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打北京前和朱由檢密談之事不見於正史,且條件可能甚苛刻

很多人都聽說過李自成在進京之前和朱由檢有過秘密談判,並提出三個條件:欲割西北一帶,敕命封王,並犒軍銀百萬。但崇禎皇帝最終沒有答應李自成的談判要求,才有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身亡。

為何史學家對李自成和崇禎皇帝談判很少提及?

李自成和崇禎皇帝密談這件事,在中國史學界很少提及,只有少部分的論文對這一件事進行論述,有關研究資料和學術論文也非常之少。

1979年,學者王春瑜在《學術研究》發表了《李自成、崇禎帝和議初探》一文,劉德鴻在《近代史研究》上發文《關於李自成和崇禎帝的談判——與王春瑜同志商榷》一文對王春瑜的論文進行探討,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學術爭論的最根本原因是得出結論和歷史事實的證據來源有異議,也就是說論文借用的證據缺乏可信度。

李自成攻打北京前和朱由檢密談之事不見於正史,且條件可能甚苛刻

李自成

我們看一下李自成和崇禎帝和談的記載著作主要有:《小腆紀年附考》,最早刊印版本為咸豐十一年(1861年),作者徐鼒出生於嘉慶十五年(1810年),卒於同治元年(1862年)。《甲申傳信錄》,錢士馨著述,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3月,他晚年進入北京,恰好遇到李自成攻打北京,他蒐集傳聞和一些著述於順治十年(1653年)寫作而成。《烈皇小識》,明文秉著作,東林黨後裔,著述自朱由檢即位,到李自成身死九宮山。《甲申紀事》,明朝馮夢龍著述,順治三年(1646年)去世。《明季北略》,民間史學家計六奇,記載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間的歷史。還著有《明季南略》,著書為彌補正史的不足。

這些著作都非正史,而且有的著作帶有明顯的黨派色彩;再者,李自成和崇禎帝是秘密協商,透露出來的大都是一些細枝末節,具體的詳情只有崇禎帝和李自成少數幾個人知道。這些人的著述明顯不足以採信,大都是臆測或者聽到了細枝末節的內容而已。

既然沒有確鑿可信的證據,探討李自成和崇禎帝談判內容就沒有多大意義了,因此史學界大都不談及此事了。

李自成攻打北京前和朱由檢密談之事不見於正史,且條件可能甚苛刻

清、順、南明疆域圖

為何崇禎帝不答應李自成的條件?

假如真如這些非正史所談及的只有三條條件:割讓西北、封李自成為王、犒賞百萬銀兩,崇禎帝也不是傻瓜,肯定答應了李自成的條件,起碼前兩個條件馬上可以滿足,至於犒賞百萬銀兩可以先給一部分,這樣李自成就不會馬上攻城了。

恐怕李自成給出的條件不止這些,在《明季北略》中記載了這樣兩個細節:杜勳“盛稱‘賊眾強盛,鋒不可當,皇上可自為計’,遂進琴絃及綾帨,上艴然起。守陵太監申芝秀自昌平降賊,亦縋上入見,備述賊犯上不道語,請遜位,上怒叱之。”

這裡提到了兩個太監,杜勳是李自成的使者,給崇禎帝進獻琴絃和白綾,暗示崇禎皇帝自盡;第二個是守陵太監申芝秀,請求崇禎帝退位。

李自成攻打北京前和朱由檢密談之事不見於正史,且條件可能甚苛刻

朱由檢

李自成真實的條件是崇禎帝要麼自盡,要麼遜位給李自成,這才可能是李自成的條件,至於表面那三個條件是忽悠大眾的噱頭。由於證據的缺失或者不可採信,也只能猜測了。

崇禎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明朝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開啟正陽門,引劉宗敏入北京城;中午,太監王德化開啟德勝門引導李自成經過承天門進入紫禁城內城。

崇禎皇帝在李自成被明朝的官員引進北京城後,他率領宮廷侍衛人員和皇室主要成員希望突出北京城,到南方再做打算。據記載,是明朝一些把守城門關隘的將領和官員不允許崇禎帝透過!崇禎帝轉移幾次出城道路都被“自己人”擋住了,這些人的意圖可想而知了!

眼看改朝換代了,明朝的這些大臣們都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了,根本沒有什麼忠君愛國的思想了。

TAG: 李自成崇禎帝崇禎條件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