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孫臏戰勝龐涓後,被鬼谷子叫回民間了?

孫臏戰勝龐涓後,被鬼谷子叫回民間了?你從哪兒聽來的訊息?

事情還真是這樣的。孫臏戰勝龐涓後,還想幫助齊國稱霸,可師傅鬼谷子擔心這娃實誠,會吃大虧,都知道功高蓋主、鳥盡弓藏的道理,於是就把孫臏叫回去了雲夢山鬼谷嶺專心著書,沒過幾年,孫臏就整理出了《孫臏兵法》。

這時孫臏沒事做了,就在一旁看著師兄弟們的熱鬧:毛遂把楚王忽悠去救了趙國、徐福跑到日本開枝散葉、李牧打得匈奴不敢犯邊,呂不韋李代桃僵將兒子變成了國君、白起坑殺了趙兵四十萬、商鞅變法把秦國打造成了黃金江山,受不了這些刺激,孫臏乾脆回了山東養老,在月厭河畔建起了一座花園居住,平時就看看書,修剪下花草,活成了一個普通的老農。

你不信?那就聽我給你說一說。

為什麼孫臏戰勝龐涓後,被鬼谷子叫回民間了?

拜師

戰國時期山東雲夢山有鬼谷嶺,石洞穿山,裡面住著一個奇人,就以鬼谷為號,人稱之為鬼谷子。鬼谷子擁有一身神鬼莫測的本事,兵法、謀略、占筮、醫藥學、力學、奇門遁甲等無所不精,足不出戶能知天下大勢,掐指一算能見百年興衰,培養出了一批批狠角色。

知道蘇秦嗎?七國戰亂,秦國一家獨大,其他六國人人自危。六國一邊罵著秦國吃骨頭不吐渣,一邊又不得不服軟交好,生怕成為秦國的首衝目標,誰都明白,一旦被打殘了,其他小國肯定落井下石打土豪,誰都想在秦國吃肉喝湯後啃上點骨頭。這時蘇秦來了,一陣唾沫橫飛,說得頭頭是道,只要六國聯合起來,弱弱得強,對付起秦國來,那還不是小菜一碟,秦國是條龍也得盤著,是頭虎也得臥著!六國被忽悠得熱血上頭,趕緊拜蘇秦為相,討伐秦國。六國各有小算盤,難以齊心,互相扯皮,結局當然失敗了,但蘇秦憑著一張嘴能夠六國掛相,無疑將合縱術玩到了極致,鬼谷子都不得不誇讚一聲:徒兒好,徒兒秒,徒兒縱橫玩得呱呱叫!

比較意思的是張儀,師兄蘇秦遊說六國抗秦,他就說服秦國分化六國,以六國對付六國來削弱實力,最後來個一鍋端,讓秦國獨領風騷。張儀將連橫術又玩出了新高度。

孫臏出身也不差,乃是孫武的後代,兩者相隔百餘年。到了孫臏這一代,家族有些沒落了,沒師傅領進門,就算拿著《孫子兵法》也只能當引柴紙,所以孫臏就來到了雲夢山鬼谷嶺,拜鬼谷子為師。

孫臏其實不叫孫臏,臏乃是夏商的五大刑法之一,即剔去膝蓋骨的刑罰,孫臏被師弟龐涓所騙受刑後以此為辱,便改名為臏,一是明志復仇,二是自覺有愧於先祖孫武,汙了門楣,這才用了臏字為名。

誰也不曾想臏刑成就了孫臏,孫臏也讓臏刑盛名一時,甚至連史書都忘記了去記載本名,後來太史公都沒法考證出孫臏的真實名字,只好籠統地說了下孫臏的家世。

《史記》載:孫武既死,後百餘年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為什麼孫臏戰勝龐涓後,被鬼谷子叫回民間了?

同根相煎

龐涓天資聰慧,學習速度驚人,孫臏遠遠不如。當龐涓帶著學來的一身本領早早出山時,與孫臏相約待到他站穩腳跟,就來迎接孫臏出山,師兄弟一起打造一個盛世強國,老實的孫臏信以為真,而師傅鬼谷子卻在一旁嘆息了一口氣。

1、同窗學藝

蘇秦和張儀在外面玩得熱熱鬧鬧,孫臏跟龐涓卻學得頭皮發麻,實在是鬼谷子懂得東西太多了。

龐涓還好,天資聰慧,學習雖有難度倒是勉強還能應付,孫臏相比就學得磕磕碰碰點,但他性格老實,喜歡抱著一個問題死啃,學通學精再轉換方向,因此比龐涓掌握的學識就少了很多,而且這個距離還在拉大。

孫臏比龐涓年齡大點,因此成了師兄,不過他這個師兄往往向師弟龐涓請教功課,每當這時,龐涓就會把聲音提高一些,好讓鬼谷子聽得清楚,臉上也不由自主溢位著一股得意勁兒。

鬼谷子這時總是似笑非笑地先看龐涓一眼,然後才鼓勵孫臏要向師弟多多學習,不要落下太多,但也吩咐孫臏切忌毛躁冒進。

龐涓有時會埋怨孫臏笨,拖慢了老師講課的進度,孫臏就會向龐涓誠懇道歉,一臉的愧色。不過雙方年紀都小,這事一會兒就過去了,誰也不在心底留根,很多時候龐涓還會拍著胸脯說:“別難過,慢點就慢點唄,誰叫我是你師弟呢!”

孫臏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小腦袋點得跟小雞啄米似的。

鬼谷子見龐涓領悟較快,慢慢地就有所偏重,除了教習兩人兵法外,另外開始傳授龐涓陣法,所以當孫臏開始學習陣法的時候,龐涓掌握的陣法已經略有小成。

這時的龐涓已經對師兄孫臏的請教不是那麼熱情了,顯得有些不耐煩,而老實的孫臏毫無察覺,仍然虛心求教,得到的往往是龐涓搪塞的回答,雖然解決不了心中的疑問,孫臏也總是拱手錶示謝意。

將這一切看在眼裡,鬼谷子嘆了一口氣,按照龐涓的進度給以了更多學識的教學,而對孫臏卻依然按部就班的教導。

龐涓很得意,孫臏也不氣餒。

慢慢地兩人長大了,龐涓發現自己雖然學得多,卻沒有孫臏理解得深,排兵佈陣往往存在漏洞,於是藉口考驗孫臏所學將難題拋了了出來,孫臏則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理解一五一十告訴了龐涓,直到龐涓完全明白。

完事後的龐涓總是撇撇嘴,表示孫臏的理解太多膚淺,還得努力,孫臏總是謙恭接受,兩人漸漸也有了一定的名氣,人們便將兩人與蘇秦、張儀合稱“鬼谷四友”。

為什麼孫臏戰勝龐涓後,被鬼谷子叫回民間了?

2、龐涓出山

魏國西有秦,東有齊,南有楚、韓,北有趙,地處中央,怎麼看都像塊夾心餅乾,是個人都想來啃上一口,但開國國主魏文侯是個狠人,一頓操作猛如虎,以李悝、翟璜為相改革;用樂羊、吳起開疆拓土;再任李悝依法治國,活生生把夾心餅乾變成了鐵疙瘩,誰想咬得先看自己牙口好不好,魏國崛起了,強得有點不像話。

兒子魏武侯有點不爭氣,任人唯親,最後把吳起、公孫鞅、范雎等名將名士全給氣跑了,還好沒把魏文侯掙來的家業敗光;等到孫子魏惠王上位時,龐涓出山了。

魏國經濟、軍事底子雄厚,只要把從鬼谷子那學來的本事用上,打仗那就是鋤頭挖大白菜,一挖一個準,但樹大招風,龐涓決定還是以“合縱”的方式交好勢力稍弱的宋國、衛國等國,然後集中三國兵力打掉趙、齊、楚、秦等強國,最後再來蠶食盟友,完成一統霸業。

這話癢的魏惠王直哆嗦,點燃了他那顆本就不安分的雄心:“愛卿啊,趕緊去辦!這種事千萬別拖延!”

龐涓的謀略過人,智計百出,隨地勢採用各種陣法輔助,所以大打大勝,小打小勝,地盤越搶越多,不僅成為了魏國的長勝將軍,還成了魏國必勝的信仰,風光的他早忘了與師弟孫臏的約定,其實魏國有他龐涓就夠了,至於師兄,做做學問就好了。

龐涓開始了強大魏國的奔襲之路。

龐涓今天正猛打韓國,轉眼就伏擊了前來救援的趙國;沒等楚國幸災樂禍完,自己的城下就出現了龐涓的身影;齊國出面說了公道話,還沒等話音落,邊境就出現了魏國士兵,所以四個國家對龐涓是又恨又怕,罵他瘋子的不少。

每個國君都很煩,雖然不至於被魏國滅國,但動盪不安少不來的,這必然阻礙經濟發展,在這個戰亂的時代,誰落後就得捱打。別看盟友平時稱兄道弟,一旦落井下石下手比誰都狠,發展才是硬道理,可龐涓就是不給他們發展的機會和時間。

龐涓,可恨!

為什麼孫臏戰勝龐涓後,被鬼谷子叫回民間了?

3、同根相煎

龐涓有塊心病,那就是鬼谷子傳授不藏私,徒弟出山任其自由發展,考驗徒弟個人眼光和本事,可以幫齊國稱霸,也可以助秦國無雙,這給龐涓有心壯大魏國添了一份危機,如果師兄孫臏出山攪局怎麼辦?

心病還需心藥醫,龐涓知道師兄所習陣法、兵法都領先於自己,在經過師傅鬼谷子這幾年的打磨,師兄就像一隻在淵的潛龍,時機一到,必然笑傲九天,如果龍變成了泥鰍呢?為此,龐涓設下了一個局。

龐涓派人到鬼谷請師兄出山相助魏國,聲稱打造一個盛世霸國的約定該付諸現實了,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孫臏欣然前往,只是出門時未察覺到鬼谷子臉上的一絲憂色。

龐涓先將孫臏安置為客卿,好吃好喝伺候著,說等到時機成熟便將其舉薦給魏惠王。

不久,有人偷偷找到了孫臏,傳來孫臏表兄的書信,讓他前往齊國效力;孫臏這些日子雖被冷落,但卻不忍負了小師弟,於是修書委婉拒絕了表兄。

拿到書信的龐涓即刻命人篡改,偽造成私通齊國的罪證,上呈給了魏惠王。

魏惠王勃然大怒,下旨斬首示眾。

龐涓頓時痛哭流涕,聲稱有通敵文書為證,師兄孫臏的確罪無可恕,但應顧念著孫臏涉世未深,不知人心險惡,以至於被人利用而不自知,不妨改以臏刑,一來彰顯魏王氣度,引更多名士前來投效,二來也可警誡那些不誠之輩,三來可讓孫臏為魏國出謀畫策,待罪立功。

魏惠王本就對龐涓言聽計從,當場應允,讓孫臏留置龐府贖罪。

龐涓設局不是要殺了孫臏,而是圖謀孫臏的家傳兵書《孫子兵法》以及師傅鬼谷子這幾年的私傳,所以安慰師兄不可喪志,等傷好後兩人再合力殺敵。

孫臏突遭此大禍,自愧於有辱先祖孫武之威,汙了孫家門楣之風,於是改名為臏,意喻孫家的廢人。

有感於龐涓的救命之恩,已無稱霸之心的孫臏靜下心來,給合先祖所著的《孫子兵法》以及師傅多年傳授的心得,開始把自己的領悟寫進兵法,準備傳給師弟,替自己完成討伐天下的壯志,這便是《孫臏兵法》。

在孫臏傾力著書的背後,龐涓輕輕一笑。

為什麼孫臏戰勝龐涓後,被鬼谷子叫回民間了?

4、逃出生天

齊使出使魏國,聽聞鉅變大吃一驚,魏國擁有龐涓已有無敵之姿,再添一孫臏這一無雙之才,雄霸天下垂手可得,卻為何自斬一臂?

齊使暗地裡不遺全力開始追查,多方查證後終於打探出了事情真相,罪魁禍首乃是孫臏的師兄龐涓,一個雖有大將之風,卻是個小雞肚腸的小人。

鬼谷子的徒弟魏國棄之如履,齊國卻視若珍寶,於是買通伺候孫臏身邊的童子,將事情真相告知了矇在鼓裡的孫臏,只要孫臏願意,齊國將是他第二故鄉。

聞言後,因受刑心灰意冷的孫臏頓時怒火中燒,藏在心底深處的憋屈,頓時化成一股不可抑制的力量,重燃爭霸豪情,在這之前,得逃出生天。

孫臏瘋了,不僅燒燬了自己所著的兵書,更是見人就打,時哭時笑,還與餓狗搶食,抓得渾身是血渾不自知,經過無數次試探,龐涓終於相信師兄是真的瘋了,遺憾著寬下心來。

兵法未得是個遺憾,瘋了的孫臏也不再對自己構成威脅,放了心的龐涓依然下令嚴密監視孫臏,雖然他下意識裡不認為一向老實的孫臏會做出裝瘋之舉。

衛兵們卻慢慢放鬆了警惕,他們並不認為一個不能行走的廢人能夠飛天遁地,如果真能,那麼他一定是死了,飛天的不一定是神仙,遁地的也不一定是奇人,還有一種是死人。

在不久的一個夜晚,後院井裡撲通一聲有重物落下,緊接著傳來一個焦急的大喊聲:“瘋子跳井啦!”衛兵和暗哨蜂湧而去查探情況,誰也沒注意到,幾個穿著齊府衣飾的人趁機混出了大門,快速穿過大道,進入掩藏在陰暗裡的馬車,從偏門出城,融入深深的黑夜消失不見。

聞訊而來的龐涓也未令人打撈屍體,而是派人用巨石堵住了井口,再快馬傳令關閉城門。

次日搜查齊使所住地無果後,龐涓相信師兄是真地跳井自殺了,也許,這才是最好的結局。

龐涓突然覺得有點可惜,不禁嘆了一口氣,沒得到師兄平生所學,太可惜了!

為什麼孫臏戰勝龐涓後,被鬼谷子叫回民間了?

5、戰場對決

孫臏到了齊國,無功難以服眾,於是投在了田忌門下。田忌琢磨不透孫臏的用意,但也不敢怠慢鬼谷子的弟子,好吃好喝伺候著,多張口添雙筷子而已,不差錢。

齊國喜歡賽馬,馬上將田忌自然也好這口,卻因為馬匹總比齊威王的差上那麼一分半點,落了個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常被齊威王揶揄為常敗將軍、散財童子,田忌心情那是一個慘,好比武大郎娶了潘金蓮,揭開蓋頭才發現是王婆的既悔又恨。

孫臏就給田忌出了個主意,採用的是

避實就虛

之計,以下等馬對陣齊威王的上等馬作為炮灰,然後用上、中等馬的優勢壓制齊威王的中下馬匹,以總比分取勝,當然了,得哄齊威王下重注,把這段時間的飯錢掙回來。比賽開始,田忌的下等馬直接被齊威王的上等馬刷了一個滿圈,得勝的齊威王臉上就笑開了花,照常沒頭沒腦地開始奚落田忌;很快齊威王笑不出聲了,接下來的兩場比賽田忌都以絕大優勢取勝。齊威王納悶了,輸錢倒是小事,這常敗將軍就怎麼翻身了呢?當得知事情原委後,齊威王當場就給怠慢了的孫臏賠禮了:“哥,你是我親哥,齊國就交給你了!”

孫臏正式走進齊國政權的高階舞臺,開始了復仇之路。

趙國手癢,搶了魏國小弟衛國的兩塊地盤,還沒等捂熱地皮,大哥龐涓帶著大軍直接把趙國首都邯鄲給圍了,擺明了要為小弟佔場子,趙國悔得場子都青了,趕緊向齊國、楚國求救。

齊威王琢磨著救肯定要救,關鍵是要怎麼撈到好處,既能讓魏國、趙國兩敗俱傷,還能發筆小財,於是兵分兩路:一路攻魏國襄陵,逼龐涓分兵;另一路由田忌、孫臏帶兵奔赴趙國邯鄲解圍。當然了,不能衝上去就打,得等趙國快城破了的時候出現充當救世主,不但達到了削弱魏、趙兩國的實力的目的,還能大撈趙國的好感一籮筐。

本來齊威王是想讓孫臏當主將的,並且田忌也舉雙手贊成,但孫臏考慮到自己根基不穩,一旦風頭過勁,很容易惹來齊國大臣的針對,因此毫不猶豫決絕了這一任命,只接受了軍師一職,隨大軍救趙。

走到半途,孫臏卻讓田忌分兵了,壓根兒就沒去趙國。

派一路小股軍馬佯攻平陵,平陵南接魏國盟友宋國,北通盟軍衛國,只要三軍合圍,就能把來犯的敵人包了餃子,強攻此處犯了兵法大忌,孫臏施展的是

示敵以弱

之計,暴露出

主將指揮無能

的特點,從而讓龐涓生出輕慢之心。

大部隊再次分兵,

聲東擊西

,派出小支輕裝戰車,直搗魏國首都大梁,兼施

激將法

。龐涓是個極其自負和驕傲的人,從來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如今有人要掏魏國的老窩,那比挖了他家祖墳還難受,龐涓必定班師回援。孫臏下令這支部隊只准敗不準勝,一擊即潰,造成

齊兵軟弱

的假象。

將無能、兵無用,作為魏國的戰神龐涓還會有什麼顧忌?一口氣就鑽進了孫臏在桂陵為他設好的口袋,而孫臏做的只是揮一揮手,田忌把袋口一封,捉龐涓就如同甕中捉鱉。

無數陣法穿插,龐涓終於明白是師兄孫臏來了,再不敢輕慢,率領魏軍左突右擊,企圖逃出重圍。沒那麼簡單,孫臏的陣法就連師傅鬼谷子來了都得吸口冷氣,既然孫臏放出了網,那裡面的魚再怎麼折騰也回天乏術,龐涓力竭被活捉。

此戰史稱桂陵之戰,

圍魏救趙

也成為了史詩般的戰例。

孫臏客客氣氣地將龐涓請回了齊國,沒有報復,也沒有陰謀設計,偶爾還一起探討兵法、陣法,龐涓覺得這比殺了他還難受,他的驕傲容不得孫臏臉上有勝利者的笑容,但他必須忍著,他知道,魏國少不了他,他脫困的那一天遲早回來。

藉著魏國新敗,齊、宋、衛三國準備痛打落水狗,奈何魏國家底深厚,在相持階段拉來韓國助陣,反圍三國聯盟,最後楚國出面調停,各國休戰;魏國與齊國在漳河邊結盟,龐涓被釋放回魏國,臨別那一刻,孫臏揮手相送,龐涓頭也不回地離去了,頭上一輪夕陽大如盆!

為什麼孫臏戰勝龐涓後,被鬼谷子叫回民間了?

6、最後一戰

桂陵之戰後,魏國不敗的神話被打破,就此開始走下坡路,盟友也都貌合心離,有鑑於此,衛鞅勸說魏惠王稱王,召開逢澤之會,借周天子之名號令群國,韓國等大國心知肚明,這魏國想做帶頭大哥呢,哪有這麼容易的事,當場翻臉走人。

魏國還是老作風,不服打到你服,只要打壓住了冒頭的,其他人自然服服帖帖,於是龐涓再次帶兵出征,攻打韓國,一路勢如破竹。韓國雖然口頭不服輸,可實力根本不如魏國,只能快馬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召開會議定對策,韓國肯定得救,只是早救還是晚救是個問題。田忌自然還是聽孫臏的,早早出兵等於是齊國拿人頭去給韓國送大禮,如果魏國利誘韓國合攻齊國,這時候找誰哭去?不如等雙方進入消耗戰,在韓國快城破的時候,以精銳之師一舉擊潰魏國,整個名利雙收。齊威王一聽有禮,馬上與韓使達成秘密協議,齊國助韓抗魏。

韓國有了齊國的承諾,底氣足了,直接跟魏國大戰了五次,接連大敗,居然連齊國的影子都沒看到,頭皮一陣發麻,趕緊催促齊國出兵。

看火候也差不多了,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領齊國一群虎狼之師出征了。

孫臏又玩起了圍魏救趙的把戲,根本不搭理正在混戰的韓國,急行軍襲擊魏國首都大梁去了,擺明了給龐涓看:我就是玩,你能怎麼辦?你拿下韓國,我就拿下大梁,讓你無家可歸,明知道是計,你還不得不上當。

龐涓再堅持個兩三天的確能拿下韓國都城,可價值遠遠不如大梁,一旦把老窩給丟了,魏國想東山再起那就是痴心妄想了。龐涓只能無奈點兵回援魏國,雖然知道齊國士兵在戰場上就是軟腳蝦,但多了個師兄孫臏,這支部隊的變數便有無限可能,因此警惕心大起。

好嘛,齊兵還是一樣的沒出息,一打就敗,敗就逃,原本十萬個飯灶三天不到三天減到三萬個,一算士兵跑掉了一大半,龐涓決定只帶領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追擊,活捉孫臏,洗刷桂陵之辱,讓師兄明白,誰才是真正的王者!

追到馬陵,其道路狹窄,眾人只能緩緩騎馬通行。此時天色已黑,忽見道旁一樹泛白,龐涓於是命人拿來火把檢視,只見上書:“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龐涓大怒,拔劍欲砍,就聽見天空響起了密密麻麻的梭梭聲,龐涓頓時臉色大變,連忙大喊“隱蔽”,瞬間就見無數箭支從天而落,士兵紛紛中箭落馬,戰馬嘶喊擠做一團,互相踩踏,一時間死傷無數。

原來孫臏用減灶法為的是分化魏國部隊,減少正面對抗的阻力,從而誘敵深入,當發現馬陵道路狹窄,易攻難守時,就此設下伏兵;另在道旁樹上削皮提字,當龐涓檢視之時,就以火把火光為號,伏兵萬箭齊發,根本不給龐涓正面交戰的機會。

地上哀嚎一片,戰力所剩無幾,眼看齊軍逼將上來,龐涓自知難以倖免,一時間意冷如灰,不肯再次落入孫臏之手,於是拔劍自刎而死,只是那心中那口驕傲之氣咽不下,怒罵孫臏使用計謀乃是小人之舉,不敢堂堂正正在戰場一決高下。

《史記》載: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為什麼孫臏戰勝龐涓後,被鬼谷子叫回民間了?

功成身退

隨著龐涓身死,連年征戰的魏國再無爭霸的實力,其盟友宋國、衛國都已經半殘,直接被魏國討伐的趙國、韓國也在戰事中損失慘重,齊國順理成章稱霸東方。

這時其他國基本上沒實力威脅到齊國,孫臏也不再出徵,只是偶爾給田忌出出主意,一心著書,再現《孫臏兵法》。經過這些年的征戰,孫臏的思想不再是怎麼想著打勝仗,而是在反思戰爭帶來的弊端以驚醒世人。戰止亂世,卻不能窮兵黷武;和平不可忘了憂患,應該長期備戰,目的是自保抵抗外侮;“強兵”必先“富國”,佔據民心才可百戰不殆等等。

孫臏著書還有個目的,因為受臏刑自覺有愧於先祖孫武威名,如今就以《孫臏兵法》來洗清這份恥辱,承前啟後之間,孫家人便該不負這姓。

當然,孫臏沒有離開齊國,而是退居幕後,透過兵書在不斷強大齊國將領的軍事素質,培養出更多的年輕將領,在孫臏的影響下,齊國一改怯戰、作戰就成軟腳蝦的不良作風,真正成為了敢打敢拼的一支強軍,最終稱霸東方。

鬼谷子也沒叫他回民間,孫臏直到晚年才辭官歸鄉,在月厭河畔修建了一座花園居住,看看書,修剪下花草,澆澆水,活成了一個老農。齊王可不敢把他當作農夫,經常派官員前往探視,並在花園東北建起了驛館供官員歇宿。當孫臏辭世以後,這兒就成為了官員和當地百姓祭奠的聖地,驛館也發展成為了驛城。

一個人興一座城,孫臏洗清了受刑的所有憋屈,威名深深地刻在了歷史長流中的戰國時代。

唐德宗時,供奉六十四位名將於武成王廟內,孫臏在列。

TAG: 孫臏魏國鬼谷子齊國田忌