界相通,即“通天”。什麼叫通天?這是已經失落的重要醫學理論。和醫簡一同出土的還有一件經脈漆人,上面的經脈系統中標註了109個點,分佈在12個大關節和頭面背部,它一目瞭然地告訴人們,人的五臟,正是透過這些脈口通往外界,這是“天人合一”思想在醫學上的具體表現。

研究人員還發現,西漢時期,病人已經用上了“中成藥”。在《和齊湯法》的簡文中,有106種藥方,其中複方佔了80%,治療內容包括了內、外、婦、兒等多科疾病,並且對方劑組成、製劑過程、服用方法和禁忌等有詳細記述。

天回醫簡裡的種種發現,讓學術界認識到對其加強研究的重要性。今年1月,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在省委宣傳部等相關部門推動下成立,柳長華應邀出任院長。他表示,研究院未來將以天回醫簡的發現為契機,透過開展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性合作研究,推動四川中醫藥的傳承創新和發展,“天回醫簡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整、最具理論和臨床價值的古代醫學文獻。我們希望透過這些發現,引領學術研究前沿,推動中醫藥理論創新,並運用到臨床上,探索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以此證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歷久彌新,也讓更多的公眾瞭解我們自己的醫學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TAG: 醫簡醫學扁鵲柳長華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